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最全輔食添加指南精華版(帶餐單)

輔食添加也許是有娃家庭最容易產生家庭矛盾的事情。我的一個朋友,她家人就堅持要給娃第一口固體食物吃自己熬的米粥,理由是米粥養胃最好吸收。

堅持科學育兒的她雖然不贊同,但也一下子說不出令她家人信服的理由。由此家庭矛盾開始...相信看完這篇輔食添加“指南”後,她一定能做出完美的說服!

最全輔食添加指南精華版(帶餐單)

寶寶馬上要添加輔食啦~

隨著寶寶的生長髮育,寶寶的消化能力逐漸提高,單純的乳類餵養不能完全滿足6月齡後的嬰兒生長髮育需求了,因此嬰兒需要由純乳類的液體食物向固體食物逐漸轉換。但這並不代表母乳不再有營養。

長按關注↘

給你需要的育兒乾貨

01

為什麼要加輔食

適時添加輔食,除了要滿足營養素的需求外,添加輔食另一個重要目的是鍛鍊寶寶咀嚼吞嚥能力和胃腸道消化能力,為寶寶今後斷奶後的成人飲食模式進行完美過渡。

02

添加輔食的時間

各國公認的添加輔食的時間基本是6月齡左右。2016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特別指出——堅持6月齡內純母乳餵養,滿6月齡起添加輔食。

一般來說,根據寶寶生長髮育情況的不同,4~6個月起均可進行添加輔食嘗試。作為媽媽來說,除了記得4~6個月這個關鍵數據外,更重要的是關注以下這些現象:寶寶挺舌反射消失,能夠可以扶坐或獨坐,對大人的食物開始產生興趣。當寶寶同時符合這些條件時,就說明該加輔食啦!

03

第一口輔食怎麼加

對於第一口輔食,可以是鐵強化米粉也可以是紅肉泥,關鍵是“富鐵的泥糊狀”食物,當然鐵強化米粉對媽媽來說更為方便。

媽媽們需要特別注意“鐵強化”三個字,而不是自己家裡用大米研磨出的米粉。無論是鐵強化米粉還是紅肉泥,都是富含鐵的食物,是為了滿足寶寶對鐵的需要。

寶寶接受第一口輔食後,就應該儘快引入更多的食物,豐富寶寶的“輔食庫”。儘快引入也不是毫無規律的,一般要遵循以下三條輔食添加原則:

1、每次只新增一種食物

豐富寶寶“輔食庫”時,媽媽們要切記每次新增的食物應該是單一食物。單一食物可以很好的判斷寶寶是否對這種食物過敏,是預防食物過敏非常重要的措施。

只有當寶寶幾種食物都分別添加過,並且消化吸收良好時,才可以將這些食物混合餵養。

每次新增一種食物時,都要觀察寶寶的胃腸道是否耐受,通常來說就是有沒有嘔吐、腹瀉、出疹子等過敏症狀的發生。謹慎起見,媽媽們可以在2-3天多次餵養該食物後再確定寶寶能否接受,之後再引入其它食物。

2、由稀到稠、由少到多

同樣一種食物,根據寶寶月齡不同,做法也不同。食物的性狀應該從泥糊狀(紅肉泥、米粉、菜泥)-半固體(爛糊面、紅肉末、軟碎菜)-固體(水果粒、菜粒、紅薯塊)。

除了輔食的性狀要循序漸進,每次新增一種食物時,也要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則餵養。先試喂一小勺,嘗試2~3次後,寶寶如果不排斥,那接下來幾頓便可以逐漸加量。初開始添加米粉時,一定不要過稠,要細滑,這樣寶寶才好接受。

切記每次新增一種輔食時,給予少量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填飽寶寶的肚子,而是為了觀察寶寶對這個新食物能否接受,有沒有發生過敏症狀。

04

添加輔食後奶量該如何調整

4~6個月當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後,輔食所提供的能量應儘快接近攝入食物中總能量的1/3。

一歲時輔食提供的能量幾乎佔到攝入食物中總能量的1/2。

1歲以後,輔食成為了寶寶餐桌上的主角,奶則成為配角。

一般情況下,添加輔食前寶寶每天需要飲奶800-1000ml。開始添加輔食後,奶量便可以逐漸減少至每日600-800ml,並且餵奶的次數也應該相應減少,頻率降低。

1-2歲的寶寶,按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日需要維持約500ml的奶,其餘全部靠攝入的“三餐”來滿足生長髮育的需求了。

