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手機攝影如何處理後期?

用戶67236050


一個snapseed一分鐘全搞定~原圖長這樣

攝於斯里蘭卡亞拉野生森林公園……裡面有野生的豹子恩……更新步驟,不過人不能踏入同一條河流兩次,這次覆盤做出來的圖也跟上次不太一樣,還是當時修出來的更好看一些,大家就看看方法就好。畢竟現在心境不一樣啦,手機修圖這種事兒,跟修圖時候的心情真的很大關係

。1)打開snapseed,放入圖片。先簡單介紹幾個工具。

這幾個是基本工具欄,用來修復原始照片的缺陷的。調整圖片:每張原圖起死回生的必經步驟,基本上經過這一步,90%的改善就完成了。其中幾個指標稍後會詳細說明。突出細節:分為結構和銳化。小白不用具體區分,這兩個目的都是使得圖片看起來像素更高,畫面更清晰。

剪裁、旋轉:顧名思義,不具體說了。

變形:這是我覺得snapseed在手機修圖軟件裡最縱橫江湖的一點。

分為垂直角度、水平角度、和旋轉三個指標。這裡的垂直和水平角度是相對屏幕縱深的,連拍攝的角度不理想都可以相對的的修復一些。而這裡的旋轉與樓上的那個旋轉的區別在於,上面的圖旋轉後是自動剪裁,而這裡的旋轉後是自動填充,贊哭。

畫筆:一共四種畫筆,分別是加光減光、曝光、色溫、飽和度。可以在想修改這四項指標的地方畫幾下就好啦。

局部:功能類似上面的畫筆,但是是點狀修改,雙指滑動可以選擇輻射範圍,可以更改的有三個指標,分別是亮度、對比度和飽和度。建議在日常圖片修改時,只修改局部曝光不足或者過曝的亮度就好了,修改對比讀和飽和度會很奇怪。

修復:類似PS中的仿製圖章,不過畢竟是手機修圖,不能選擇仿製的原點。小範圍的汙點修復比較適合。

暈影:以畫面中心為原點,四周調暗或者調亮。除了偶爾調輕微的暗角,一般不常用。

這幾個是濾鏡欄,因為濾鏡這種東西跟跟人偏好有極大的關係,我就不一一介紹了,大家都試一下就會找到自己最常用的幾款

。個人離不開魅力光暈和HDR。鏡頭模糊請慎用,開始用手機修圖搞模糊總是容易用力過猛,很不自然。

2)開始修圖,還記得我剛說的嘛?完成“調整圖片”這個基本步驟,一張圖就救活了90%。這是原始圖和幾個可以調節的值,左下角有RGB圖。

上下滑動選擇不同指標,左右滑動選擇正負強度。基本上你們都滑動幾遍就能找到感覺了。再強調一遍,這是最重要的步驟。以下是我修圖之後的效果,可以看出已經出現了完全質變的效果。一般涉及天空和地面都有的畫面,氛圍和高光的強度都可以適當調高一點。其他光源沒有這麼強烈對比的情況下不推薦調這麼高。

3)變形-旋轉可以看到上圖中地平線並不是完全水平,畫面會顯得有點歪。這事就需要用到旋轉這個步驟微調一下了。處理之後變成下圖,畫面一下變得平穩了。

3)局部/畫筆上文說過這兩個功能差不多,這裡為了掩飾稍微調整了一下,將相對於整個畫面略暗的樹幹部分亮度調高了一些。這個不是很明顯,要跟上圖比較著看才能看出來區別。
4)魅力光暈真心喜歡這個柔光效果,會讓調高對比度和高光之後硬朗的線條變得溫柔了很多。以下為處理之後的效果。5)最後,我同樣超愛用的HDR來一發。常用的兩種hrd分別是風景和人物,但其實風景我也愛用人物的模板。各位自由選擇啦,但是強度一定不要太高,不然會很假很刺眼。以下是成品圖。

吶,這次演示沒有當時即興出來的圖好看,但是大概步驟大家懂了就好。其實呢,最重要的修圖技巧就是,照出來以後趁著心境還停留在當時趕緊修!!不然那個心情你真的找不回來。不信的話你聽一首愉快溫暖的歌修一張圖,再聽一首哀怨憂傷的歌再修一次,絕 對 不 一 樣!

