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英國的養老金制度:老有所養,貧有所依

英國的養老金制度:老有所養,貧有所依

英國高等法院前大法官邁克爾·圖根哈特爵士(Sir Michael Tugendhat)談英國養老金制度的建立和沿革。

英国的养老金制度:老有所养,贫有所依

邁克爾·圖根哈特

小男孩奧利弗生來失怙,流落倫敦街頭,被一幫小混混引誘入夥,以摸錢包為生。這個小偷團伙的領導是一個貪婪吝嗇的孤老頭子,他把孩子們偷來的錢藏在他們棲身的破樓地板裡,半夜數錢被尿尿的奧利弗撞見。他威脅奧利弗道:這些是我的養命錢,我老了就全靠它了,你絕對不準告訴別人!他獰笑的臉讓人感到又可惡又可憐。

這是狄更斯《霧都孤兒》筆下的倫敦,也是當時英國下層社會的真實寫照。不過這是1838年該書出版時的倫敦。一個半世紀過去了,狄更斯描寫的那種孤兒鰥老的生活畫面被定格在100多年前的那個時代,不再重複。

英國作為世界上老牌的福利社會國家,早在1909年,養老金法已作為一條社會法律制度正式建立,其間經過不斷的改革,實行至今已經100多年了,其中也摸索出一些值得參考和借鑑的模式。

“退休”這個詞,是一個現代概念,是伴隨工業化進程而產生的。

19世紀之前以農業手工業為主的英國傳統社會,大多數人都是一直活到老幹到老,到實在幹不動為止,沒有退休一說。而且人們的普遍壽命較短,能夠活到70歲以上的,大多是有產者、土地擁有者,加上作家、牧師之類,這些人收入富足,並不存在需要養老金的問題。

19世紀工業革命時代,大規模的集中僱傭形式興起,大量人群脫離土地來到城市,到工廠和公司上班,靠掙工資養活自己,不能上班便失去了生活來源。

繼狄更斯深刻揭露社會貧困現象的批判小說出版之後半個世紀,養老金在19世紀末進入政治議題。我們現在就請剛退休的英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邁克爾爵士,講講英國的養老金制度的建立和沿革。

英国的养老金制度:老有所养,贫有所依

圖 | 攝圖網

問:英國是繼德國1889年引進退休制之後,全世界最早實行養老金制度的國家之一。這個制度有何植根英國曆史的淵源?

邁克爾:英國1909年建立的養老金法出於兩個方面的需求,有宗教人道的原因,也有社會實踐的考慮。首先是基於英國1000年以來的基督教文化傳統,就是應該主動照顧除家庭之外的、那些貧窮的和生病的人。

800多年來,英國一直有照顧這些人的專門機構,多數是教會建立的慈善機構。還有就是出於社會實際的考慮。窮人年老以後,如果沒有生活來源,他們要麼上街乞討,最後倒斃街頭;有的為了生存走向犯罪。所以要建立制度防止窮人乞討,防止疾病傳染,防止犯罪。

過去窮人的存在被看作對公共秩序的潛在威脅。16世紀以前為貧病者提供救助主要是通過教會,教會的慈善活動部分既是宗教義務又是社會法律職責。16世紀以後救助轉移到國家承擔,建立了一系列法案,統稱貧窮救助法(Poor Laws)。當時貧窮救助法要求的條件很苛刻,必須非常貧窮才能得到國家救助,而且有時候男性女性和孩子被分別安置,一家人因此被迫離散。當時這被認為是鼓勵人們自食其力。

英国的养老金制度:老有所养,贫有所依

圖 | 攝圖網

問:最初的養老金如何規定的?有多少人受益?

邁克爾:1909年的養老金法規定,凡年滿70歲以上、收入低於相當今天每週40英鎊的,無論男女,都可從政府領到相當今天每週25英鎊的養老金。1914年統計全英國有大約100萬人領取了這筆養老金,當年全國人口不到4000萬。這筆錢相當於慈善救濟金。1925年後與工作掛鉤,工作期間繳納養老保險費者,才能領養老金。這樣養老金不再是救濟性質,而是個人勞動所值,令人有自尊,這個繳費模式受到大家歡迎。

問:從20世紀初期的養老金到現在,中間經歷了哪些重要改革?

