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收藏馬未都:一分鐘教你學會粵語

上一次咱們說到古時候的文字發音

那我們今天使用的語言中有沒有殘存古語的發音呢?

當然有啦

以古代韻書中的音系跟今天漢語進行對照

保存古代音系最多最完整的是粵語

收藏馬未都:一分鐘教你學會粵語

粵語有 9個聲調

陰平、陽平、陰上、陽上

陰去、陽去、陰入、中入、陽入

完整保存著古代的全套入聲

收藏馬未都:一分鐘教你學會粵語

有一些被粵語使用者視為通俗的字、詞

也可在古籍中找到來源

但是這些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經消失不再使用

比如第三人稱粵語不用“他”

而是繼承了古語使用“渠”

現代粵語寫作“佢”

在朱熹的名句“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詩中的“”就作代詞“”講

收藏馬未都:一分鐘教你學會粵語

“忌”在古語中可作為句末助詞

比如《詩經·國風·鄭風·大叔于田》

“叔善射忌,又良御忌”的表述

現代粵語仍然沿用其表達

但寫為“”字

在回答別人徵詢意見的肯定回答時會說“好嘅

收藏馬未都:一分鐘教你學會粵語

現代粵語的詞彙借用古語作引伸

演化成現在新的意義

如“牙煙”原寫作“崖广

原意為“懸崖邊的廣”(“廣”即是小屋)

現代粵語引申為緊迫危險的意思

定語和狀語後置也會常常出現在粵語中

比如如母雞和公雞

粵語會把表示公母的定語放在雞的後面

即母雞是“雞乸”,公雞是“雞公”

收藏馬未都:一分鐘教你學會粵語

如在表達“非常感謝你”的意思時

粵語會說“唔該嗮你

唔該”是感謝的意思

”是形容詞表示非常的意思

前段時間520時看過的一樣東西

“黑鳳梨”,年輕人之間互相贈送

可以用來表白

粵語的發音很有意思

很多時候聽起來就像順口溜

收藏馬未都:一分鐘教你學會粵語

粵語和秦始皇也有莫大的關係

秦始皇在世時

向嶺南發配及遷徙了大量的中原人

有記載的就達55萬之多

因為南遷的中原人人數眾多

因此基本上沒有受到當地語言的影響

收藏馬未都:一分鐘教你學會粵語

後來秦朝被推翻

原南遷的秦朝人趙佗在廣州建立了南越國

地域為廣東大部以及廣西的東部

在南越國的地域內一直講著秦朝時候的普通話

並一直保持到現在

就是廣東的粵語

因此聽著粵語還能找到一點秦朝時候的感覺

收藏馬未都:一分鐘教你學會粵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