以上皆為不負責胡扯,多謝各位,鞠躬。


廣州千衛攝影


手機照片後期必備流程

手機照片後期處理流程涉及最常見和常用的手法,但並非每副照片都一定要按照這些項目進行調整,當某部分足夠滿意時,自然就可以跳過某個流程,繼續下面的調整,下面就給您總結一下照片後期處理的幾部基本流程和操作。好好看哦

1. 調整構圖

後期前

後期後

一張圖片首先要確定它的構圖。目前很多手機後期軟件,如Snapseed、 VSCO等不但可以對照片進行裁剪,還可以矯正照片的水平或者垂直方向上的畸變、歪斜等情況。如下面這張照片,通過二次構圖及水平方向的調整,再稍稍調整曝光,畫面立刻變得簡潔美觀。

2. 調整曝光

當拍攝的照片曝光不正確的時候,如曝光過度或者欠曝,使用後期軟件可以輕鬆將曝光調整至正常。但這種情況屬於前期拍攝時的失誤,在這裡不主張依賴後期去彌補前期的錯誤。

曝光問題更多是由於場景明暗反差太大導致的一次拍攝無法同時使亮部、暗部均正常曝光的情況。這是使用後期APP通過對亮部或者暗部局部的曝光調整,使整張照片的曝光正常。

3. 調整色彩
對於色彩的調整一般包括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對於畫面整體色調進行調整,可以通過白平衡、高光色調、陰影色調進行調整。第二種是對畫面色彩飽和度進行調整。根據畫面表達的情感不同,可以提高或者降低色彩飽和度。需要注意的是,飽和不一定要過高,否則色彩過於濃重會毀掉一張照片。下圖就是典型的通過後期APP將高光部分加紅和黃後的效果。

以上就是小編總結的關於手機攝影后期處理的幾部基本流程。本篇文章滿滿的乾貨對您的手機攝影有很大有幫助,請收藏吧!

有不懂的地方歡迎下方留言或私信小編。

具體的調節教程在前面的文章當中都有一一舉例並且發有實際教程,歡迎閱讀教程文章


攝影的秘密


手機攝影如何處理後期?

今天的手機攝影是一種大眾化、普惠化、便捷化的拍攝手段,幾乎人人擁有個個會拍。手機攝影也是攝影,同樣存著適當、適度後期處理的需求。



現在有兩句話,一句是“無後期不攝影”,一句是“拒絕後期”。這兩種說法都不太實際,不符合辯證法;手機攝影既不能一味地拒絕後期,也不能“無後期不攝影”,需要做,更需要做得恰如其分。

第一、後期處理的思路與相機拍攝的後期處理大同小異。處理的項目一般包括亮度、對比度、色彩飽和度等方面,更加包括最為基本的旋轉和剪裁,還可以添加邊框、標註作品名和註解,美女們則是更加熱衷於美顏、瘦臉、祛痘除斑等。



第二、手機上可以直接進行處理。一般的手機都有自帶的圖片處理軟件,這個可以重視和運用,因為這些APP“懂得”該手機拍照的特點,一般都有很好地使用效果。你還以在網絡上進行搜索下載,比如黃油相機、美圖秀秀等,就是不錯的選擇;網絡上的這類APP多如牛毛,你可選擇下載試用,合適的留下,不合適的BAIBAI;一般可以正常保留一到兩個,讓它們互相補充,以實現你的二次創作設計。



第三、導入到電腦運用軟件處理。電腦上的軟件處理項目相對更全面一些、專業一些,應該充分運用好。

還是那句話,無論你通過什麼手段、使用什麼軟件,掌握好一個“度”十分重要,不能搗鼓得面目全非,也不要畫蛇添足、狗尾續貂。


拍客張光林


除了以上樓主推薦的一些後期處理軟件以外,手機也自帶有部分簡單的後期處理功能。用我自己的華為手機舉例,做幾項常用的功能說明,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用手機圖庫打開照片,點擊編輯,裡面有修剪、濾鏡、虛化、調節、塗鴉、馬賽克等功能,其中修剪可以用於後期輔助構圖。可以根據需求選擇不同的功能。

2.點擊裡面的調節,可以對照片的亮度、對比度、飽和度、銳度、色溫等進行調整,還可以調解暗部和亮部,其中對比度和暗部調解比較實用。

對比度:收集拍攝的照片,大部分都會有一層灰濛濛的感覺,特別是在天氣不好的時候,這時可以選擇對比度,向右調解,可讓照片看起來更加清爽。

暗部:在一些光線不足或逆光的情況下,可能拍攝的主體看不清,這時可選擇暗部調亮,能夠在後期對照片進行補救。

3.另外,Snapseed是專門手機設計的PS,裡面功能非常多,需要多多摸索,比如雙重曝光,曲線調解等等。包括以上說明的功能它都包含得有,只是沒有手機圖庫操作簡單一些。如果能把這款軟件用好的話,加上前期的努力,應該能有好的作品誕生。



