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這種情況該怎樣處理呢?

小靜靜呀vvv


六歲的孩子已經有自尊心了,不小心摔跤後,被大人嘲笑,孩子自尊心受辱當然會非常生氣,即便是孩子向嘲笑他的大人吐口水和打這個鄰居的臉一下,我看孩子並沒有錯,這叫被嘲笑後的正常反擊。但是鄰居作為大人卻不知道自己有錯在先,而是以孩子不懂禮貌而毆打他,這個鄰居做法太過份。

當媽媽趕到現場時,孩子有了保護傘,膽子立刻大起來,罵了打他的鄰居,這塊是家長沒有處理好,應該到現場後即刻帶孩子離開,否則,小孩子被打後看到媽媽趕到,反而有報復性心理。但是媽媽不懂這些,沒有馬上帶孩子離開現場,導致給了孩子二次捱打的機會。

對於這個鄰居,如果僅從陌生人的角度來看,如果先嘲笑孩子,後又兩次打孩子臉,行為粗魯無理,家長有必要論這個理。但是鄰居和孩子媽媽是好朋友,這就另當別論了,因為這個鄰居有可能因為平時太過於和這個孩子親近,當自己孩子一樣想教訓孩子的無理,結果下了狠手。但即便這樣,其做法不僅錯誤還過份。

題主問怎麼辦?鄰居關係還是不要鬧僵了好,借這個機會正好教育和引導孩子,讓孩子以後不要朝人吐口水,不要罵人說髒話,做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而對於鄰居這塊,孩子媽媽先大度道歉,等對方情緒好時再聊這件事,相信能讓對方知道錯在哪了。至於是否給孩子道歉要看家長的執意了,以前是好友,又是鄰居,開著玩笑拉著她的手,也可以讓她給你孩子道歉。鄰居道歉後,再讓孩子道歉,這就算是一個完整的解決過程了。


寒石冷月


事件:孩子不小心摔跤了,被鄰居和幾個大人嘲笑,所以孩子就朝鄰居吐了兩口口水,並且打了鄰居一下,這時候鄰居可能覺得沒面子,就打了孩子,當家長聽到哭聲的時候跑過去,又聽到自己的孩子罵了鄰居髒話,這時候鄰居當著家長的面,又給了孩子一巴掌,而且孩子的眼睛剛動過手術,還沒有拆線。家長自己很心疼,直接把孩子領回家。


其實關於這件事情,我覺得雖然是小孩子沒禮貌,但是大人要有大人的樣子,不要跟小孩子計較,沒想到這個大人做得更過分,竟然直接幾個巴掌打的孩子臉上,更何況孩子的眼睛剛動過手術。

即使兩家的關係再怎麼好,我家的孩子我自己教育,還輪不到鄰居教育,所以說作為家長肯定感覺到很生氣很憋屈,自己的孩子怎麼能當著自己的面讓別人去打呢?這樣沒素質的鄰居,不要也罷。


如果家長真的不想要兩鄰家發生矛盾,等事情過段時間可以去鄰居家,以說笑的方式告訴他,以後他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你告訴我就行,我回去一定好好的教育他,好好的收拾他。象徵性的告訴他,我自己家的孩子自己教育,其他人不需要多管閒事。


饕餮視聽


六歲兒子被鄰居也是多年的好友打了兩巴掌該怎麼辦?

六歲兒子不小心摔了一跤後,被在場的大人也就是你的鄰居嘲笑,孩子才六歲也許不會理解為被嘲笑吧!你鄰居見孩子摔倒了應該前去扶,關心一下,並要看看到底摔到什麼地方才對,不應該在一旁笑。孩子自己摔跤了可能有地方疼心裡不高興,見鄰居笑他,孩子更覺得委屈……

即使孩子向鄰居吐口水並打了一下,你們既是鄰居又是多年的好友,鄰居不該打孩子,畢竟孩子還小,鄰居不該和小孩子去計較,再說孩子的眼睛動手術不久,鄰居的做法欠妥。後來家長聽到孩子哭跑去一看,見到自己孩子當然只是心疼,沒想到的孩子又罵鄰居一句髒話,當然鄰居更不應該當著家長的面再去打孩子。

再說和鄰居你們是好友,並且好了十幾年,按道理來說鄰居與孩子應該很親了。孩子不懂得怎麼去維護,這鄰居的做法讓外人無法理解!

