03.03 未來我們吃的糧食由誰種呢?現在的我們還有人會種地嗎?

瑧兒說電影


作為一個農村人,首先感謝題主能夠提出這樣的問題。這個問題也確實關係到億萬農村的根本利益,我就說說自己的看法,希望有人能夠聽聽農村人的心聲。

糧食是國家的根本,中國有十幾億的人口是需要吃飯的,所以糧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現在面臨一個問題,在農村種地的農民由於收入低下,很多人已經放棄了種植糧食。現在在農村種地的都是上了歲數的老人,年輕人寧願出去打工,也不願意種地。

一方面糧食非常重要,另一方面種植糧食收入低,很多人不願意種地。這個矛盾改如何解決呢?

1、專業化生產之路,不要忘了給農民一個保障

現在有一些人建議,中國可以借鑑國外發達的農業的路子。就拿美國來舉例,美國的農業是非常發達的,生產的糧食可以出口到世界各地,這是因為美國大農場的模式、機械化的生產,可以降低成本。一個美國農民家庭,可以種植幾百畝的土地。

美國大農場的模式,降低成本是不可否定的。但是美國模式適合中國嗎?

我覺得是不適合的,美國有1.6億公頃的土地,美國的農民只有200萬,平均每個農民有80公頃,也就是1200畝地。而中國有18億畝土地,中國現在的農民有6億,這樣平均算下來一個農民只有3畝地。

中國現在提出了城鎮化發展的道路,鼓勵更多的農村人進城。試圖通過減少農民的數量,然後讓專業的合作社來生產糧食。這個想法從理論上來是可行的,但是理論和實際是有差距的。

農村世代生存的農村,農民是否願意進城?進城農民的生活如何保障呢,如何解決他們的就業及面臨的生活壓力呢?

2、 補貼給到農民,改善水利技術設施

現在中國的農業生產模式和國外是有差距的,這點我們要承認。如何減少這樣的差距,首先要解決技術上的差距。只要國家願意投資資金,完全是可以解決的。比如改善水利設施,對一些農業機械進行補貼等等,同時也可以加大對職業農民的培訓,推廣新型的種植生產技術等等。

農民種糧收入低的問題,與其扶持專業的合作社,走專業化生產的路子,不如把這部分補貼,給到實實在在種地的農民。

以上只是個人的見解,有不足地方歡迎留言指正,感謝大家的閱讀。


一柯花草


你提出的:中國糧食由誰來種,中國農民種不種的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取之於大家對中國農業重視與支持兩個方面。

一、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農民對種植糧食這一方面,已經心恢意冷。農民種糧,成本已經超過了糧食價值。由於教育、醫療、養老、保險等等費用年年上漲。很多農民放棄了農業生產,走在打工的路上。

二、由於進口糧食,打壓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外來糧食再貴,也有很多人願意去購買。而本國糧食再好,也賣不起價格。

……。

中國糧食由誰種?當然是中國農民。

中國有農業人口七八個億,他們是弱勢群體,也是經濟條件比較很差人群。他們買不起進口的高價糧,人活著就要吃,不種誰給?……。

所以糧食的種植,肯定是農民。

我希望國家政策更進一步加強對農業、農民的扶持,使農業、農民得到更大的幫助。讓糧食的主動權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裡。





4839844744854


田地劃整為零、被分到各家各戶,由一家一戶各自耕種的方式,已經過時。我們小時候就聽到宣傳,到1980年農業要實現機械化,當時聽起來很美好。可到了80年代,甚至90年代,隨著農田按戶甚至依肥瘦、距離遠近等,被劃成一小塊一小塊,分配給農戶,這個美夢離我們越來越遠。如今隨著化肥、農藥的出現,種田越來越"省事“,農村出現大量"富餘"勞力。加上十幾年來,物價樣樣上漲,唯獨從國計民生出發,糧價很少上漲,糧食相對廉價,種田越來越不划算。這些都決定了我們只有在產出相對不變,通過大大減少勞動力投入來實現收入提高,種田成為少數種田能手的事,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轉向城市,這些都為農村實現真正的機械化創造了條件。一位新時代農民,通過現代農業機械,可以種植和管理幾十甚至上百畝農田。