攝影實踐


手機攝影如果是一般的生活照,只需要用自帶的軟件調整一下高光、暗部、對比度、飽和度等即可。如果對照片要求高一些,可下載手機App專用軟件工具進行調整。在此,我首推Snapseed手機軟件,此款軟件調圖後不影響照片的相素,且操作相對簡單,入手很快。下面是其操作示意圖。

圖一為SnapseedApp圖標,點擊進入

圖二為界面,先進入左上調整圖片,初步調整高光,暗部等

圖三,可用擴展功能為照片加黑白兩色的邊櫃。

圖四,再進一步,進行創意,也可。






黃風黑土


現在使用手機拍照越來越多,有很多朋友喜歡拍攝時直接選擇濾鏡拍攝,雖然效果各有特色,但還是建議前期先不用濾鏡拍攝,可以通過後期來調整、製作不同的視覺效果。

手機攝影后期的APP有很多,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習慣來選擇使用。常用的比如美圖秀秀、MIX、Snapseed等都是不錯的後期軟件,可以帶來豐富的後期製作效果。

手機攝影后期製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最常用的就是拍攝完照片的調整,其中主要包括亮度、對比度、飽和度、白平衡等基本的調節。

2、另外的應用就是照片尺寸、畫面比例的選擇剪切、水平透視的調整,旋轉分等最基本的設定。

3、就是濾鏡的選擇,包括黑白、各種不同的色彩風格、膠片、反轉片效果等。


4、就是照片的修復功能,主要有汙點修復、塗抹、遮擋馬賽克等。

5、就是美顏功能,這恐怕也是人像攝影中使用最多的,比如磨皮、美白、瘦身瘦臉等。

6、就是增加文字標題,增加貼紙、邊框、還有海報等功能。

7、主要就是一些特效功能,比如紋理、虛化、顆粒、多次曝光等功能。


8、最後就是各種模板、拼圖、保存格式大小等功能。









掌握以上這些基本就可以很好的駕馭手機攝影后期軟件,其實很多軟件也是可以交叉、重疊使用。但好的圖片不一定是需要大量的後期來完成,首先要有好的題材、好的圖像質量才有更加豐富的後期製作。



每圖


手機攝影的後期,不一定非得在手機上處理,如果有條件,還是在電腦上處理起來更加得心應手。所以今天我說一下在電腦處理手機攝影圖片。

用後期處理照片除了調整一下對比、色彩、角度、清晰度等,還可以做一些有意思的事。

有時候,我們用手機拍照片時,總覺得的缺點什麼,比如這張今天早上晨跑時拍的照片,當時覺得倒影很漂亮,但右下角太空了,有些不對稱、頭重腳輕的感覺,但右邊也的確沒什麼東西可加了。

旁邊不遠有條小船,可不可以用呢?有後期,當然可以用。

通過各種你喜歡的選取工具,將剛才那張照片上的小船給複製或者剪切過來。

用你喜歡的方式把多餘的去掉。

但是船纜繩的影子沒有,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來了,加上吧。

於是這樣照片出來了。

至於這樣好不好,各有各的想法,很有可能人家更喜歡最初的那張,也不盡然。

歡迎討論,不罵人就行,哈。


南方之南


手機攝影和數碼相機攝影基本是相通的,但是礙於大部分手機沒有RAW格式,而且即使是有,儲存的信息量也不是很大,所以拍攝出來的照片沒有辦法在電腦上的camera raw進行相機級別的調整。

但是一些基礎性的調整還是可以在手機上的軟件裡完成的。我比較常用的是SNAPSEED這個軟件,他可以調整一些照片的常用項,像曝光、銳化什麼的。所以在這裡推薦一下。

接下來我們來講講調整照片的大概思路吧。我們在手機上進行的後期不可能是PS中製作海報宣傳圖那樣大刀闊斧,需要調整的是組成照片的基本項,首先需要裁片,選擇一個好的構圖(當然在拍攝時候就夠好圖是最好的)然後就是色溫(白平衡),清晰度,對比度,飽和度。

