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格物”到底是什麼意思?

譚孝生


"格物",是《大學》中首先提出來的,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八條目,正是以"格物"作為"修身"的起始點一步步實現直到"平天下"。

但是,在《大學》中雖然提出了"格物致知",但並沒有做出進一步的解釋,而是直接從"誠意"(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開始鋪設,這就給後人理解制造了多種可能性。朱熹認為有關"格物致知"的部分已經佚失,就用程頤的一段解釋來進行補充,這個補充,自然偏向於朱熹的理解。


"格物",是否如一些校訓所展現的那樣,具有西方科學的探究精神?當然不是,中國古代對於自然的研究,並不習慣去推究其背後的原因,著重在於記錄,一些科學家雖然有了重大發現,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表明,中國古代的意識並不是向科學傾斜,而是重在倫理道德以及政治。

因此,"格物"的"物",首先可以當做"人際的倫理關係"去理解,而不是哲學上的萬事萬物,一切都朝向倫理道德,就如同詩詞從景開始,最後還是抒發詩人內心的情緒和情感一樣,各種"格物",最後都指向著倫理道德,看儒家的經典,幾乎都是如此。


個人比較傾向於王陽明對"格物致知"的解釋。

"格物"的"格",王陽明最初去"格竹子",實際上就是圍繞著竹子苦思冥想,如果有西方的思維邏輯指導去做,興許能揭示一些科學道理,但"格竹子"這事,王陽明並沒有方向,因而也就殫精竭慮,積勞成疾了。"龍場頓悟"之後,王陽明解釋《大學》,把"格"解釋為"正","物"就成了"事",也就是使不正歸於正,事情、心靈都可以"正"。而"致知"就是"致良知",與外在的知識並沒有多大關係。連起來的意思就是:時時使事情和心靈正大光明,就能實現自己的良知,達到知行合一。


總而言之,中國古代傳統思維方式,有著自身鮮明的特質,總體趨向是倫理的、政治的,或者說,古代中國人文精神,關心的是現世,至於上帝老天或者天堂地獄,基本思維方式是"敬鬼神而遠之"——存而不論。


南山劉向雄


《大學》裡面講到“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制其國;欲制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由此可見,格物的重要性,小編認為,格物就是了解世間萬物的變化規律,通過表象,去理解事物最真實的含義。說白了格物就是知識的學習,但我認為這裡的知識是廣義的,不僅侷限於書本上,還包含一些為人處世的原則。知識的學習是一切的根本,只有掌握到知識後,才能有所成就。

明代心學家王陽明(王守仁)就是格物致知的代表人物。在被貶後,經過自身的不斷思考和學習,最終成為了心學集大成者。我認為其提出的“知行合一”完整了概括了格物致知的內在含義,說簡單點就是你說掌握的知識要應用於實踐當中,在實踐當中去檢驗,就像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知行合一才是格物的本質。


Power泡兒


回答“格物”問題的朋友很多,但是有些回答的是有問題的,我還看到有些朋友用禪宗,道家來解釋,更是錯誤。有些人說格物是出自王陽明,哪有那麼晚?!我來簡單說說吧。

“格物”一詞最早出自《禮記·大學》,也就是後來說的“四書”裡的那個《大學》。《大學》全文不長,但是提出了儒家的“三綱八條目”,所謂“三綱”(不是父為子綱那個哦!)即:明明德,新(親)民,止於至善。八條目是: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後面四條,大家都熟悉吧!


實際上,這八條目是儒家向士人提出的由低到高,由自我到外放,有個體到社會的要求。正心,誠意說的是個人品質,格物,說的是對外界的認識,屬於方法論。致知是格物之後的結果。從字面上說,格物,就是把物放置在相應的位置,也就是說,儒家“格物”的意思是要求正確認識事物,這個物包括客觀世界,世界的性質與規律,社會,社會規律等,從而形成“知”。

