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下)|乘势而上 开启现代化新滁州建设新征程

《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我们既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乘势而上开启滁州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三个同步”和“五个阶段”的安排,聚焦“346”奋斗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好中加快、能快则快,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滁州。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下)|乘势而上 开启现代化新滁州建设新征程

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

●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

【阶段安排】

●到2018年末,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全省靠前,总量进位或缩小与排位在前城市的差距;

●到2020年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总量冲进全省第三;基本实现市第六次党代会确立的“346”目标;

●到2022年末,多数经济指标总量进入全省前三,人均指标超全省平均水平;

●到2035年,综合实力进入省内强市行列,基本实现现代化;

●到2050年,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新滁州。

【目标任务】

●多数指标进入全省前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

●城乡统筹达到新水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生态环境获得新改善,森林覆盖率达36.2%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提升到43%,中心村环境整治达标率达100%;

●民生福祉实现新提升,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

【着力聚焦“五个方面”】

——聚焦创新创业,着力强化产业支撑

加快建设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加速推进“三重一创”建设。以惠科项目为创新发展“一号工程”,重点发展先进制造、特色农业、文旅康养、智慧经济、现代金融等五大产业,培育10家产值超百亿企业,打造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及装备制造、健康营养、非金属矿精深加工4个千亿产业,推动市经开区经营收入五年翻一番,滁州高新区经营收入超千亿,西部大工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产值超千亿。

——聚焦协调协同,着力建设美丽家园

以东部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和西部大工业基地建设为协调发展“一号工程”,加快与南京同城化、合肥一体化进程,着力打造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聚焦绿水青山,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以明湖生态湿地建设为绿色发展“一号工程”,着力打造生态明湖、智慧明湖、传世明湖。加快省级绿色生态城市综合试点建设,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生态市、森林城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深入开展绿色滁州行动,围绕“一核两轴三网四级多点”生态空间和产业布局,重点发展“三树一苗”150万亩以上,聚力发展七大林业产业。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让城乡环境更加优美。

——聚焦动力活力,着力深化改革开放

抓好农村综合改革、综合医改、放管服、新型城镇化、社会事业领域等五大改革,最大限度激发活力、释放红利。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统筹对内合作与对外开放,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交流合作,深度融入南京、合肥都市圈,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以滁宁城际铁路建设为开放发展“一号工程”,建设大江北协同区。

——聚焦共建共享,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以脱贫攻坚为共享发展“一号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健康滁州2030”行动,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争办第十五届省运会。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均衡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多样化养老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下)|乘势而上 开启现代化新滁州建设新征程

2018年重点工作安排

【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全市要确保更快(增幅位次保证在全省前五),各县(市、区)要务求多超(增幅在全市平均水平以上)。

【重点做好八项工作】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4家,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5家;

新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工业设计中心3家,培育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省级2家,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

全年授权发明专利600件以上,争取省级科技奖补类、计划类项目80个以上;

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超2.7万户,其中私营企业5000户以上。

持续厚植发展优势

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综合医改、放管服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新型城镇化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更高水平强化开放合作,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积极推动与江北新区全面对接,支持汊河、乌衣、金牛湖等节点地区深度融入;

推动滁宁合作项目化,推进与合肥一体化,落实省促进皖北发展政策,参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

启动“无水港”项目,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00家以上。

着力壮大实体经济

1)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新增1000个家庭农场,争创1个国家级、2个省级和8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0%以上;

打造特色农业,实现粮食总产超86亿斤;

打造绿色农业,力争“稻虾连作”发展到22万亩,争创1个国家级稻渔综合示范区;

打造功能农业,争创省级田园综合体试点;

打造品牌农业,发展品牌粮油100万亩、特色果蔬茶(菊)50万亩、健康水产50万亩,生产优质畜禽产品30万吨,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00个;

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再上新水平,持续推进68个省级中心村建设,改造农村危房1万户;

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90%以上村庄脏乱差得到有效治理;

打好精准脱贫年度战役,确保实现定远县摘帽、23个贫困村出列、2.9万贫困人口脱贫年度目标。

2)推动制造业做大做强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全年新增规上企业超80户;

围绕高端制造,力争全年实现战新产业产值870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20%以上;

围绕智能制造,力争全年完成技改投资470亿元,培育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各5家;

