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為齊白石所敬佩,徐悲鴻的摯友,待為人知的書法篆刻家楊仲子

他是近代音樂教育家,也是書法篆刻家,曾擔任5年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中央美院前身)。他為近代音樂教育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其書法篆刻成就也深得齊白石、郭沫若、徐悲鴻等大家的推崇,被稱為“以占卜文字入印的第一人”。

為齊白石所敬佩,徐悲鴻的摯友,待為人知的書法篆刻家楊仲子

楊仲子

楊仲子(1885—1962),亦名楊祖錫,號粟翁。音樂教育家、書法篆刻藝術家。他幼承家學,熟讀詩書,有較深的中國古典文學根底。1901年考入南京江南格致書院,3年後出國留學,入法國貢德省大學理學院,同時自學音樂理論和鋼琴。1910年,考入日內瓦音樂學院,主修鋼琴和音樂理論。其間,曾在伯爾尼大學音樂會上,演奏他所創作的樂曲《反對戰爭者之呼聲》,表達了他對當時正進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憎惡之情。

為齊白石所敬佩,徐悲鴻的摯友,待為人知的書法篆刻家楊仲子

青年楊仲子

1918年回國,他響應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號召,入北京大學,致力於藝術教育事業。1920年後先後在北京大學文理學院、京師女子大學二部音樂系、北京女子文理學院等校任教授。1932年,就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1928年更名。原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1937年,日軍侵佔北平,他被迫離職避居。1938年起,在重慶曆任國立女子師範學院教授、國立音樂院院長、教育部音樂教育委員會主任等職。1947年在南京任全國音樂學會理事長、禮樂館編纂、國立戲劇專科學校教務主任兼教授等職。新中國成立後,在江蘇省文史研究館任職。

為齊白石所敬佩,徐悲鴻的摯友,待為人知的書法篆刻家楊仲子

楊仲子篆刻草稿

致力音樂教育

1920年夏,他回國後,立即投人到倡導音樂教育的行列中去。他與從德國學成歸來的蕭友梅等四處奔波,竭力請命,克服重重困難,於是年秋,開闢了我國第一個現代音樂教育的園地— 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音樂體育科,翌年獨立為音樂科。後又演變為國立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音樂系,並任系主任兼鋼琴教授。還先後任北大音樂研究會、北大音樂傳習所鋼琴導師,並參與北大管絃樂隊的演出,以鋼琴代替所缺聲部,為20世紀中國第一個公演的管絃樂隊成員之一。1925年,北京美術專門學校改組為藝術專門學校,增設音樂系,任系主任兼鋼琴教授。他身體力行,在兼顧繁重的行政事務的同時,親自執教,往返於多所學校授課,勞盡心力。

為齊白石所敬佩,徐悲鴻的摯友,待為人知的書法篆刻家楊仲子

1927年,北洋軍閥政府以“音樂有傷風化,無益於社會人心”為辭,下令取消音樂教育。這種暴力強權,使現代專業音樂教育之萌芽遭嚴重摧殘。對此,楊仲子聯合音樂界同仁奔走呼號,經各方竭力維護,僅存北平國立女子文理學院音樂系。為維護初創的音樂教育事業,他置個人安危於度外,挺身而出,撰文《質疑》向軍閥政府提出質詢,為中國音樂教育界請命。

為齊白石所敬佩,徐悲鴻的摯友,待為人知的書法篆刻家楊仲子

徐悲鴻致楊仲子信札

1932年,楊仲子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北平淪陷。他決意不在日寇手下工作。投敵的某些人一再勸說他出任藝術學院院長,均被拒絕。不久,他喬裝打扮,離開北平,繞道香港越南,經雲南、貴州到大後方重慶,任重慶白沙國立女子師院音樂系主任兼教授。從20、30年代的十多年間,他在傳授西方音樂、建立中國音樂高等教育制度、倡導民族音樂等方面,建樹良多。

