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草莓育苗期病蟲害如何防治?

劉曉亮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

草莓多汁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水果溫室草莓具有較高的種植前景,每年8 - 9月份定植到大棚,直到翌年4 - 5月份收穫完成;這期間歷經元旦和春節的市場,銷量和價格都是非常不錯的,可為種植戶帶來豐厚的回報。

秋冬季草莓雖然好吃,價格昂貴,但種植起來並不那麼容易。此時外界溫度低,棚室內環境密閉特殊,溫溼度不宜把握,是病害多發的時期如果管理不當或不及時,在整個。生長期間均可發病,嚴重阻礙了草莓的產量和品質溫室草莓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灰黴病,白粉病等。

炭疽病

炭疽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在育苗期間和定植初期最易發生。它對草莓的葉,葉柄,匍匐莖都會造成危害。莖部染病時,病處出現凹陷,中間棕褐色,邊緣紫色的近橢圓形病斑,嚴重時,整條莖蔓都會出現病斑,導致整株枯死,損失嚴重。葉片染病時,葉正面出現黑色病斑,病斑圓形或不規則形。果實染病時,出現圓形凹陷軟腐褐色病斑,這是長出畸形果的一個原因。

誘發因素

高溫高溼是炭疽病高發的一個主要因素,當室內溫度在28-30攝氏度,空氣溼度在90%以上時,就會發生炭疽病另外,還和品種抗性差,連作重茬種植有關;定植密度過於稠密,沒有及時通風換氣,導致溫室密閉溼度高,都是可以導致誘發炭疽病的。

防治措施

為保證草莓的品質,預防草莓的病害以農業防治為主,通過優良的品種,科學的管理,為草莓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減少病害的發生和使用農藥的次數。

A,首先,我們應選用抗病性強的品種來種植,一種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是豐產,優質的保障。

B,炭疽病在高溫高溼下易發病,所以,要科學掌握溫室的溫度和溼度,對草莓正常生長非常重要。扣棚後,白天溫度相對較高,中午要及時揭棚通風散溼,下午要及時蓋棚保證溫度。白天溫度一般在25攝氏度左右,夜間10攝氏度左右,空氣相對溼度在60〜80%左右為宜。

為防治炭疽病發生,在定植後,可選用代森錳鋅,嘧菌酯對整株莖葉噴施,一週一次,一般2-3次即可有效預防草莓炭疽病。

灰黴病

灰黴病在溫室草莓種植中,也是較長髮生的病害,在草莓整個生長期間都可發病危害。發病後對草莓的葉,花,果實都會造成影響。

葉片發病時,葉片邊緣出現黃褐色病斑,並腐爛後出現灰色黴層。花瓣染病,多是在將要掉落花中出現,可見顏色發生變化,由白色變為淺褐色,繼續侵染後腐爛並出現灰色黴層。果實發病,以下部或接觸土壤的果實為主,受害的部位出現水浸狀淺褐色病斑,繼續侵染病斑腐爛出現灰色黴層。

誘發因素

適宜的溫度和較高的溼度,是誘發灰黴病的一個主要因素。另外和品種和種植密度大,田間通風透光差,都有直接關係。

防治措施

A,選用優良品種,適合當地種植抗病性強,硬果型品種都是不易發病的品種。

B,合理種植密度,輪作換茬種植,是預防溫室草莓病害的基礎性管理措施;在溫溼度上要科學把握,及時通風散溼如有條件,可採用地膜覆蓋滴灌種植,從而減少澆水和水蒸氣,降低了室內的溼度。

C,開花前選用撲海因,苯醚甲環唑,代森錳鋅等藥劑交替噴施,可有效防治草莓灰黴病。

白粉病

白粉病在溫室草莓生長過程中,各個時期都有可能發病,染病後傳播迅速,很快大面積發病,是造成減產和劣質果的一個主要病害。

白粉病顧名思義,就是在發病部位出現白色粉狀物,這是判斷草莓是否染白粉病的一個典型“指標”。白粉病可對草莓葉片,花,果實造成危害。發病後,病斑都會隨著侵染時間的延長,出現白色粉狀物,並可見葉片捲縮,花托萎小,果實腐爛等現象。嚴重影響草莓的產量,品質和收益。

誘發因素

溫度低,溼度高對白粉病有直接發病的關係。但草莓在開花和果實成熟期,也是需要較大的溼度才能正常生長的,所以預防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

防治措施

發病初期,可用苯醚甲環唑做莖葉噴霧預防,半月一次,一般2次即可。

這三種病害比較典型,都是溫室草莓常見的病害,它們發病都和高溫高溼有關係,在防治上有一定的重合性,尤其是農業防治,可以通過改善種植環境,三種病害一起預防。

更多關於無公害種植技術,請關注我們的【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講解】專欄,我們會在裡面隨時更新優質的種植技術和經驗,謝謝。


鄉土生活園藝


草莓育苗期病蟲害如何防治?

