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在成都掃了輛共享單車,騎行2000多公里到西藏!小夥:我是被逼的

一直以來騎行川藏線是不少人的夢想,

專業公路自行車、摩托車…

都是騎行進藏的交通工具。

然而,你能想象用共享單車

騎行幾千公里

從成都一路騎到西藏嗎?

成都小夥蔡振鋒掃了一輛共享單車騎去雅安天全,

本想找“驢友”徒步進西藏,

沒想到一個意外,

這位成都小夥刷新了共享單車騎行新高度,

就這麼一路騎啊騎……

騎到了西藏…

辭職後做準備

圓“徒步進藏夢”

記者第一次聯繫到蔡振鋒的時候,他已經沿318國道川藏線騎行了接近2000公里,抵達西藏自治區林芝市的工布江達縣,剛找到旅館住下來。

工布江達縣距離拉薩只有288公里遠,沿318國道騎行大約還有3到4天左右的路程。從7月23日騎車從成都出發那天算起,這個小夥子已經獨自騎行了一個月零六天。

20來歲的蔡振鋒1.75米身高,中等身材,體型壯實。和現在許多年輕人一樣,都有“西藏夢”,但苦於平時工作太忙一直未能成行。

蔡振鋒一直在成都工作,今年5月,工作發生變動,他於是辭職決定圓了自己的徒步進藏夢。5月底,他便開始在家鍛鍊身體,一系列準備後,最後借鑑網上“驢友”們的經驗,蔡振鋒帶上洗漱用品、換洗衣服和登山杖輕裝出發。

在成都掃了輛共享單車,騎行2000多公里到西藏!小夥:我是被逼的

帶上裝備,蔡振鋒出發了

由於對獨自徒步進藏還是有些沒底,蔡振鋒約了兩個朋友一起旅行,不巧的是,幾個人的時間怎麼也湊不到一起,思前想後他決定自己一個人先出發,“我畢竟都鍛鍊一個月了,再拖的話半年時間都要浪費掉。”

他告訴記者,最開始準備先騎車到雅安,因為大多徒步進藏的旅行者都是將這裡作為起點的,這樣在路上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也可以搭伴前行。

原計劃徒步進藏

陰差陽錯被逼騎共享單車

7月23日,蔡振鋒騎著共享單車從成都出發,第一天騎到蒲江後已經感覺身體很疲憊,“騎了有大概70多公里,路上喝了20多瓶水,那時候天氣特別熱,一出門就一身汗,真的太累了。”

他說,自己在網上看騎行“驢友”的經驗帖,大多人都覺得最開始三天是很辛苦很累的,因為不適應這樣高強度的運動,但蔡振鋒咬牙堅持了下來,第二天一鼓作氣騎到了雅安,想在當地找個徒步進藏的同伴。

出乎意料的是,當時蔡振鋒遇到的進藏旅人都是騎行者,一連等了兩撥人,都沒等來一個徒步的人,他覺得不能再等下去了,於是準備繼續自己的進藏之路。當時雅安有共享單車的還車點,但蔡振鋒查了地圖後發現,發現天全縣就在距離自己不遠的地方。

“那不如騎去天全還好了。”

抱著這樣的想法,蔡振鋒騎去了天全,然而到達目的地之後,他驚訝地發現由於這個縣城人口太少,連共享單車都沒有。這個樸實負責的小夥子不願意將共享單車隨意丟棄在這裡,於是乾脆直接騎車上了318國道,這才有了他騎共享單車進西藏的故事,這完全是沒法還車給逼出來的。

四千多米的高原小城

想借力摩托車卻狠狠摔了一跤

作為初次騎單車外出旅行的蔡振鋒來說,他騎行的經驗並不豐富,在路上的第十天就在理塘摔傷了。

蔡振鋒說草原上天氣多變,騎行時看見了局部下雨的景象:“我當時要騎車穿過下雨地帶,為了速度快點,我找了個摩托車在前面帶路,用一根繩子拴在單車前面的掛鉤上,把我的車和摩托車連接在一起,依靠摩托車的動力帶著我的車往前走。結果路上有一個急彎,摩托車在前面迅速剎住了,但我的自行車是剎不住的,一下我就摔出去了,褲子和膝蓋都摔破了,手腕扭傷,到現在騎車都有點隱隱作痛。”

在成都掃了輛共享單車,騎行2000多公里到西藏!小夥:我是被逼的

把共享單車系在摩托車上“借力”

從共享單車上摔到地面後,蔡振鋒腦子裡閃過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完了完了,這下人要摔壞了。”

不過幸運的是,除了一些皮外傷,蔡振鋒身體沒有大礙,如果當時造成骨折,他的“進藏夢”早就提前夭折了。不過,直到記者採訪他時,他說他的手腕還有些腫痛,估計是軟組織挫傷。

