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前言

如果你是一個硬核ACT玩家,肯定通關過“魂”系列遊戲,即便你不是,作為遊戲玩家,也會聽聞過開發商From Software旗下的遊戲都是高難度、打自閉的特點。既《黑暗之魂3》之後,在E3 2018公佈的《只狼》越過大半年時間,在眾多玩家期待下終於發售,另外一個好消息是,國內方塊平臺也是發行商之一,這種方式可以讓更多人知道什麼叫“硬核”概念。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遊戲故事背景定位在日本戰國時期,這類題材從現實意義上來說,肯定比不上中國的戰國時期,畢竟持續時間更長,文化影響、規模兵力都不是一個級別的,但是從遊戲領域來說,日本戰國時期應該是領先的,因為他們早起步,經濟更發達在九十年代早就超越我們,甚至用三國題材在幫我們傳播文化。如果是現在反過來看我們自己,無論是本國還是他國文化題材,其實還存在很多棘手問題,文化部審核難過就是第一個,還有一部分反對群體(是什麼就不明說了哈~ )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硬核ACT不同於其他相同類型,《只狼》一脈相承地把"魂"系列搬過來了,在這裡你無法炫技和耍酷,一刀一擋一閃避是這遊戲的關鍵,類似於剪刀、石頭、布的系統機制,簡單來說就是見招拆招,準確判斷應對,不然後果就是一刀或兩刀被斬死,這是非常真實並且硬核的。另外,相對《黑暗之魂3》來說,地圖設計也更加具有“立體感”,所以潛入和暗殺的環節自然而然地加入,讓遊戲玩法更自由多樣。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當然,作為核心一招一式的打鬥以外,裝備、道具和技能的輕描淡寫,既不會過分佔據,也不會顯得過於枯燥。道具系統個人覺得是非常簡單能理解的,無非就補血唄,技能方面僅僅起到一種被動屬性或者說是輔助作用(招式運用不當,該死的還是會死掉),而真正挖掘之處在於裝備方面,面對不同類型的敵人,你可以使用“義手”中的手裡劍、機關斧、長矛等。總得來說,一句話總結,硬核得來夠真實。

通過本文你可以知道這些(7款顯卡,RTX全系家族和GTX餘黨家族,2款處理器作為測試硬件)

1. 畫面設置選項和效果對比

2. 1920x1080@2560x1440@3840x2160 三種分辨率,最高畫質的幀率

3. GTX 1050 2GB和GTX 1060 6GB優化畫質性能測試

4. Core i7-8700K和Core i3-8100處理器搭配顯卡測試

配置介紹

平臺方面是採用大眾普及的Intel,處理器搭上Core i7-8700K、Core i3-8100兩款,顯卡測試環節均使用Core i7-8700K避免瓶頸,其中GTX 1050 2GB和GTX 1060 6GB這兩款,會有和Core i3-8100處理器和DDR4-2400內存的搭配測試,儘可能更接近現實使用情況,主板是華碩ROG STRIX Z370-E GAMING。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內存是芝奇16GB DDR4-3600開X.M.P雙通道,固態硬盤有浦科特M8SeG 256GB、臺電NP900C 240GB,搭載Windows 10 1809系統、最新NVIDIA驅動419.35WHQL(未特別提供優化支持)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RTX全系家族有映眾RTX 2080 Ti 11GB(1590/1750MHz)、RTX 2080 8GB(1755 /1750MHz)黑金至尊版OC,RTX 2070 8GB(1620/1750MHz)黑金至尊版,RTX 2060 6GB(1680/1750Mhz)黑金至尊版以及GTX 1660 Ti(1770/1500Mhz)黑金至尊版,使用10系顯卡的朋友,也可以參考後三者的性能表現(GTX 1080 Ti、GTX 1080、GTX 1070 Ti、GTX 1070),AMD方面以此類推。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GTX餘黨家族有映眾GTX 1060 6GB X3 冰龍海量版 (1557/2000MHz)和GTX 1050 2GB 黑金至尊版(1455/1750Mhz),前者仍可作為中端顯卡的參考,而後者留給入門級遊戲玩家看看,後面如果有GTX 1660和GTX 1650考慮換掉。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和《黑暗之魂3》一樣,這種遊戲一般就不會有Benchmark程序,換句話來說,也可以說是優化好配置低的暗喻。遊戲測試場景選擇的是赤鬼精英怪這一段,過程是這樣的,從另一頭用鉤爪突進,把下面兩個雜兵“忍殺”,最後幹掉赤鬼一條命就完事。值得注意的是,流暢度總得來說很平穩,幀數起伏的時間點在於赤鬼掙脫木架瞬間的渲染效果,每一張顯卡均測試2次,全局最高畫質,取最好的成績。

畫面設置選項和效果對比

隨著遊戲時代的發展,連不是沙盒地圖的ACT遊戲畫質也越來越好了,三年前的《黑暗之魂3》扼殺了很多人的硬件門檻,那麼時至今日的《只狼》硬件優化又如何呢?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先看畫面選項,好消息是遊戲內劃分了低、中、高和最高,根據自身配置不看畫面前提下,你能夠快速找到定位。不過硬核看到SSAO這一項就有點驚了,這一項環境光遮蔽技術最早是運用在07年《孤島危機》,過去這麼多年了,新一代的HBAO和HDAO隔壁家《鬼泣5》都有,可能是因為追求效率更高吧,畢竟《只狼》整體畫面來說不算太驚豔,核心工作都發在遊戲性上了。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陰影低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陰影中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陰影高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陰影最高

