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支付寶“種樹”,今日頭條“插秧”,這兩大平臺到底想幹嘛?

相信玩過支付寶的朋友都知道支付寶裡面有一個螞蟻森林,螞蟻森林通過用戶每天走路來獲取能量,當能量積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用戶就可以在支付寶上進行虛擬種樹,而我國的沙漠地區就會真實的為用戶種下一棵樹。用戶每天的能量還能用於捐獻,可以說是既做到身體鍛鍊,也做到了公益扶貧,還可以為土地沙漠化貢獻一份力量,真可謂是一舉多得,我們把支付寶的這種行為叫做“種樹”。

支付寶“種樹”,今日頭條“插秧”,這兩大平臺到底想幹嘛?

近日,以自媒體內容輸出為主的今日頭條又開始了一項活動,這項活動被稱為“插秧”,可以說短時間也是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那麼今日頭條的“插秧”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現在蜂部落就帶您一起看看。

其實不管是支付寶的“種樹”還是今日頭條的“插秧”,這兩者間都有共同點,那就是有公益性,有扶貧性,更有保護生態環境的性質。

支付寶“種樹”,今日頭條“插秧”,這兩大平臺到底想幹嘛?

那麼究竟什麼是今日頭條的“插秧”呢?此事還得從哈日道卜說起,2009年,哈日道卜嘎查黨支部書記白金泉當選嘎查達,牽頭建立了科右中旗金農專業合作社。以入股分紅的方式吸納村民,通過種植花生構建了“合作社+基地+農戶”產供銷一體化經營模式。

2015年實行“旱改水”利用充足的地下水源開始種植水稻,通過改造中低產田,提高糧食產量,把沙地有機大米做成品牌推廣到市場中。目前哈日道卜嘎查水稻種植面積有8000餘畝,生產總量達到500萬斤。水稻的收益是種植花生的3倍多。

支付寶“種樹”,今日頭條“插秧”,這兩大平臺到底想幹嘛?

其實要說“插秧”的話,像今日頭條這樣的平臺必然是不會去插普通秧苗的,因為這種水稻,不是生長在咱們南方地區,而是生長在沙漠裡面,俗稱“沙稻”。沙漠水稻是在沙子下方25~80釐米深處攤放防滲層,在沙子的上方依次攤放泥土、基肥,在所述防滲層的上方設置高於基肥的堤邊,由防滲層與堤邊形成蓄水沙田,在蓄水沙田中蓄水,將水稻種植在該蓄水沙田中,既可防沙治沙,又可增加農作物的種植面積。讓農牧民實現了從過去單純‘防治治沙’到如今‘治沙致富’的發展方式轉變。

支付寶“種樹”,今日頭條“插秧”,這兩大平臺到底想幹嘛?

光是這種說法這樣的稻米就已經超乎了很多人的現象,畢竟這是顛覆性的一種種植方式,主要是這種水稻經歷了年平均氣溫7.2℃,最高氣溫39.9℃,10℃以上年積溫為3322.2℃。年日照時數在2900小時——3102小時之間,充足的地下水富含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灌溉大米。長時間的陽光照射和高積溫使得哈日道卜大米的長鏈澱粉的含量高於一般大米,可謂是讓人吃了安心健康,口感香甜粘性十足。

那麼為什麼今日頭條要加入這個“插秧”的隊伍中呢?目前沙稻主要由當地的貧困戶參與種植,這樣的種植方式改善了生態環境、起到了防沙固沙的作用,可以說是營造了一個個的沙漠綠洲。

支付寶“種樹”,今日頭條“插秧”,這兩大平臺到底想幹嘛?

這樣也就算了,主要是這種大米不同於其他大米,而是經過了多次拋光,完全不用二次加工,光澤度高,白淨,顏色鮮明,經過有機認證,十足的綠色健康大米,一年只產一季。最為重要的是這種在秋分的時候開始收割,現在購買就是今年的新米,那個味道自然是沒得說的。

支付寶“種樹”,今日頭條“插秧”,這兩大平臺到底想幹嘛?

雖然這種大米很好,同樣面臨著問題。我們都知道,農民是不會推廣宣傳的,研究人員更是不懂,所以這裡雖然有著大量的綠色健康大米,銷售卻成了問題。帶領老百姓脫貧致富、保護環境、積極參與公益活動,這不都是大平臺最喜歡乾的事情嗎?就這樣,今日頭條出現了,為了能夠讓當地的老百姓們更快的脫貧致富,也為了能夠讓地球上多一片綠色,今日頭條扶貧板塊的“插秧”活動開始了。

支付寶“種樹”,今日頭條“插秧”,這兩大平臺到底想幹嘛?

現在,沙稻已經收穫,那裡的貧困牧民們正等待著您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現在,拿出您每天大半夜了還要拿著手機原地踏步湊足10000步的精神;拿出你每天為了多收10克能力5點就起床大拇指按在手機上噼裡啪啦點擊的精神,爭分奪秒,趕緊下單,你獲得的不是能量,不是步數,而是香噴噴的來自於沙漠中的有機大米,更是為守候在沙漠邊緣的貧困牧民朋友們奉獻了一份愛心,你的下單,就是扶貧!

——今日頭條邀請您參與到精準扶貧事業,現在下單,就是扶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