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看待美國跟墨西哥達成自由貿易協議這件事?“自由”兩個字在該協議中怎麼解釋?

啊寶7702


根據美國商務部長羅斯的表述,目前比起和美洲之外地區的貿易關係,特朗普似乎更傾向於把注意力放在“北美洲內部”,也就是美國與墨、加的貿易關係。在中期選舉即將到來的時候,也許處理好NAFTA的問題更簡單,效果也更明顯。這也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近期王部長訪美沒有取得太大的進展。可能在美國看來,現在還不是談這些問題的時機。

雙方基本上都有舍有得。從墨西哥的角度來看,之前美國強調的“日落條款”似乎有了鬆動,這就意味著雙方貿易協定的穩定性將大幅增強,有助於增加投資和貿易的穩定性。從美國的角度來看,墨西哥將允許美國的資本更多地進入墨西哥的能源領域,而北美生產的汽車零部件將至少70%來自美加墨三國。

汽車問題相關協定的達成,本質上也是有利於加拿大的。所以我們看到,在美墨談判取得一定進展之後,美加的談判也有可能加快。而當美國穩定了北美的貿易關係之後,恐怕才會將注意力放到與外部大國的貿易談判中。

美國真的在乎一直說的“強制技術轉移”、“知識產權”嗎?恐怕未見得。這些可以讓美國站在道德的高地,但並不是特別迫切的問題。能不能切實服務於美國的投資、就業,恐怕才是特朗普重視的。也就是說,很多時候,他們嘴上所說的,可能並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我們不能隨之起舞。

現在,太平洋兩岸的兩隻大象,經過第一輪的互相試探之後,開始從外圍尋找突破。美國和歐洲、日本、墨西哥、加拿大在加緊地談;我們和英國、非洲、歐盟也在加緊地談,雙方就像圍棋一樣在佔據自己的勢力範圍。不久之前,提出了所謂“零關稅”的概念,美國如果能率先實現,對我們確實是不小的壓力。而美國的動作確實很快,如果北美、日本、歐洲都被特朗普率先爭取到,局面將會變得對我們很不利。


稻門YAO


自由貿易顧名思義就是讓貿易更加的順暢。國與國直接的貿易存在著非常多的限制例如關稅、限制資本等保護本土勢力的措施。自由貿易協議就是為了把這些限制給去除,使得貿易更加的方便,試想你是願意走平坦的地面還是崎嶇的地面呢?貿易也一樣,取消貿易壁壘有助於增加雙方貿易活力。



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原本就簽署有自由貿易協議,這就是所謂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而在特朗普上臺後,奉行美國優先政策,認為這個協議正在讓美國的流失大量的崗位。為此,特朗普一如既往的撕毀協議,重新談判,爭取讓美國製造業回暖。在於墨西哥達成的新協議中,美國提出一系列措施限制製造業出逃,而且還提升了美國汽車產業在北美自貿區的市場份額,確實有在扶持製造業發展。



美國和墨西哥達成了協議,那麼最難受的應該就是加拿大了。現在的優勢明顯在美國一方,美國方面甚至還放話,如果加拿大不能滿足美國的要求,那麼貴把加拿大排除在自由貿易外,這種威脅在如今的背景下威力甚大。特朗普對於加拿大的要求被墨西哥多的多,作為一個發達國家,加拿大必須進口更多的美國產品。如今的加拿大估計也非常的著急,外長都提前結束了訪問歐洲的形成飛往華盛頓,等待著他的應該就是特朗普的磨刀霍霍了。


局貓財經


首先,糾正一個說法,目前美墨兩國並非正式“達成”貿易協議。

根據特朗普8月27日的表態,美國政府只是把這份新的協議界定為“原則性的初步協議”,這不是一個已經完善的協議。

而且,從協議簽署的程序上來說,在沒有取得美國國會和墨西哥官方的批准之前,這份協議也不可能最終出爐,因此說“達成協議”為時尚早。

其次,再來說說所謂的“自由”在協議中的含義。

實際上,從初步達成的協議內容來看,個人覺得,對墨西哥而言非但不“自由”,反而充滿了“喪權辱國”的意味。

比如協議對汽車行業工資作出規定:40-45%的汽車產品製造中,工人必須至少拿到每小時16美元的工資。據美國勞動部數據,美國汽車工人每小時平均工資超過22美元,但是對墨西哥來說,每小時支付16美元工資是在太高了,現在墨西哥的平均水平是每小時僅3美元。如果墨西哥喪失了低勞動力成本的優勢,這樣的協議還有什麼意義?