為齊白石所敬佩,徐悲鴻的摯友,待為人知的書法篆刻家楊仲子

楊仲子“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

印人楊仲子

李路平先生在《沉浮與際遇——江蘇篆刻60年文獻綜述》中寫到:楊仲子篆刻因其妹夫胡小石之故,受李瑞清“求篆於金”一派影響,致力將甲骨、吉金文字融會貫通,旁引經義,探求古文字嬗遞之跡,其修養亦深,出手不凡。早在20年代,楊仲子的篆刻就與齊白石齊名。徐悲鴻稱他是“以占卜文字入印的第一人”。楊仲子喜以金文入印,章法錯落有致,頗得齊白石的稱道,徐悲鴻所用印章,大多出自其手。楊仲子曾自輯為《漂泊西南印集》、《哀哀集印存》及《懷沙集》,粟子廣採遺印一百七十餘方、名家題詞,及楊仲子所書甲骨金文輯為《楊仲子金石遺稿》。

為齊白石所敬佩,徐悲鴻的摯友,待為人知的書法篆刻家楊仲子

楊仲子“福慧雙修”

楊仲子與劉半農、劉天華等、皆一時之交。教學之餘,與書畫篆刻名家齊白石、陳師曾、姚茫父、徐悲鴻、張大千、王夢白、壽石工等雅集於中山公園水榭,論藝談心,書畫之外,尤醉心於篆刻,自上世紀二十年代起,四十年間樂此不疲。

為齊白石所敬佩,徐悲鴻的摯友,待為人知的書法篆刻家楊仲子

楊仲子“相見時難別亦難”印底1934

為齊白石所敬佩,徐悲鴻的摯友,待為人知的書法篆刻家楊仲子

印文

為齊白石所敬佩,徐悲鴻的摯友,待為人知的書法篆刻家楊仲子

印頂

為齊白石所敬佩,徐悲鴻的摯友,待為人知的書法篆刻家楊仲子

邊款一

為齊白石所敬佩,徐悲鴻的摯友,待為人知的書法篆刻家楊仲子

邊款二

為齊白石所敬佩,徐悲鴻的摯友,待為人知的書法篆刻家楊仲子

邊款三

盧溝橋事變發生,輾轉移徙重慶,居青木關。時國事蜩螗,棲止難定,唯有訴諸金石,“哀故都之日遠” “哀郢”“別時容易見時難”“多情自古傷離別”“相見時難別亦難”等印,皆當時之制。既得甲金之壯美,又含秀逸韻致,氣格高古而風格獨具。其妹夫、著名書法家胡小石有詩云:

丈夫失志鑿山骨,火鳶貼貼風運斤。

彌天四海說雕篆,丁鄧盡是畸零人。

楊子落南窮賣琴,竭來石上吐心音。

千城飛火嶕嶢在,摩刃寧論上堵琴。

為齊白石所敬佩,徐悲鴻的摯友,待為人知的書法篆刻家楊仲子

楊仲子“多情自古傷離別”

楊仲子於1946年為石學鴻印譜序文“吾人僅取法明清,似難脫前人窠臼,抗禮當代名賢。撥趙立漢應求之於殷契周金、秦權漢甓、匋簡泉鏡之間,質之雲孫以為何如”。

為齊白石所敬佩,徐悲鴻的摯友,待為人知的書法篆刻家楊仲子

郭沫若題其印集雲:殷契周金秦權漢瓦,懷古幽情凝於一石;碧化萇弘赫其有赤,聰之無聲中有霹霹。齊白石論人印少有認可,而1931年正月為其作白文“見賢思齊”一印系以跋:仲子先生之刻,古工秀勁,殊能絕倫,其人品亦駕人上,餘所佩仰;又於五月齊白石為其作“不知有漢”一印,邊款有“仲子先生刊印古勁秀雅,高出一時”之評。徐悲鴻曾說:朋輩中負才藝最廣博者莫過仲子,仲子以化學工程師而專攻音樂及西洋文學、中國辭章,至於繪事金石乃其最晚出之緒,而精諳亦歷史上之第一流。

為齊白石所敬佩,徐悲鴻的摯友,待為人知的書法篆刻家楊仲子

楊仲子“哀吾生之須臾”

楊仲子與徐悲鴻

楊仲子在瑞士時與徐悲鴻等人過從甚密。徐悲鴻曾回憶:“1919年冬天,應楊仲子邀請,悲鴻曾去瑞士遊覽。這位才華橫溢的楊仲子先生,當時在瑞士學音樂,他們的家就住在日內瓦湖的北岸。楊仲子先生因擅長金石書畫,很樂於與悲鴻交往。在他的陪同下,悲鴻又一次領略了日內瓦湖山的秀美。”

