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有什麼方法可以促進長高?

聚膳源


你好,我是兒科醫生小果,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寶寶的身高是每個家長都比較關心的,有什麼方法可以促進長高呢?

方法1:好的另一半

我們通常說,要贏在起跑線。

對於寶寶的身高,若想真正贏在起跑線,那就找一個個子比較高的另一半。

因為,父母雙方的遺傳基因決定了一個孩子75%左右的身高。

不過,當愛情來的時候,這些身外物都不值得一提了。

不過,另外25%的決定因素,我們還可以拼一拼的。

方法2: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但更多的是要,保證早睡。

因為,決定寶寶長個子一個非常重要的激素--生長激素,只有在深睡眠時才分泌,而且是夜間的深睡眠。

當太陽昇起,不管你睡得多熟,生長激素都不再分泌。

比如有2個寶寶,一個從晚上8點睡到第二天7點,另一個從晚上10點睡到第二天9點,雖然說2個孩子總的睡眠時間一樣,但前一個寶寶足足比後一個寶寶多長了2個小時的個子。

長此以往,差距就拉開了。

方法3:有效運動

每次跟家長說,要想個子長得好,就要保證孩子的有效運動。

家長總會說:

這個不擔心,我們家孩子很好動的,一刻不停閒!

NO!NO!NO!

我們所說的運動不是指孩子在動,而是讓孩子的運動起來,這個運動強度要足以刺激骨骼。

這些運動在強度、時間上必須有一個累積的效果。

我們可以讓孩子選擇跳繩、跑步、游泳等運動,不在於速度,但至少保證持續時間大於20分鐘以上。

方法4:控制體重

小果在門診中,經常會發現這樣的現象:

“我們家孩子體檢身高差一點,不過還好,體重還可以。”

這樣的家長很多,他們會擔心身高不夠,會擔心體重不夠,但從不但體重過重。

而體重偏重會影響最終的身高。

如果判斷一個孩子的體重,最好不要跟他的年齡對比,而是跟他的身高對比,就是說孩子這樣的身高,所對應的體重最好是多少。

這時,我們就需要用BMI值,BMI可以通過一個公式計算:

BMI=體重(kg)/身高(cm)²

然後對比一下上圖,看看孩子的體重有沒有超重甚至肥胖,如果有,趕緊減肥,否則不僅影響身高,還會危及健康。

方法5:保證鈣源

如果長高相當於造房子,那麼鈣就造房子用的磚頭。

一個正常飲食的健康孩子,只要每天保證奶製品的來源,比如純牛奶、酸奶等,一般來說,就無需額外補鈣了。

但是,記得每天補充維生素D,這才是促進鈣吸收的元素,而且飲食中含量很少。


我是小果醫生,三甲醫院兒科醫生,二寶媽媽,從醫十年餘,在這裡有有趣、有料的科普知識,歡迎大家關注兒科醫生小果,一起開心育兒。

兒科醫生小果


從運動健身方面來講一下如何長高的問題。一般來講,我們在25歲左右骨骺線就閉合了,所以個子也就基本定型了。

骨骼增長最旺盛的年齡是10-19歲左右,這一時期有一個“躥個子”的過程。那在這個過程中間,注意兩項重點身高就發展的比較快。

一、運動促進身高發育

運動是個萬能藥,青少年進行運動鍛鍊是可以促進骨骼增長的。但是不建議進行大強度訓練,比如增肌訓練或者力量舉訓練。

適合身體發育的運動累是累,但不會傷,增肌訓練和力量舉訓練屬於破繭重生的那種形式,所以不適用於增長身高。

有兩種運動非常適合身高發育,一個是羽毛球,還有一個是單槓體操動作。

二、休息與營養非常重要

在生長髮育過程中,光有運動刺激還不夠,還要有營養的補充。

在青少年時期,營養水平是身體發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你看日本平均身高的增長就是營養充裕的結果。

