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意大利綜合國力如何?

一二三生先123


說到歷史文化,意大利是羅馬帝國的起源地,世界上文化遺產最多國家;說到經濟,意大利是歐洲第四大經濟體;說到文化,意大利在美食、時尚、體育等領域世界領先。對男生來說,意大利有美女、頂級跑車、知名球隊,對女生來說,意大利有帥哥、旅遊風景與美食。

客觀來說,從經濟、文化、教育等眾多領域綜合衡量,地處南歐的意大利綜合國力相當強悍,當之無愧為老牌資本主義強國與世界級別的發達國家。


意大利麵積不過3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青海省的一半再少一點。總人口大約6000多萬,與湖北省大致相當。地處南歐地中海的意大利,是世界上的老牌資本主義經濟強國。

雖然在近代工業革命中意大利默默無聞,但後來居上,如今的意大利經濟雖然無法與英國、法國、德國等相比,但仍舊是世界主要經濟體與西方八大工業強國之一。


如今的意大利經濟總量超過2萬億美元,人均GDP也超過3萬美元,服務業的經濟比例超過2/3,雖然山地眾多土地貧瘠,可耕地僅佔總面積10%,但意大利的農業產業規模在歐洲僅次於德國與法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橄欖油、奶酪等出口國,所出產的稻米、番茄、園藝植物等國際地位也相當出色。

如今的意大利,也是世界上著名的交通、文化、教育等強國,尤其在競技體育界,意大利的地位相當高。田徑、足球、籃球、花樣游泳、自行車等都是意大利在世界上的領先優勢項目。

意大利擁有世界上最完善的教育、公共醫療、交通與科技創新體系,其綜合國力無論在歐洲還是世界上都是個相當的強國,不可小覷。


澹奕


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反映的是該國的經濟、政治、軍事、科教發展程度,同時也反映了該國的人口資源、自然資源、國土資源等。意大利是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發展程度比較發達。其私有經濟佔了國內生產總值的八成以上,第三產業尤為發達。意大利非常重視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其中小企業在企業總數中國佔比高達百分之九十八。

近年來,意大利經濟發展遇到瓶頸,其失業率不斷攀升。在工業方面,意大利受國內資源限制的影響,非常依賴進口工業原材料。意大利是出口導向型國家,出口商品種類齊全,競爭力也很強。總之,意大利在經濟方面底子不錯,但是近年來出現衰退趨勢。

在軍事上,意大利較強的就是海軍了,兩個現役航母使意大利在地中海地區的影響力大大提升。近年來,意大利海軍不斷與他國海軍交流、學習希望能超越法國海軍成為地中海地區的海上霸主。意大利海軍有十萬餘人,作戰能力及裝備中等,空軍四萬餘人,各種類型的飛機並不多,空軍規模不大,在軍事中,意大利比較重視海軍建設。在軍工企業發展上, 不斷改革並自主研發武器,改革效果不錯,軍工水平較高。

在科教發展上,意大利的教育悠久且發達,比較有名的眾多的藝術類院校,盛產藝術家。其公共教育系統十分發達,教師與學生之間倡導的是互動式教學,義務教育為十年。在文化影響上,意大利最為著名的就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相比曾經輝煌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現在的文化輸出和影響有下降。

在資源上,意大利人口資源相對於歐洲來講,是人口大國,大約六千多萬。國土面積三十多萬平方公里,面積較小。能源等原材料資源更是少的可憐,幾乎全部依賴進口。總之,意大利的綜合國力在歐洲屬於前列,但放在世界中,並不特別突出,進入世界前二十名,位於英德法之後。


環球網


答題人主要從數據方面展現意大利的力量,鑑於意大利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其強大與否還是交給網友自行判斷。下面看圖說話。

在經濟方面,2016年意大利名義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86萬億美元(美元現價計算),位居世界第8位,僅次於美國、中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和印度;其中,意大利的人均GDP達到3.03萬美元,位居世界第27位。根據最新的資料統計,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921萬億美元,但是位次上下降一位,位居世界第9,高於加拿大、韓國、俄羅斯和澳大利亞。如果按照購買力平價來計算的話,意大利國內生產總值位居世界第12,位於墨西哥、土耳其之間。