為齊白石所敬佩,徐悲鴻的摯友,待為人知的書法篆刻家楊仲子

徐悲鴻 楊仲子肖像紙本 水彩

楊仲子在瑞士學業有成,同時也獲得了愛情。他博得了一位音樂同好的青睞和愛慕,她便是房東女兒英·詹妮(En.Jenny)。這位姑娘於1887年11月21日誕生在瑞士洛桑,她擅長西洋箏的演奏,亦能彈奏鋼琴。對於音樂共同的愛好,使他們走到了一起,並組成了一個美滿的跨國家庭。1920年夏,楊仲子偕夫人回國定居,夫人從此使用楊燕妮作為中文名字。仲子夫婦育有一子,名小石。楊小石(1923-2017),是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科的創建者和見證人之一,他主編的《英語修辭學》等著作為英語人才的培養做出了卓越的探索和貢獻。

為齊白石所敬佩,徐悲鴻的摯友,待為人知的書法篆刻家楊仲子

徐悲鴻 楊仲子側面肖像紙本 水彩

1928年9月間,徐悲鴻收到北平大學藝術學院的聘書,請他去擔任院長。楊仲子時任音樂系主任兼教授,夫人燕妮任公共系法文教師,有了更為頻繁的見面和交流。楊仲子先生聰明過人,專攻音樂,又精於書畫篆刻,悲鴻所用的許多印章,大都出自楊仲子之手。

為齊白石所敬佩,徐悲鴻的摯友,待為人知的書法篆刻家楊仲子

徐悲鴻《楊仲子全家福》

1928年末,徐悲鴻因為學校發生風潮,受到排斥、難施主張而準備去職南迴,所以在離別前,想要為一直在異國他鄉給予他照顧的楊仲子繪一幅全家福。徐悲鴻運用在歐學習的經驗,以光影素描為基礎,利用解剖學、透視學的方法,運用中西融合的方式,給這個中西結合的家庭描繪了一幅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全家福。

為齊白石所敬佩,徐悲鴻的摯友,待為人知的書法篆刻家楊仲子

2018年7月 徐悲鴻《楊仲子全家福》油畫 以1680萬元成交

楊仲子指點京劇大師周信芳

1926年,周信芳赴北京演出,那次的演出盛況空前。楊仲子本是京戲迷,他幾場戲看下來,發現周信芳在臺上的演出存在一些不足之處,而一般觀眾並不能看出來。散場後,楊仲子即去後臺見周信芳,提出建議。周虛心接受,邀楊仲子去全聚德酒樓吃烤鴨。席間,楊仲子又誠懇地建議周信芳要多看歐美經典影片,多借鑑西方電影藝術家的情感表現手法。周信芳深以為然。

為齊白石所敬佩,徐悲鴻的摯友,待為人知的書法篆刻家楊仲子

京劇大師周信芳演出中

兩年後,周信芳在上海演出《追韓信》時,有一場景為蕭何一邊讀詩一邊用肩背做由松到緊的動作,表現蕭何感情的波動,觀眾從肩背的動作能夠感受到蕭何內心的變化。有一次鄭亦秋與周信芳談到這段表演,向他請教,周信芳說我這是從美國電影明星約翰巴里摩爾那裡學來的……後來人們稱讚周信芳背肩也會演戲,骨節裡都灌滿了戲……

為齊白石所敬佩,徐悲鴻的摯友,待為人知的書法篆刻家楊仲子

京劇大師周信芳

1961年下半年,中央文化部及全國文聯決定為周信芳拍攝一部彩色影片《周信芳的舞臺藝術》。拍片持續了幾個月,儘管年事已高的周信芳很疲勞,但也很興奮。一日,多年好友田漢(時任全國劇協主席)從北京去上海開會,在一次酒宴上,他心情沉重地告訴周信芳:老友楊仲子已患病多日,恐將不久於人世。 當年物資供應緊張,周信芳特用僑匯卷購買了奶粉、肉鬆等禮物匆匆趕往南京,看望了重病中的楊仲子,令他甚為感動。1962年楊仲子辭世於南京,享年77歲。

為齊白石所敬佩,徐悲鴻的摯友,待為人知的書法篆刻家楊仲子

楊仲子書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