草莓一般有兩個育苗期,包括冬季育苗和春季育苗。冬季育苗大多選擇在11月底~12月初,常採用地膜覆蓋技術育苗;春季育苗常選擇在4月初。無論是冬季育苗還是春季育苗,在育苗期間都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一、草莓育苗期的病害防治

草莓育苗期,最主要的病害為炭疽病、霜黴病和葉斑病。針對這些病害,可以選擇80%多菌靈1000倍液,80%代森錳鋅10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10%苯醚鉀還唑1000倍液,進行輪換噴霧使用,效果非常不錯。當然,要是針對炭疽病,可以選用多效唑分在未發病前6月下旬和7月中旬分2次噴施葉面。 此法具有矮控壯苗的功效,提高草莓植株抗病能力。



二、草莓育苗期的蟲害防治

草莓育苗期,最常遇到的蟲害是蚜蟲、蝸牛、夜蛾類、棉鈴蟲類與紅蜘蛛。對付蚜蟲可施用10%蚍蟲啉600倍液;對蝸牛撒入60%四聚乙醛殺蟲劑;對夜蛾類和棉鈴蟲類可施用1.1%天成甲維鹽乳油和4.5%高效氯氫菊酯噴於葉面;對付紅蜘蛛可施用蟎蚜畏1000倍液。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有關於《草莓育苗期病蟲害如何防治? 》問題的看法,大家覺得怎麼樣?如果有不同意見或者對本人觀點有疑問的,歡迎評論指正。


有點意思的事兒


又到了栽草莓的季節,應怎樣防治草莓的病蟲害呢?

草莓種植面臨的病蟲害,也是不少,主要有炭疽病、灰黴病、白粉病、葉斑病、根腐病、葉蟎、地老虎、蠐螬、螻蟻等等。下面,選擇幾種比較容易危害草莓植株的病蟲害,進行分享。



草莓根腐病防治

草莓根腐病主要危害根部,發病之時由新生的根或者細小的根鬚開始,呈現紅褐色不規則斑塊,不及時治療會導致全部根系迅速壞死,沒得救了。根系是藏在地下,土壤裡面,肉用無法透視。那麼,如何才能夠判斷草莓植株是否患上了根腐病。

其實,草莓根腐病在地上的植株部分也有症狀表現,首先是葉片邊緣發黃,變褐色,壞死,最後還捲曲。整棵植株表現出缺水的症狀,最後全株枯黃而死。

對此草莓根腐病,只能夠及時清除。發現病株,立即拔除,並使用瑞毒靈、惡毒靈和農用鏈黴素混合之後灌根,可起到對附近的土壤消毒的作用。另外,還需要對病株周圍的健壯草莓植株,使用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兌水進行灌根,進行保護,七天一次,連續防治2~3次。



草莓的蟲害之蠐螬防治方法

蠐螬,是不容忽視的草莓害蟲。幼蟲之時,就可以食用草莓的幼根和新莖,造成草莓死苗。所以,為了確保草莓栽種之時,草莓苗能夠提高成活率,可採取如下措施進行防治。

在栽種草莓之前,可以使用水胺硫磷或者辛硫磷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如果遇到了比較嚴重的蠐螬蟲害,可使用晶體敵百蟲進行灌根。或者在蠐螬成蟲集中的地區噴灑吡蟲啉。



好了,有關於栽種草莓之時,如何防治草莓病蟲害的問題,就分享到此,歡迎評論指正。


終歸農村


草莓一般在麥收後就會育苗,經歷高溫多雨季節,病蟲害特別多,歸結有。

一,病害。

缺素症,輪斑病,黑斑病,腐黴病,葉枯病,枯萎病,疫病,菌核病,黃萎病,角斑病,青枯病,病毒病,根腐病,炭疽病,白粉病,褐斑病等。


二,蟲害。

薊馬,根線蟲,紅蜘蛛,蚜蟲,金針蟲,地老虎,蠐螬,夜蛾,白粉蝨等。

以上是草莓育苗期常見的病蟲害,掛果期還有果腐病,爛果病等,一生多磨難!

