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農村的土地全部流轉了,那麼糧食的價格會怎麼樣?

用戶51172709417


如果農村的土地全部流轉了,那麼糧食的價格會怎麼樣?

既然你這是假設,那小草就用假設的辦法來回答這個問題。如果土地全部流轉了,又被幾個大的集團企業控制了30%或40%以上的土地,那在這種情況下糧食價格會如何?如果從全民的心理來看,當然還是糧食價格繼續保持穩定為好。而從這種心理形態來說,既便糧食價格還是如現在一樣,那其中也有很多的賺錢之道,收入肯定只會比如今幾億農民種地更實惠。


我們都知道QQ和微信的使用都不用付出一分的利益,可騰訊集團卻成為了最賺錢的公司之一。控制了土地就如同掌握了財富,既然大部分糧食不賺錢,那麼即便是將糧食價格降為零也沒有多少的虧損,可人終究還得吃大量的水果蔬菜和肉類,而其他的所有菜蔬只要稍微漲價百分之幾十,那產生的利潤就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而糧食也可分等級,大部分中低收入者買價格便宜的糧食吃,比較高端的糧食則在如今的糧食價格上翻幾翻,這種各取所需、人人安心的方式難道不比如今基本都是一個模子出來的糧食價格更好、更平衡?就如手機從高到低,有蘋果、華為、oppo、小米及更低端的無數功能機?

小草覺得將糧食由國家完全控制,不如交給市場來解決的更為可行,雖然開始肯定會有許多的不足和風波,但久了之後在各種相關法規制度的完善下肯定會越來越好。且如今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也並不是完全靠農業來解決,將土地全部放開是也許只會更好。


湘村小之草


假如玉米、小麥、水稻總面積為500000000畝,平均產量1000斤,平均價1元,流轉費300元,畝成本(不含人工)400元,每人種100畝,需人5000000人,人均工資20000元來算,總收入:500000000x1000x1=500000000000元=5千億元,流轉費:500000000x300=150000000000元=1.5千億元,畝總成本:500000000x400=2千億元=200000000000元,人工總成本:5000000x20000=100000000000元=1千億元,流轉費+畝總成本+人工總成本=4.5千億元=450000000000元,總收入-總成本=利潤:5千億元-4.5千億元=50000000000元=5百億元,總利潤÷總畝數=單畝利潤:5百億元÷5億畝=100元/畝。這麼低的利潤,這麼低的價格,這麼高的成本,不漲價才怪呢!再說我國現階段糧食補貼、收購保護價、糧食大量進口,限制了糧食價格的漲,放開市場化試試,人都是逐利的。


青春不可重來7


我可以斷定:糧價會成倍提高!對國家對人民儲糧備戰備荒很是不利!舉我所見:一戶:他們種的不是糧:是南瓜:每年收下:南瓜不能及時賣出:凍壞一大堆一大堆;南瓜茬種一季麥:要畄出空地來年再種南瓜:一是麥地少了:二是種的麥比普通農民產量差多了:三是少了一季玉米和黃豆:假設全國如此:糧食能不漲價嗎?結果拿了三年國補:路也軋壞了:地也搞壞了:(搞得我這年玉米一畝地只收了一袋子半!)租金不給走人:最後村裡割了他們的麥…?才還給小戶的租金!二戶:種西紅柿:國家拿錢為其建大棚(不知多少萬)第一年:果小賣不出:爛掉也不仁茲給農民低價吃!夏季放荒:二年又種:果食如故:不知賺錢否:欠農民工萬元多:……走人:恐怕現在農民也沒要到工錢!沒種一粒糧:西紅柿爛掉:全國都這樣:糧價能不高嗎∵三戶:根本就不種可飽肚子的:種藥:第一年據說有點收益:但不是糧呀!今年:我常走那兒過:沒見什麼好景象:倒見到有時期草深過人:有農民工幫助除草:糧價能不升高嗎?四戶:先種油菜:剛長好苗:馬上抄去改種藥材:糧價能不漲嗎?五戶:兩年地裡都是決明子:明年還是:糧食能不漲價嗎?五戶:今年一開種就是什麼白芨:糧價能不高嗎?奇怪的是:這麼多種藥的:為什麼藥價直升不降!難怪合作醫療由原來的每人20元:漲到了今天的220元!難道這些現象都證明了什麼(流轉)都是為發展什麼現代化農業嗎?是為國家嗎?是為人民嗎?是提高農民收入嗎?這些現象專家覺得滿意嗎?你們很可能是報喜不報優:調查一下你們的培養基地:還會誇誇其談一通:讓領導聽了滿意!你們也受到了誇獎:得到了獎勵:但是:將來:農業會被你們搞垮的:國家也會被你心搞垮的!


