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青年大學習」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這個方法有意思

【學習小組按】

進入新時代,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了黨員幹部、理論工作者、甚至是不少普通群眾的“剛需”。怎樣滿足這樣的“剛需”,如何學才更有效?閱讀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讀本是很好的選擇。

而網絡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願意通過在社交軟件上打卡的方式,來“曬”出自己的運動、讀書成果,並認為這是鼓勵自己堅持下去的好辦法。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出版後,就有網友在微信上發起了一個“99天讀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的打卡活動。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中文版全書共569頁,將這本書分99天讀完,一天一篇,閱讀的任務並不重,只是貴在堅持。3月20日,是該活動發起的第72天,有近1.1萬名網友自發地參與了學習,2500餘人堅持了打卡。

打卡讀書對這些堅持學習的人有什麼幫助?這些人堅持打卡讀書有哪些收穫?請看3月28日發表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上的文章《讀第二卷 他們的學習有意思》。

「青年大學習」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這個方法有意思

2018年3月29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7年10月24日,中共十九大通過了關於《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其中包括確立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指導地位。

進入新時代,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了黨員幹部、理論工作者、甚至是不少普通群眾的“剛需”。怎樣滿足這樣的“剛需”,如何學才更有效?閱讀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讀本是很好的選擇。在網絡的時代,為了堅持讀書,有人發起了閱讀打卡活動,有人組建了微信群來共同探討分享,這其中故事催人奮進。


打卡讀書有動力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而今,越來越的多人願意通過在社交軟件上打卡的方式,來“曬”出自己的運動、讀書成果,並認為這是鼓勵自己堅持下去的好辦法。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出版後,就有網友在微信上發起了一個“99天讀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的打卡活動。活動介紹裡是這樣寫的:“要讀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要讀懂《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和第一卷。中央要求各級黨組織要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和先期出版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作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權威讀本,切實組織好學習。如何學?不如打卡。”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中文版全書共569頁,收錄了習近平從2014年8月18日至2017年9月29日期間的重要著作,共有講話、談話、演講、批示、賀電等99篇。將這本書分99天讀完,一天一篇,閱讀的任務並不重,只是貴在堅持。

到3月20日,是該活動發起的第72天,有近1.1萬名網友自發地參與了學習,2500餘人堅持了打卡。在頁面顯示的打卡天數排行榜上,位居前10名的網友都做到了72天日日參與;在榜單前50名中,最少的也參與了打卡67次。可見這一活動的影響力不小,網友們的學習熱情也著實高漲。而在打卡榜單上,一直穩居第一位的,是一位網名為“拖地哥”的網友。

“拖地哥”真名叫劉純青,目前在廣東廣州一家民企工作。作為一名有著15年黨齡的中共黨員,他平日裡就十分關注時事政治類的新聞。談起為何能夠長期霸佔打卡榜第一名,他對本報記者說,讓自己堅持每日學習的動力首先是“求真知欲”。“我們所處的新時代是一個社會發生鉅變的時代。新事物層出不窮,新趨勢已然出現,新問題、新挑戰前所未有。網絡上信息爆炸,然而很多是無效信息。要想真正理解中國的發展,要想跟上新時代的步伐,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是必須要深入學習的。”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書讀過後還要有思考。在劉純青的眼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是一本能教我們“做人做事”的書。“就像一位長輩在跟前兒親自傳授,既有理論方法,又有親身故事,時而嚴肅有力,時而語重心長。不管你從事何種工作,你面臨著哪些問題,在書裡你都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劉純青認為,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就是在學新時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功夫。“對我們普通黨員來說,能學會如何修身、齊家兩點就足夠了。如果能聯繫實際,用其中的一些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工作當然更好。書中講到的不少內容,如果活學活用,確實可以為各行各業解決一些新問題提供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論。”


立規群學更高效


除了像“99天打卡”這樣普通網民都可以自由參與的學習活動,還有不少理論工作者自發組建了微信群來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山西省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趙晉泰就是一個百人學習交流群的副群主。“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出版以後,我和幾個朋友一拍即合,都覺得應該積極學習,於是就組建了這樣一個微信群。現在群裡的成員基本是中青年的理論工作者和一些基層黨員幹部。”