三,防治方法。

1,合理的輪作,育苗地塊每2--3年輪作一次,最大限度減少病菌存活機率。

2,增施有機肥,合理施用磷鉀肥。育苗最好採用壟上育苗,減少因積水造成的病蟲害。摘掉老葉,除掉病株,減少病菌源。

3,化學防治病害的藥劑,72%的農用鏈黴素4000倍液,或72%的可殺得500倍液,或農抗120水劑2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600倍液,或50%的多菌靈600倍液,或70%甲託800倍葉,或70%的代森錳鋅500倍液噴霧防治,以上藥劑交替使用,以免產生抗性。


4,化學防治蟲害的藥劑,氯氰菊酯1000倍液,或甲維鹽1000倍液,或氯蟲苯甲酰胺1500倍液,或苦參鹼等,防治蚜蟲的有吡蟲啉1500倍液或啶蟲脒2000倍液,或吡蚜酮等,紅蜘蛛的有阿維菌素3000倍液,或噠蟎靈,四嗪蟎,三唑錫等。各藥劑交替使用。

防治病蟲害的藥劑除銅製劑外,可混用,同時加入氨基酸類微量元素肥,解決缺素症的發生。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同的建議請在評論區內分享。歡迎關注我,與您協同解決化肥農藥的使用問題!


努力就好


草莓應該如何育苗和防治病蟲害?

草莓的育苗質量好孬與草莓的產量和質量息息相關。優質的育苗產量超過7000斤/畝地,較差的產量僅3000多斤,而且草莓的價格差距2倍以上,根據這個計算畝收益4000元,而有的達到12000元,你說這樣如何是好?


根據種植地裡的情況分享一下草莓的育苗:

1、草莓的育苗時間。冬季育苗在12月左右,種鳥苗時間在8-9月份在地裡進行栽植。並用地膜的形式進行栽植。

2、對土地翻整深度在300mm左右,栽植時深度約100mm,間距200mm一株。

3、基肥用農家土糞便或者煮熟腐爛的大豆肥料。


防治病蟲害最好方法是強壯草莓的育苗以及土地輪換。

2、如有病蟲害,可以用用50%退菌特800倍液、5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10%世高1500倍液、43%菌力克、40%福星等藥劑噴霧,連續噴施2-3次。


小希時間


草莓苗期主要病害有葉斑病,白粉病,立枯病,根腐病,灰黴病,炭疽病等。主要蟲害以地下害蟲去如:線蟲,臍螬和刺吸式口器害蟲蚜蟲,盲蝽蟓以及鱗翅目害蟲卷葉蛾為主。



任何作物病蟲害的防治都要以防為主,要採取綜合防治的方法,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結合化學防治將病蟲害的危害減少到最低程度。


綜合防治措施應該從土壤肥料以及灌溉入手,首先要把準備使用的有機肥充分發酵腐熟滅菌後使用,種植前結合灌溉使用多菌靈,阿維噻蟲胺等農藥殺滅土壤中的菌源和地下害蟲,這樣可以有效防治線蟲,臍螬,根腐病,枯萎病,黃萎病,立枯病等初期病蟲害。

苗期噴施微量元素可以提高草莓整體生長優勢,增強草莓抗逆性,再噴施微量元素的同時加入井岡. 嘧苷素懸浮劑預防真菌,細菌病害的侵染,也可以再加入吡蟲啉,烯啶吡蚜酮等殺蟲劑防治苗蚜,盲蝽蟓等害蟲。



人已醉夢難醒


草莓育苗技術主要包括:育苗時間,苗圃做廂,定植,苗期管理,花芽管理,病蟲害防治等

1,育苗時間。分兩個階段,即冬季和春季育苗。冬季一般在11月底-12月初,種苗一般是9月大田栽植後苗圃剩的苗,採用地膜覆蓋育苗,在第二年3月底4月初破膜。好處是增加草黴苗的苗床生長期,在春季溫度開高時就開始繁殖,有利於避過高溫,增加繁殖株數,培育壯苗。春季育苗時間選擇4月初。在清明前後兩天為宜。