在硬實力方面,我們還是採用COW的國家物質能力數據來說話,其中包括各個國家的軍事開支、軍事人員、鋼鐵戰略物資、人口與能源消耗等指標。下圖展現了意大利基本上是一箇中等強國。(注:下圖採用了西方國家研究者的地圖模板,所以在某些國界劃分方面存在不少問題,還請批判)

在軟實力方面,意大利2015年位列軟實力排行榜第12名,2016年達到第11位,到2017年又下降到第13位,基本與丹麥、奧地利、西班牙同等檔次,低於瑞典和荷蘭等國。特別是在國際參與和文化方面,意大利表現突出。

在全球軍事力量排名方面,我們採用國際火力排名,意大利位於全球第11位,得分為0.2694,意大利憑藉其在歐盟和北約的角色自身軍事力量提升甚多。以這個目標來看,意大利的國際排名低於英國、日本、土耳其、德國和埃及,高於韓國、巴基斯坦、以色列、印尼和巴西等國。

綜上所述,意大利是一個具有中等國力的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它作為國際制度之下的國家,其實力展現會在制度之下有所放大。


南大毛維準


意大利行政圖

意大利在歐洲的位置

意大利共和國,簡稱意大利,是個半島國家,位置大概在歐洲南部,地中海的北岸,地理位置是槓槓的。旅遊景點有水城威尼斯,比薩斜塔等等。

2017世界主要國家及地區GDP合計

說到國力,GDP無疑是最終要的指標,意大利2017年GDP為1.92萬億美元,排在世界第九位,其人均GDP為31494美元,屬於發達國家行列。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意大利的產業分佈,意大利有中小企業王國的稱呼,所以意大利跟別的歐洲國家不同,中小企業佔企業總數的98%以上。所以才有了米蘭國際時尚週之類的活動。但是意大利四分之三的能源供給和主要工業原料依賴國外進口,而產品的1/3以上供出口。

最後說說意大利的軍事能力,正所謂飽暖思淫慾,因為意大利地處南歐,位置優勢,周邊除了法國以外,其他都沒什麼軍事強國,所以對軍事的投入比較低,導致現在大家一說軍事強國,就自動忽略了意大利。但是在二戰前,意大利軍事還是不錯的,不然納粹德國也不會選擇他作為盟友了(不過事實證明,這是個豬隊友)



好了,以上就講到這些,文中觀點,僅代表“術球”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關注“術球”,一個見到有趣的問題就忍不住想回答的人,給你更多精彩)


“術球”愛歷史


意大利。全稱是意大利共和國。位於歐洲西部。是一個極其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國家主體面積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國土面積大概為30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71位,人口6002萬。首都羅馬,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意大利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亞接壤,其領土還包圍著兩個袖珍微型國家——聖馬力諾和基督教聖地梵蒂岡。

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羅馬可以說是歐洲文明的孕育之地,是歐洲文化的代表。是歐洲羅馬帝國的中心,意大利成為近代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隨後意大利陷入內戰。在1861年撒丁王國改國號為意大利王國。並逐步完成意大利統一。意大利是二戰發源地 。是三大戰敗國,但意大利在二戰負責搞笑的。所以有人說,德國的敵人不僅有蘇聯和英國,還有意大利這個累贅。二戰以後,意大利廢除帝制,改為議會共和制。

現在的意大利是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擁有48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是歐盟和北約的創始會員國,還是申根公約、八國集團和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的成員。也是世界四大時尚之都,意大利的GDP在歐元區應該僅次於法德,在歐盟中僅次於德法英,整體實力相當不錯。但就目前來看,國家政治局面並不如法德英三大國、經濟和日本一樣雖然水平頗高,但後續乏力。由於高福利,國家財政債臺高築,無力再發展,和葡萄牙,西班牙,希臘合稱南歐四豬。意大利足球也曾經傲視全球。四次捧得大力神杯,最近一次是2006年。現在的歐洲是德法的歐洲。英國孤懸海外。而意大利像個棄婦一樣被隔絕在歐洲一體化之外,只有服從命令的份。所以意大利人極其反感法國和德國。而德法都討厭意大利人,他們認為意大利人懶、而且素質不高。小偷遍地。再加上法國和德國人又領導全歐洲,自然比較囂張,所以意大利政府和民眾拼命反對德國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比韓國反對日本而無不及。不少德國軍事迷始終認為德國二戰失敗就是因為意大利。