邁克爾:養老金領取者從最初的少數人發展到今天的全社會絕大多數民眾,其中的重要改革發生在“二戰”結束之後。

“二戰”期間,聯合政府開展了一個全國民意調查,由傑出的經濟學家貝弗裡奇(William Beveridge)勳爵主持,他根據調查結果寫了一個報告,主旨是要全面建設社會安全保障制度,消除五大社會問題,即:貧困、疾病、愚昧、骯髒和懶惰(Want,Disease,Ignorance,Squalor and Idleness)。

《貝弗裡奇報告》影響深遠。戰爭結束後,所有人都希望全社會朝更加平等的方向發展,將英國建設為一個福利社會的國家。1948年通過了一系列法案,對貝弗裡奇報告提出的五大社會問題實行全面改革,改革養老金制度和建立全民公費醫療制度就是其中兩項重大舉措。

新養老金制度降低了開始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凡女性年滿60、男性年滿65,且工作期間交納國民保險費者,均可開始領取國家養老金。國家養老金的數額人人一致,與工作期間工資高低無關。這樣民眾有了基本的退休生活保障。發放的國家養老金理論上應該出自個人工作期間繳納的國民保險費,但是實際上個人繳費是不夠的,養老金和其他社會福利大部分靠稅收補足。

英国的养老金制度:老有所养,贫有所依

圖 | 攝圖網

問:現代社會的養老金是如何定義的?現在英國養老金由哪些部分構成?

邁克爾:現在英國的養老金是個人從工作崗位退休後,或達到退休年齡後固定的有規律的收入來源。它由三部分組成:國家養老金、工作機構養老金和私人養老金。國家基本養老金與工作時繳國民保險費的年限直接掛鉤,與繳費數額無關。以前規定是繳費滿40年、現在是30年就可以領取全額國家基本養老金,每週116英鎊。工作少於30年的,按工作實際年限n年乘以1/30計算。無論工資高低、繳費多少,領取的國家基本養老金都相同。

工作的人繳納國民保險金現在是法定的強制性行為,不是自願的。以前是可選擇的,有的人交存養老保險金,有的不存。不存儲的人老來只好領救濟,這樣不公平。現在一開始工作就必須交國民保險金,如個人所得稅一樣,直接從工資里扣除,把存養老保險變成一種責任。

國家養老金除了基本養老金外,還有額外養老金,個人自選。多交多得。有人工資高的或得到額外收入的,願意多交養老保險金。

問:非英國公民可以領取國家養老金嗎?

邁克爾:養老金針對所有在英國工作的人。不管你來自什麼國家,是不是英國公民,只要合法在英國工作,交了國民保險金,就可以領取相應的國家養老金。

英国的养老金制度:老有所养,贫有所依

圖 | 攝圖網

問:國家養老金對哪些人群有特殊考慮?

邁克爾:對不工作的健康人群,如果每週花20個小時照顧家裡的殘疾人或病人,或者家有12歲以下的小孩子,那麼這段期間視同已繳納國民保險費。這個規定主要針對女性。

國家養老金一直對女性更優惠,她們60歲就可以領,因為女性傳統上受到很多不利待遇,所以養老金方面有所補償。目前社會正在消除所有不平等待遇,消除包括性別在內的不平等,現在對女性的這條年齡優惠也取消了。隨著平均壽命增長,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提高。到2020年,男女一律提高到66歲才能領取國家養老金。

問:國家養老金是覆蓋全社會成員的,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來源。在此之外,另兩種養老金是怎樣的情形?

邁克爾:

除了國家養老金外,還有工作機構養老金和個人養老金這兩種私人性質的養老金。如果你有工作機構,如政府、公司等,機構通常會在你月工資裡按比例抽取一部分,再加一部分,合起來存到你賬戶下的養老保險金。工資越高,交的保險金就越多,將來領的養老金也越多。如果沒有工作機構,則可以個人與銀行或保險公司安排計劃,投個人養老保險金,退休時由銀行或保險公司付養老金。

問:邁克爾爵士,您也拿養老金嗎?

邁克爾:(笑)是啊!我工作了45年,到70歲退休。我可以65歲拿養老金,但是我推遲到70歲才開始領取,因此現在拿較高的養老金。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5年第25期)

大家都在看這些

  • 什麼才是真正的“男性氣概”?

  • 被羈押四年仍未宣判,院士李寧的案件何時能了結?

  • 失落的時候,只想大口吃它

  • 他不只是流行音樂之王,更是史上最偉大的藝術家

  • 在高山大河裡讀懂中國:給孩子的歷史地理

  • 如何克服玩手機、網絡購物、看劇上癮?

點擊以下封面圖

一鍵下單「齊白石:真有天然之趣」

英国的养老金制度:老有所养,贫有所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