05

不同月齡的輔食實操

以下我以各國推薦的6月齡後添加輔食來給媽媽們做一份不同月齡的輔食實踐操作。

0-6個月

純母乳餵養,保證每日800-1000ml。如母乳不足,可用嬰兒配方奶粉補齊。

6個月左右添加輔食

每天保持600~800ml奶量,每天喝4-6次奶,1次輔食。鐵強化米粉、紅肉泥、雞蛋羹、薯泥、水果泥。作為輔食添加的頭一個月,並不強調輔食攝入的量,旨在順利引入含鐵豐富的輔食,並且儘快豐富食物種類。

需要媽媽們注意的是,除了水以外,鐵強化米粉是可以用母乳或配方奶進行衝調,從而增加營養密度。

8~9個月

每天保證母乳or配方奶600ml,喝奶3-4次,輔食2-3次。該階段的寶寶咀嚼吞嚥能力有進一步提高,可以逐漸用末狀食物替代泥狀食物,但仍應根據食材性質進行相應加工。

該時期對輔食的攝入量也有所提高,通常情況下每天保證一個全蛋,50克肉禽魚類,主食、蔬菜和水果視寶寶胃口提供。

常吃的食物可以是:

主食:爛糊面、粥(稠)、米粉(稠)

葷菜(或富含蛋白質):肉末、蛋羹、雞肉泥、魚泥、蝦泥、豆腐、豌豆泥

蔬菜:西蘭花碎、胡蘿蔔(研磨成帶有小顆粒的糊狀)、南瓜、葉菜泥(開水中綽燙後研磨成泥)

水果:蘋果、梨、香蕉、草莓、西梅、木瓜、牛油果,對於稍許堅硬的水果可以切成小粒

2~3次輔食應穿插在兩頓餵奶間,儘量安排在大人就餐的時間進行輔食餵養,有利於寶寶之後適應成人的飲食模式。

10個月到1歲

保證母乳or配方600ml,每天喝奶3-4次,輔食2-3次。該階段是引入“手指食物”最好的時期,顆粒狀的食物,需要一定咀嚼能力的食物是當下最適合做手指食物的。

常吃的食物可以是:

比如,黃瓜條、香蕉條、蘋果條、雞柳、魚片、白煮蛋、烤麵包條、豌豆、玉米粒、胡蘿蔔粒等等。食物的軟硬度要循序漸進,要根據寶寶的咀嚼吞嚥能力安排合適的手指食物。

手指食物並不是該時期寶寶輔食的全部,手指食物的目的是為了鍛鍊寶寶手眼協調能力和咀嚼吞嚥能力,其他輔食仍應按8~9個月的模式給予,處理加工可以更粗一些,食物性狀可以以顆粒狀、塊狀為主。

1歲以上

1歲以上的寶寶應已經接近大人的飲食模式,三餐兩點。大人吃的食物種類基本寶寶都可以吃,不過仍要以清淡為主。鹽、辛辣的調味料不建議加入輔食中。奶量可以維持在500ml左右。

其他廚房調味品也應減少用量。此時期的輔食目的是為了訓練寶寶自行進食的能力,能讓寶寶獨立就餐。

常吃的食物可以是:

每天保持1個雞蛋,50-75g與禽肉,50-100g穀物、100g蔬菜、50-100g水果。

奶量維持在500ml左右即可,並且鮮奶、酸奶、奶酪均可引入寶寶的菜單中,豐富奶製品的形式。

該時期的奶及奶製品攝入成為配角,穿插在三餐之中。既可以作為點心給,也可以晨起、臨睡時。

06

輔食食材需特別處理

1、植物類食物

根莖類:洗淨削皮,切小塊後煮爛或蒸熟,然後再用研磨碗或攪拌機制成泥糊狀(可酌情加水)。推薦土豆、胡蘿蔔、紅薯、南瓜、紫薯等。

葉菜泥:適當浸泡後用流水沖洗,然後在沸水中汆一下,將葉菜裡的農藥殘留降到最低。然後再用研磨碗或粉碎機搗碎。推薦有菠菜、青菜等。

水果泥:去皮去核,切成小塊後搗成泥狀或直接用不鏽鋼勺直接刮食。推薦蘋果、香蕉、獼猴桃等。

注*:1歲內建議選擇味道不太甜、不太酸的水果,避免口味過重。

2、動物性食物

肉泥:豬瘦肉或牛腩去筋膜,洗淨後切塊剁碎,或用料理機粉碎成肉糜,加適量水蒸熟。

肝泥:正規渠道購買豬肝,流水沖洗表面,將整塊豬肝剖開成兩瓣,用刀在剖面上刮出肝泥。或蒸熟或煮熟後,剁成泥。豬肝是含鐵非常豐富的食物,但由於維生素A含量極高,不適合高頻率食用,一般一週一次即可。

魚泥:將魚洗淨、蒸熟或煮熟,取魚肉部分用勺壓成泥。

蝦泥:蝦仁剁碎或粉碎成蝦泥,蒸熟或煮熟即可。

注*:動物性食材處理過程中可以加少許薑片去腥預處理,加工前取出即可。

最全輔食添加指南精華版(帶餐單)

07

關於輔食常見的Q&A

1、剛開始添加輔食時,是先喂輔食還是先餵奶?