就意大利普通民眾而言,是出軌和離婚率最高的國家。這大概是和意大利民眾熱情奔放有關,而意大利氣候炎熱,也讓意大利人在日常生活中悠閒至上。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關注點評。


清水空流


相比於歐美髮達國家,意大利一直處於相關尷尬的地位。意大利確實擁有部分高端製造業,軍工技術也不錯,比如馳名世界的阿古斯塔-維斯特蘭公司一直是世界高端直升機的生產公司。民用的服裝、皮具、食品等產業也很發達,很多國人耳熟能詳的奢飾品牌很大一部分屬於意大利。

然而,意大利存在一個根本問題就是南北差距,意大利的經濟產業幾乎都在北方,而南意大利則沒有享受到全球化帶來的紅利,失業率極高,個人收入也無法同意大利北方相比。南方遠近聞名的似乎只有世界熟知的黑手黨。因為經濟問題的突出,社會必然出現動盪,意大利南方的各種犯罪組織自然猖獗,成為影響意大利全局的政治勢力。此外,意大利南北方也存在文化差異,導致南北經常出現隔閡與分歧。意大利的南北問題現在就是拖延意大利國力的重要且還沒有解決辦法的問題。


琺大庶吉士


意大利自然資源貧乏,尤以能源貧瘠,主要有大理石、粘土、汞、硫磺以及少量鉛、鋁、鋅和鋁礬土等礦產資源,水力、地熱、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比重接近30%,全民公決拒絕核電,油、氣等能源和大部分工業原料依賴進口。

政府“短命”導致經濟政策偏離長期規劃和執行軌道。該國經歷20世紀60年代經濟奇蹟和70、80年代歐洲一體化“紅利”後,世紀之交增長明顯放緩,2006年起陷入負增長泥潭,公共債務現已累積超2萬億歐元,失業率居高不下,“歐豬國家”中最大的經濟體走出困境長路漫漫。

拋開政經結構性問題,意大利經濟不乏可圈可點之處,忠誠於母親和家族,成為該國企業頑強生存的一大動因。20世紀後期工業四巨頭埃尼、伊利、菲亞特和蒙特愛迪生光環背後,中小企業佔企業總數的98%,私有經濟佔國內生產總值的80%以上,其中的4/5為家族企業。時裝業有阿曼尼、範思哲、瓦倫迪諾(華倫天奴)、古奇,“紡織帝國”貝內通四兄妹緊密合作,“鞋王”菲拉格慕無止境地探求“永遠合腳”的製鞋之道,還有威尼斯玻璃、卡拉拉的大理石、帕賈帕諾的鞋、科莫的牛奶和康特傢俱等等,都是在小規模家庭工廠中靠工匠用傳統技藝完成。成就、關愛以及對企業發展充滿激情,這是意大利家族企業神話的核心。

意大利人獨特的才能體現在設計領域,涵蓋工業與生活的各個領域,具有技藝精湛、個性獨特、審美價值與實用功能巧妙結合,傳統與時尚相互融合的特點,融才氣、情感於一體,其理念和功效“靈性”十足,迄今沒有任何國家堪比。一位評論家自豪地認為:“如果說別國有一種設計理論,意大利則有一套設計哲學,或許是一套設計思想體系。”還有這樣精彩的評述:這個始終在輝煌與沉寂中搖擺的國度,以方寸之微一直影響著真個世界的審美取向與趣味。亞平寧無處不在的歷史與藝術氛圍,分分秒秒激盪著他們不安分的靈魂,自然而然積澱下創新能量,內化成意大利人擅長開創美好事物的本能,也搭建起一個放眼世界的時尚帝國。

如今,意大利主要產業為石化、汽車、電器電子、冶金機械、紡織服裝、製革鞋業、家飾傢俱、食品飲料、印刷出版和建築等,其各類中等技術含量消費品依然在世界市場上佔有相當份額。三次產業在GDP中分別佔2%、27%和71%。2016年實現GDP1.85萬億美元,預期壽命83.4歲。

