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中國人的中秋亦是原油市場的“多事之秋

上週,對於國際油價來說是最為難忘的日子,原油價格在“諸王”的口誅筆伐下暴漲暴跌,像極了一頭狂暴的野牛,左突右攻,亂了章法。

週三,據外媒:沙特據稱對布倫特原油價格高於80美元/桶感到安心。隨後,WTI價格開始猛烈上攻,全然不顧前方70美元的重要阻力位。

週四,WTI開盤以後繼續上攻。隨後在稍晚的時候特朗普發推特稱,要求OPEC壟斷者必須降低油價,多頭蓄謀已久的上攻計劃被特朗普攪局,短暫的消息刺激讓市場多頭倉皇出逃,油價應聲下跌。

週五,伊朗軍方和伊斯蘭革命衛隊在波斯灣地區部署了飛機和直升機,以備演習之用。伊朗國家通訊社週五報道稱,伊朗空軍將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進行一場軍演。油價聞之再次應聲大漲。但隨後,據路透援引消息人士說法稱,歐佩克與非歐佩克成員國將討論額外增產50萬桶/日,隨後油價急挫1.5美元!

週末,有報道稱,韓國和日本已經決定停止全部伊朗石油的進口;伊朗演習遭到襲擊,軍方聲稱伊朗遭遇的襲擊與美國和以色列有關;同時,沙特能源大臣法利赫表示,產油國目前沒有就提高石油產量達成一致。法利赫在會上表示,目前產油國優先考慮目標是保持國際油價持續穩定,國際油價維持在每桶80美元對產油國和消費國都有利。

各方利益的博弈終於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首先,最為明顯的鬥爭是美國與伊朗之間的鬥爭。在敘利亞失手之後,美國開始轉變策略,將主要精力從亞太轉移至中東。美國之所以在敘利亞慘敗,伊朗的地面部隊可以說是功不可沒。未來,伊朗的問題仍將會持續“發酵”,美國和以色列不可能善罷甘休,伊朗也將會面臨更加複雜的國際環境,伊朗的各種軍演甚至直接衝突未來大概率將會持續,因此對於未來的原油價格來說,伊朗是多頭手裡最大的一張“王牌”。

其次,原油價格另外一個主要的博弈點在於美國和OPEC+之間,更加明瞭一點就是美國和沙特之間的博弈。沙特曾多次表示希望原油價格維持在80美元上方,但特朗普剛好與之相反,過高的油價不利於中期選舉,因此特朗普也是多次利用推特打壓油價。對於美國和沙特之間的博弈,沙特的言論屬於可以落實到基本面的行為,而特朗普的推特僅僅是形式大於實質,特朗普並不能在基本面上發揮多大的作用,因此沒有基本面的支撐的言論便可以理解為耍流氓,在美國和沙特的博弈中,美國屬於短期的利空因素,沙特才是長期支撐油價的關鍵因素。

特朗普歷次抱怨高油價後的價格走勢

中国人的中秋亦是原油市场的“多事之秋

最後,OPEC+增產與伊朗供應缺口之間的博弈,或者我們也可以理解成此次OPEC+調節需求端來平衡油市基本面而非以往的供給端。根據船舶追蹤數據,本月伊朗平均每天出口可能達到190萬桶,而在5月美國宣佈退出伊核協議前,伊朗的出口量為270萬桶/日。對於80萬桶/天的產能退出,各個產油國都希望立馬增長並分一杯羹,但由於閒置產能不斷減少,歐佩克平衡市場的能力變得越來越困難。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在伊朗出口出現了實質性下滑的之後,OPEC+會議上依然達成了不增產的共識。

伊朗原油出口量

中国人的中秋亦是原油市场的“多事之秋

從市場角度來說,OPEC+當前有兩個重要的任務:第一,維護全球市場供需穩定,通過產量的調節來平抑價格的風險。第二,多掙錢!從第一個角度出發,當前OPEC+的閒置產能有限,如果此次達成增產協議,那麼閒置產生水平將會進一步下滑,屆時如果市場出現了不可控因素導致價格大幅上漲,OPEC+再想通過增加產量來平抑價格風險恐怕會心有餘而力不足。再者,OPEC+或許心理清楚,即使滿負荷增產,也不能在短時間內彌補伊朗產出的缺口,既然難以在供給方實現供需的平衡狀態,那麼OPEC+的選擇是通過高油價抑制一部分需求,從而在需求端達到調節供需平衡的目的。OPEC+剩餘產能

中国人的中秋亦是原油市场的“多事之秋

原油價格走勢

中国人的中秋亦是原油市场的“多事之秋

總的來說,對於當前的原油價格而言,市場充滿了極大的不確定性,但目前所有事件發展的方向均是利多原油,因此對於WTI價格突破72美元,布倫特價格突破80美元也是在情理之中。對於當前的價格,一則我們要密切關注伊朗問題的發展,這包括伊朗軍事上的衝突和美國對伊朗制裁的執行情況。二來也要重點關注特朗普對於短期油價的影響,不排除價格在創新高之後特朗普威脅釋放戰略庫存來對沖價格上漲帶來的風險。在OPEC+決定不增產來抑制油價的情況之下, 短期內WTI價格不排除向上試探75美元的可能,長期來看,WTI價格或將在65-75美元之間震盪前行。

本文源自海通期貨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