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不要讓用戶失明現象吞噬你的流量

所有的運營和營銷人員都希望,所有的活動都有效果,所有的投放都有回報,但實際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場景1:促銷活動沒人參加

場景2:拉新活動沒拉到新用戶

場景3:廣告投出去了沒效果

我們策劃了精密的方案,甚至為此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是就是沒有結果,那麼,是什麼導致了效果差呢?真的就是產品不行?你的策劃不行?

其實,這裡面有一個神秘的“用戶失明現象”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今天放羊哥就來給大家淺談下營銷過程中的“用戶失明現象”

不要讓用戶失明現象吞噬你的流量

高達50%的“失明”率。

什麼是“用戶失明現象”?舉個例子:

你和朋友一起吃飯聊天,因為聊得起勁,不知不覺中服務員就把菜都上齊了。

此時,你能回答出這些問題嗎——

服務員一共來過幾次?什麼時候來的?幫你上過菜的是哪幾個人?

如果回答不出來,就是出現了一種“失明現象”:雖然看到了,但是沒有注意到。也可以理解為“視而不見”。

心理學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證明了這個現象的存在。

1999年,Simons和Chabris做了一個簡單的實驗,讓受試者觀看一個不到一分鐘的短視頻。視頻中有黑、白兩支隊伍在互相傳球,受試者的唯一任務是:統計白隊一共傳了幾次球(黑隊不需要統計)。

不過這個任務其實是個幌子,試驗另有玄機:

視頻中間,一個裝扮成大猩猩的人走進隊伍中,對著鏡頭捶打自己的胸膛,停留了幾秒,然後離開。

按道理來說,這麼明顯的大猩猩,不可能看不見。

但事實上,測試結束後詢問他們,幾乎有一半的受試者沒有發現大猩猩。

追蹤實驗對象目光轉動痕跡的眼動儀測量結果顯示,那些聲稱沒看到大猩猩的人,大多數目光也曾停留在它身上——他們“看到”了大猩猩,卻沒能真的“看見”。

當讓受試者們重新再看一遍視頻後,甚至還有一個人強烈懷疑兩次視頻是不同的,第一個視頻中絕不可能有大猩猩。

這就是著名的“大猩猩”試驗。

實驗證明了:即使是非常明顯的信息,也可能會被我們漏掉。

這個實驗重複做過好幾次,每次都幾乎有一半的人沒發現大猩猩。

也就是說,“用戶失明”的發生概率約為50%。

如果這個概率也適用於產品,就意味著有一半的用戶,即使看到了活動,但沒有真的“看見”。這是非常可怕的流量浪費。

很多自媒體文章推薦邏輯也是這個道理:如果平臺推薦100人,但是閱讀量不到10%,平臺就會減少推薦,相反平臺會增加推薦量。這個推薦邏輯就是結合了用戶失明現象,有效的減少了流量浪費。

不要讓用戶失明現象吞噬你的流量

如何減少用戶失明現象

“用戶失明現象”無法避免。這是人類的共性,從我們祖先開始,大腦就是這樣運行的。但是大腦也是有漏洞的。

注意力是由大腦自動分配的。它的分配規則是:是否需要。也就是說,只要信息能被大腦判斷為有需要,就可以獲得注意力了。因此,只要運用一些能被大腦判斷為有需要的方法就能成功減少用戶失明現象,吸引用戶注意力。

1.新奇的內容

人對於新事物的嚮往,源於一種最原始的情緒:恐懼。

遠古時期,在任何一個生存區域內,一種全新生物、災害的出現,都有可能對原始人的生存造成極大影響。

為了逃避危險,為了消除對未知的恐懼,人類會努力瞭解新生事物,化未知為已知。

這種對新事物的嚮往深植於本能中,新奇的內容在潛意識的刪減環節很有可能避開篩選,從而受到關注。

想要破開機械反應的壁障,就需要使用機械反應處理不了的新內容。

2. 製造緊迫感

羅伯特·西奧迪尼的《影響力》中有專門的一章來講述稀缺的作用:人對於稀缺有難以抗拒的追逐慾望。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當一個商品變得稀缺時,意味著用戶從中獲利的機會降低乃至消失,如果需要購買同類商品時,將會產生更高的機會成本。

