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還開工作室?避的稅都能算清楚!

多琢磨琢磨作品,少絞盡腦汁避稅。

無論是出道不久的年輕藝人,還是如日中天的影視巨星,都喜歡開工作室。在社交媒體上,這些工作室除了發佈明星的日常動態和作品宣傳,還時常與粉絲互動。

其實,開工作室還可以避稅。

工作室屬於個體工商戶,和你家樓下的小飯館一個性質。由於規模小,難以建立完整的賬簿,稅務部門便給它們定一個額度,按此額度交稅。於是,收入不菲的明星,通過設立工作室,少交了不少稅。

但是,現在不行了!

近日,有消息稱,位於浙江東陽橫店的各影視工作室陸續收到國家稅務總局東陽稅務局下發的稅務事項通知書。通知顯示:“依據《個體工商戶稅定期定額徵收管理辦法》,影視工作室已不符合個體工商戶稅收定期定額管理條件,2018年6月30日起將終止定期定額徵收方式,要求影視工作室45天內,按照定額終止前執行期內每月實際發生的經營額、所得額向主管稅務機關進行分月彙總申報,未按規定期限如實申報繳納稅款的,稅務機關將依法處理。終止定期定額後,徵收方式將改為查賬徵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在東陽註冊了工作室的影視工作者證實到,確已收到這項通知。

通過天眼查篩選統計,目前在東陽註冊且存續的影視工作室多達500多家。

還開工作室?避的稅都能算清楚!

一位地方稅務系統人士告訴記者,影視行業是監管的重點之一,改為查賬徵收主要出於加強監管的考慮,這要求相關企業建立完整的財務報表,更加規範。

核定徵收被部分企業當作避稅方式

此前,多地影視工作室作為個體工商戶。按照規定,這些市場主體生產、經營規模小,無法建賬。於是,由稅務部門按照一定方法進行核定,實施定期定額徵收。

但是,一些規模已經不小的企業將核定徵收的方式作為企業的避稅方式。

一位稅務稽查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按照定期定額徵收方式,個體戶不需要建賬,由納稅人自報生產經營情況和應納稅款,再由稅務機關對納稅人核定一定時期的稅款徵收率或徵收額。

要核定一個服裝市場裡的多家個體戶,他們的現金流、收入、成本等指標差異不會太大,比較好核查。但是,影視工作室收入情況較特殊,不同的明星、不同的時間段的收入都缺少參照,這是稽查的一個難點。

北京永大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偉明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核定徵收是稅務機關針對賬簿不健全的企業的一種徵收方式,但有些利潤率高的企業利用這種政策少交稅。

一位具有多年稅務稽查經驗的專業人士告訴記者,採用核定徵收辦法,企業對於開支項目,不必注意索取發票憑證,一來自己節省時間精力,二來客戶可能更歡迎。

她進一步表示,一些納稅人覺得查賬徵收的稅負會高於核定徵收時的稅負(比如是一個高利潤率的納稅人,或是一個支出很難取得正規發票的納稅人),則會隱瞞自己已具備健全賬簿憑證的事實,而向稅務機關要求適用核定徵收辦法。現實中,許多本來規模不小,且早已健全了管理制度(包括賬務體系)的納稅人,卻聲稱自己是無法建賬、只能核定的小個體戶,無疑是瞅準了個體戶申報簡單、交稅更少的好處。

一位地方稅務系統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影視行業是監管的重點之一,改為查賬徵收主要出於加強監管的考慮,這要求相關企業建立完整的財務報表,更加規範。

適用5%~35%五級累進稅率

那麼,什麼又是查賬徵收?

根據稅務總局相關規定,凡按規定達到建賬規模的業戶必須設置會計賬簿,憑合法有效的憑證,如實記載經營事項,正確核算盈虧。

華僑大學財稅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稅務總局稅科所特聘研究員楊默如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於查賬徵收,只要收入和支出都有規範的憑證並如實做賬和報稅,算出來的利潤和稅負是最真實客觀的,其稅負有可能高於、也有可能低於核定徵收情況下的稅負。

她進一步指出,各地在對個體戶的稅收徵管中,減少核定徵收的比例、提高查賬徵收的比例,將能提升稅收的透明度和公平度,進一步規範社會經濟秩序。

楊默如告訴記者,查賬徵收的稅率,將按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執行。

根據8月3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會議審議通過了《個人所得稅法》第七次修正案,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稅項目,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

“影視行業的暴利時代已宣告終結”

徵收方式變了,部分明星的合同也立即發生了變化。一位工作室註冊在東陽的影視工作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此前)大家默認跟公司收的費用是純收入,比如一集編劇費3萬元,或者演員出演一集3萬元,都是由甲方(即“片方”)代為繳稅之後拿到的錢。

但現在,一些合同裡面增加了一個條款:

合同中關於稅率變化的約定條款:本合同所約定的為含稅酬金,其中稅率為X%。在本合同簽署後執行過程中,如果稅率因不可抗力產生變化,增加部分稅費按照甲乙雙方各一半的比例共同承擔。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相關律師瞭解到,早幾年律師行業實施了查賬徵收。“改查賬徵收後,會更加嚴格,瞞不過去的,我自己就是因為律所查賬徵收,多交了很多稅。”

“影視行業的暴利時代已宣告終結,大浪淘沙的時候來了,很多淘金者會離開。”上述律師表示。

延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