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警官成村官 熱心為百姓——記吳起縣陳岔村第一書記杜光炬

警官成村官 熱心為百姓——記吳起縣陳岔村第一書記杜光炬

警官成村官 熱心為百姓——記吳起縣陳岔村第一書記杜光炬

2015年6月初,由吳起縣交警大隊推薦、縣委組織部選派,杜光炬到陳岔村擔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長。他以滿腔熱情積極投身到農村工作中,視困難群眾為親人,把貧困戶的事情當自己的事去辦。三年裡,他的腳步走遍陳岔村的溝溝峁峁、家家戶戶,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務實作風和一名公安民警的為民情懷。

警官成村官 熱心為百姓——記吳起縣陳岔村第一書記杜光炬

紮根基層辦實事

杜光炬駐村後,村裡就多了一個忙碌的身影。這位帥氣的“警察書記”穿梭在田間地頭,奔波於群眾的莊前屋後。

“杜書記皮膚黑黑的,經常穿個訓練服,很樸實,幹活又踏實,根本不像是城裡來的幹部。”說起對杜光炬的印象,貧困戶白慶連說。

“扶貧工作幹不好,不是能力問題,是認識問題、態度問題。”從警多年的杜光炬認為,作為第一書記,最基礎的工作就是融入百姓心裡,要和他們打成一片,只有這樣才能幫他們走上脫貧之路。

警官成村官 熱心為百姓——記吳起縣陳岔村第一書記杜光炬

陳岔村土地貧瘠,環境惡劣,多年來沒有主導產業。杜光炬和村“兩委”班子經過多次研究論證,最終將小雜糧種植定為村裡的短期脫貧產業,並探索發展蘋果等長期致富產業。

“我種了200畝小雜糧,每畝補助160元。今年雨水好,莊稼長勢不錯,年底把欠賬還清後,日子就會越來越好的。”貧困戶曹克璽說。

“我這15畝果園明年應該全部能掛果,以後幾十年裡我都有穩定的收入了。”貧困戶張九禮看著自己的蘋果園開心地說。

據瞭解,陳岔村今年種植地膜玉米86戶600餘畝,特色小雜糧155戶2000餘畝,戶均增收5000元,種植山地蘋果60餘畝,已掛果30畝。

陳岔村地處白于山區,人畜飲水困難,群眾出行不方便,住房條件差。杜光炬協調修建儲水量30立方米以上水窖26座,解決了26戶120餘人飲水難題。同時,將通村主幹道全部鋪設成柏油路,硬化村組砂石路6公里,村上晴通雨阻現象得到有效緩解。

2017年5月,杜光炬按照縣鎮新建房每戶26500元,建水井窖每口7500元的補助政策,很快幫80多歲的貧困戶馬生蘭建起新房,可惜沒住多久她就去世了。“沒想到我母親在臨走前還能住上新房子,真的太感謝你了。”馬生蘭的兒子白仲光握住杜光炬的手說。

目前,陳岔村易地扶貧搬遷32戶95人,危房改造8戶24人。

警官成村官 熱心為百姓——記吳起縣陳岔村第一書記杜光炬

發展養殖產業拔窮根

“老東北,又在喝酒呢?這幾天又殺豬啦?”一聽杜光炬又來家裡了,高彩蘭忙著跑出家門把他迎進家裡。

貧困戶高彩蘭丈夫去世多年,長子三級殘疾,常年在外不務正業,次子在華池縣當上門女婿,她和東北外來的老漢搭夥維持生計。2017年初,吳起縣交警大隊長南志明和杜光炬經過多次入戶走訪,鼓勵她依託縣、鎮扶貧政策發展養豬產業,幫忙推場地、買磚,還墊付3000元買彩鋼。同時,協調鎮政府預借補助款1萬元,養豬場建成後,她養了3頭母豬,到年底收入5000多元,順利脫貧。現在,她的存欄豬仔達50餘頭,預計收益2萬元。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大兒子張佔成也回家幫助母親一起養豬。

據瞭解,陳岔村存欄生豬400餘頭,貧困戶養豬120頭,同時,發展養驢、養羊等養殖產業8戶25頭,貧困戶產業率60%。

警官成村官 熱心為百姓——記吳起縣陳岔村第一書記杜光炬

開出“良方”解決看病難題

陳岔村因病致貧有22戶54人。2017年初,杜光炬協調延大附院12名專家到村開展義診活動,共義診群眾200人。

“杜書記時刻都為我們老百姓著想,把我們當親人一樣看待。”殘疾村民白會銀說,77歲的母親常年患有肺氣腫、高血壓等老年綜合徵,通過杜光炬幫忙找專家,並在吳起縣博愛醫院住院治療,他母親的病情都有了很大的好轉。

為了徹底解決陳岔村村民就醫難、就醫不便難題,2018年6月,杜光炬經多方聯繫與吳起縣博愛醫院達成合作協議,凡是該村參加合療的村民,均可免費在該院看病。截至8月底,已治療140餘人次,節省醫藥費3萬餘元。

警官成村官 熱心為百姓——記吳起縣陳岔村第一書記杜光炬

“下一步,我村將繼續落實好各項扶貧、惠農政策,充分發揮村合作社和互助資金協會作用,壯大村集體經濟。同時,大力發展山地蘋果和小雜糧種植,加大對貧困勞動力技術培訓,確保人人有技能,戶戶有產業。”說起未來的打算,杜光炬充滿信心。(徐志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