還有一個是激素水平,熬夜和休息不充分會影響激素分泌,激素的分泌決定了營養的吸收和合成,充足的休息非常重要。

強硬健身,


核心怪E


女孩比男孩身高發育的早,在12-13歲為快速增長時期,到19-23歲開始停止增長,而男孩身高發育的晚,在15-16歲為快速增長時期,到20-24歲停止增長,四肢長骨和脊椎骨均已完成骨化,身高就停止增長了。

影響身高的因素很多,如遺傳、營養、體育運動、環境、生活習慣、民族種族、內分泌、性成熟早晚等等。青少年如果缺鈣,將會影響骨骼生長髮育,導致身高增長遲緩。而據專業文獻記載,水解蛋黃粉(Bonepep)可以促進骨細胞增殖、分化和抑制破骨細胞,還能促進成骨細胞分泌骨膠原,對長個子有幫助。

長身體階段的青少年推薦補充玫琳凱小藍;小藍中的主要成分為水解蛋黃粉、酪蛋白磷酸肽、維生素D。維生素D3又叫膽鈣化醇,它能維持鈣離子的平衡,同時對於骨骼鈣化具有調節作用。在中國的飲食當中,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很少,所以通過體內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生成來滿足機體需求很關鍵。小藍三重成分促進鈣吸收,可以幫助構建金骨網,強健骨骼。

營養方面:鈣鎂鋅這三種礦物質,是骨骼組成的重要營養。可以多吃些富含這類礦物質的食物,如動物內臟、魚肉蛋奶、堅果、海鮮及小麥胚芽等等。運動方面:運動有利於孩子長高,比如:打羽毛球、踢足球。睡眠方面:人的生長激素主要是在晚上分泌,而生長激素對人體的生長起著主導作用。因此,正在發育階段的青少年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秋語姐姐


人在青春期的時候是身體生長髮育最快的時候,從10歲(男性12歲)開始一直到18歲左右結束,在此期間應該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因為人的身高發育是從晚上11:00到凌晨3:00左右是高峰期,在此期間要保持一定的睡眠量,避免晚睡晚起,早睡早起有助於身高發育。

另外,對於飲食要注意,多吃一些含有氨基酸和蛋白質的食物,如蝦、貝類、牛肉、羊肉、牛奶以及蔬菜等,少喝可樂、果汁,少吃甜食。在生長髮育期間要注意參加體育活動,男孩可以選擇打籃球,女孩可以選擇進行跑步或者拉單槓,這些動作都有助於身高發育。

超過發育期的青少年可以選擇到醫院測股溝線,如果骨垢線已經癒合,生長的可能性也有,但不是很大,有些患者在生長髮育年齡結束之後,身高還會有一定限度的增長。

一些運動員或者體育愛好者、瑜伽愛好者在青春期結束之後仍然從事體育運動,這種運動會刺激骨骼和關節繼續生長,有部分體質比較特殊的患者是可以在骨骺線癒合後繼續生長的,但是因人而異。


廣東骨科專家團


身高一直是青少年和父母關心的話題,一個頎長的身材,窈窕的身姿。那麼怎麼才能長高呢?



四個主要因素:基因,營養,運動,睡眠。

如果你的父母都身材高挑,那麼恭喜你,基本上你也矮不了,姚明和葉莉的女兒,6歲就已經160多公分高了。所以基因在我看來很重要,但並不是絕對的。



青少年在14歲到19歲左右是身體發育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營養跟上就尤為重要了,要保證優質蛋白的攝入,瘦肉,魚,每天的牛奶,補充鈣質,多吃蔬菜,補充維生素。多曬太陽,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不挑食,但少吃含糖量高的。



運動,打籃球,不斷跳躍刺激骨細胞的活性,抻拉肌腱,促進骨骼增長。游泳和拉單槓都對增高有益處,但是不要做一些增加力量的運動,也不要肩挑重物。

睡眠,這個很重要,按時休息讓身體能夠得到充分休息,夜晚睡眠能夠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一個好的睡眠質量和時間保證對長高特別重要。尤其是青少年,不要熬夜。

所以就算父母不高,但是隻要做到後面三條一樣可以長高。我就是上學時營養不良,腦子笨每天作業到半夜,還不愛運動,才長到1米7多。大家不要學我,運動更有助於智力開發。

我是康復科李醫生,點擊右上角關注我,遠離亞健康,享受健康生活。


康復科李醫生


大家好!我是福爸,執業醫師。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

幾乎所有的人類文明社會,都認為個子高比較好。確實,個子高給人帶來信心,在各方面都有一些心理優勢。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得高一點,成為了所有父母的心願。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長高一點呢?

