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無處不在的健康殺手——LED光源?

無處不在的健康殺手——LED光源?

燈火闌珊

在過去十年中,歐洲和美國的大部分地區改變了城市和街道的照明的方式。從巴黎到布魯克林,地方政府已經用更節能的LED燈泡取代了高能鈉燈泡(就是常見的溫暖的黃色燈泡)。 LED燈泡是有藍光的發光二極管。除了路燈,我們大多數人都暴露在智能手機,電腦,電視的藍光下。

無處不在的健康殺手——LED光源?

路燈:光汙染源之一

今年早些時候,世界生物精神病學雜誌發表了一篇多名精神病學家聯合署名的論文,該論文指出了LED照明對精神疾病的潛在影響。進而引發了一系列擔憂,包括藍光對睡眠及晝夜節律的症狀,數字醫療應用和設備的使用以及青少年對藍光的敏感度的影響。

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臨床助理教授戈特利布表示,“我對LED照明的擔憂源於對早期輕度暴露與雙相情感障礙中躁狂和混合症狀發生之間關係的關注。我已經清楚地看到,以強光治療的形式補充光照對抑鬱症患者非常有幫助。我慢慢地意識到,過度和不合時宜的光照可能對躁狂狀態和睡眠週期產生不利影響。”

智能手機無處不在,代表著更大的公共健康危害。街燈並不是良性的,整個夜間照明的娛樂、交通、閱讀等都是造成光汙染現象的原因,而我們正變得越來越敏感。

無處不在的健康殺手——LED光源?

智能設備影響睡眠

關於藍光對健康成人影響的研究表明,它能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從而影響睡眠,並影響生活質量、身體和心理健康以及引發對疾病的易感性。之前對兒童和青少年睡眠障礙的研究表明,睡眠障礙與數字設備使用頻率之間存在著正向的相關關係。目前,國家睡眠基金會的指導方針建議在睡前30分鐘不要使用智能設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