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全面屏下的選擇題,劉海、額頭下巴、升降腦袋

不知道什麼時候,全面屏都快成為了智能手機的標配。除了一眾低端機對此表示並不在意,中端機不宣傳下自己的屏佔比都不好意思打招呼,旗艦機上更是八仙過海,各種為了更加全面的全面屏解決方案各顯神通。

全面屏下的選擇題,劉海、額頭下巴、升降腦袋

FIND X 為了全面屏選擇整體升降解決方案

全面屏下的選擇題,劉海、額頭下巴、升降腦袋

NEX為了全面屏選擇隱藏升降前置攝像頭

說起全面屏,大家肯定會想起蘋果和三星。一個猶如村口的TONY老師一樣,帶著大夥兒一起整出了一個齊劉海;一個則是村口小賣部的老闆,告訴大家屏幕是可以“掰”的,你們快點來我這裡進貨。

全面屏下的選擇題,劉海、額頭下巴、升降腦袋

來來來,蘋果老師給你燙個齊劉海

全面屏下的選擇題,劉海、額頭下巴、升降腦袋

來來來,三桑老師教你怎麼“掰彎”

誰才是全面屏的鼻祖?說起來這事兒小米和夏普還幹過口水仗。

嚴格來說,第一個全面屏手機是夏普的,當時夏普作為賣屏幕的,其實對於手機上的業務並算不得上心,但是卻有意通過自己的手機來炫技,讓自己的屏幕賣的更好。所以當時這款手機的橫空出世,其外觀還是讓人驚呆了下巴,要知道,那是2014年。

全面屏下的選擇題,劉海、額頭下巴、升降腦袋

感受一下四年前的全面屏

雖然下巴很長,但這是2014年啊!攝像頭揚聲器麥克風這些東西都需要一個下巴來裝啊。兩年後,小米拿了夏普的屏幕技術,搗鼓出了MIX,當年那廣告上的標語,那是相當霸氣——彷彿握著全世界(炸魚哥因為這個可恥的想歪了,同樣想歪的請留言)...

全面屏下的選擇題,劉海、額頭下巴、升降腦袋

夏普屏幕技術的祖傳下巴

不過在小米MIX面世之後,全面屏開始正式成為智能手機發展的大勢所趨。

全面屏並不新鮮,畢竟已經有了四年以上的歷史。但不新鮮不代表不簡單,直到今天,都還沒有出現一塊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屏。目前最接近的產品,應該是VIVIO即將面世的APEX。

全面屏下的選擇題,劉海、額頭下巴、升降腦袋

APEX概念機

手機屏幕現在大致分為兩種,LCD硬屏和OLED軟屏。

全面屏下的選擇題,劉海、額頭下巴、升降腦袋

LCD屏黑邊無可避免

LCD屏幕是硬板一塊,為了防止漏光屏幕必須要有黑邊。雖然黑邊可以做到小於一毫米,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LCD屏幕的排線,必須要要有一個空間來收納,這就造成了有排線的一側無法和其他三側一樣窄。

全面屏下的選擇題,劉海、額頭下巴、升降腦袋

OLED屏幕的特徵是可以彎曲

OLED屏為了防止漏光其實黑邊還得有,但是屏幕是可以彎曲的,所以可以做曲面屏讓黑邊在正面上看不出來。所以現在智能手機的全面屏,以OLED為主流。

但現在OLED的技術,還做不到隨意彎曲,其彎曲方向有限制。加上智能手機除了屏幕還有聽筒、前攝像頭、光傳感器、距離傳感器、指紋等要考慮如何安放,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現在主流的幾種解決方案。

蘋果的選擇,通過COP封裝把屏幕底邊摺進去,這樣四邊都很窄,但是因為上頭那些部件實在沒法藏起來,為了防水防塵也放棄了機械結構,所以有了骨骼清奇的設計風格——劉海。其實美人尖、水滴雖然叫法不同,本質上都是劉海的變形。

三星的選擇就是彎兩邊,讓兩側看起來沒有任何邊框。但是三星可能因為設計師的審美或者不想跟風,放棄了劉海,只好讓上下儘量縮小,但額頭和下巴怎麼都無可避免了。

還有一種新的流派,以OV兩家為代表,選擇了放棄防水防塵,將前置攝像頭或者其他傳感設備做成隱藏式可升降的機械結構,來保障最大的全面屏和屏佔比。

全面屏設計的初衷,應該是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達到握感和視覺的雙重升級。理論上應該是核心的用戶體驗,在當下卻有些背道而馳。

消失的HOME鍵、移到後面或者乾脆消失的指紋識別換成了光線不足識別率感人的人臉識別或者戴上眼鏡就識別不了的虹膜解鎖、採用可能出現故障的機械升降結構、沒有揚聲器效果清晰的屏幕發聲,雖然都是技術的革新和進步,但是從用戶體驗來說,真的都是進步嗎?

全面屏下的選擇題,劉海、額頭下巴、升降腦袋

HOME鍵差不多成為了歷史

同樣是全面屏,用戶體驗卻參差不齊,背後反映出的是各家的研發實力和設計思路,比拼的是廠商的綜合科研實力和設計製造能力。

雖然真正的全面屏還沒到來,但是屏下指紋已經逐漸並已經投入市場應用。而無論是傳聞中的華為正在研發的屏下攝像頭技術,還是傳聞中三星和索尼研發的屏下攝像頭技術,都宣告著,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屏離我們越來越近,我們很快就不需要在齊劉海、額頭下巴、升降腦袋中間做選擇題了。

當選擇的問題沒有後,就是以用戶體驗為名的,綜合科研實力和設計製造能力的硬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