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為了這幅紅樓夢,他耗盡了三十六年

張愛玲說,人生有三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

但凡看過紅樓夢的人,總難免有此一憾,更有甚者,為此投入一生。而有一個人,用了三十六年,將紅樓夢畫作了綺麗的畫卷,這個人,就是孫溫。

孫溫,生於1826年,據考證,孫溫系河北豐潤人,字潤齋,號浭陽居士。在其所繪《紅樓夢》於2004年展出之前少有人知。從畫上的題款中得知,該畫成於同治丁卯(1867年)至光緒癸卯(1903年)年間。從第一百十二回左下角題有“七十三老人潤齋孫溫”,可斷他35歲左右開始繪製此畫,爾後歷經36載完成。

孫溫所繪《紅樓夢》大幅絹本工筆彩繪畫冊。全書共230幅畫面,表現了3000多人物形象及各類場景。

为了这幅红楼梦,他耗尽了三十六年

“莫失莫忘”,是賈寶玉的通靈寶玉上生來就帶的字,若不是往事時時夢迴,曹雪芹也不會字字泣血,若不是紅樓難忘,孫溫也不會筆筆用心,我們且隨孫溫的畫卷,來回顧那些《紅樓夢》中最讓人難忘的經典場景。

为了这幅红楼梦,他耗尽了三十六年

最難解:遊幻境指迷十二釵

曹雪芹把紅樓夢的一切秘密都藏在了太虛幻境,要解開後四十回的秘密,繞不開那些暗藏玄機的判詞、詞曲。

太虛幻境裡,全是曹雪芹那些無處派遣傷懷和寂寥,其實每個人心中都難免有那麼幾件無法釋懷的往事,只可追憶,不可言說。

更感嘆寶玉“當時只道是尋常”,未曾看破,一如當年的自己。

为了这幅红楼梦,他耗尽了三十六年

最唏噓: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劉姥姥是個局外人,三進榮國府,從繁華時,一路看到荒涼時。

本以為只是賈府富在深山有遠親,況且劉姥姥又笨拙,出盡洋相,一上來就要錢。沒想到賈府落魄時,鳳姐的女兒巧姐流落青樓,劉姥姥賣房賣地為她贖身。

再看劉姥姥一進大觀園,鳳姐隨手資質了她些銀子,有恩必報,讓人唏噓。

为了这幅红楼梦,他耗尽了三十六年

最懵懂: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寶黛讀西廂,可說是最經典的場景,卻也是寶黛愛情的開端。

本來他們不過是青梅竹馬,一本《會真記》卻引得他們情竇初開,桃花樹下,春風拂面,從此落花流水皆有情。天上人間,不過此刻的怦然心動。

为了这幅红楼梦,他耗尽了三十六年

最傷情:埋香冢飛燕泣殘紅

曹雪芹寫人,總會把服飾打扮細細寫明,唯獨寫黛玉,只寫她的風韻,其他不著一筆。因為黛玉是“世外仙姝寂寞林”,是夢中情人,所以很飄渺。

黛玉葬花,也多情善感得不像來自人間,寶玉感慨如此花容月貌,終有無可尋覓的時候,也悲傷得不可解釋,美,總是哀愁的。

为了这幅红楼梦,他耗尽了三十六年

最快意: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晴雯長得最像黛玉,性子卻難得的天真爛漫,寶玉向她賠罪,她撕扇子作樂,既出格也痛快,此等性情世間難尋,故而也容易被人誤解。

晴雯的性情為人所不容,正是真性情不為人所容,這是曹雪芹一嘆。

为了这幅红楼梦,他耗尽了三十六年

最難言:訴肺腑心迷活寶玉

黛玉一直對寶玉寶釵“金玉良緣”之說放心不下,有次談話裡無意提及,沒想到寶玉急了,半天方說:“你放心”。

黛玉倒也怔了,說“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話”。

寶玉嘆道,“不明白這話,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連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負了。你皆因總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

林黛玉只覺如轟雷掣電,這話比自己肺腑中掏出來的還覺懇切,不覺滾下淚來,回身便要走。寶玉忙上前拉住,說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說一句話再走。”

林黛玉一面拭淚,一面將手推開,說道:“有什麼可說的.你的話我早知道了!”就頭也不回的去了。

從此以後,寶黛之間再無嫌隙。此段精髓,非原著不能盡述也。

为了这幅红楼梦,他耗尽了三十六年

最浪漫:憨湘雲醉眠芍藥茵

湘雲向來可愛,自帶一段男兒的疏朗開闊,有些俠女氣概。

只見她吃醉了酒,在石凳子上睡著了,四面芍藥花飛了一身,紅香散亂,蜂蝶圍繞,夢話裡還做了一首詩。又像俠士,又像詩仙,還帶點魏晉風度,難怪人氣可比肩黛玉寶釵。

为了这幅红楼梦,他耗尽了三十六年

最精緻:薛蘅蕪諷和螃蟹詠

秋水漣漣處,丹桂飄香,一行人著華麗衣衫而來,入了藕香榭,吃蟹燙酒,談笑風生。眾人吃蟹題詩,嬉笑怒罵,還諷了世情。

紅樓好看,在衣食住行的講究,此段良辰好景、賞心悅事皆備,更有清朝貴族生活的風雅和奢華。

为了这幅红楼梦,他耗尽了三十六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