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千米斃敵、人馬皆透,是什麼樣的神祕大殺器令契丹折戟沙場?

公元1004年秋,遼朝二聖(蕭太后、遼聖宗)親率舉國之力南下攻宋,意欲一舉踏平苟延殘喘的北宋朝廷。契丹鐵騎所過之處勢如破竹,宋廷人心惶惶,群臣力主南逃,宰相寇準力諫真宗親征,澶州城外一場決定宋遼兩國命運和歷史走向的無情廝殺拉開了大幕。

北宋邊防小鎮澶州在二十萬契丹鐵騎的重重圍困下危如累卵,此時的遼軍統帥蕭撻覽環視眼前這座小城目光裡充斥著滿滿不屑,他相信只要遼國大軍發起總攻,假以時日宋人就是羊圈裡待宰的羔羊。

而相較於城外策馬揚鞭的遼國鐵騎,彼時龜縮於城內的北宋守軍士氣日漸低迷,即便是真宗皇帝的御駕親征也絲毫未能改變這一戰略頹勢,戰爭的天平似乎完全倒向遼軍。

千米斃敵、人馬皆透,是什麼樣的神秘大殺器令契丹折戟沙場?

如何給遼軍以重擊來澆滅他們的囂張氣焰振奮宋軍的鬥志,成為擺在宋軍名將張環面前的首要難題。看著城外躍馬揚鞭囂張跋扈的遼國鐵騎,宋軍守將張環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個大膽的戰略構想------斬首行動!如果能夠直接殺死遼軍統帥蕭撻覽,無疑會造成戰場上的驚天逆轉,但在兩軍相隔甚遠的情況下,怎樣才能找到殺死蕭撻覽的機會呢?張環將自己的視線投向了城頭的三弓床弩。

三弓床弩,又名八牛弩,據北宋兵書《武經總要》記載“三弓床弩,前二弓,後一弓,世亦名八牛弩,張時,凡百許人,法皆如雙弓弩,箭用木,鐵羽,世謂之一槍三劍箭。其次者用五十七人,箭則或鐵或翎為羽。次三弓並利攻城,故人謂其箭為踏橛箭者,以其射著城上,人可踏而登之也。又有系鐵鬥於弦上,鬥中著常箭數十隻,凡一發可中數十人,世謂之斗子箭,亦云寒鴉箭,言矢之紛散如鴉飛也。三弩並射及二百大步,其箭皆可施火藥用之,輕重以弩力為準。”

從上述古籍記載描述中可以得知三弓床弩的構造是由三張硬弓組合而成的巨型攻城武器,由於張力過於強悍,床弩需要50至100人才能拉動。

千米斃敵、人馬皆透,是什麼樣的神秘大殺器令契丹折戟沙場?

另據《宋史·魏丕傳》介紹“舊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丕增造至千步。”,50至100人拉動的三弓床弩射程多達二百餘步,而升級改造後的三弓床弩射程更達驚人的700餘步。用今天的單位來換算宋朝700餘步相當於現今的1536米。即便拿當今國內射程1500米的最為先進的國產M99新型12.7毫米狙擊步槍作比較,三弓床弩的射程更是完爆當今的狙擊步槍。

這種威力極度恐怖的大型殺傷性武器,在宋朝主要被用來攻打敵方城池,當攻城受挫時,三張床弩可以多個並排使用,並配合調整射擊角度,箭矢直接射向城牆,而攻城士兵只需攀登踩踏射入牆頭的箭矢就能攀巖直上攻入內城。

因史料形容三弓床弩的箭矢“木幹鐵翎”、“一槍三劍箭”,據此可以推斷三弓床弩的箭矢長度大小應該類如矛槊,也就說長度至少在兩米以上,對於這種遠距離攻城類武器,由於狀如長矛透入牆體,宋人也稱其為“踏橛箭”。顧名思義就是踩踏箭矢就能攻城的粗壯箭矢。

千米斃敵、人馬皆透,是什麼樣的神秘大殺器令契丹折戟沙場?