此外,協議對知識產權和勞工權利作出規定,使得盜取知識產權更加困難。協議還要求墨西哥允許開展更多的勞資雙方的協商談判。

從這些來內容來看,墨西哥是處處受制,美國倒是十分的“自由”。但是墨西哥也沒有辦法,籤一個這樣的協議,總比不籤而受到美國關稅大棒的打壓要好一些。

第三,再來說說如何看待“美墨新貿易協議”這事。

這份協定的目的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1993年版本的升級,更大程度上刺激美墨兩國的製造業和投資。協議內容豐富,包括汽車、知識產權和勞動權利等等。但是許多條款跟奧巴馬時代的TPP合作協議的內容很相似,不過特朗普一上任就已經退出TPP了。

協議的一些內容規定很有針對性,比如協議規定,為了避免關稅,75%的“汽車產品清單”——包括零部件和配套設施,都必須在美國或墨西哥境內生產製造。這與目前規定的62.5%的比例相比,有了大幅提高,目的就是要在美國和墨西哥增加汽車製造行業的就業崗位,而不是給亞洲國家創造就業機會。

全面認識該協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把握:

1.協議的有效期是多久?美國和墨西哥一致同意,6年後對本協議進行重審,如果覺得合適,有效期可以再延長16年。如果雙方有任何的不滿意,將會舉行幾輪新的談判。

2.對加拿大來說意味著什麼?加拿大是NAFTA的成員國,但是卻沒有被納入本次美墨貿易協議中。其實,這是特朗普在對加拿大施壓,迫其加入。而且特朗普還威脅,如果加拿大不從的話,將對產自加拿大的汽車和零部件商品徵收重稅。據悉,加拿大外交部長本週已經火速趕赴華盛頓,商談協議之事。

3.美國國會是否會批准這項新的協議?當然會,特朗普可能已經向國會正式提交了協議文本,國會將在90天內對該協議作出批准或否決的決定。但是,國會希望特朗普簽訂的是一份涉及美墨加三個國家的貿易協議,許多議員都要求特朗普把加拿大也“帶上”。如果特朗普提交的是僅僅美墨兩國的貿易協定,這將會增加國會予以否決的可能性。

4.墨西哥還要做其他什麼?墨西哥也需要再簽署協議,而這還有一點複雜,因為墨西哥政府正處於換屆過程中。今年12月,墨西哥現任總統恩裡克涅脫,將被新的總統當選人歐不拉多取代。目前,涅脫政府正在衝刺般完成協議,以便墨西哥國會在新總統上任前有時間批准。

5.這是否意味著NAFTA的終結?特朗普政府關於新貿易協定的情況說明書,將其形容為“NAFTA的現代化”和“對成立24年的NAFTA進行升級”,這等於是承認這樣的事實,即許多原來的貿易條款將會保留下來。所以,這並不意味著NAFTA的終結,NAFTA的貿易規則仍然有效。新的協議它最多也是就是重新命個名,而不是廢除原來的一切。特朗普也曾威脅要“終結”NAFTA,但根據特朗普滿嘴跑火車的性格,大可一笑了之。

6.對美國工人和消費者意味著什麼?白宮官員希望,新協議通過增加其他國家向北美銷售廉價商品的難度,從而為北美地區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但是這也有可能使得汽車、卡車的價格更加昂貴,美國消費者們可能要花更大的價錢購買。一些經濟學家也警告稱,美墨協定把加拿大排除在外,將會給企業發展帶來很大聲的困惑,有可能造成就業機會減少或促使企業向海外轉移。

最後,需要指出,美墨協議也並非外界想象的那麼樂觀。

一個重要原因,是目前的美墨協議沒有提到如何解決特朗普政府今年實施的鋼鋁關稅問題,而這是兩國貿易關係中的重點難點,墨西哥一度採取了報復性反制措施。協議也沒有在更大範圍內解決我們所熟知的“232關稅”問題,這對是特朗普政府以國家安全的名義,對外國商品所徵收的關稅。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加拿大加入該協議的可能性也就充滿變數了。加拿大官員們日前已有表態,加大拿已經被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所傷害,他們絕不會參加一個損害本國工人和企業利益的協議。

所以,如果特朗普希望的北美自貿協定的“升級版”要順利出臺,那還是要經受不少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