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氣像小孩子的心情說變就變,一天之內都可能經歷霧天、陰天和雨天幾種不同的氣候變化。但“壞天氣”就不能拍出好照片嗎?其實未必。當壞天氣來臨日寸,常常會呈現更生動的自然景象,不少成功的攝影作品都是在壞天氣中拍攝出來的。這個時候拍攝者絕對不可以收起相機,而更應該去盡力捕捉不同尋常氣候條件下出現的動人景色。
陰天:多拍天空多拍雲,色溫偏藍更文藝
清晨起來發現天氣陰霾,對於很多人來說往往會覺得掃興。但其實這個公認的壞天氣——陰天,對於攝影人來說卻真是個不錯的“好天氣”。陰天的光線非常柔和、均勻,哪怕在中午,景物和人物身上也不會出現明顯的陰影和強光,為拍攝者解決了“大光比”這個難題。另外,由於光照條件“均勻”,在陰天環境下可以安心使用相機“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模式獲得理想測光,拍攝的時候可以把更多心思用在選擇拍攝主體和構圖。當然,在這樣的天氣下,全天都可以成為你拍攝創作的時間,不用再去顧慮哪個時間段的光線條件更好。
其實在多雲的陰天,天空的層次非常豐富,相比之下響晴白日、萬里無雲的晴天卻只有一抹藍色,難免單調和枯燥。所以遇到多雲的陰天時,果斷而大膽地將天空納入構圖,為整個畫面增加層次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相比于晴朗天空,攝影愛好者在陰天拍攝時往往會感覺畫面的色彩相對寡淡,飽和度不高。對此主要有兩個解決方案:第一就是將照片轉為黑白。無論是利用相機自帶的黑白模式,還是通過後期處理軟件或App對照片進行處理,同時調整影調、色調、暗角和顆粒等細微參數都是可行的。另一個解決方案就是自定義白平衡。你既可以於拍攝前在相機的自定義白平衡菜單中做微調,也可以拍攝後在照片後期處理軟件中改變色溫,將照片向藍/綠這兩個象限調整(如果照片中有人物時,綠色色調要少加一點,否則會顯得人物面色不太健康)。這樣偏藍綠色調的照片就是網上很流行的文藝小清新風格,如果畫面裡再加上一個女孩的身影,是不是非常的“森系”呢?所以,陰天的另一個好處是適合拍攝人像,沒有太陽在人物鼻翼、下巴處落上強烈的陰影,臉部也更加柔和。
雨天:雨天積水氣氛好,車內拍攝就很妙
雨天帶給攝影人的困擾真是很多,攝影器材不但有被淋溼損壞的危險,同時鏡片容易產生霧氣,穿著雨衣也會令拍攝行動不便等。因此當天空飄起小雨時,是不是就意味著拍攝結束了呢?其實,如果能保證器材的安全,選擇合適的時機,也能拍攝出如經典電影《雨中曲》那樣相當不錯的街拍人文作品。
你是否在濛濛細雨中蹲下來觀賞過路邊的小花?你會發現它們在雨中顯得比平時更加鮮豔。這是因為雨水不但沖刷掉花朵上的灰塵,也讓空氣中的浮沉減少,降低了空氣對於色彩的影響。另外,地面上存留的積水、玻璃窗上的雨滴像大大小小的鏡子一樣反射著街邊的路燈和霓虹,為地面增加了很多色彩,也為照片增加夢幻的反射效果。這些點光源處於焦外時變化為五顏六色的光斑,即使構圖全部被其佔據,也是一張非常有趣的照片。
當然,下雨天時的光線肯定比晴天強度弱,拍攝者必須使用更大的光圈或者更高的感光度來保證足夠的快門速度。其次,還要留意光線的變化,尤其是在雷陣雨前後,光線有可能在半小時內產生巨大的變化,要及時對拍攝參數做出相應調整。
如果您感覺拍攝的雨滴不太明顯,可能是因為你選擇的拍攝背景太亮了,如:我們選擇天空為背景,天空本來就比較亮,雨滴同樣是無色透明的,拍攝出來自然不會太明顯。但是如果我們選擇比較暗的背景,如較暗的屋簷下,再使用較長的曝光時間,那麼拍攝出線狀的雨滴就會非常明顯。當然,此時我們還可以通過不同的快門速度來呈現不同的雨絲效果。同樣大小的雨,放慢快門速度可以將它變成“傾盆大雨”,也可以調高快門速度帶來“毛毛細雨”,不妨一試。
雨天拍攝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場景,是找一面可以淋到雨的玻璃窗向外拍攝。一般下雨時,玻璃上或多或少會有水滴留存,我們可以以此為前景,窗外的人事景物為背景。調大光圈後,我們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是對著近處的玻璃窗對焦,這樣水滴會非常清晰,而背景則會有一定的虛化,感覺相當夢幻;另一種選擇是對著背景對焦,這樣雨滴會虛化,甚至變成點狀光斑,在城市的燈光下變為不同的色彩。