裁片的話將照片中不需要的雜物去掉,然後將主體物放在黃金分割線上,怎麼好看怎麼來即可。

而基礎調整裡面,色溫越低,色調越暖,色溫越高,色調越冷。所以你想讓自己的照片有一個顏色傾向的話,就調整色溫吧。

清晰度越高,畫面越銳利,但是噪點和鋸齒也就會提高,清晰度下降則會造成一種模糊朦朧的效果,這個也可以根據需要去調整。

對比度越高,畫面越有衝擊力,明暗對比越強,細節越少。而對比度越低,畫面細節越多。

飽和度影響的是顏色的濃厚,飽和度越高,顏色越濃,飽和度經常和對比度一起調整。

這些大概就是手機攝影照片後期的思路了,歡迎補充。

(圖片來自於網絡)


縱橫視覺ZoneFoto


手機攝影如何處理後期?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攝影從膠片時代到現在數碼時代,後期處理,是完成影像一個必須的流程。

現在是全民攝影的時代,因為人人都有手機,都是攝影師,隨便拿起手機打開相機隨手一拍就是一件作品,在各種攝影大賽上,手機攝影甚至被歸為專門的一個類別。所以說為了讓手機攝影作品錦上添花,後期處理也是繞不開,非常重要的。

那麼這裡回到主題,手機攝影如何處理後期?我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才疏學淺不對之處,還望大家指正!

使用snapseed手機後期軟件製作講解。該軟件這裡就不介紹了,如想看詳細介紹,可關注我,看我往期發表的文章。

二次構圖改變影調

何為二次構圖?一般在相機創作中對被攝主體拍攝,稱之為一次構圖,後期使用攝影軟件處理,為了達到突出主體表達目的,對原圖進行裁切,這就是二次構圖。

如下圖,手機拍攝的路邊一顆古樹,隨手拍,色彩光影構圖很普通,天空也沒什麼特色。通過snapseed裁切功能簡單二次構圖,將原圖一鍵黑白,改變光影形成另外一種不同風格。製作完成的作品,類似於繪畫素描,畫面光影簡潔大方,突出主體,讓人一看印象深刻是吧!

圖片調色修正光影

調色,是影像後期處理非常重要的環節,一張原圖片通過修正偏色以及光影對比,讓圖片最大程度還原真實色彩對比,讓觀賞者賞心悅目。原圖一張很普通的手機照片,但是仔細分析這張圖:一條老街,斑駁的牆壁,古老的石板街,與遠處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形成鮮明對比,牆壁上的標語和紅燈籠透露著喜慶的氣氛與色彩對比。有了思路就可以有的放矢來修正色彩光影!
修調過程


修調之後,只是對圖片做了一個色彩對比,青色的磚牆和石板路冷色調與紅色標語燈籠形成冷暖對比,遠處的高樓大廈更加清晰明瞭,讓人一看印象深刻。

手機攝影創意後期修圖

這裡還是使用snapseed來講解怎麼實現手機創意後期的,主要是介紹snapseed雙重曝光做一個創意頭像。

原圖素材,一張人像側面照
圖二素材手機拍攝


打開snapseed點擊黑白,將人物轉為黑白圖,再點擊雙重曝光,如下圖軟件界面,導入素材二調整好合適位置。
然後再點擊確定就可以導出啦,這創意雙重曝光製作的頭像是不是很酷呢?不懂可留言或私信!以上回答題主,介紹了手機攝影后期處理的三個典型例子,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喜歡就幫忙關注我點個贊,持續更新分享一些手機攝影的前後期小技巧小教程給大家!謝謝🙏!


一名荊人


手機攝影的意義就是即拍即得,而現在很多品牌的手機都內置了編輯功能,所以這個問題其實沒必要問,題主去買個新款手機,在手機拍攝之後再點擊編輯功能,就可以完成絕大部分的後期處理了。

如果題主還在用老產品的話,也可以下載一下用於圖片處理的app軟件,什麼美圖秀秀之類的玩意,現在安卓市場裡面太多了,自己多下幾個試試看,哪個好玩好用就用哪個。


至於說,條件限制,沒法用相機,只能把手機當相機用的話。

那麼你首先要選擇支持M檔模式、Raw文件格式的手機,並要搭配夾具、腳架之類的工具,儘量在拍攝前期做到低感光度、準確曝光,這樣後期處理的空間相對會充分一些。

至於手機的raw格式怎麼後期,這個就完全跟相機一個樣。拖入PS裡面,怎麼好看怎麼整。但我一般都不會這麼做,例如華為P20pro的raw格式,一張圖片76MB,導入PS處理還賊慢,整出來也跟單反的畫質差得遠,沒啥意義。手機還是隨手拍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