很多人一說“格物”就想到王陽明,他在《傳習錄》裡討論“格物致知”的問題,並不是他發明創造了什麼,而是為了反對朱熹。王陽明很多思想來自明代很主流的理學思想,而理學正宗就是南宋朱熹。但是他又有很多認同陸九淵心學的地方,所以,在分析具體問題的時候,又常常反對朱熹。(順便說一句,心學不是王陽明最先提出,起碼陸九淵比他早。)王陽明對《大學》頗有心得,並以此為武器,批判朱熹。



“格物致知”等問題絕不可從禪宗入手,首先時代不一樣,《大學》之文約成於戰國,禪宗是啥時候的事情?晚的多。再有,宋明理學雖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佛家影響,所謂三家合流是也,但是宋儒的反佛情緒是有目共睹的。拿佛家解釋儒家,大忌。


我就是JH先生


格物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儒家做人處事的那種境界。

從我自己來說,我是一名刀匠,做事當從基礎做起,先學“格物”,研習做刀的基本技法。冶煉,鑄造,鍛打,鏘磨,雕刻,裝配,紋飾,制鞘,開刃,養護,一點一滴,都屬於格物。倘若不從這些基礎的學起,而妄談所謂流派、風格,就像沒有基礎的空中樓閣,不免陷入空談。



所謂“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

掌握了熟練的技法,自然會對這一領域的事物產生一些認識,進而有了一些自己的觀點。我想這就是格物致知。



觀點日益深刻,就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流派,也就達到了“誠意,正心”的境界。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當在某一領域達到較高的境界,就該“兼濟天下”,繼續提高修養,以自己的專長和見解,做符合天下人利益的事。



鄙人不才,專注做刀20年,自忖應該處在誠意正心的境界吧。

我是刀匠張勇,微信公眾號:匠人工坊。


knife名刀


“格物”,意思是窮盡事物之理,無不知曉。儒家倡導“格物致知”的哲學思想,意思就是通過學習通曉事物之理,才能知無不盡。窮究天下之事物,而盡悉天下之事理。

“格物”最早提出是在儒家經典《大學》。所謂“大學”就是大的學問,什麼叫大的學問?就是對於品性人格的修養方法。儒家認為人人都生來就具有光明的德性,要使這種美德彰顯出來。

怎麼使生來的美德彰顯出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然後天下平。

宋明理學的不同派別對於“格物”都有自己的解釋,表達了不同的觀點。

程頤以為凡一物上有一理,要窮致其理。窮理的辦法很多,比如讀書或是論古今人物是非等。

朱熹則認為,“格物”與“致知”不能分開看,是一體貫通的。通過“格物”而“致知”,不“格物”就無以“致知”。

王陽明則反對程朱,他把理學的重點放在“心”上,認為理不在物而在心。“格物”不一定非要和事物接觸,而是正其不正以歸其正。“致知”也不是非要明白所有道理擴充自己,而是致良知。

朱熹的觀點是天人合一,講究天理;王陽明則講去惡為善,對自己的心反覆拷問。


沅汰


格物出自《禮記·大學》,原為格物致知。胡適藉助現代科學的興起,將之比喻為科學方法,即作為種研究知識的方法來看待,同時,他也提到了王陽明格竹子累倒的故事。

格字本意是什麼呢?宋儒解釋為“至”,這是對的。先秦的至常見的意思有兩種:一個是“極”,就是極限、最大的意思,如孔子所說的中庸之為德其至矣乎,以及莊子所說的至人;第二個意思是至某處,到某處,如莊子說的——今日適越而昔至,《管子》裡的物至則應。

格物致知,格字就是至,因為先秦的格字可訓為至,《尚書》裡就有這樣的例子。

章太炎說格訓為“來”,也可以。因為至在先秦也可訓為來字,比如前面我們所說的莊子的“今日適越而昔至”,其實莊子是引用惠施的話並做了調整,惠施說的是“今日適越而昔來”。又如物至則應,這個至也可以翻譯為來。

總之,格物致知是一種探究事物本身的方法,差別只在於現代人可以憑藉諸多科學儀器研究事物更細緻入微。宋人說的格物窮理,即類似我們現代人所說的科學,又有哲學的意思,同時還有古代西方所說的實踐(倫理實踐)。

