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劉邦為什麼任韓信為大將軍?

唐人強


劉邦之所以任韓信為大將,是蕭何的竭力推薦的結果。

韓信當初只是淮陰鄉下一個無業無術而又無所事事的浪蕩子,人還懶惰,靠到別人家蹭飯混日子,為人所厭惡。南昌亭長看他可憐,給予飯食,以後就天天去亭長家蹭飯,亭長妻子不幹了,以後做了飯,在床上就吃了。韓信此後不再踏進亭長的家門,實在餓了,就去城外河裡釣魚,有一頓沒一頓。漂母看到韓信捱餓,就帶些飯到河邊給他吃,一連幾月,天天如此,令韓信非常感動。韓信生活既窩囊,為人也懦弱,淮陰一個小屠夫,就可命他從胯下鑽過去,給了他奇恥大辱,韓信也忍了。

秦末大亂,韓信從軍,先跟項梁,後跟項羽,都沒得到重用,心情抑鬱,又轉投劉邦,到了漢中,當了一個負責少數民族外交事務的小官,也未得到重用。

首先發現韓信的是劉邦大將夏侯嬰,當時,有14個人犯了事,韓信是其中之一,依法當斬,當前面13人都被斬,輪到韓信,他卻對監斬官夏侯嬰大聲說:“漢王不爭天下,為何殺壯士?”夏侯嬰聽他口氣不凡,就放了他。後來夏侯嬰與韓信一談,遂對他刮目相看,因為夏侯嬰的關係,韓信得以與蕭何有過接觸,蕭何對他更是佩服。

劉邦帶到漢中的將士,大都是東方人,他們對西北的生活不習慣,又不能吃苦,逃跑的蠻多。在大家紛紛當逃兵的過程中,韓信因為得不到劉邦的重視,也跑了。蕭何聽說後,星座追趕,最後把韓信追了回來,這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

蕭何去追韓信的時候,劉邦以為蕭何跑了,當他再見蕭何時,就罵他,蕭何解釋說追韓信去了,劉邦沒聽說過韓信,又是個小官,劉邦更生氣,說那麼多人跑了你不追,卻追回一個小小都尉。蕭何藉此機會,在劉邦面前大肆吹噓韓信說:“諸將易得,國士難求,韓信乃無雙國士,他若逃了,你將損失巨大,你如果打算老死於漢中,追不追韓信倒也無所謂,倘若你要爭雄天下,非有韓信不可。”

於是,在蕭何的極力推舉下,劉邦便拜韓信為大將,而且,對待儀式相當鄭重,劉邦擇良辰吉日,齋戒,築壇,具禮,當著全軍將士的面,行拜大將儀式,搞得曹參、周勃、樊噲這些功勞卓著的武將恨牙癢癢。

至少從拜將前後的情況來看,看不到韓信讓人信服或與大將所匹配的才幹,從這件事的結果,我們反而能清晰的看出劉邦對下屬言聽計從的態度,儘管後來韓信用驕人的戰績證明了自己的才能,但拜將時卻並不分明。因此可以說,韓信拜將,計在蕭何,功在劉邦。


帝國的臉譜


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實際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劉季最開始可以說,非常不信任韓信,這也難怪,一個年級輕輕的下級軍官,想要成為統兵的元帥,注意是元帥,元帥是可以統領將軍的。劉季除非瘋了,才會認命韓信。但是最後劉季還是登壇拜將了,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供參考。

第一,劉邦自身的原因。當時的大環境是,劉邦鴻門宴後被項羽“發配”到漢中,燒燬棧道,看似要做一輩子快樂王爺了,但是劉邦的野心真的小嗎?不然,從劉邦起兵反秦到率先攻破咸陽,點點滴滴都可以看到劉邦的野心,只是實力不夠,打不過項羽,劉邦手下,有謀士(張良,陳平,酈食其)有猛將(樊噲,夏侯嬰等)但是,卻沒有真正能獨立領兵的人。手下的這群人,相信劉邦比誰都清楚,他們的能力,但是要擊敗項羽,非韓信莫屬。

第二,韓信自身的原因。韓信是個不甘人下的人。是錐子總要露個頭嘛!從韓信到達漢中時,就積極的在劉邦面前表現,奈何地位太低,劉邦根本不理你。但是,蕭何慧眼識珠,看到韓信的才幹,讓他去負責後勤糧草的供應和看管,韓信出色玩成任務,並且韓信在軍事上的才華也被蕭何賞識。推薦給劉邦,這才有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至此,韓信發跡。其實,劉邦拜韓信為將,並沒有給十分的兵權,只是給了一半不到,並且,韓信的副將,全是劉邦的親信。但是,韓信的第一仗,水淹雍城,擊敗名將章邯,為劉邦還定三秦,進入關中,起到主要作用。

第三,大環境的影響。劉邦拜韓信為將到韓信東出,天下在經過項羽分封后,又開始大亂。齊國貴族田榮趕走齊王,自立為王。項羽前去平叛,這也給劉邦和韓信很大的機會,至此,楚漢之爭開始。

自身的才華,貴人的賞識,君主的知遇和環境,這是韓信拜將發跡的原因。


龔小胖子


1、目標需要:劉邦不甘屈居一寓,大目標是稱帝中原,需要一位能獨立領軍打仗的大將軍。2、現實需要:劉邦現有將領中無人能當此大任。3、戰略一致:經面談考察雙方戰略戰役戰術吻合。4、賭韓信成功概率極高。


鮑全興


劉邦一開始其實並不信任韓信。但是為什麼會最終任命韓信為大將軍呢,原因有這麼三個。

首先是元老派的支持。蕭何和藤公多次推薦,甚至出現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局面。元老派都支持韓信上位劉邦就不得不考慮大家的整體思想,因為那個時候逃跑的人太多了,丟掉的將軍也太多了。不光為了穩定大家的軍心,不得不接受蕭何的推薦。

其次是韓信自身的表現。劉邦和韓信交談之後就發現韓信具有極強的戰略思想。劉邦對手下的各個其他將領是熟悉的事,瞭解的,知道他們不是帥才只是將才。而大將軍這個位置必須具有極高的戰略思想。而韓信對敵我形勢的分析,對戰略規劃。讓劉邦看到了希望。

最後才是劉邦的魄力。直接任命這個年輕人成為大將軍,這是一個具有極高領導才華的主帥。對人才的識別。給了韓信一個實現抱負和才華的機會。這是劉邦的水平,這是劉邦的眼光。

所以說因為這三方面的整體因素。劉邦任用韓信,成為大將軍。


權謀網


首先,任人與能,一個成功的賢明的君主肯定離不開忠貞的文臣作為軍師與具備軍事才能的將軍。

韓信(?~前196),漢初軍事家,淮陰(今屬江蘇)人。

韓信有帶兵的才能,韓信所有戰役都有異曲同工之妙,特點就在於瓦解敵方軍心。例如說楚漢兩軍在垓下(今安徽靈璧南)展開決戰,韓信獨當中軍,他令部隊對楚軍進行包圍。入夜,韓信令漢軍四面唱起楚歌,使楚軍懷念家鄉,無心戰鬥,終使楚軍喪失鬥志,贏得勝利。

韓信受過胯下之辱,人物與一般人的想法是有很大差別的!能忍常人之不能忍,具有意志堅強的品格,這也是勝利者的素質之一.。

正因為這些特點,使得他打出這麼多的精彩的戰役:暗度陳倉,京索之戰,安邑之戰,井陘之戰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