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荊州有家“無聲茶飲”,員工都是聾啞朋友

荊州有家“無聲茶飲”,員工都是聾啞朋友

聾啞人士由於難以與正常人溝通,想找一份工作非常困難。

在荊州,有一位80後女孩,在創業同時,也幫助8名聾啞朋友實現了就業。

在北京路人信匯旁,一家200多平米的店鋪裡,這裡的服務員正在用手勢與顧客交流,這家店有一個很特殊的名字,叫無聲茶飲,正如這家店名所表達的,店裡的員工都是聾啞人。

店主叫肖麗,是一位來自湖南農村的85後女孩,這家店的創立與她的一次偶然經歷有關。

肖麗說,她和朋友在家鄉湖南開了第一家飲品店,有一位店員是聾啞人,她在為顧客結單,不能講話, 發現客人錢包遺失後,追趕出去,還給了客人。

這件事讓肖麗感觸很深,在心裡種下了種子。“我當時不知道她是一個聾啞人,後來我知道了,她又年輕又漂亮,可能工作不好找,會很珍惜,就有這樣一種感覺。”

這次小小的經歷,讓肖麗與聾啞人有了交集,甚至成為了朋友,也讓她更加了解了這個群體。“我覺得認識他們之後,讓我感覺這個社會還是蠻有愛心的。”

荊州有家“無聲茶飲”,員工都是聾啞朋友

幾個月前,肖麗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她想將自己的事業與聾啞朋友結合起來,實現共贏,於是就有了這家無聲茶飲。

但其實,在這家店的籌備期肖麗也遇到了很多困難,不懂手語,難以與這些聾啞人夥伴交流是其中最大的困難。

肖麗通過比劃加文字的方式,一次次耐心地指導這些小夥伴們,如何將手中的材料製作出一杯杯爽口的飲料,如何更好的跟顧客服務。

“最艱難的是交流,做一個產品可能10天就搞定,我們講話可能兩句話就能搞定的,現在都是寫下來,這樣會費時一點點。”肖麗說。

荊州有家“無聲茶飲”,員工都是聾啞朋友

為了讓更多的顧客能夠理解他們,也為了讓這些聾啞員工更方便工作,店內的點單處、吧檯,還有員工服裝上用了許多心思,在員工的工作服背後印上 “叫我,輕拍我” 的字樣

現在,有不少學生和聾啞人經常會到她的店裡做義工。

肖麗說,她想定期開展免費的培訓,讓更多的聾啞人學會一門技能。未來,她希望能開更多這樣的店,幫助更多的聾啞人就業。“我是這樣想的,趁著年輕,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比去賺錢更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