影響身高的因素非常多,我們先排除掉疾病影響。遺傳和性別是兩個不可控的因素,其中遺傳的影響要佔到身高因素的大部分。好在還有一些是可控的因素,這些因素做好了,可以讓孩子多長高几公分,甚至十幾公分。

營養

相信所有的父母都認可營養好身體才長得高,問題就在於什麼樣的營養才是好的營養。 有些家長認為只要多給孩子吃肉,孩子就長的高一些。其實這是不全面的,均衡的營養才是孩子長高的基礎。所謂均衡就是指的營養素要齊全,數量剛剛好,各種營養素之間的比例合適。同時儘量不要喝太多的含糖飲料,吃太多加糖食品,過多的糖和脂肪會引起肥胖和提前發育,影響身高。維生素D也不要補充的過多,過多的維生素D會促進骨垢端過早閉合,影響身高發育。



睡眠和休息

父母有熬夜的習慣,以及電子產品的普及,是影響兒童睡眠的兩大重要因素。手機平板電腦電視屏幕的冷光線對兒童的內分泌會產生干擾,影響兒童的正常睡眠作息,降低睡眠質量。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是兒童長高的重要條件之一。所以儘量不要讓小孩子看太多的電視,尤其不適合看平板電腦和手機。定時上床,上床之前可以玩一些安靜的遊戲,聽聽音樂講講故事,可以促進孩子入睡。


運動

運動對於兒童身高的增長是非常有幫助的。兒童時期各種跑跳運動都會刺激長骨未閉合的骨垢生長,而跑跳運動也是最適合兒童玩的。我經常帶著福娃(我兒子,這就是為什麼大家叫我福爸的原因)瘋瘋癲癲的跑來跑去,追逐嬉戲,踢皮球,和福娃比賽跳高跳遠,目的就是通過跑跳運動,促進福娃長的高一點。

做好這三件事,兒童的身高發育就會得到極大的提升。我家福娃先天遺傳一般般,但是四周歲時身高已經達到了110公分,超過同齡兒童的平均水平。這都是福爸福媽努力的結果啊!

我是福爸,執業醫生,覺得我說得有道理,就點個讚唄😜 關注我的頭條號,獲得更多營養健康資訊。


福爸聊營養


引入骨骺線的概念

  • 當我們在談論如何長高的時候,一般是討論脊柱和下肢骨的生長。在發育過程中,脊柱的生長週期比較漫長,下肢骨的發育週期集中,增長快,所以是長高的關鍵因素。

  • 關於骨骺閉合概念來自@丁香醫生
下肢的長度則由大腿和小腿的「長骨」決定。長骨是怎麼長「長」的呢?
長骨由軟骨「骨化」變成堅硬的骨質而成,兩端叫「骨骺」,中間長長的一段叫「骨幹」。出生以後,具有增殖能力的軟骨只剩下薄薄的一層,位於骨骺與骨幹之間,稱為「骺板」或「生長板」。
在長骨成熟以前,骺板不斷地向著骨幹生長和骨化,使長骨不斷加長;長骨成熟後,骺板活動停止,自身完全骨化,稱為「幹骺癒合」,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骨骺閉合」。此後長骨便不再生長。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的骨骺線是否閉合呢,很簡單的方法就是去醫院拍一張X片來觀察。骨骺線鈣化閉合意味著無法通過骨頭再生長增高。因為它的骨化是沒辦法逆轉的。

