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科普】喝酒後多久能開車,用數據說話

春節臨近,親朋好友的應酬難免,酒桌上推杯換盞。很多人圖方便怕麻煩,覺得自己喝了點酒沒啥事,存在僥倖心理,冒險酒駕甚至醉駕,害人害己。

這時候很多朋友就會問了,我就喝了一小口也算酒駕麼?我喝酒都好幾個小時了還算不算酒駕啊?酒駕和醉駕有什麼區別啊?

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一、酒後駕駛的判斷標準

在檢測是否酒駕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根據《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及時抽血或提取鳥樣,送交有檢驗資格的機構檢驗;駕駛人當場死亡的,應及時抽血檢驗。

為了方便,現場會用酒精測試儀測試,就是對著吹氣的那個,如果達到酒後和醉酒標準,當事人如果不認同可以提出異議,進行抽血化驗。

根據《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吸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

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20mg時,不構成飲酒駕車行為,即不違法;

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20mg時,為酒後駕駛;

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80mg時,為醉酒駕駛。上面這個數據過於專業,可能不便理解,我用例子來說明。

【科普】喝酒後多久能開車,用數據說話​ 假設人體體重65kg且血液重量佔體重7%,即約等於4500ml。

通過上面的表格計算得出,

【科普】喝酒後多久能開車,用數據說話​ 二、酒後駕駛的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條

飲酒駕駛機動車的,暫扣六個月機動車駕駛證,並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因飲酒後駕駛機動車被處罰,再次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醉酒駕駛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飲酒後或者醉酒駕駛機動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三、喝酒後多久能開車

由於不同人體的差異,酒精吸收的快慢也不同,根據相關科學檢測結果,人飲酒後5分鐘即可在血液中發現酒精,2小時候就會被人體全部吸收,一般酒精在人體內消散時間為10-20小時,很多人第一天喝酒睡一覺後第二天依然能檢測出酒精濃度,所以按照穩妥的辦法,如果是很少量飲酒,推薦6小時以後再開車,較多飲酒之後,至少間隔24小時候再開車。

四、酒後駕車的危害

1、觸覺能力降低:酒精有麻醉作用, 人的肢體觸覺比平時下降,無法正常控制油門、剎車及方向盤。

2、判斷能力降低:飲酒後人體對光線、聲音刺激反應時間延長,反射動作時間也會延長,無法正確判斷速度和距離。

3、心理異常:在酒精的刺激下,人往往會高估自己,做出一些自己無法控制的事。

4、疲勞駕駛:飲酒後易產生疲倦,導致疲勞駕駛。每年因為酒駕引發的交通事故數不勝數,國家對於酒駕的處罰越來越重,為了我們自己及身邊人的安全,請珍愛生命,拒絕酒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