用戶51752406464談天


首先,給觀點,影響糧食價格的因素很多,在我國目前的社會環境下,出現糧食價格大範圍波動的概率極低...


解釋一個觀點——價格取決於供求關係,


糧食屬於必備的生活所需,是一個國家、地區社會穩定的最根本體現。

糧食安全,屬於國家戰略安全範疇,並不會因為一兩個突發事件而導致整個糧食市場價格出現很大的波動的。


在國家處於和平穩定狀態下,在現在的農業科學技術的加持下,出現糧荒的概率,幾乎為零...

我們國家目前主要的糧食來源可以歸為兩大類:

1、國內產出: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種植又可以分為兩個類型,

第一,是國有大中型農場,

第二,是今年開始成為主流的,以農業公司、合作社、種糧大戶等形式存在的新農業經營主體。

第三,才是在廣大農村以家庭為單位的聯產承包。


我們國家農業長期以來,都是以小農經濟的形式存在,以口口相傳的方式,傳承著我們的先進農業技術。曾經的我們憑藉著這種小農經濟傲視全球...

目前來講,從技術實力、糧食產量來講,國有大中型農場自然是第一梯隊,農業公司、合作社和種糧大戶已逐漸有趕超廣大農業家庭,成為第二大農產品來源的趨勢...



2、國外進口:

這一部分,我國的糧食傳統進口地區,有東南亞及北美,東南亞地區主要集中在大米,北美地區集中在大豆、小麥、玉米...

生鮮類農產品及副食品則在全球範圍都有一定比例的進口。

在目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


即使我們國家因為大面積自然災害,造成糧食減產,甚至絕產的情況,在國家機器的干預下,也不可能出現糧食價格大範圍波動的可能...


土地資源網


土地流轉已成大的趨勢,首先是國家農村土地政策改革的支持,其次是農村現實來促使流轉速度加快。這個因素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現有農村耕地產出不能維持全部農村人口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大部分青壯年在追求高質量生活的驅使下走向城市,謀求較高的經濟收入。

二,依附在土地上的是部分沒有外出能力或機會的中老年人。當這些人失去勞動能力後,土地經營會後繼無人。

三,散戶經營的農業沒有整體規劃,缺乏後勁,需要大資本的輸入來提振。

那麼,在完成土地流轉後的糧食價格會有大的波動嗎?我的答欒案是否定的。這裡也有幾個原因,一是國家對待糧食是從戰略做高廢看待的,當糧價出現大的波動時,肯定會出手干預的。因為萬一出現了糧價暴漲,會使數億非農人口所不能承受似,它會引起連索反應,最終造成社會的不安定。二是市場的調節作用,我國每年從國外進口有大量的糧食,外來低糧價的衝擊會使國內糧價挺不起來。三是國家對農業的撫助政策。近年來國家對種糧農民的扶持面更廣,在一定程度上會抵消糧價的上揚,對穩定農民種糧的信心起一定作用。至於人囗因素我以為未來在現有人口基礎上,淨增率不會很大,因而也不是刺激糧價上漲的主要因素。

綜上所述,不以為糧價會大幅上升,,但它對於廣大種田農民來說顯然與期望是相差甚遠的。


周天一景


如果農村的土地全部流轉了,那麼糧食的價格會怎麼樣?