围绕精品制造,力争全年开发新产品300个以上,培育安徽名牌企业20家、标准化示范企业2家、工业精品6个,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家以上;

围绕育大培强,力争全年新增百亿元和50亿元企业各1家、亿元企业20家。

3)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力争增加值增长11%;

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年度完成总投资50亿元以上,谋划推进新业态旅游项目10个以上,加快全椒、南谯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京东数字产业园、滁州跨境电商产业园、创达电子商务城建设,推动网萌、云伙计、子曰科技等做大做强,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380亿元;

大力培育限上商贸企业,力争总数超1000家,力争新增上市企业2家以上,新增贷款250亿元以上,直接融资超120亿元。

4)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全年县(市、区)经济总量达到1550亿元。

不断扩大有效投入

1)聚力双招双引

力争全年引进市外亿元以上项目超400个,到位资金950亿元,力争百亿级大项目县(市、区)基本覆盖;

着力抓招才引智,力争全年新组建院士工作站10家左右,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5个以上。

2)加快项目推进

力求平板显示、光伏玻璃等一批重大项目尽快签约落地;

新开工建设朝野电视、国能锂电池、三棵树涂料、立光电子、远大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等亿元以上项目400个;

加快推进隆达电子、迈达电子等400个在建项目,力促天鼎丰非织造布、嘉安汽车、远达彩印等300个项目竣工;

谋划储备项目600个以上,加快PPP项目建设,争取入库项目100个以上。

3)提升园区平台

推进开发区优化整合,建成区面积拓展到200平方公里;

市经开区冲刺全国50强,确保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分别达40个、30个、20个以上,引入30亿元以上或3亿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再有新突破;

推动滁州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全椒开发区扩区获批,争取苏滁产业园和汊河经开区“去筹转正”;

推进凤阳·宁国、定远·肥东、明光·肥西合作园区建设,加快定远盐化工业园建设步伐。

全力建设美丽滁州

大滁城建设上,实施好总投资330亿元的200个左右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30亿元以上;

琅琊山成功创建5A级景区;

县城建设上,天长、明光、定远、凤阳4个县城要拓展新区、提升老城,新建续建项目超400个,完成投资超300亿元;

镇村建设上,加快水口、炉桥、大墅、临淮关等重点镇建设,精心培育铜城国家级特色小镇和秦栏、女山湖2个省级特色小镇;

完善基础设施,加速推进滁淮高速、合宁“四改八”工程,争取滁宁城际(滁州段)、合新高铁和滁西环、滁天、来六、明巢高速等开工建设,实施好滁州大道、G328绕城段、G104明光段等10条干线工程,做好合滁宁高铁、宁淮城际、滁州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建设美丽公路100公里;

除险加固小型水库110座,解决7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

倍加呵护碧水蓝天

推进森林公园建设,全年完成造林21万亩,创建1个省级森林城市、6个省级森林城镇、40个省级森林村庄;

持续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

打好蓝天保卫战,突出工业废气、餐饮油烟、城市扬尘等污染治理,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

打好碧水攻坚战,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抓好黑臭水体、农业面源污染等治理;

打好净土持久战,推进定远、来安2个国家级治理修复试点项目,实施13个市级治理修复项目;

争创国家海绵城市试点、省级节水型城市。

不断提升幸福指数

着力办好10件实事

改造棚户区6500户;改造老旧小区35个、安置小区20个;迁建农贸市场1个、升级改造2个、治乱提标9个;完成18个社区办公用房达标工程;改造背街巷道49个;改造公厕74座、新建6座,改造垃圾中转站12座、新建3座;完成主城区水体环境治理5个;新增公办幼儿园3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所;新建社会公共停车场2个;实施老年人高龄津贴提标以及免费乘坐城市公交车扩面至滁城65周岁以上老年人和所有持证残疾人。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1)打造学习型政府

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强化政治定力和政治担当,切实增强“八种本领”。

2)打造创新型政府

坚持“优”处着眼,坚持“高”处着力,坚持“新”处着手。

3)打造法治型政府

严格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强政府信用建设。

4)打造实干型政府

要敢于担当抓落实,要雷厉风行抓落实,要优化机制抓落实。

5)打造服务型政府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执行力,定期开展网络问政、行风评议、明查暗访等活动。

6)打造清廉型政府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下)|乘势而上 开启现代化新滁州建设新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