建議先母乳餵養,在嬰兒半飽時再喂輔食,然後再喝奶喝飽。

如果寶寶非常餓,脾氣又很壞,建議可以先給點奶安撫下寶寶的小情緒+小肚子,但先餵奶的總量不超過50毫升,以免喝飽吃不下輔食。

2、除了紅肉泥和鐵強化米粉外,還有哪些食物是高鐵食物?

其實紅肉和鐵強化米粉是鐵的最佳來源。

動物肝臟也是含鐵非常豐富的食物,但由於維生素A含量過高,食用頻率要控制。

此外綠葉菜、菌菇和豆類中也含有較豐富的非血紅素鐵,雖然吸收利用率不及紅肉,但和維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一起食用,可以促進非血紅素鐵的吸收,也是鐵的良好來源。

但說到底,補鐵最經濟實惠可行的仍然是紅肉泥和鐵強化米粉。

3、水果需要加熱再給寶寶食用嘛?

不需要。常溫的水果可以直接拿來給寶寶食用。除非寶寶是過敏體質。

4、自己研磨的米粉可以給寶寶吃嘛?

不要!用大米自己研磨出來的米粉營養價值完全不如經過營養強化的鐵強化米粉。況且還存在重金屬汙染的風險。

5、添加輔食後出現便秘怎麼辦?

首先這是正常現象。寶寶添加輔食後,胃腸道適應新的食物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裡可能會出現便秘或腹瀉,包括排出的便便裡有未經消化完全的食物殘渣(比如胡蘿蔔)。

媽媽們不需要過多擔心,通常過兩天就回自行好轉。培養合理的飲食搭配和良好的排便習慣是預防便秘的最佳手段。

此外有助於排便的食物有母乳、蔬菜、菌菇、帶籽水果等。

6、吃了某種事物就會嘴邊起紅疹,是過敏嗎?

食物引起的過敏非常常見,症狀輕重程度不同。中重度的食物過敏才需要徹底迴避該種食物。

輕度過敏可以少量多次嘗試,反而有助於降低致敏性。此外根據最新的研究表明,推遲添加易過敏食物,如雞蛋、魚、堅果、豆類、小麥、海鮮等,並不能預防嬰幼兒食物過敏的發生。

也就是說過敏就是命,早晚都會發生。因此開始添加輔食後,就可以逐漸引入不同種類的食物,以提供不同的營養素。越早發現,反而可以越早介入。

小e在最後給大家附上寶寶一日餐單樣例,機智的小仙女們可以採用同類替換的原則,舉一反三的弄出一週不同的花樣。

寶寶餐在不過敏的情況下儘可能的豐富食物種類。同時注意不同月齡需要不同質地的輔食。

7~11個月輔食安排

7-8個月寶寶一天的食譜按需餵養母乳或配方奶3-4次(600-800ml)正餐1~2次半碗營養米粉1/2~1勺肉類1~2勺蔬菜1勺水果泥點心1~2次兩餐之間嬰兒營養點心(例如紅薯泥等泥湖狀小食)水果泥

9-11個月寶寶一天的食譜按需餵養母乳或配方奶(2-3次)(600ml )正餐2~3次半碗/一碗營養粥1勺肉類2勺蔬菜2勺水果點心1~2次麵包條/紅薯條/營養點心蔬菜條水果泥或水果條

黃色: 穀物類 紅色: 肉、魚、蛋、豆類

綠色: 蔬菜類 橙色:水果類

1-2歲輔食安排

1-2歲幼兒一天的食譜可參考所列的份量預備食物,各類食物可同類替換早餐半碗糧食類早餐1小杯奶(100-150ml)2顆草莓早點1小杯乳酪(可用一杯原味無糖酸奶代替)午餐1/2碗~1碗麵條1~2勺雞肉2勺捲心菜+2勺番茄午 點1片面包1小杯奶(100-150ml)1/4個蘋果晚餐1/2碗~1碗軟飯1~2勺魚肉2勺西蘭花+2勺胡蘿蔔幾瓣橙子或桔子晚點寶寶需要時供應: 1杯 120ml的奶

黃色: 穀物類 紅色: 肉、魚、蛋、豆類

奶類 綠色: 蔬菜類 橙色:水果類

希望e享家分享的東西對您有幫助!

e享家好月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