首先,我覺得這個前提假設不會成立。

既然你這麼提問了,我只能按照你的假設來分析和回答,如果農村的土地全部流轉了,那麼中國農業的春天就來了,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中國曆朝歷代,農業一直屬於小農經濟,土地很分散,農業效率低,機械化率低,每畝產量低。如果農村土地全部流轉了,就會有大量,擁有雄厚資本的企業進入農村,帶來資本、帶來技術、帶來先進管理經驗、更帶來合理的競爭。那麼農村糧食生產的革命化時代將到來,思想得到解放、生產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其次、現有的小農經濟,農村的勞動力存在嚴重浪費,沒有獲得高效益,那麼土地流轉後,農村的勞動力得到解放,可以繼續為企業效力,也可以進城務工,使農村的整體收益提高。最後,轉讓土地的農民也能通過轉讓土地使用權或者加入合作社獲取收益。

那麼,農村的土地全部流轉後,糧食的價格會怎麼樣呢,只會是平穩波動。首先糧食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價格波動過大不利於國家經濟的發展,不利於社會穩定。其次,我國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可以通過宏觀政策對糧食的價格進行調控,對一些嚴重干擾市場秩序的企業進行懲罰。所以糧食的價格只會平穩波動。

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大家是怎麼分析的呢,關注我吧,歡迎交流討論。


山野森哥


如果不出意外的化糧食價格會更低。

首先基本農田制度從根本上保障了糧食的絕對過剩,我們的糧食品種,單產在國際上沒有劣勢,只是人均顯得效率低下,如果全部流轉規模種植,品種的優勢將會更加明顯,產量將會再創新高。

其次絕對的量產過剩一樣會促進糧食出口,因為靠國內消耗不了這麼多的糧食,國家也不會堅持比較高的收購保護價甚至放開保護價。因為土地流轉就說明絕大多數農民已經不再依賴土地生存,維穩性質的高保護價政策沒有實際意義,讓糧食進入國際市場是發展需要。

第三,經過市場機制洗禮的中國糧食產業必將也必須合理化,一旦禁售不住競爭還有關稅和補貼挽回。所以基本農田不減少,排除通脹影響糧食價格只能更低。

不過我想問土地都流轉了,失地的農民都幹啥去了,按現在的情況去做工人的話每三個人也分不到一個崗位,個體商販擺攤的都在大清洗之列,連口糧都沒有了,等死嗎,還是都去打劫呀。


沐浴朝陽666


如果農村土地全部流轉了,我估計糧食價格不會漲跌太多。

  1. 農民自己種的一畝田一年下來生產出的糧食不過是一兩千的收入,除去農機肥料什麼的所剩無幾。但是這個前提是農民沒有流轉費。

  2. 按照湖南這邊的情況,流轉水田大約在500-900元一年左右,這個成本看起來小,實際上很大。

  3. 但是流轉水田的話一般不會數量很少,一般都是幾十上百畝,這樣通過土地平整農田改造等,可以適合機械化作業,畝產糧食的成本可能會降低。

  4. 不管農民自己種還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因為糧食涉及國家安全,基礎糧食的價格目前還不是完全市場化定價,不太可能有較大漲跌。


磊磊累類


適合分田單幹解決溫保的環境己徹底改變!目前己不適應人們追求富足及農業振興的要求!必須走規模化現代化農業之路!國家應順勢而為,強力推進。都知道農業的振興必須規模流轉土地規模化經營,很多人己流轉想流轉土地,國家也鼓勵土地流轉,但實際土流轉速度十分緩慢、質量低下、成果不盡人意!出現流不動、流不通(放任經營,棄耕等)、流而不轉(虧待、跑路、棄耕等)。原因很多,現例舉以下幾條。

1,不計地租多少想流轉的農戶因夾雜小農戶之間流轉不出。

2,想流轉但要價高的農戶流不動。

3,普惠制補貼,懶種荒廢仍可取,且補貼越多流轉費越高。-

4,個人對個人或公司流轉不放心。

5,少數不想流轉土地夾雜其中使多數想流轉的土地無人垂青。

6,想流轉土地規模經營者因要面對眾多農戶逐戶談籤困難重重,就算談成潛在風險很大。從而使有意流轉者望而卻步!