它是世界第五旅遊大國,“露天博物館”裡世界遺產數量一直列全球前三甲,個性凸顯的座座名城更是光照古今,其現實意義還在於,二戰後該國重建奇蹟的真正原因是“把城市中的文化元素融入工業產品。”“只要圓形鬥獸場站著,羅馬就巋然不動”、“偉大屬於羅馬”;設計、時裝和足球之都米蘭賦予一切以高雅之美;“在威尼斯,藝術就是它的呼吸”;剛烈不羈的那不勒斯神聖三位一體:守護神聖真納羅、加里波第、馬拉多納……

學者把歌劇視為該國文化象徵,它由意大利人發明並推向極致,包括音樂、表演、富麗堂皇的裝飾、宏大的場面以及命運感。意大利社會偉大而誇張,居民喜歡作秀和熱鬧,每日喧囂不已地抒發情感。其歷史艱辛蹉跎,制度不斷變換,統治者你方唱罷我登場,老百姓不得不思考如何生存……在意大利,生活本身就是一場戲。


ruixuezhaofeng


意大利全稱意大利共和國。意大利國土面積301338平方公里,在全球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71位,屬於中游偏上的水平;人口60551416,世界排名第23位,算得上是一個大國;GDP總量1.935萬億美元,在全世界僅次於美國、中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印度,位居世界第8位;人均GDP31953美元,排名世界第27位。

羅馬時代意大利是歐洲的中心,進入中世紀後儘管意大利在政治軍事上常面臨周邊大國的擠壓,但在經濟文化領域依然是歐洲的中心:這裡誕生了歐洲最早的銀行,也是文藝復興的起源地。然而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歐洲傳統的地中海商路日漸消沉,大西洋航線開始日益興盛繁忙起來,這使大西洋沿岸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獲得了比意大利更好的發展優勢。需要注意的是:這時的意大利更多的只是一種地理文化上的概念,而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直到1861年統一的意大利王國才宣告成立。

統一後的意大利勉強混入了帝國主義列強的行列之中:在利比亞等地成功建立起殖民統治,野心膨脹的意大利於1890年入侵埃塞俄比亞,結果卻被埃塞俄比亞人逐走。1899年意大利又趁甲午戰爭后帝國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之際向清政府提出割讓浙江三門灣,卻被清政府一口回絕。由於這兩次擴張行動的失敗,以致於意大利被列強譏笑為貧窮帝國主義、虛弱帝國主義。在後來的兩次世界大戰中意大利再次淪為了專職打醬油和搞笑的角色。

1943年7月25日意大利在美英盟軍的進攻下發生政變,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被囚禁,意大利隨即退出了軸心國集團並宣佈加入反法西斯同盟國陣營對德作戰。當年9月德軍傘兵將墨索里尼救出後在意大利北部扶植起一個名為“意大利社會共和國”的傀儡政府,直到1945年這一政府才宣告覆滅,意大利重新成為統一的國家。隨後意大利宣佈廢除君主制,改為議會共和制。此後意大利進入了嶄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儘管在進入20世紀後意大利已出現了由傳統的農業國向工業國轉型的跡象,但直到二戰結束這一轉型仍未完成,尤其是在經歷二戰後意大利本就相對脆弱的工業基礎幾乎被摧毀殆盡。意大利作為二戰戰敗國同德國、日本一樣進行了大規模的戰後重建,不過比起德、日兩國的戰後重建而言:意大利的戰後重建工作在世界歷史上並不是十分受關注。