病蟲害管理

防治選擇。治早,治小,治了

葉斑病,重點用7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噴施。

白粉病。70代森錳鋅畝用200克兌水60斤噴施

灰黴病。現蕾到開花期用25多菌靈300倍液、50%克菌丹800倍液噴施

根腐病。移栽前40%蘆筍清粉劑600倍液澆於廂面。


侃大山的平哥


​ 草莓口感酸甜,營養豐富,富含多鍾維生素,被稱為水果中的“水果皇后”。大棚草莓為我國現有的少量反季節水果,又因其管理簡便,經濟效益高,深受眾多大棚種植戶喜愛。用大棚栽培草莓,採果期可以從當年12月一直延續到第二年3月,產量高,效益好。下面我們大家共同學習一下大棚高產的種植管理技術。

​一、草莓進棚前的準備

首先選擇背風向陽、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灌條件好的地塊建棚。栽植前整地施肥 將地塊深翻,起壟作畦,畦寬60釐米,溝寬30釐米,畦高20-25釐米。畦中間開溝施肥,每畝充分腐熟的農家肥3000公斤,複合肥50公斤,硫酸鉀40公斤,覆蓋後整細畦面園土。

​二、選苗定植

​ 草莓苗的品質是高效益的根本,高質量的苗要做到: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根系發達白嫩,鬚根多,植株保留三到五片葉片,葉柄粗壯嫩綠,頂芽無損傷。進棚的草莓苗要選擇適合大棚栽植的品種,不是所有草莓苗都適合大棚種植。一般大眾化的品種有:章姬、紅顏、甜寶,豐香、妙香、法蘭地等品種。草莓苗適時定植的時間一般為 9月上中旬至十月中旬,過晚將影響上市時間。定植於陰天或晴天傍晚,每畦種雙行,行株距為25~30釐米×15~20釐米,畝栽7500株。移栽時先鋪設滴灌或微噴帶然後覆蓋黑色地膜,地膜根據行間距釦眼栽植,栽植時根部深埋3-5釐米較適宜,要將草莓苗朝向壟邊。定植後及時澆水,緩苗期小小水勤澆。

​三、坐果期管理

定植後1個月左右,當日平均氣溫低於17℃時,扣棚膜保溫。扣棚後要加強棚內溫溼度管理,保持晝溫20-25℃,夜溫6-12℃,地溫18-20℃,相對溼度40%。12月至來年1月遇低溫天氣要採用棚內小拱棚保溫。整個生育期肥水需求量大,要經常補充水和肥,通過滴灌及時澆水,並伴隨澆水追肥2次,第一次為催果肥,以氮鉀肥為主,於開花前施入,以促進草莓苗的花芽分化。第二次於果實成熟期,補充磷鉀肥為主,同時可摻入少量紅糖隨肥料同時灌入,可有效提高草莓甜度、口感、同時促進草莓著色,使草莓美觀鮮豔。採收期及時整理植株,每個植株保留多個花枝,摘除過多腋芽、老葉、病葉及果實採收過的花序,以集中養分,刺激新花序抽生。大棚草莓生產中 放蜂授粉是提高草莓坐果率的有效方法。 在初花期採用放蜂輔助授粉,可改善草莓品質,增加產量。

​四、病蟲害防治

草莓的主要病害是灰黴病、白粉病、葉斑病等,要以預防為主,實行綜合防治,採用2-3年輪作,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通風降溼,移栽前土壤要進行消毒。發病時要及時防治,灰黴病可用速克靈800倍液或殺毒礬1000倍液等交替使用噴霧;白粉病可用粉鏽寧1500倍液和杜邦福星600-800倍液交替使用;葉斑病可用甲基託布津800-1000倍液噴霧,採收前七天停止用藥。草莓的主要蟲害有蚜蟲、紅蜘蛛和地老虎等。蚜蟲和紅蜘蛛可用20%增效速滅菊酯、克蟎特、吡蟲啉、蚜剋星等藥劑噴殺,地老虎及其他地下害蟲可用1000-1500倍辛硫磷澆灌毒殺。

以上內容均由志超園藝場草莓種苗繁育中心提供 志超園藝場供應草莓苗











志超農業科技


白粉,低溫高溼造成,

紅蜘蛛,高溫高幹

薊螞,開花時候高溫容易得

根腐病,炭疽病,青枯,都是和幼苗期雨水有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