年輕人不愛種地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我們不用擔心沒人種田。大量田地由少數專業戶機械化種植,讓種田也有利可圖,而大多數農民則進城打工,這在江浙大多數農村已然如此,大多數農民進城打工,實現身份華麗轉變,成為新時代城市人。


日月明rym1220


農民種地這是天經地義,但種地賠錢這是事實。一點補貼望梅止渴微不足到!改革大潮農村起了帶頭作用,後來得不到重視的結果。別的行業可以點石成金,農業是天大的付出,微小的回報或賠錢。農業撂荒早巳埋下禍根,解決辦法,中國體量大因地適宜,搞農業試點,不搞大鍋飯。承包種田能手逐步實現機械化,國家給予補貼。但矛盾在於當前農民待遇問題?


1392056a


這個問題多慮了,你是從中國的現狀來提出問題。一家幾分地,一家幾畝地的種植方式不是最佳的。不單低產而且費人力。

最好的方式就象美國一樣,大農莊,機械化。這樣才能高產量低人力。而且規劃種植統一,不會東家種茄子西家種地瓜。

現在要關心的是農村解放出來的勞力怎麼個解決的問題。

總之只要土地在,我們就不會餓肚子。


東嘮西叨


毛主席說過農村是廣闊的天地大有作為,要吸收有資本的人員,到農村創業實行農業機械化耕作,


仕琳


毛主席的大辦農業以糧為綱備戰備荒為人民的重要論斷應當重新認識!


用戶1493858686255


誰是農民,誰是公務員或其他職業的勞動者,不是天定的,也不是國家分配的。

本質上還是一種自我選擇,自由競爭的結果。

市場法則是公平而又殘酷的。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

如果人世間都不種田,所有人都有飯吃,都過著自已鍾情的生活,即使沒人種田,又擔心什麼呢?

如果沒人種田了,一部分人根本無飯可吃,未必這樣的一部分人寧願餓死,也不種田?

前面說了,為了生存,有人必須去幹自已不願乾的活,現實中這樣的人還少嗎?

所以,我想說的是,別擔心沒人種田,看看人世間有比種田還苦,還累的工作,哪一樣社會必需的工作就是沒人幹?

現今社會確實開放而又自由,你不想種田完全可以不種,至於是不是所有人不種田都能過上滿意的生活,這就難說了。

一句話,誰種田,怎麼種,市場法則決定。

而且我還堅信,我國絕不會出現無人種田的現象。有人僅僅看到南方個別僅供自家自食的種糧戶的小片土地拋荒,根本無視中國幾大平原地區種糧大戶的規模化農田種植所產出的糧食,從根本上可以決定我國糧食安全的大局。


飛鳥留痕2O16


說的太好了,請國人看到農業的重要性,農業是我國的重要發展方向,毛主席提的農業學大寨中國人民永遠要學習。


鑫潤石油


沒人種地了,農民的苦只有農民知道,我這次回家幫忙收花生,種了六分地,才收花生180斤,假如每斤花生4元,180✘ 4元=720元,假如地不要錢,種子30斤,每斤4元,等於120元,地膜和肥料就得100元,種的時候四個人種半天,誤工費就得80✘4=320元,另外還得打藥灌藥費用就得(包括人工費)50元,另外到秋收的時候四個人完成得一天(誤工費160✘4=640)以後曬就沒費用了嗎?這樣算來(120+100+320+50+640=1230元)這六分地的成本是1230,我們賣了花生才720元錢,到最後算來720-1230元=_510元,這六分地就得虧510錢,你們說說農民能賺到錢嗎?天天背朝天胸朝地去幹活,後一代又要娶媳婦又要蓋房子,最苦的是農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