在成都掃了輛共享單車,騎行2000多公里到西藏!小夥:我是被逼的

蔡振鋒的膝蓋在理塘摔傷

遭遇“亂石路”——

扛起共享單車往山上走

騎車進入318國道後,蔡振鋒看見了很多和他一樣騎車進藏的人,“但大家騎的都是專業的山地車和公路車,只有我是共享單車,引來了許多好奇的目光。”他笑著說,進入新溝鎮後,當時天氣惡劣,大雨滂沱,路上積水也很多。雖然路途艱辛,但由於騎行夥伴很多,也並沒有感覺到孤單,反而特別有意思。

蔡振鋒坦言,看見這一路上的環境後,自己漸漸也沒了要徒步走去西藏的想法,“我們一路上騎車都非常累,如果換成走路肯定身體上更吃不消,反正周圍也沒有還車的地方,那不如就繼續往前騎吧。”

在成都掃了輛共享單車,騎行2000多公里到西藏!小夥:我是被逼的

蔡振鋒一路騎著的共享單車

然而,山路的崎嶇還是超過了蔡振鋒的想象。騎出邦達前往業拉山的路上,一次道路選擇失誤,使他差點想扔掉共享單車。

“業拉山的上山路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走小路,就是徒步者或者牧羊人踩出來的野路,另外一種就是走公路。但公路需要繞很大一圈,小路我看著可以一眼看見山頂,相當於抄近路,所以當時就選擇了小路。”回想起自己這個決定,蔡振鋒苦笑著大呼愚蠢。

“那個路看著就兩公里,我想著不遠車可以推上去,結果上山了才發現小路上都是亂石,自行車根本推不動。”

實在沒辦法,蔡振鋒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先揹著包往山上走20米,再下來扛著車往山上走30米,這麼循環交替,兩公里的路途足足走了三個小時。

那個時候他第一次產生了想放棄這輛單車的想法:“我身體消耗太大,走完這兩公里我就把包裡所有帶的補給都吃完了。”走完這兩公里後,離山頂還有一段距離,蔡振鋒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公路推車上去,再也不敢抄小路了。

最終下午一點多登上了海拔4658米的業拉山頂。此刻他已經精疲力竭,看見山頂上有個倒在地上的路牌,他想也沒想就枕著揹包躺在路牌上睡了過去。

在成都掃了輛共享單車,騎行2000多公里到西藏!小夥:我是被逼的

業拉山口,蔡振鋒躺在路牌上休息

直到有路過的人看見坡子上停著共享單車後詢問車主,蔡振鋒才被驚醒。一看時間,已經睡了一個多小時了。

怒江72拐一路滑下來

磨破一雙鞋

一覺睡醒後已經是下午兩點多,蔡振鋒開始他的下山之路。儘管沿途風景秀麗,山巒綿延疊嶂,天空湛藍深邃,但這條路也是318國道上最陡峭最著名的路段——怒江72拐

蔡振鋒騎著單車一路從山頂下來,沿路的風呼嘯而過,由於速度過快,他只能在下坡時依靠雙腳不斷摩擦地面增大阻力來減速,兩隻鞋子成為了剎車工具。

蔡振鋒對記者說:“我不敢完全捏緊共享單車的左右兩個剎車,因為畢竟不是專業的山地車,況且這個車最開始在成都騎出來的時候大概七八成新,我不清楚車輛的耗損情況,中途也沒換過車,生怕萬一‘捏死’剎車會對車子造成什麼不好的影響,中途損壞。”

在成都掃了輛共享單車,騎行2000多公里到西藏!小夥:我是被逼的

蔡振鋒走過怒江72拐

在這段堪稱驚險的路上,蔡振鋒同時用車剎和“腳剎”,一口氣“滑”了三個小時騎下了山。

他粗略地算了一下距離,從業拉山頂到怒江江邊大約四十多公里,他笑言:“說是怒江72拐,真正一路騎車滑下來何止72拐啊!”

就這一趟下山路,蔡振鋒唯一的鞋子也給磨破了。因為沿路很少有商店,一直沒有機會換掉磨破的鞋子和褲子。偶爾遇見一家有褲子賣,但店主不讓試,只能放棄購買,現在他還穿著之前才在理塘草原時摔破的褲子。

他有些無奈地說:“我也想換的,但是不給試也不敢買,現在就這麼將就穿著。”

然烏到波密

一天騎了130公里

過了怒江後,越往後面的路途,需要翻越的山坡也越來越多,蔡振鋒每天的騎行路就是在不斷登山和下山,他回憶自己行路最多的一天是從然烏鎮騎到波密的下山路段,路途130多公里,當天海拔從3900多直降到2700多,一邊是萬丈懸崖一邊是奔騰而過的江水。

