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番茄細菌性斑點病」呈上升趨勢!

受5月中下旬降雨天氣的影響,當前番茄細菌性斑點病發生呈上升趨勢。

為害症狀:

現階段番茄細菌性斑點病主要危害葉片、莖稈,以葉片為害最為明顯。

葉片染病:下部老葉先顯症,並逐漸向上蔓延。發病初生水漬狀小圓點,病斑逐漸擴大呈暗褐色,圓形或近圓形,對光透視可見病斑周圍具黃色暈圈,隨著病情發展,病斑逐漸變褐色或黑色。若病斑發生在葉脈上,可沿葉脈連續串生多個病斑,葉片因病致畸形。

「番茄細菌性斑點病」呈上升趨勢!

番茄細菌性斑點病

發病條件與傳播途徑:

(1)病菌喜溫暖潮溼環境,最適發病條件為:溫度20-25攝氏度,相對溼度90%;最易感病生育期:育苗末期至定植坐果前後,多雨年份有利於該病的發生與發展。

(2)田間植株發病後,病原細菌通過雨水反濺、雨露或澆水等途徑從植株自然氣孔或傷口侵入,在田間進行多次再侵染,加重病菌危害。

防治技術要點:

(1)加強田間管理。合理密植,合理掌握田間溼度,溼度持續偏大或降雨偏多時,及時進行中耕散墒。

(2)定植後使用5%氨基寡糖素水劑30毫升/畝,兌水40-50升,經二次稀釋後全田莖葉噴霧處理,提高植株抗病性與抗逆性,促進植株穩健生長。

(3)雨前或雨後使用20%噻菌銅50毫升/畝,兌水40-50升,經二次稀釋後全田葉面噴霧處理,可有效預防該病的發生。

(4)發病初期至發病盛期使用20%噻菌銅100毫升/畝,兌水40-50升,經二次稀釋後全田葉面噴霧處理,可快速抑制該病擴展與蔓延,達到治療該病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