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曾肆虐中國天空吊打盟軍,零式為何最後淪為“自殺特攻機”?

日本的航空工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算得上是強國。日本的航空工業支柱——三菱重工在二戰初期開發的一款戰機也讓同盟軍隊驚詫不已:它小巧輕便,空中格鬥時兇狠靈活,迴轉速度遠遠超出盟軍同時期所服役的戰鬥機。而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從菲律賓一直殺到馬來亞半島,幾乎無敵手。而隨著技術發展和美國的介入,這款戰機卻又最終演變成為了神風特工隊飛行員駕駛的“自殺特攻機”。它就是讓日本人為之驕傲的零式系列戰鬥機。

曾肆虐中國天空吊打盟軍,零式為何最後淪為“自殺特攻機”?

▲1937年設計,1939年首飛的零式戰鬥機無疑是日本在二戰中最為出名的傑作。在1940年的璧山空戰中,掛有“紅日”圖案的日本海軍航空兵首次投入了這款鋁質戰鬥機,就讓中國空軍付出了13架戰機被擊落的慘痛代價!而日軍的零式不過戰損2架。

曾肆虐中國天空吊打盟軍,零式為何最後淪為“自殺特攻機”?

▲締造了日後“零式神話”的崛越二郎。而他本人也在戰末參與設計了包括“烈風”“雷電”等先進戰鬥機。但終究無法挽回日本的敗局。

事實上,零式戰鬥機所依賴的空中格鬥戰術是可以被破解的。早在1941年,駐中國的飛虎隊駕駛P-40系列戰機就總結出了對付零戰的經驗:不要與其在低空盤旋繞回轉,而是在中高空位置採取高速俯衝的方式,在一定條件下讓零式戰鬥機陷入“失速”的狀態,隨即反殺.而美軍在經歷了早期一系列被動挨打以後,也不斷的總結出自己的“抗零之道”。這其中最為經典的就是針對零式戰機的脆弱裝甲,將機炮上所用的彈藥全部改為穿甲燃燒彈。美軍的意圖是在命中敵機後,使其起火燃燒,而日本飛行員由於沒有有效的滅火措施,只能選擇棄機或者是隨機一同墜毀。這樣的方式到了1944年6月的馬里亞納群島空戰中更為明顯。在那場被美軍稱之為“馬里亞納獵火雞大賽”的空戰中,日軍驕傲的零式戰鬥機只要被擊中就會起火燃燒,最終爆炸!

曾肆虐中國天空吊打盟軍,零式為何最後淪為“自殺特攻機”?

▲P-40戰鬥機在初期的戰鬥中雖然在武備上不如裝備了99式20毫米機炮的零式戰機,但其在俯衝性能上要遠比前者強得多。與此同時,陳納德將軍指揮的飛虎隊乃是美軍當中首支正面與日軍零戰對敵的部隊。但對於陳將軍關於日軍新式戰機出現的提醒,美軍高層卻並沒有放到心上,因而造成了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美軍在戰場上的接連慘敗。

曾肆虐中國天空吊打盟軍,零式為何最後淪為“自殺特攻機”?

曾肆虐中國天空吊打盟軍,零式為何最後淪為“自殺特攻機”?

▲1942年,美軍從所羅門群島上繳獲了一架完好無損的零式戰機後,隨即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與研究。很快找出了一套“破零之道”。而時光前進到1944年6月的馬里亞納海戰,大量裝備F4U“海盜”F6F、“地獄貓”戰鬥機的美國海軍航空兵,幾乎是以吊打的方式,將曾經肆虐遠東的日軍航空兵殺的片甲不留。

到了1944-45年,曾經在太平洋戰場上橫行霸道的“零噩夢”已然消失了。結果日軍為了挽回敗局,不惜在當時發動青年飛行員進行“愛國式決死攻擊”。這就是所謂的神風特攻。能夠掛載副油箱且航程遠的零式戰鬥機,無疑是這些速成菜鳥飛行員不二的選擇。為了達到最好的特攻效果,日軍甚至會將零式戰機上的機槍,機炮全部拆掉轉而將整個戰機除了座艙外塞滿炸彈!但就算是“神風”,也再也無法挽回日本人在太平洋上的最終失敗了。

曾肆虐中國天空吊打盟軍,零式為何最後淪為“自殺特攻機”?

▲頭纏旭日旗,看似耀武揚威的日軍飛行員

曾肆虐中國天空吊打盟軍,零式為何最後淪為“自殺特攻機”?

▲駕駛戰機出擊的神風特攻隊戰機得到了無數人的歡送,但飛行員們都知道,這將是他們最後的一次出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