長高的途徑

因為不知道題主的具體的身高體重年齡骨骺線閉沒閉合,所以索性分幾種情況來討論。


    一、骨骺線未閉合,但BMI偏高體型過於肥胖。

    • 首先肥胖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病,體內的脂肪含量過多會影響人體的健康。肥胖人群容易出汗疲勞,人體代謝和內分泌異常,食物的吸收和代謝功能異常。進一步影響身體對食物中維生素和蛋白質一類的營養物質吸收,不利於發育期身高的增加。

    • 減脂:改善飲食+溫和有氧。

    改善飲食:大基數改善飲食不需要一下子限制攝入量,循序漸進讓身體一步步適應減少的攝入。從而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合理的食量。

    有幾個步驟可以參考:

    1.做菜少放油,少放鹽。把日常做飯方式改成蒸、煮、涼拌。

    2.把精製的米麵換成穀物雜糧類。比如:糙米、玉米、紫薯、藜麥等等。飽腹感強,不容易吃過量,同時有利於限制血糖的上升。

    3.多吃蔬菜,吃飯時先吃蔬菜。有利於控制吃飯的速度,同時降低血糖,保證人體每日從蔬菜攝入的維生素和水分的量。

    4.戒掉零食和一切油炸食物、甜品、甜飲料、碳酸飲料。

    5.在正常的攝入量保證的前提下,多吃蛋白質一類的食物,比如豆製品、奶製品和魚類。

    6.酌情攝入一粒複合維生素或者鈣片來彌補從飲食上可能獲得數量不夠的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

    7.適當曬太陽有助於補充維生素D,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會促進人體皮膚中的脫氫膽固醇合成維生素D。維生素D對骨骼生長也很重要。


    溫和有氧:跑步和跳繩或者是高強度間歇訓練對於偏胖人群是不太友好的,一是難以堅持,二有很大的幾率會損傷膝蓋。所以我推薦的溫和有氧是快走和橢圓機。日常生活中能站著不坐著,能坐著不躺著,可以走過去的地方不騎車等等。久坐時間最好不超過1小時,期間站起來活動活動。BBC紀錄片《鍛鍊的真相》中揭示了一個事實:日常生活中保持運動的效果與集中在一時段的運動效果相差甚微,所以要增加零碎時間的活動量。既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又能夠減脂。


    二、骨骺線未閉合,體型正常。

    青春期11-14歲是生長髮育的激增期,如果你在這個年齡段,一定要把握好長高的黃金期。這是段很大程度上是自然生長。14歲往後是生長緩慢和成熟期,骨骺線未閉合還是有長高的幾率。可以通過一下幾個途徑促進身高的成長。

    1. 體態矯正:站立時挺胸、收腹、沉肩、肩胛骨打開。針對性矯正自己的問題:圓肩、探頭、駝背、骨盆未中立、X、O型腿等等。綜合來說是上交叉和下交叉綜合徵。上交叉綜合徵增強自己背部和肩部力量,下交叉綜合徵針對性的放鬆緊張的肌肉部位,增強對應部位肌肉。平時坐著的時候可以帶這樣一條腰帶,有助於保持脊柱的中立。

    2. 營養:飲食我就不再贅述了,攝入主要以蛋白質為主,補鈣為輔。列幾個相關的維生素和維生素來源

      維生素D:曬太陽。

      維生素K:深綠色的葉菜和豆製品。

      維生素C:蔬菜和水果。

      維生素A:肝臟、腎臟、奶油、蛋黃、多脂肪的魚、橙黃色的蔬菜水果。

      鈣:奶製品、豆腐、深綠色葉菜。

    3. 睡眠:戒掉熬夜。睡眠是第一生產力,每天睡眠時間保持7-8小時。當然睡眠質量也很重要,通過冥想、睡前瑜伽、泡腳、聽輕音樂等方式來放鬆一方面可以促進睡眠質量,另一方面維護皮質醇的穩定——美容。

