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齊秦爭霸—天才戰略家的選擇

張儀生平第一次出現在歷史記載中的事蹟是他來到楚國求職,然後。被楚國貴族毆打一頓趕了出來。他沒有先去齊國,也沒有先去秦國,而是最先去了楚國,這個順序值得注意。如果把群雄混戰視為一場爭霸天下的棋局,那麼強國是操縱弱國的棋手,而弱國是被人操縱的棋子。作為一個戰略家,張儀當然是希望做棋手,做棋手才有充分發揮戰略才能的空間,所以他的求職對象應該是優先選擇強國,越強越好。但他沒有去公認最強大的齊國,這說明什麼呢?這說明他認同齊威王的戰略,他認為自己已經不可能制定一個更完美的戰略,對齊國做不出什麼特別貢獻,所以他不去齊國。

齊秦爭霸—天才戰略家的選擇

而在齊國之外,他認為僅此於齊國的當世第二強國是楚國,楚國的傳統戰略是做一個外部平衡手,抑強扶弱,在北方各國之間保持勢力平衡。這是一個合理的戰略,但卻只是一個維持現狀的戰略,並不是一個能讓楚國發展和強大起來的戰略,張儀認為自己可以提供一個更好的戰略,讓楚國崛起,擊敗齊國,然後成為最強國,在楚國自己有機會發揮才能,所以他選擇來到楚國。張儀認同齊威王的戰略,還有他認為楚國是齊國之外的主要強國,這兩件事都說明,他把秦國給遺忘了。

齊威王和張儀都是思維周密,算無遺策的戰略家,如果說他們都不約而同的忘掉了秦國,那在六國當中就沒人能記住秦國。《史記·秦本紀》中說,“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翟遇之。”各國都在有意無意地忽視秦國,在史記中這句話指的是秦孝公剛即位時候的情況,可是經過秦孝公的統治和商鞅變法,這種情況並沒有得到改觀,甚至更嚴重了。這是因為商鞅和秦孝公主要是在秦國內部變法強國,而對外實在沒有多大的戰略戰役行動。

齊秦爭霸—天才戰略家的選擇

張儀被楚國趕出來之後,楚國不知道它錯過了一個崛起的大好機會。張儀接著度過的是一段茫然的日子,現在還能到哪裡去找一個可以讓他當棋手的地方呢?正好這時秦國攻佔河西的消息傳來,張儀突然意識到他以前犯了個大錯,居然把一整個國家給漏算了,對於戰略家來說,這是不可原諒的失誤。別人可能認為秦國是趁魏國抽不出手來撿了個便宜,習慣於對各國實力進行嚴密分析的張儀不會,齊威王也不會,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的便宜可以撿,秦國已經悄悄地完成了由內到外質的變化,二缺一直沒有什麼大的動作,直到公孫衍指揮收復河西。

面對已經在河西經營防線這麼久的防禦名將龍賈,秦國卻按部就班的把他消滅掉,張儀因此得出結論,這個秦國有一定實力,至少是中等,而且往上還有未知數,即使它只有中等實力,比起以前所評估的不堪一擊,可以忽略,已經是一個巨大飛躍了。而現在離商鞅倒臺也不過幾年時間而已,這種事情怎麼可能發生呢?秦國引起了張儀的極大好奇。

齊秦爭霸—天才戰略家的選擇

只有一個解釋比較靠譜,秦國確實變強了,只是以前領導者沒有把它發揮出來。現在的領導者準備開始爭霸天下,所以在這麼短時間內秦國的表現才會出現一個本質變化。它的領導者行嗎?確實行。他聰明,選擇了一個適當時機發起進攻,既比較省力又不引人注目。他有識別和甄選出真正人才的眼光,在攻佔河西的過程中,公孫衍證明了他的能力。他願意破格提拔人才,包括來自外國的人才,對張儀來說,這一點非常重要,在楚國的經歷讓他明白了,並不是你有本事就一定可以求到理想的職位,別人願不願意用你是個大問題。於是他想,既然沒有其他地方可去,為什麼不去這個秦國試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