意大利的戰後重建工作獲得了來自馬歇爾計劃提供的巨大外部支持,這為意大利的戰後經濟復興注入了提供了充分的資金、技術和設備支持。意大利的重建工作是從住宅建設項目開始的:在二戰中意大利的商業建築和居民建築損毀嚴重,因此戰後迫切需要解決那些無家可歸、衣食無著的流浪者的生計問題,一時間意大利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了大規模的住宅建設工程。意大利戰後經濟的復興在一開始主要就是依賴於以建築業為核心的支柱產業,而隨著建築業的日益發展又帶動了傢俱和日用產品等製造業的發展,意大利經濟開始向良性方向發展。與此同時意大利政府積極推行外向型的經濟發展戰略並通過降低成本和工資以確保其出口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意大利已基本完成重建工作,意大利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回正軌。隨著人民生活的重回正軌之後以服裝設計為代表的產業也開始日益興旺起來,米蘭正是在這一時期發展成為與巴黎齊名的世界時尚之都。在戰後重建時期意大利的經濟增長速度一度達到過戰前的3倍,在世界各國的經濟增速排名上僅次於同時期的日本和西德,意大利的戰後經濟復興也因此被譽為亞平寧奇蹟,與德國的萊茵河奇蹟、日本戰後經濟奇蹟、韓國的漢江奇蹟等一同構成二戰後世界各國經濟發展中的突出者。1957年意大利同法國、西德、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六國組成了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六大創始成員國。

上世紀70年代意大利國內紅色旅、黑手黨等組織活動日益猖獗,同時又遭遇了國際石油危機,此前高速增長的意大利經濟開始出現疲軟的跡象。進入90年代後意大利頻繁遭遇經濟危機的打擊,尤其是在經歷2008年蔓延全歐洲的債務危機後意大利同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因面對8%左右的財政赤字而被譽為”金豬四國“。除了面臨嚴峻的債務危機之外意大利經濟還存在一大固有缺陷——那就是嚴重的南北差距問題:意大利的服裝設計、奢侈品貿易等經濟產業幾乎都位於北方,而意大利南部則沒能享受到全球化帶來的紅利,南方人的收入根本無法同意大利北部相提並論,同時在嚴峻的經濟危機狀態下失業率也極高。意大利南部除了經濟較為落後之外,社會治安水平也遠遠低於北方,這主要是因為意大利南方長期以來就是黑手黨活動的主要地區。儘管如此如今的意大利仍是是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擁有48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是歐盟和北約的創始會員國,還是申根公約、八國集團和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的成員,也是世界四大時尚之都之一。意大利有良好的科學傳統:20世紀先後有9位科學家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化學、醫學獎。與此同時意大利也是一個傳統的體育強國:在奧運會的田徑、足球、自行車、擊劍、男籃、女排、拳擊、體操、花樣游泳等項目上意大利曾誕生過曼賈羅蒂、內納迪、高迪尼、德芬諾、阿哈蒂、梅迪奇、帕維西、弗利傑利奧、迪比亞西、梅尼契利、比揚凱託等一大批傑出的奧運冠軍。在世界盃上意大利曾四次捧得大力神杯,距今最近的一次是2006年德國世界盃。

意大利實行義務兵和志願兵相結合的兵役制度。義務兵服役期為10個月。從2000年起在自願基礎上徵召女兵。根據2000年意大利議會通過的法律:從2004年起開始實行軍隊職業化,同時將義務兵役改為志願兵役。從1997年起意大利開始逐步裁軍,目前意大利陸、海、空三軍現役總兵力約為18.67萬人。意大利的軍工體系較為齊全,主戰武器基本能實現國產化,在陸、海、空三大軍種中發展最好的當屬海軍——擁有加里波第號、加富爾號兩艘現役航母以及聖喬治奧號、聖馬可號、聖朱斯特號三艘兩棲戰艦。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綜合國力包括八類資源:經濟資源、人力資本、自然資源、資本資源、知識技術、政府資源、軍事實力、國際資原。

意大利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首都羅馬,主要城市有威尼斯、米蘭等。


羅馬
威尼斯
米蘭

意大利綜合國力在歐洲居第5位,僅次於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

意大利綜合國力在全世界居第12位,僅次於美國、中國、俄羅斯、日本、英國、法國、德國、印度、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亞。


經天緯地安邦定國


意大利🇮🇹國土面積不大,人民勤勞,二戰後幾十年來發展較快,早已是發達國家,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有人口,國土面積,政治,軍事,經濟,科技,文化,等指標相加,意大利雖然政局穩定,國家富有,科技發達,但可惜二戰時站錯了隊,政治低人一等,軍事上是個瘦子,經濟人均雖高,但總量大少,人口又不及我一個省,國土面積又不大。綜合國力應排2O名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