勸你想開點,事情已經發生了,剛開始你不在場,可以從其他人口中去了解事情的真相,自己孩子的錯要去給他講道理,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什麼地方。至於鄰居吧!先要冷靜,畢竟是十幾年的好友,可以選擇原諒。但是可以選擇合適的方法談談。



家人平安147354958


怎麼辦?首先是抓緊教育兒子,其次是仔細評估交友標準!

能互換家門鑰匙的交情,顯然不是簡單的朋友,你兒子先動手打大人而且是打臉,這麼暴力的行為,鄰居代你教育孩子是該感謝她的,而不是想怎麼報復她。

至於朋友教育孩子的動機是否純正、方法是否對,那是朋友教育能力的問題,如果她教育她自己孩子也是如此,那就沒有任何對你兒子的歧視。

而你選擇了和這樣教育能力的人做朋友(可能她其他方面都很好),就要包容她這個方面、這樣水平的能力存在。

至於你兒子,恐怕你除了不知道他會說髒話外,還有更多的教育職能不到的地方——比如回家的“瞎吼”就顯然是方法上的問題。

你心裡難受,與其說是兒子的被打,不如說是對各種意外手足無措——不知道鄰居會嘲笑而不是幫助兒子、不知道兒子會如此暴力敢打大人(而且是家長熟悉的鄰居、朋友)、更不相信兒子敢當你面說髒話罵長輩、還不相信鄰居當你面還要暴力教育你兒子!

以上種種,都說明你在兒子的教育上已經出現問題,還說明你在擇友的方式上也有問題。

先解決自己的問題才是最緊要的,畢竟兒子已經6歲了,再教育不好,上學後就會被更多人去“教育”的。


理得心安


看了你問題的描述,再回頭看看問題,我覺得你這位鄰居不能稱得上是好友吧?或者,她早已經不把你當好友了吧。


老話說:女人心,海底針。所言不虛啊,明面上的好朋友,總是在背地裡對你咬牙切齒,只是缺少一根導火索罷了。當然,這也不是你鄰居一個人的錯,看你孩子做的事:被媽媽的朋友取笑了就吐唾沫,打人臉。這個孩子看來也是被慣著長大的。
依據有限的材料推理:你的這位所謂的十多年的好朋友,早就對你心存芥蒂,或者說對你的孩子心存不滿,並且猜測已經在平時你不在場的時候對孩子的態度上有所表現,而你卻是毫不知情,依然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她的孩子,縱容自己的孩子在她跟前放肆,因此就造成了現在這個局面。


進一步推測:你的這位好朋友嘲笑你的孩子,是發自內心的幸災樂禍,否則不會接下來動手打他耳光,我甚至可以確定她是明知道你孩子眼睛動了手術才打他耳光的。我太踏馬黑暗啦。


鑫鼎賽亞


孩子被鄰居兼朋友打了,換誰心裡也不舒服。當然,事出有因,你兒子在面對鄰居的嘲笑時,確實也做得不對。不過,當時你也不在場,具體是怎麼回事,只有他們兩個人才清楚。私以為:朋友的孩子犯了錯,可以批評教育,但是伸手打人肯定是不對的,而且還是打臉。何況你們還是多年的好友,現在又是鄰居。

目前,當務之急需要做兩件事:

1.指出孩子的錯誤,並幫助他改正

孩子說髒話,並且朝人吐口水,這是他在這件事情中的表現。平常沒有說過髒話,那麼家長需要檢討一下自己有沒有說髒話的習慣,或者其他家人,以及他接觸的人當中,是不是存在類似情況。孩子耳濡目染,好的壞的,都是從模仿開始的,這個必須引起重視。自己的孩子自己教育引導,否則,將來會有別人幫你教訓,這次事件也算是一個提醒。


2.安撫好孩子的情緒,別再打罵

孩子被別人打了,他心裡肯定也難受,此刻如果家長再打罵無疑是火上澆油。你自己也說了,孩子眼睛剛剛動了手術才四天,現在正是需要調養的重要階段。指出他的錯誤之後,一定要告訴孩子,你批評他是因為他這件事情有錯,並不影響你對他的愛。安撫好他的壞情緒,別讓孩子留下陰影。