    4. 運動:適量的運動會促進體內生長激素的產生,促使我們長高。最有效的運動是彈跳(牽拉肌肉和韌帶,刺激骨的增長)、游泳(使全身各部分得到伸展)、引體向上(促進脊柱的生長)。最好不要進行專項的體育運動(舉重、馬拉松),造成身體某個部位壓力過重,多種運動交替運行是比較好的增高方式。輕中強度即可,增高運動強度要比健身強度小得多。


    三、骨骺線閉合。

    由於骨骺線已經閉合,所以這個類型想要長高需要通過體態矯正,使脊柱最大程度上恢復到它原有的長度。並且一定程度上刺激脊柱的生長。體態矯正分睡姿站姿和坐姿三個部分來說吧。

    1.睡姿:選擇一個較硬的床墊和低於一個拳頭高度的枕頭,如果床墊比較軟脊柱會保持一個彎曲的狀態,不利於保持良好的睡姿。一開始可能會不適應,過段時間你會發現這麼睡覺還是挺舒服的,並且睡姿還是挺重要的,畢竟佔了每日三分之一的時間。

    2.坐姿:讓脊柱保持在一箇中立位,可以佩戴護腰來輔助保持脊柱中立。

    3.站姿:正確的站姿盆骨中立,不存在膝超神、足內外翻、髖內外旋等問題,沉肩、肩胛骨打開,站立時用核心發力。不探頭駝背。


    從網絡上搜集的一些“偏方”

    1. 黃豆長高法平時走路穿一雙舒適的運動鞋,在大拇指中間(圖中紅色區域)放一顆黃豆,一開始可能會有同感。據說黃豆放在該處按摩可以刺激腦下垂體分泌生長激素促進長高。

    2. 意念增高法:睡覺前閉上雙眼,將意識放在膝蓋處,去感受膝蓋生長的感覺。每天堅持十五分鐘,可能會長高。

    【因為這兩個是從網上搜集來的“偏方”,所以科學依據可能不夠,題主酌情考慮要不要採用這種方法,不過上面那些都是比較安全比較靠譜的途徑。】

    以上,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題主帶來點啟發!


    沒事兒就護膚


    經常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怎麼樣才能長高?就在前兩天,有一位18歲的姑娘問我,我已經兩年沒有長高了,還能不能再長了?


    首先,要了解自己是否能夠再長高,一個關鍵的概念就是骨骺線是否閉合。如果骨骺線已經閉合了,那就很難再長高了,如果骨骺線沒有閉合,那說明還能長高。要想了解自己的骨骺線有沒有閉合最好的方法就是到醫院裡測一個骨齡片,如果醫院裡沒有骨齡片,可以拍一個簡單的膝關節正側位片,也可以看得出來。

    第二,人的身高跟遺傳很有關係,其中80%以上是來自遺傳,就是說你的父母如果身高不高的話,有可能你的身高也不會太高。但是世事無絕對,還有一部分是來自後天的努力。

    要想長高,要從小做起,如果年齡大的,發育完全,骨骺線閉合了,就無法長高了。要想長高,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從小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尤其小孩子生長髮育期間,如果睡眠不足,會嚴重影響發育,從而影響身高,良好的睡眠,是促進生長髮育的基礎。

    第二,營養要均衡,不要挑食。蔬菜肉類食品都要吃,儘量不要吃垃圾食品,尤其是小朋友儘量避免喝可樂等飲料。

    第三,這點非常關鍵,就是參加一些有利於長高的運動。第一個推薦的運動就是縱跳摸高,就是跳起摸籃板,或者抓樹上的樹葉。因為我小時候就是這麼幹的,每次跳起的時候,心裡就默唸,我能長高,我能長高,結果果然比公式上的身高高了十公分。還有比如游泳,吊單槓,打籃球,打排球等等,經常起跳,對身體有一定拉伸作用的運動。儘量避免對身體有重壓的運動,比如說舉重等應該儘量避免。

