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上海崇明區啟動“兩無化”大米戰略

近日,上海市崇明區正式啟動不用化學肥料、不施化學農藥的“兩無化”大米戰略。在啟動儀式上,崇明區農委主任宋學梅介紹了崇明“兩無化”大米戰略合作背景意義,崇明區委常委、副區長吳召忠等為指定的5家“兩無化”水稻生產基地授牌,併為本次“崇明大米”區域公共品牌宣傳推廣特邀“媒體觀察團”成員發放了聘書。上海市水稻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曹黎明介紹,崇明探索“兩無化”大米生產經營模式,有著生態、技術和品種的優勢,特別是在品種方面,為了滿足市場對香軟的需求,崇明區形成了合理的早中晚優良品種系列。2017年,從“賣稻穀”轉向“賣大米”提升了“崇明大米”品牌影響力;如今,又跟擁有品牌渠道的市場主體聯手,對於“崇明大米”品牌的提升都是很有意義的。

今年兩會時,崇明區委書記唐海龍表示,全區將推出1萬畝堅決不用化肥、只用有機肥和生物農藥的水稻,以後逐步推進。這種自信,源於崇明擁有自然生態優勢、“兩無化”種植優勢和生產管理優勢。

“崇明大米”亟須品牌溢價,“兩無化”稻穀每畝產量只能達到950斤左右,綠色稻產量也沒法跟雜交稻比,如果賣不出好價格,體現不出附加值,推廣顯然會受挫。崇明區農委彙集各方專家智慧,制訂了《優質水稻訂單農業實施方案》,對內整合水稻生產、加工、保鮮、保險等方面的優勢資源,對外聯手品牌渠道。

據瞭解,通過今年的試種,崇明區將建立高標準水稻“兩無化”生產、綠色標準化生產操作指南,集成應用機械化育插秧、栽培、肥料運籌、病蟲草害防治等技術,制訂優質水稻生產的“崇明規範”,有序推進“兩無化”大米生產經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