而在然烏鎮之前,攀登安久拉山的路途一路以上坡為主,蔡振鋒花了整整三天。也就是花三天時間上山,一天就滑下來了。

在成都掃了輛共享單車,騎行2000多公里到西藏!小夥:我是被逼的

在此之前,蔡振鋒還看見了紅色的瀾滄江,後來有“驢友”告訴他,因為前一天從如美鎮到覺巴山發生了泥石流,山體滑坡導致攜帶有大量紅土泥沙以及石塊混入江中,把瀾滄江水染紅了。

在成都掃了輛共享單車,騎行2000多公里到西藏!小夥:我是被逼的

318國道的險峻路段

雖然“自討苦吃”但並不後悔

共享單車是為城市道路短途騎行設計定位的,並不適用於野外。騎行318國道這種野外長線最好是專業的公路自行車或山地車,因此蔡振鋒的選擇可以說真有點“自討苦吃”。

小蔡很無奈地告訴記者:最大的感覺就是不能變速,不能分配體力。上坡騎不動,下坡騎不快。揹著行李負重騎行又加劇了這個劣勢。

共享單車“升級”當公路車使用,還有一個先天缺陷:剎車太弱。特別是下坡時不敢使勁剎,生怕剎車線斷掉引發危險。下怒江72拐大急坡時,蔡振鋒不得不借力“腳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別人一天能騎上百公里,我最多就七八十,速度比別人慢,卻比別人體力消耗更大。”但蔡振鋒表示,這一路雖然“自討苦吃”但並不是很後悔。畢竟驗證了自己的體力意志和膽量,318國道沿途的美景也時不時讓他“大飽眼福”。這裡可以套用一句俗語:身體在地獄,眼睛在天堂。

在成都掃了輛共享單車,騎行2000多公里到西藏!小夥:我是被逼的

318國道沿途的風景

像小蔡這種無後援騎行川藏線最擔心的就是遇上惡劣天氣。

29日傍晚,記者接通蔡振鋒手機時,他正在趕往松多鎮的路上,當地此時大雨傾盆,根本沒法騎行,小蔡只能推車走,但是他告訴記者“再累也不敢休息,怕趕到住宿地太晚路上遭遇危險”。當時距離松多鎮還有30多公里,當晚到達松多鎮時已是晚上八九點鐘了。

30日傍晚,蔡振鋒也是九點多鐘才趕到拉薩郊縣墨竹工卡縣城。這兩天裡多次遇到大雨和冰雹,全身被淋溼6次,幹了又溼,溼了又幹,到達縣城時終於雨過天晴,加上目的地近在眼前,蔡振鋒可以說心情超爽,暫時忘記了趕路的疲乏,看縣城傍晚的天空感覺美得令人窒息!

▽讓蔡振鋒大開眼界的美景

在成都掃了輛共享單車,騎行2000多公里到西藏!小夥:我是被逼的

在成都掃了輛共享單車,騎行2000多公里到西藏!小夥:我是被逼的

在成都掃了輛共享單車,騎行2000多公里到西藏!小夥:我是被逼的

在成都掃了輛共享單車,騎行2000多公里到西藏!小夥:我是被逼的

昨天下午5點19分,這個執著而又勇氣可嘉的小夥成功抵達拉薩,打卡布達拉宮。

在成都掃了輛共享單車,騎行2000多公里到西藏!小夥:我是被逼的

他成功抵達拉薩,打卡布達拉宮

專業選手:川藏線騎共享單車太“厲害”

一位網名為“非飛”的專業的騎行選手,得知小蔡的“壯舉”後連誇“厲害”。因為共享單車與專業公路自行車相比,自重大很多,風阻也大,安全係數低,制動系統差。小蔡能將川藏線騎下來除了年輕體力好以外,個人意志力頑強也是個重要因素。

為了方便讀者做比較,這位專業人士還舉例:專業公路自行車時速可達25公里左右,川藏線騎行時間最短的記錄是運動員孫暉創造的,他在一次極限挑戰賽中,騎行川藏線全程2160公里,用時僅6天17小時39分。

沒有優惠卡,騎行費用近2000元

蔡振鋒此次川藏線騎的是某品牌共享單車,記者聯繫了該單車的運維部門,想了解他這次騎行費用總共花了多少錢。

該公司回覆稱,由於川藏線路況複雜,從用戶騎行安全的角度考慮,不建議用戶使用共享單車進行超長時間騎行,同時也希望該用戶注意安全,安全抵達目的地。

該單車的騎行費用與騎行時長掛鉤,每半小時一元。目前,除了全國無門檻免押金外,還推出月卡、季卡、半年卡、年卡的限時優惠活動,如果用戶購買了優惠卡,可以免費騎行單車。

記者瞭解到,小蔡並未辦理任何優惠卡,從7月23日到8月31日,騎行時長為40天,每天48元,騎行費用約192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