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東濠湧深隧主體結構已貫通 明年底完工

昨日,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唐航浩率部分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市人大代表,對廣州水環境治理和保護工作進展進行調研。據瞭解,9月底前廣州將全部拆除黑臭河涌兩岸違法建築。

東濠湧深隧爭取明年底完工

東濠湧深隧試驗段工程作為全國首個地下深層隧道項目,自2014年11月動工後,工期一直後延。今年廣州市兩會上,廣州市水務局局長龔海傑表示,東濠湧深隧試驗段工程進展順利,主體工程計劃於今年6、7月份完工。

昨日,市人大代表調研深隧建設現場。廣州市水投集團方面表示,目前工程總體形象進度完成66.2%,主體結構已經貫通。由於廣州市合法土方消納場資源有限,若餘泥問題能夠順利解決,深隧項目的土建施工將在2019年11月底完成設備安裝與調試。相關負責人表示,深隧建成後能有效解決東濠湧水質汙染以及該片區內澇問題。

鴉崗斷面水質也備受關注。今年1月至8月,國家生態環境部監測鴉崗斷面水質類別劣V類,這意味著,此前鴉崗斷面既定的V類水質標準目標並未達到。治理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代表還調研了石井河河口斷面,儘管石井河整治力度大、水質逐年向好,但據生態環境部的監測結果顯示,石井河斷面水質依舊離V類水質標準有一定距離。據介紹,石井河接下來要進一步進行“截汙納管”,當每家每戶的汙水處理都接到管網,實現源頭處理,這樣石井河的水質標準才能達到V類甚至更好。

近兩年問責212名工作人員

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李紅衛表示,廣州市正在整治的河涌管理範圍內存在的涉嫌違法建築約有237萬平方米。這些涉嫌違法建築產生的垃圾、汙水直排河涌,不僅佔用河道藍線範圍,而且阻礙截汙工程鋪設實施,嚴重干擾了黑臭水體整治工作進程。

截至今年8月底,列入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的35條黑臭河涌管理範圍內違法建設已拆除近67萬平方米,拆除152條黑臭河涌管理範圍內違法建設近48萬平方米。開展違法排水專項治理行動。發現、交辦排水管道錯接混接問題共1094處,各區已完成整改552處。他表示,廣州市要在9月底前全部拆除黑臭河涌兩岸違建,並及時向公安機關移交線索,從嚴從快從重剷除違法建設背後的黑惡勢力。

李紅衛還介紹,2017年以來,市區兩級問責212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工作人員,其中副局級及以上2個、處級70個、科級及以下140個。對於嚴格落實《廣州市水環境治理責任追究工作意見》,堅決做到有責必問、問責必嚴。目前廣州市已成立白雲、花都區水環境整治專項督導組,從7月起針對治水、治違難度大、壓力大、問題多的區域開展專項督導。

另據介紹,廣州正推進截汙工程建設,要加快汙水收集處理工程建設、城中村截汙納管、排水口整治等工作,確保年底前開工建設6座汙水廠,完成48條城中村截汙納管工程和5126個問題排水口整治。

同時,廣州正開展城中村截汙納管工作。已開工的44個城中村,5個村已完工(黃埔區4個,海珠區1個),累計已完成新建管道6119公里(其中埋地管1714公里,建築排水立管4405公里),累計完成總工程量的80%;2018年計劃實施的41個城中村,預計年底全面開工。

信息時報記者 何小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