當然,雨天最重要的還是器材的安全。一個經常遇到的問題是雨滴落在鏡頭前鏡組鏡片,導致畫面模糊。如果鏡頭配備有遮光罩,直接安裝即可;如果鏡頭沒有遮光罩,可以用衣服將鏡頭包起來,在取景器內確認取景視角內不被衣物遮擋即可。
霧天:大霧茫茫別害怕,極簡構圖美如畫
當你經歷了翻山越嶺、爬到大山山頂,準備拍攝雲海日出的時候,突然大霧瀰漫伸手不見五指,想必一定是件非常掃興的事。不過,與其抱怨沒遇到好天氣,倒不如因地制宜,尋找合適的角度和構圖,拍攝獨特的霧天風光。
由於大霧瀰漫,畫面中非常多的元素會被其籠罩而躲起來,除了極少數可以作為重點的拍攝元素外,被遮擋的景物全部通過“留白”的方式處理,頗有幾分寫意山水畫的味道。如此的“極簡構圖”,在晴朗的天氣下可是沒辦法做到的。
在拍攝方面,由於畫面中白色的濃霧佔據了非常大的比例,所以拍攝者也需要像拍攝雪景那樣遵循“白加黑減”原則,在保證高光部分不過曝的情況下儘可能多地提高曝光量,甚至為了照顧景深和手持穩定性,可以大膽地提升1至2擋感光度。如果你使用光圈優先模式,可適當增加曝光補償,這樣可以將原本灰濛濛的大霧拍攝為好看的白色。
另外,由於霧氣中合有較高濃度的水汽和小水滴,保護器材也和雨天拍攝一樣重要。當你在溼度比較高的環境中完成拍攝後,有一個小技巧可以簡單地讓器材保持“乾爽”,就是將相機和鏡頭等埋在大米中。由於大米的吸溼性非常好,乾燥的大米可以將您設備中的水汽很快吸收出來(當然吸完水的大米不建議再食用了)。
閃電:長曝時間控制好,更多閃電片上跑
另一個非常值得拍攝的極端天氣就是閃電了,一條條銀白色的“巨龍”從天而降,被“收服”到畫面當中,想來也是一件極其有意思的事情。
關於閃電的拍攝方法,我推薦大家使用B門。B門的特點是當用戶按住快門(包括使用有線或無線快門遙控器)時,相機執行曝光操作,用戶不再按住快門按鈕時,曝光自動結束。
拍攝閃電,把握曝光時機非常重要,你需要感覺閃電快要落下的時候就按住相機快門開始曝光,而當曝光時間夠了之後就要鬆開快門按鈕以防整個畫面過曝。光圈值一般使用風光題材常見的f/5.6~f/8,過小的光圈產生的光圈衍射現象會降低畫面的分辨率;感光度則可使用ISO50~ISO 100(依據相機的最低感光度而定),這樣長曝得到的照片的噪點能在相對較低的水平。快門速度可以參考相機計算的結果設置,而曝光開始和結束的時機則是由拍攝者來判斷和決定。
還要注意的是,在拍攝閃電時,最大的危險來自於閃電本身,所以一定要遠離空曠的地面,也不適宜在樹下進行拍攝,儘量遠離閃電可能落下的區域。
大風:快門速度HOLD不住,ND濾鏡幫你補
還有一種惡劣天氣就是大風,筆者推薦使用較長的快門時間記錄下風捲殘雲般的盛況,例如拍攝天上的雲朵、海邊的浪花以及麥田中的莊稼,呈現出彷彿絲滑錦緞一般的效果。
那麼如何計算這時的快門速度呢?我們知道,為了保持曝光量不變,減小快門速度就需要縮小相同曝光值的光圈值或降低相同曝光值的感光度,也可以兩者同時改變。譬如當前的曝光參數是光圈f/2.8、快門速度1/125秒,感光度ISO 400,如果降低10擋快門速度到8秒,那麼同樣需要調整光圈值和感光度,實現降低10擋曝光的效果,才能保證畫面亮度不變。但是實際上我們不可能無限制地縮小光圈值和感光度,這時又該怎麼辦呢?答案非常簡單,只需要使用ND中灰減光濾鏡就可以了。如安裝一塊10擋減光效果的ND濾鏡,這樣即使不調整光圈值和感光度,也可以使得畫面亮度基本不變(不考慮ND濾鏡帶來的暗角的話)。
不過通常在這個時候,你會使用到三腳架,如果是大風天氣,還要避免大風將相機和腳架吹翻。這裡有一個小技巧可以有效降低這樣的意外發生,就是將相機從攝影包掏出後,把攝影包掛在三腳架中軸底部的金屬鉤上(目前一般的三腳架都在中軸上有這樣的設計),同時在相機包中放入一些有分量又不易損壞的東西來提升三腳架的穩定性。
本文介紹了五種相對盛夏壞天氣的拍攝思路,是否對你有一些幫助呢?其實只要瞭解和順應這些天氣的特徵,依然可以拍攝出別樣風格和氣氛的作品。
閱讀更多 一立方攝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