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任縣村民靠抓蛐蛐兒月入上萬 最貴一隻賣到4200元


任縣村民靠抓蛐蛐兒月入上萬 最貴一隻賣到4200元


任縣村民靠抓蛐蛐兒月入上萬 最貴一隻賣到4200元

村民劉書合(右)觀看蛐蛐兒的動態。通訊員/宋傑攝

本報駐邢臺記者 盧玉輝

蛐蛐兒也叫蟋蟀、促織,而鬥蛐蛐兒在中國已有上千年曆史,是一項很普遍的傳統文化活動。每到8月是農村農閒的時候,但是在任縣永福莊鄉永一村,卻是村民最忙的時候。每天晚上,他們戴著頭燈,揹著竹罐,在玉米地裡抓蛐蛐兒,因為這裡的蛐蛐兒特殊,在業內已經小有名氣,每年都有來自上海、杭州等地的客商過來收蛐蛐兒。

1。四五十個客商會聚任縣買蛐蛐兒

9月初,記者來到永一村,村民老劉門前就是蛐蛐兒交易市場。“最後一個客商走的時候是9月3日。我們這兒從8月1日就開市了,一直到8月底。”老劉說,村裡人抓蛐蛐兒也是最近幾年的事兒,兩年前逐漸形成了市場。客商多的時候能有四五十人,他們來自天津、上海、杭州、西安等地。

雖然開市的時間已經過了,但是村民家裡還有不少存貨。在村民劉書閤家,在院子裡就能聽到一陣又一陣的蛐蛐兒叫聲,打開房門叫聲戛然而止,少頃,叫聲又起。在靠近西牆的一側有一個架子,上面擺滿了陶瓷罐兒,“這裡面都是蛐蛐兒。”劉書合拿下一個罐子打開,一隻蛐蛐兒趴在罐子底部,旁邊放著碎玉米粒,還有一個極小的瓷杯,裡面盛滿了清水。

劉書合拿過來一根鬥草,輕輕撥動蛐蛐兒的頭部,不多時,蛐蛐兒兩隻大牙露出,後背的兩隻翅膀振動,發出一陣鳴叫。“主要是看看它的動態和牙口,看看這個蟲能不能鬥。”另一位村民介紹說。

2。抓蛐蛐兒也有大學問

村民老張是村裡最早抓蛐蛐兒的,十年前,他偶然遇到一個上海的客商來這裡抓蛐蛐兒,才知道蛐蛐兒也能賣錢。“一開始的幾年都是從地裡抓了,到山東的寧津縣去賣,那裡有全國最大的蛐蛐兒市場。”老張說,賣出的蛐蛐兒都是用來斗的,他們這裡是生產優質小麥、玉米的基地,土質為黑黏土、紅黏土,近兩年出產的蛐蛐兒以皮色好、牙硬、底板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看到抓蛐蛐兒也能掙錢,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了抓蛐蛐兒的隊伍。現在,永一村每天抓蛐蛐兒的人達到了100多人。每當夜幕降臨,一個又一個身影戴著頭燈,在玉米地裡來回尋找。左手提筐右手拿捕網,看到蛐蛐兒上前一步罩住,從筐中拿出竹筒,小心翼翼將蛐蛐兒趕到筒中,再堵上塞子扔回筐內。“一晚上能抓四五十隻,回來還得再篩選,能用上的沒幾隻。”村民張龍說。

“前半夜撒麩皮抓或者蹚地抓,後半夜就聽叫聲抓。”張龍說,蹚地就是幾個人一起走,把蛐蛐趕出來抓。到了午夜以後,蛐蛐兒叫聲嘹亮,通過叫聲就能分辨出蛐蛐兒的位置,多年的磨鍊已經讓這裡的村民總結了一整套抓蛐蛐兒的經驗。

3。小小的蛐蛐兒

成了“搖錢樹”

據村民介紹,蛐蛐兒按顏色可分為青、黃、紫。“蛐蛐兒除了看外形,還要看重量,5釐以上才能達到標準,核算下來比黃金還貴。”村民張現偉介紹。

抓蛐蛐兒的人多了,在這裡慢慢形成了市場,從7月初村民們陸陸續續地開始抓“棚蟲”(生長在蔬菜大棚裡),8月份以後開始抓“野蟲”(主要生長在玉米地裡)。“客商們在這兒一住就是一個月,每天等著收蛐蛐兒。”張現偉說。

對於村民們來說,8月還不到莊稼收穫的時候,利用農閒的時候抓蛐蛐兒,還能掙錢,何樂而不為呢?“一個頭燈、幾支竹筒、一個網罩,就夠了,投入不多,但收穫不少。”村民老張說,今年市場上一隻蛐蛐兒最高賣到了4200元,村民一個月收入能超過一萬元。

“天津一位客商看中了我的一隻蛐蛐兒,出價五千,不過要去天津交易,後來我沒去。”另一位村民說,去外地交易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最後他在村裡的交易市場賣了出去,雖然少賣了錢,但沒什麼風險。

4。村民希望

市場配套更完善

除了依靠在市場上賣蛐蛐兒,村民還把自己的蛐蛐兒拍成照片,做成視頻,放到朋友圈裡,這是市場閉市後的另一個銷售途徑。“朋友圈裡都是行內人,看上哪一隻,直接發快遞過去就行了。”村民告訴記者,但是他們現在用的快遞公司,速度慢,希望能有越來越優質的快遞公司上門服務。

同時,開市期間,外地客商的住宿也是個問題。村民們希望能在政府的幫助下,建立一個更加規範的市場。

來源 燕趙都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