7,流轉土地價高種糧無利,便改種不宜機械化作業、不宜規模化的作物,使果蔬苗木生產過剩,再加上精耕細作不宜規模的人工成本高而虧損,出現流而不轉的劇面。

8,有流轉著衝著國家專項補貼盲目而流轉土地而失敗告終。

9,個別村基本無人,但土地仍要個人手中,這些人分散在大江南北,常生不歸,無法流轉!就是流轉給他人也很難保證流轉者能收到不足跑路錢的租金。以後這種情況還會大量存在!

10,己流轉土地的農戶擔心承包者跑路,而現實跑路的流轉承包又使土地流轉節外生枝。

針對上述10條列出以下措施

隨著農業發展,大部分農村必然消失。目前國家不應普惠制振興農村,應該是振興中國農業,儘快走上農業現代化的道路。以前實行的國家普惠制、名目繁多的側重鼓勵制農補,不但管理成本高,執行中存在很大不公,甚至阻礙土地流轉,是勞民傷財的!不宜繼續。以鄉鎮為主體(逐步淡化漸亡村組織),集中支農資金先平原,再丘嶺,後山地逐步推進。首先加速宜農平原地區的人口城鎮化,土地規模化!

1,首先集中國家支農資金適當補貼大平原宜農基本農田區放棄承包地宅基地的農民加速向城鎮轉移!棄宅棄田收歸鄉鎮大集體所有(部分村消亡,再以村為單位不合適,且以鄉鎮發包承包人心安),然後再轉包,轉包收益反哺農業。放棄農田按人地補、棄民宅按處補,一刀切、成本低好執行,逐批實施,比如1人棄農田轉城補1萬另1畝地補1萬,一處宅基地補2萬,依照先少後多,逐步增加。鼓勵資本下鄉購買土地經營權。(現已在城紮根開花結果及想在城買房紮根之群體,這些人不轉戶,是戀含土地宅地收益,此類有上億之眾)

2,動用行政資源以鄉鎮為單位,用國家支農資金適當(比如50O元/畝)支付自願流轉土地者地租,加速基本農田流轉給鄉鎮,鄉鎮再以廉價(甚至零價、補貼),以適當規模(百畝左右為單元,租多的也必須以単元鑑單,遇拋荒好控制)租給有能力原種田之人!中間地租差價用支農資金補貼。規模化流轉的基本農田目前不允許種樹種草種菜,必須種植適合機械化規模種植的糧、油、棉等作物。

3,低價、零價甚至不收地租另加補助得到土地的經營者,必須適當安排有勞動能力的貪困人員就業脫貪。這樣在有人關照下貪困人員即可發揮能力也可持續脫貧(比政府給點錢,給點羊等有效)。

4,對不願放棄土且有能力耕種者可將其承包地調整集中在一起!不再享受農補,但鼓勵其種植不宜機械化生產、收益較高的的農品!(因大規模土地少種此類農品,其價格會高,不補也收益可觀)。

如此推進,兼顧各方訴求,保證各方利益,易推廣!望國人參與討論。


婁一LGS


農村現有土地如果全部流轉起來,糧食價格只會高,不會減,原因很簡單的,你想啊,現在的人,都願意賺錢來養家都不願意種田來養家,如果說是非要逼著種田,那麼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從種到收,都是請人做的,自己是不會做的,但是這樣下來就成本非常大了,所以他的價格也就高了,

以上是個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