處於利益最大化的本能,用戶會更加關注稀缺的產品。

雖然看起來很俗套,在文案界也被一些人視為惡俗。但類似於“開業五年僅此一次,錯過再無”、“趕緊看,馬上要被和諧刪除”這樣的信息卻往往能帶來很高的瀏覽量。

3. 價值

無需多說,價值始終是吸引關注的利器。

今天早晨打開公眾號,一些名為《應屆畢業生為什麼可以月入兩萬》、《拿到8K+的工資其實很簡單》的文章,也輕鬆的獲得了比同位置其他文章更多的閱讀量。

每個人都有趨利的本能,因為帶來利益的信息,有可能給人的生存條件帶來巨大的改變。

所以一旦出現利益相關的信息時,人的潛意識都會網開一面,將其提供給主觀意識進行審視,自然容易贏得更多的注意力。

談論價值大小的同時,還有價值與用戶的相關程度。貼近用戶生活的信息,更容易引起用戶投入注意力。

不要讓用戶失明現象吞噬你的流量

4.場景適應性

用戶在不同的場景下,有不同的注意力使用情況,也適用於不同的商業目標。

在用戶處於休閒狀態下:對自身的行為投入的注意力較少,對一些低成本的決策會給予更多的寬容,是促成低成本成交的好時機。

比如,一些人經常提醒自己不要亂花錢,但在不經意間,卻又會在電商網站上購買不少沒太多用處的小物件,就是因為注意力投入較少,意識對決策的審核更寬鬆。

此外,因為有大量的閒置注意力,所以也是接觸新產品的良好時間,一旦產生了興趣,有足夠的閒置注意力可以調動。

5. 注意力成本

用戶在對一件事物投入注意力之前,潛意識會先對了解這件事物所需的注意力進行判斷,並選擇適當的注意力分配額度,這就是注意力成本的問題。

降低注意力成本,是讓用戶願意為你投入注意力的重要環節:

1).簡單直接,通俗易懂:在用戶已經有一定興趣的情況下,簡單直接、通俗易懂的信息將更利於轉化。

一方面,因為簡單、易懂,降低了用戶理解、轉化所需要花費的注意力,從而降低了注意力成本消耗的預期,使用戶更願意為其投入注意力;

另一方面,當用戶投入同樣的注意力時,對簡單的信息會了解到更多,對複雜的信息則會了解較少。

2).邏輯清晰,結構明確:大量堆砌的內容並不能讓你的產品表現的更有信心,那只是用戶投入注意力的障礙。

對產品來說,無論是文字、圖片,還是整體結構,都需要邏輯清晰才便於用戶進行接觸。為用戶提煉、整理內容,提前完成用戶需要投入大量注意力才能完成的工作,給用戶提供注意力成本更低的信息,用戶將更願意為你投入注意力。

3).張弛適度,有節奏感:用戶注意力的投入難以長時間保持同一狀態,即便用戶對產品有濃厚的興趣,也不會長時間保持高度注意力投入的狀態。

需要給用戶適當空間對注意力的使用進行調節,有起有伏,才能將用戶的注意力調用的更長久。

很多用戶,是時代的溺水者,無法集中注意力,無法有效過濾信息,所以我們要為他們稀缺的注意力制訂更完善的吸引策略。

不要讓用戶失明現象吞噬你的流量

我們還可以找出幾個說服用戶注意力的路徑:

中心路徑,適用的人群,一般是人們願意積極主動思考型的,改路徑的方式往往需要令人信服、較為縝密的論據,以達到說服的目的。

外周路徑,當用戶無暇思考或覺得無關己要、甚至沒有時間時,不假思索的外周說服路徑線索,通俗易懂的表達反而更為奏效。

這些你生活中常見的場景,你會發現:知乎的作者、得到的大咖們在用中心路徑(論點、論據)推銷著他們的理念和觀點,引發的態度或認知是較為持久的,形成理性認知。

抖音的用戶、點評的評論、淘寶的圖片在用外周路徑(情緒、經驗、感官)的方式說服你接受他們的營銷,引發的感受往往短暫性的,形成感性評價。

利用這些方法來包裝關鍵信息,就可以引導用戶關注到它們,從而減少在關鍵信息上出現“用戶失明現象”。

根據80/20法則,20%的工作能帶來80%的收益,減少“用戶失明現象”,就屬於這20%的工作。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給大家的實際運營帶來幫助,放羊哥不放羊,專注企業裂變營銷,低成本引流。

運營:放羊哥助理(RESN890) 文章策劃:劉純 整理編輯:章環 美術設計:楊崇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