“踏橛箭”不僅能在攻城作戰中用於攀登城池,兩百多年後的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汗面對厄爾布爾士山異常堅固的穆斯林城堡麥門底司時,他以一種全新的使用模式開創了三弓床弩的使用先河。

根據波斯史家志費尼編纂的《世界征服者史》記載“當無策可施時,契丹(按指漢地)匠人制造的一種牛弩,其射程為2500步,被對準那些蠢貨。流星似的射彈燒傷了魔鬼般的異教徒的許多士兵……”。

從志費尼的記載情況來看,此時享譽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已經用上了漢人發明的三弓床弩,且使用方式配合火藥將“踏橛箭”衍生出了爆燃敵軍的大範圍殺傷性“火槍”,濃煙過後,烈焰沖天,雄踞在伊朗高原上的麥門底司城堡在“八牛弩”的燒殺下頓時化為人間煉獄。

除了應用於城池攻堅戰,三弓床弩也可使用於大規模殺傷來犯之敵。在史料中,三弓床弩不僅有攻城略地的“踏橛箭”,還有一種令敵軍聞風喪膽的“寒鴉箭”。這種弩箭每兜盛箭數十支,發射時同時射出,可以在一定區域內進行大範圍殺傷。“寒鴉箭”的使用機理和當今的霰彈槍頗為類似,一旦箭矢離開載體就能形成較大面積的殺傷效果,通過以面蓋點的方式“寒鴉箭”能很好的彌補遠距離狙殺的精度問題。

千米斃敵、人馬皆透,是什麼樣的神秘大殺器令契丹折戟沙場?

根據古兵器研究專家通過對三張床弩的復原,經測算,完全拉開三弓床弩的弓弦需要驚人的177公斤的拉力,由於這樣一臺殺人機器張力巨大,因此在操作時,需要有多名力大如牛、身強力壯的“床子弩手”旋轉絞盤拉合弓弦至牽引鉤,然後大力士以鐵錘扣打扳機,箭矢離弦“城壘無不摧毀”。

那麼,三弓床弩是否能順利實現宋軍守將張環的斬首行動呢?

公元1004年秋的一天清晨,遼軍統帥蕭撻覽依舊如往常一樣帶領衛隊策馬揚鞭囂張“遊行”於澶州城外,透過薄薄的霧氣,張環發現遠處一隊遼國騎兵若隱若現,在仔細觀察後,張環發現原來這是遼軍統帥蕭撻覽帶領著騎兵衛隊在澶州城外觀察地形,宋軍守將屏氣凝神等待著獵物進入伏擊圈,在不知不覺中,蕭撻覽一行走進了三弓床弩射殺範圍,張環等待多時的機會終於要來了,然而,此時的蕭撻覽卻並不知道,遠處澶州城上的宋軍官兵們此時正以一種極其詭異地死神般的眼神注視著自己的行蹤,在他的理念中,距離城牆六百餘步已經是非常安全的位置了,但他忘記了兵器技術的無窮力量,張環一聲令下城頭上的三弓床弩向蕭撻覽的人馬齊射而來,隨著箭矢的疾飛,一支弩箭命中了蕭撻覽的頭部,遼國統帥當場葬身馬下,遼軍士兵人人震駭紛紛敗走,宋軍城頭歡呼雷動。

千米斃敵、人馬皆透,是什麼樣的神秘大殺器令契丹折戟沙場?

宋軍守將張環利用的是什麼箭矢斬殺遠距千米之遙的遼軍統帥蕭撻覽史籍沒有記載。宋代的六百步相當於今天的一千多米,即使是對加裝了現代光學瞄具的大口徑狙擊步槍來說,這已經到了精確射擊的極限,空氣、密度、溼度、風速、彈藥種類、彈道計算,任何一點偏差都可能影響精確射擊的結果,而單隻“踏橛箭”顯然無法完成遠距離精準狙殺的歷史重任。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蕭撻覽距離澶州城池遠達六百步開外的地帶,宋軍守將張環一定是使用了傳說中的“寒鴉箭”,只有這種以面打點宛如喀秋莎火箭炮一般的火力覆蓋,敵人才能在劫難逃。

一種強大的武器,一個大膽的戰術設想,一次完全無人預料的狙殺,用最小的代價換來了120年的宋遼和平,三弓床弩功不可沒。蕭撻覽死後,遼軍無心戀戰開始逐步退卻,並與北宋王朝簽訂了澶淵之盟,自此遼宋整整120年無戰事,這是歷史上被三弓床弩擊殺的最高級別將領,也是歷史上冷兵器最成功的一次超遠距離斬首行動。

千米斃敵、人馬皆透,是什麼樣的神秘大殺器令契丹折戟沙場?

今人在震驚一件神兵利器改寫歷史的同時,也無限緬懷那些曾經保衛華夏正統的漢家兒女,歷史也證明只有科技的出類拔萃和全體華夏民族的團結一心,我們才不會再次重蹈“靖康之恥”慘遭蹂躪。

參考資料:《武經總要》、《宋史·魏丕傳》、《世界征服者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