陰影效果在《只狼》中也被淡化了,就像《鬼泣5》這類ACT遊戲一樣,畫面不是他們最大的優勢,嚴重偏科遊戲性(比如前者追求極度硬核,而後者追求極度華麗)是最為重要的,而鑑於ARPG和ACT之間定位的《巫師3》就不是這樣,看風景更是畫面優勢,遊戲性也不錯,屬於比較全面那種。假如你的配置真跟不上了,首選必須還是動刀陰影選項。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SSAO OFF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SSAO 低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SSAO 中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SSAO 高

SSAO這一項在遊戲畫面是作為陰影的互補選項,自從它誕生以後光影效果確實出色不少,如果在《只狼》中關掉的話,你所看到的事物光線雖然有照射到產生單純的影子,但是細節部分,該暗的部分就不會暗,顯得不真實且沒有立體感,所以至少說要開到低等級,至於中和高等級兩者差別不是特別大,與低等級的差距會大點,少一點點立體感和朦朧感但不影響觀感。最終我們如果要優化的話,陰影和環境光遮蔽以及效果(過於動態無法展示高低差別)這三項是重點。

1920x1080@2560x1440@3840x2160 三種分辨率,最高畫質的幀率

與《黑暗之魂3》一模一樣的血統,居然還是保留鎖60幀的屬性,縱覽各大國內外網站也沒找到解決辦法,只能說等解鎖補丁或者民間方法出來了(黑魂3那會聽說有條件限制,還有報錯什麼的),可能是因為開發商為了合理利用PC性能資源吧,或者說直接就主機原封不動移植過來用了。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和猜測想象的一樣,PC版本的《只狼》確實硬件上會領先一截,早幾天Digital Foundry就有個測試,無論是Xbox One還是PS4主機,在1080P分辨率下都無法穩定60幀運行,幀生成時間表現令人感到懷疑,而換在PC平臺上的話,你只需要一款現價1000元出頭的GTX 1060 6GB,即可1080P分辨率流暢60fps爽玩,這次是PC黨革命性的一次勝利嗎?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至於2K分辨率中,更考驗的是核心性能,顯存要求倒不是非常苛刻,GTX 1060 6GB仍然會有不錯的表現,最低幀數不會低於40fps還算能接受,不過可惜的是,向上跳兩級的GTX 1660 Ti仍然是無法穩定60fps,只是平均幀和最低幀表現會好不少,想要一直保持60fps的話,2500元左右的RTX 2060才是PC黨的最終選擇,這相當於一臺遊戲主機的價錢,你又會怎麼選呢?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由於60鎖幀的關係,所以真正的分水嶺在於4K分辨率,這時候不同級別的顯卡馬上就表現其價值反映的性能差別。首先按照30fps標準的話,至少需要RTX 2070級別,核心和顯存性能剛剛達標,下調一級的RTX 2060大部分是因為顯存因素拖累了。比較好的體驗應該是RTX 2080/RTX 2080 Ti,不過它們倆的性能差別也有點大,畢竟後者快接近60fps滿幀了。

GTX 1050 2GB和GTX 1060 6GB優化畫質性能測試

既然隔壁家的《鬼泣5》都有低配置優化,作為同門師兄弟的《只狼》自然就不會落下,這類遊戲不會過於追求畫面,同時保留優秀的遊戲性,簡直就是大眾玩家的福音。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四種畫面設置,你要說性價比最高是哪種,個人感覺看需求吧,追求極致流暢最低畫質能夠完美保持60fps,中等畫質和自定義畫質(陰影、SSAO、效果和採光質量均最低)幀率相仿,畫面效果是中等畫質更出色,因為光影效果影響觀感最大了,但是自定義畫質幀率稍微高3到4幀。不過如果你不介意最低幀大幅度跌落的話,開到最高也是無妨的。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至於GTX 1060這邊,只要還是面對2K分辨率的挑戰,正常最高畫質玩是沒什麼毛病的,畢竟也算是勉強流暢水平了,追求幀率採用自定義或者中等畫質都可以,主要是取決於傾向畫面更好還是幀率更高,我們能做的優化並不多,最多就只能超頻罷了。下面是三張不同設置的對比圖,可自行對比查看選擇,實際上很多人會認為低畫質反而更舒服,其實不是這個導致的而是景深視角有誤。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最高畫質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最低畫質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自定義畫質

Core i7-8700K和Core i3-8100處理器搭配顯卡測試

CPU測試部分相當精簡,但是適合於兩種人群瀏覽,第一種是整機預算都比較緊湊的,通常會選更好的顯卡優先,這時候就能看看四核級別處理器的渲染壓力。第二種就是本身是四核級別處理器的,單升級顯卡又擔心跟不上,個人是不推薦第一種,但是確實有這樣的想法和需求。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最終測試結果也很明顯,對於這種地圖規模小、AI單位又不多和畫面適中的ACT遊戲來說,四核處理器雖然存在一定的掉幀程度,但仍然是屬於可讓人接受的水平,從另外一個角度解釋,也可以說是大整體本來要求就低,渲染壓力大部分負載在顯卡部分,CPU部分只會更低而不會更高,更關心的應該實他們的佔用率差別,四核處理器基本不能同時幹其他事情。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i3-8100@GTX 1060 6GB硬件情況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i7-8700K@GTX 1060 6GB硬件情況

總結

遊戲方面,首先勸退的是,打鬥真的過於硬核真實了,如果你不熟悉這類遊戲的話,一個小小的精英怪赤鬼,都會重複練上一個小時,但硬核可以這樣說,只要掌握其中的技巧,在面對不同策略的敵人,這遊戲體驗就很有趣了而不是自閉,非常具有挑戰性還能有二週目的過程。配置方面,最低入門i3+GTX 1050的水平就能滿60幀門檻,只不過那是最低畫質罷了。

7款顯卡挑戰PC版本《只狼》性能測試,效果遠遠超越主機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