為了讓大家學過之後有實效,這個微信群制定了幾項群規:每天早上有群員誦讀書中的章節,每晚固定時間有人來做導讀分享,群成員自己學習後還要寫讀書札記。群裡實行嚴格的考勤制度,如果參與分享、撰寫札記的次數達不到標準,則會被移除。群裡有專門的管理員負責安排大家的學習進度、整理學習成果。趙晉泰告訴本報記者:“訂群規就是立規矩,目的是一開始就告訴大家,我們要確保學習有效果,而不是做個噱頭,流於形式。”

天津外國語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教授吳倩就在學習交流群中。遵循群規學習,讓她收穫不少。“開始時,清晨誦讀只有少數幾位同仁參與,後來慢慢越來越多的朋友加入進來。起初還不覺得什麼,養成習慣以後,一邊吃早餐一邊聽大家語調鏗鏘地讀書,讓人不由地振奮,整個早晨都是元氣滿滿的。從學習效果來看,靜靜看書與大聲誦讀的感受截然不同,前者是靜默而思,後者則是在振奮中前行,一字一句品讀書中原文的文字魅力,鼓舞了自己也感染了別人。晚間的導讀一般由一位做相關學術研究或實際工作涉及相關領域的群友展開,有的導讀是理論探析,有的是經驗闡釋。聽完導讀,大家會根據總書記的這篇講話進行探討切磋,不僅深入理解了理論,而且結下了深厚的共學情誼。”

“群裡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機會,也都有導讀的機會,都有接受大家從不同角度點評的機會,再輔以嚴格的考勤制度和社群規定,這個群儼然就是一個完美的網絡課堂。”同樣在群中參與學習的黨的十九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徐川這樣告訴記者。

目前,這個群的讀書進度已經完成了1/3,學習的成效顯著,不少人的札記整理成了理論文章,發表在了媒體上。學習的過程對大家的日常工作也有不少幫助。作為工信部、教育部和江蘇省委等多個十九大精神宣講團的成員,徐川認為,宣講時“如果僅僅從黨的十九大報告一個文本出發是遠不夠的。而通過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讀本,則會形成一個非常清晰的概念。可能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某一句話,展開來就是兩卷書中的幾篇文章,再由幾篇文章還原到講話的背景和現實指向,這個邏輯就非常清楚了。有了在群裡集體學習所打下的基礎,再去各地宣講十九大精神,底氣之充足、素材之豐富就完全不同了。”


人民情懷動人心


對於並非從事理論研究的群成員來說,學習體會的角度則大有不同。

參與了群學習的北方崑曲劇院崑曲編劇王焱就有自己獨特的理解。“我不是黨員,從前上學的時候學與政治相關的課程也是比較被動的。但這次參加了微信群的學習,倒是越學越認真。每天我的包裡就揹著《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坐地鐵的時候也在讀。在學習講話的過程裡,我感受最深的是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飽含著的對人民的情感,這讓我產生了深深的共鳴。對人民的愛和對藝術的情感是一樣的,說教打動不了人的地方,感情卻能,因為人的情感是共通的。通過學習,我也體會到,作為一個文學藝術工作者還是要有高遠的胸懷。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的境界是我要去學習和追求的。有境界的作品,才可能傳世。不管是詩經還是楚辭,這些偉大的作品中都有對人民、對社會的悲憫之情。不能體會當代社會,不能深入當下現實,不能激起當代人情感的藝術作品,不可能流傳久遠。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幫助我瞭解當前的中國,幫助我更好地去創作出有感染力的作品。”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中的文風文采,也讓不少讀者感到很有價值。

劉純青就表示,自己在讀書過程中,感受和學習到了習近平總書記極具魅力的文風。“他的講話文稿裡常是旁徵博引、古為今用,同時又情理兼備、平易平實、通俗易懂。讀過以後受益良多。”

“總書記講話裡引用的好多詞句、典故,我原來都沒讀過。一看到不知道出處的句子,我都會找來學習一下。閱讀的過程也像是在發現一座座古典文化的寶藏。講話稿中的很多句子,還特別適合誦讀,大段的排比,很有語言魅力。有時候讀一遍都不夠,多讀幾次更是提氣。”王焱也這樣說。

(記者:李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