關於你的鄰居兼好友

在她眼裡,可能覺得她打了“熊孩子”,幫你“教訓”了一頓;在你心裡,心疼孩子,也質疑她的行為有欠妥之處。站在不同的角度,自然關注點就不一樣。都說遠親不如近鄰,而且大家相處多年,好到可以互換家門鑰匙,這樣的情意真的很難得。等彼此心情都平復了,再好好交流一下吧。目前你們都在氣頭上,多說無益。告訴你的鄰居:孩子罵人吐口水不對,是孩子的錯,應該向她道歉;至於教訓孩子,真的不勞她動手,你們夫妻自己可以。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尊重應該是相互的。話說到這個份上,以後要怎麼相處,就看你們自己了,順其自然吧,不用太刻意再去迎合別人。


祝安好!


小王子愛上狐狸


僅僅按題主所提供的信息來分析了。

1,教育好自已的兒子。

通過這件事,指出兒子的不對:別人是否嘲笑,是你自已的想法,也可能是鄰居戲笑。彼此熟悉,對於孩子正常的摔跤,實在沒有嘲笑的理由。換位思考一下,一個孩子摔跤了,大人有必要嘲笑嗎?有幾個大人嘲笑孩子的摔跤的呢?

如果孩子小,摔跤哭了中,可能鄰居扶起來,哄哄。六歲的孩子摔跤了,不用去哄,可能是戲笑,或者調侃的笑。再不然說玩笑話。

孩子小,不可能懂得大人的玩笑,誤認為大人在嘲笑自已,傷自尊了,做出幼稚的報復動作。

所以勸說孩子,鄰居沒那麼壞,可能你誤會她了,因為彼此熟悉,所在才笑話你,你不應該打別人。傷了友誼,也給大人丟面子。

就是真嘲笑你了,你也不要太較真。以後在社會上,也是如此。最好的回應是:置之不理。

2,能勸說兒子去道歉就去道歉。

顯得你有大度,有教養,也讓兒子懂得有錯就改。

不是為了面子,而是實實在在為了孩子以後的成長著想。給孩子播下這個能屈能伸,敢於承認錯誤的種子,只會對孩子有利,不會有害。

當面教子以後,再回頭分析一下你這個鄰居。

你最好帶孩子去給鄰居道歉,實在不能,你自已去給鄰居道歉。

如果鄰居明事理,此時也應該認識自已錯誤,給孩子道歉。算給孩子一個交待。給孩子一個公平。也給孩上了生動的一課:人是相互的。你好他也好,你錯他也錯。

如果鄰居還一勁地埋怨孩子不是,不檢討自已的不當行為,此時隨便應付幾句,就離開吧,這樣的鄰居,從心裡絕交也罷。

事情傳出去,丟人的只能是她,而反襯出你的教養和孩子的素質。

在這裡不再談論這位鄰居了。

不要在孩子面前說鄰居的那些不對。如果說了以後,可能孩子不會認識到自已的錯誤,下一次類似的事發生以後,還可能重蹈舊路。 對以後的人際交往非常不利。

估計我的分析大多數家長不愛聽。


左析右洞


你的鄰居不是真正的好友,對六歲孩子的兩口口水和一巴掌就忍受不了,直接打了孩子一巴掌,還當著家長的面再打一巴掌。六歲的孩子,有多大威脅,正常人對其錯誤言行是不會計較的,好友就更不用說了。孩子需要保護,特別是眼睛剛做手術才四天。當然,也不要護犢子,孩子的壞毛病壞習慣要及時糾正。

對打自己六歲兒子兩巴掌的鄰居,還是要以和為好。親疏遠近,就要看其表現了。


510321張桂山


這種事情應該正確看待,切莫一看孩子捱打就“護犢子”。首先應該弄清孩子捱打原因,如果確實是孩子錯誤引起,就應該教育引導孩子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並讓孩子向自己好友鄰居道歉。這樣一來,一方面能夠教育孩子知道什麼是對或錯,一旦做錯了是要承擔責任的。另一方面也能使自己的鄰居好友認識到打別人的孩子是不對的。

如果經瞭解錯不在孩子,則應做好對孩子的安撫工作,並站在鄰居角度給孩子一定的解釋,以達到解開孩子的心結。然後找個機會向鄰居好友指出他的錯誤所在既可,切莫在指出錯誤的同時橫加指責,否則會對你們鄰居加好友的關係蒙上陰影的。


旁觀閒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