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審核國家GDP需要兩年?最終審核居然比初步審核少了6000億元!

改革開放已經有四十多年了,我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衡量國家總體經濟狀況的GDP也在不斷攀升,從這個方面也能看出來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

審核國家GDP需要兩年?最終審核居然比初步審核少了6000億元!

據國家統計局消息,2019年1月18日公佈了對2017年GDP最終核實的數據。2017年的最終GDP的總量為820754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了6367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6.8%。

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在這個時候進行2017年的GDP最終核實?

根據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核算和數據發佈制度規定,年度GDP核算不止有初步核算,還有最終核實。年度GDP初步核算要在第二年的1月20日之前完成,而最終核算則是在第三年的1月份完成。

目前,國家統計局還未公佈2018年度GDP的初步核算,但是從2018年的總體數據來看,我國2018年上半年的GDP為69667.11億美元,同比增長10904.2億元,而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我國的GDP增長量為90億萬人民幣,幾乎佔全球GDP增量的1/3。

審核國家GDP需要兩年?最終審核居然比初步審核少了6000億元!

隨著各省市陸陸續續公開了2018年的GDP總量,每年關於各省市GDP排名一直是很多人關心的重點。而這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GDP排名靠前的省市。根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GDP總量排在前三的是廣東、江蘇和山東,而浙江排在了第四。

每年除了排在前幾位的省份之外,排在後面的省份GDP也是大家所關心的。尤其是雲貴一帶,從2019年前三個季度的各省市公佈的GDP總量來看,貴州省為10401.39億元,這也是貴州省第一次在前三個季度就突破了萬億;雲南省為11619.79億元;江西為15592.53。

但是有一個省份的GDP讓大家跌破眼鏡,這個省份就是河北。說到河北,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京津唐"或者是"京津冀",河北毗鄰帝都北京,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越性,北京、天津的發展不僅帶動了河北的唐山市,還有整個河北省。但是在前年(也就是2017年),河北省全省的GDP增速,在全國省市排名中處於倒數第七!這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

審核國家GDP需要兩年?最終審核居然比初步審核少了6000億元!

畢竟當時"京津冀"一體是寫在我們的教科書裡面的,但是為何現在河北的發展如此"落魄"!很多人覺得即使靠近首都北京也並沒有沾什麼光。因為當時北京為了治理環境汙染,把很多鋼鐵工業的工廠都遷到河北,後面為了加大環境汙染治理,關停了很多鋼鐵相關的產業,這是河北GDP下降的一個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河北的地理位置,按理說,河北的地理位置用地理教科書的話來說,就叫"優越",但是就是因為太優越,河北省整個省份的發展都有很大的侷限性。因為河北距離北京太近了,這本來是一個優勢,現在也成了劣勢,因為離得太近,河北留不住人才。因為有的城市距離省會比距離首都還要遠,但是北京的發展前景卻更好,這也就成了河北慢慢沒落的一個原因。現在"雄安新區"的建設將會是河北的一個機遇,他們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還是一個未知數!

審核國家GDP需要兩年?最終審核居然比初步審核少了6000億元!

雖然河北等地的GDP增速慢,但是這些地區的消費水平卻非常高,很多人表示"拿著八線城市的工資,消費質量卻是一線城市的標準!"其實,這個現象不僅僅存在河北省,很多城市都有這樣的現象:大家的工資普遍都不是很高,但是物價卻不低。

這其實也是我們的一個誤區,這也是要看比較哪些方面。如果實在蔬菜、糧食、服裝等方面,這在全國各地的價錢差不多都是一樣的,不會有太大的差距,除非是一些南北地方氣候的差異,水果的價錢差距還是蠻大的。但是消費的差距最重要的應該還是在住房和人工成本上面:比如說租房,1000塊錢在三四線城市可以租一套房,而在一線城市,這個價錢一個月可能只能租到一個床位。還有一個是人工成本,所謂人工成本包括餐飲、醫療、教育等方面,在大城市,在這些方面的消費比重還是很大的,價格也更高一點。

審核國家GDP需要兩年?最終審核居然比初步審核少了6000億元!

所以說,看問題要更客觀的去對待,不能只看到一方面,其中更深層次的內容被我們忽視掉!

還有,現在大家都在緊盯著全國省市GDP增量的排名,其實,這也只能很片面,很不客觀的反應一些問題。因為GDP衡量的是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狀況指標,但是她並適合一個地區或者城市的經濟狀況。

總體來看,按照很多業內人士的說法來說,現在多個省市地區實現了重要跨越,前景大好,但是有的地方,比如江蘇的鎮江增速呈現了負增長,我們也要"居安思危",不要"樂不思蜀"!

你們對我國現在GDP的增速怎麼看呢?

關鍵詞:GDP增速 河北 工資 消費水平 改革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