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清朝傳位聖旨是不是有兩份?一份漢字一份滿文?

涵世伴飯


順治康熙的遺詔(與傳位聖旨還是有區別的)是各有滿漢文版本;雍正及以後的傳位詔書(這個真的是傳位詔書)是有兩份,但不是滿漢文各一份,而是兩份一模一樣,同時包括滿文和漢文部分。

傳位詔書的問題,有一個發展過程:

第一階段:努爾哈赤、皇太極,沒有詔書

(努爾哈赤死後無傳位詔書,而是四大貝勒推舉皇太極繼位)

努爾哈赤建立的政權叫金(史稱後金),只是稱汗而未稱帝。後其子皇太極改為“大清”,稱帝,但仍保留了早期類似部落聯盟的狀態,這二位都沒有留下傳位詔書,他們的繼承人都是由貴族商議決定的。皇太極繼承汗位是四大貝勒推舉;順治繼承皇太極的皇位是多爾袞與豪格爭位最後妥協的結果。這個繼承過程也瞞不掉,當時清朝那些官員貴族也比較樸實,就不去假模假樣模仿努爾哈赤、皇太極的口吻去寫什麼傳位詔書了。

第二階段:順治、康熙,滿漢文本遺詔分離

這個要說明,順治康熙留下的不是“傳位聖旨”,而是遺詔。這是有本質區別的。因為傳位詔書代表皇帝本人的意思,而遺詔很有可能就是皇帝死後或者臨終前由其他人寫的,皇帝本人知不知道都是未知數。遺詔當然有傳位的內容,但不是主要內容。

(順治遺詔就是一份罪己詔)

分別說明吧,順治的遺詔就是一篇罪己詔,羅列了自己十四條大罪,什麼重漢學而輕祖宗家法啊,對母親不孝順啊,不肯聽言納諫啊,最後簡單說了傳位皇三子玄燁。其實這份詔書與其說是順治的真心悔過,不如說是孝莊皇太后以順治自己的名義罵了一通他這不孝兒子。順治本人知不知道這份遺詔都另說了。

(康熙遺詔,雍正即位後先宣佈滿文部分,漢文部分十多天後才公佈)

而清朝最著名的遺詔大概要屬康熙遺詔了。很多人都能說出那句“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但注意,這也不是傳位詔書,而是遺詔,是雍正即位以後頒佈的,未必就是康熙自己的意思。前面一堆都是在總結康熙一生,試想一個彌留之際的老人能自己寫這一堆廢話嗎?更重要的是,質疑雍正即位合法性的一個重要證據是雍正即位後三天僅僅宣佈了滿文本遺詔,而漢文本的遺詔在十多天後才公佈。這就讓人產生了懷疑。而目前在兩岸留下的康熙遺詔原件的滿文部分繼承人內容都是缺失的,這才是被質疑的點。當然,雍正即位問題不討論,我只是藉此說明康熙遺詔有滿漢文的版本。

第三階段:雍正、乾隆、嘉慶、道光,秘密建儲,傳位詔書一式兩份

(雍正建立秘密建儲制度,傳位詔書一份放在正大光明匾額後面,一份隨身攜帶)

雍正即位後,有感於康熙末年奪嫡的隱患,設立秘密建儲制度。即不公開宣佈繼承人,而是將傳位詔書寫好,藏於密匣之中,用黃封貼好,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面。繼承人不公開,既避免被定為繼承人的皇子自滿墮落,又避免其他皇子迫害繼承人。之後,雍正又寫了一份一模一樣的密詔存在密匣內隨身攜帶,以防萬一。

後來這個萬一還真出現了。嘉慶皇帝突然死於避暑山莊,按照流程宮內立刻去到乾清宮找尋遺詔,居然發現正大光明匾額後面沒有!眾大臣相當慌亂,在所有可能的地方尋找。而避暑山莊內,有一個小太監身上有個金盒,而找不到鑰匙,最後用力擰開了盒鎖,打開裡面寫著皇次子綿寧的名字。但這個金盒的突然出現讓人產生了懷疑,不敢妄自決定。最後,關鍵時刻,嘉慶的繼皇后孝和睿皇后沒有選擇自己生的三阿哥、四阿哥,而是支持嘉慶原配皇后孝淑睿皇后所生的二阿哥綿寧繼承皇位。終於塵埃落定,綿寧改名旻寧,成為道光皇帝。

(目前唯一留下的密匣中的傳位詔書,道光既立奕詝為皇太子,又封奕訢為親王,滿漢文都有)

那放在密匣內的傳位詔書是什麼樣子的呢?不同於遺詔有一長串囉嗦的話,傳位詔書簡潔明瞭,就是一句話,立某皇子為皇太子。詔書上同時有滿文和漢文。不過也有個特例,那就是道光皇帝,他由於太喜歡六阿哥奕訢,所以在傳位詔書中既寫了皇四子奕詝立為皇太子,也寫了皇六子奕訢封為親王,屬於唯一的一份傳位詔書出現兩個人名字。

當然,這幾位皇帝除了傳位詔書外還有遺詔,也是總結自己一生的內容。當然也不是自己寫的而是大臣在其臨終或死後寫成的。會把傳位的內容寫進去,不過一個人的例外,乾隆因為生前已經傳位嘉慶,所以他的遺詔裡沒有傳位於誰的內容。

第四階段:咸豐、同治、光緒,無傳位詔書,只有遺詔

最後幾個皇帝沒有在正大光明匾額後面放傳位詔書,原因就是沒必要了。咸豐死的時候只有一個兒子載淳活著,不傳他傳給誰?當然,咸豐按照自己的意願定下了顧命大臣輔佐兒子,並讓兩宮皇太后各執一枚印章以制衡(當然最後故名八大臣讓兩宮太后聯合恭親王奕訢除掉了)。而同治光緒都沒兒子,繼承人是由慈禧指定的,也沒必要走流程放在正大光明匾額後面了。所以只是按照他們的口氣留下了遺詔,表達的意思就都是慈禧的了。

這是光緒遺詔,比較簡單,可以看出也是前面漢文後面滿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