    總之,要想長高,一定要從小做起。等到長大了,骨骺線閉合了,就基本上長不高了。


    骨科袁鋒


    劉醫生談骨論筋🎢促進長高的方法🎢

    現在的人們很關心自己的身高問題,它不單單只是外表上的高矮區別。它更加關乎著人們的自信感。身材高的人先天就有一種優越感,生活和工作也更加有自信。所以現在的父母很關心孩子的身高,特別是身高比較矮的父母總是在尋找有沒有好的辦法來增加身高。下面就給大家說一下。


    關於身高的秘密

    如果想增加身高就要不可避免的提起生長激素。它是大腦中一個重要的組織--垂體分泌的激素。它的作用是促進軀體的骨骼、肌肉和器官的生長。如果它分泌減少就會出現侏儒症。我的一位親屬有一對龍鳳胎,女孩生長正常,男孩比女孩明顯矮很多。就是生長激素的問題。

    骨骺,是骨骼在發育過程中,骨兩端的軟骨中出現的骨化點。通過他的分裂增殖、骨化,使骨骼不斷加長。到了一定年齡以後,骨骺硬化,失去功能,人也就不再長高了。所以如果想看自己還能不能再長高,可以拍一個股骨的X片子,看骨骺閉合的情況。


    怎麼增加身高呢?

    人的身高明顯的受遺傳因素的影響,這個比例佔75%左右。也就是說父母高的,他們的孩子一般都高,父母矮的,他們的孩子一般都不高。這個是父母遺傳給我們的,我們是沒法改變的。只能通過後天的努力來增高。

    1.營養因素。不但要保證所有營養的攝入量,並且還要做到營養均衡。不能挑食,各種蔬菜水果,新鮮肉類等都要攝入。這些是身高增加的基礎。現在的孩子普遍比父母高,就是因為營養好了。想吃什麼就可以吃什麼。


    2.充足的睡眠。生長激素的分泌在一天中是不均衡的,睡眠時分泌量明顯增多。所以一定要保持孩子在發育期充足的睡眠,以免影響身高發育。

    3.運動因素。研究發現經常運動的孩子比不運動的孩子身高明顯要高。因為運動可以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並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骨骺的生長。比較好的運動:打籃球,跳繩,跳高,游泳,拉伸運動等。

    要想增高,所有的措施一定要在骨骺閉合之前進行。先天的我們沒法改變,可以通過後天的方法來最大限度的增加身高。希望這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大家可以關注我或者下方留言,以瞭解更多醫學知識。

    關注🎢劉醫生談骨論筋🎢享健康人生

    劉醫生談骨論筋


    有人說骨裂可以讓身體長高。

    骨折的癒合是一個骨骼癒合與重新塑造的過程,並不是一個機械的過程。從組織學和細胞學的變化,通常把骨折癒合分為血腫炎症機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板形成塑型期這3個時期。


    骨裂癒合原理

    當然,這3個時期並不是相對獨立的,而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是連續的。骨裂後,骨折端之間可能存在一定的縫隙。伴隨著骨折的癒合,在骨折周圍可形成環狀的骨痂。當骨痂不斷鈣化強化,足以抵抗肌肉收縮力量和骨折端產生的剪力和旋轉應力時,就基本達到了骨折的臨床癒合。

    塑形

    就此時而言,骨頭也許會比受傷前長一點點。但這時骨折的癒合過程並沒有終結,而是還要經過重新塑型的過程。這一過程一般經歷約12周或更長的時間。隨著肢體的活動和負重,多餘的骨痂會被清除,骨折的長度也會慢慢恢復到受傷前的水平。甚至在影像上不會留下任何骨折的痕跡。

    骨延長手術

    目前,倒是有一種骨延長技術可以延長骨骼的長度,達到增高的效果。但那是需要應用一種叫做伊裡扎洛夫的外固定架來逐漸拉伸骨頭,達到骨延長目的的。技術要求很高的,每天拉伸多少多是有規定的。否則手術會失敗的。

    所以說,通過骨裂,達到增高是不現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