哲學在被科學打敗後,就放棄了知識領域的東西。


肥嘟嘟的小不理


“格物”一詞出自儒家經典《大學》,完整的說法是“格物致知”。

《大學》並沒有解釋什麼是“格物致知”。因此後來的儒學大家,對這四個字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他們實際上是通過解釋這四個字來闡發自己的思想。比較有名的是朱熹和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思想,兩人對“格物”的解釋完全不同。


首先我們看朱熹是如何理解“格物致知”。

朱熹認為,這個世界有一個統一的規律——理。宇宙間的每一件事物都含有理,客觀事物的理就是自然規律,人類社會的理就是倫理道德,人心中也有理,就是人性。

但是人性在心中是不顯露的,因此人必須去研究遇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件物,認識具體事物中的理。研究得多了,有一天會豁然貫通,認識到全部的理。這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來達到對理的認識。

所以朱熹“格物”的意思就是研究事物。


王陽明一開始也是相信朱熹的,所以他有“亭前格竹”的故事,即在亭子前面對著竹子坐著,思考竹子中的理。王陽明苦苦思索了幾天幾夜,一無所得,最終病倒了。王陽明因此把朱熹之道放下了。

到後來,王陽明龍場悟道,終於明白:“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王陽明指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個人都知道應該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朋友等等。但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慾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鏡子佈滿了塵埃。

因此王陽明認為,應該本著自己的良知去對待每一件事物。比如你知道對父母應該孝敬,那就去孝敬父母,這就是“格物”。而在格物的過程中,你內心的塵埃會被慢慢擦去,良知會達到極致,就像明鏡一般明亮,這就是“致知”,也就是使良知達到極致。


所以王陽明的“格物”就是指用良知去規範事物。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夢露居士”,回覆關鍵詞“王陽明”,閱讀更多有趣文章。


夢露居士


“格物”的準確含義就是對事物進行觀察與分類。


“格物”的“格”是一個動詞,不屬於常規用法,在“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這兩種特殊用法中,不難得知必屬“使動用法”,因此應解作“使……物格”。

“格物”和“物格”在《大學》本文中是同時成立的,有“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之句。相應地,“物格”應當解釋為“使物得以被格”之意。

準確理解“格物”或“物格”的含義,應再進一步考慮“格”的名詞本義。“格”的名詞含義就是“格子”,這是用以將事物分門別類安置的工具;引申為動詞使用時,就不難理解有“分類”之義。因此“格物”,“使……物格”的意思就是“使事物被分類放置”;“物格”就是“事物被分類”。這種解釋顯然不僅符合古文的語法,也符合我們人的正確認識規律。

此外,比如說像“格調”之所以是“格調”,正因為其“調”是被從庸常中被區別出來的,也就是說有“格”。而我們平常說的“品格”之“格”,也與“品”是同義的,也是在指分類。這兩個詞的用法,顯然也能佐證將“格”解釋為分類的含義是沒有問題的。

朱熹與王陽明都將“格物”差不多解釋成“推究事物之理”的含義,事實上這是將“致知”與“格物”的含義混淆了,這兩人的解釋都是不可取的。“格物”與“致知”是兩回事,前者是後者的基礎。“致知”是思考推究事物之理,“格物”則是其前提,也即先要去觀察,去分門別類。因此“格物”若引申解釋,也是應當解釋為“觀察”為妥當,對事物進行觀察與分類之後才能“致知”。

正因為王陽明不懂什麼叫“格物”,所以他才去“格竹子“,格來格去格不出個結果,這是比較迂腐可笑的。這種行為屬於孔子所說的“思而不學則殆”。因為,“學”屬於自我觀察與向人求教的階段,而“思”屬於進一步的歸納、分析認識。因此“學”與“格物”對應,而“思”與“致知”對應。我們如果知道“學”與“思”的含義有這種區別,就會認識到孔子所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超乎我們一般想象的深刻的,這與後世西哲培根開始倡導的關於“觀察與歸納”的科學方法論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建章君


一說起“格物”來,會信手捏來“致知”二字。耳熟能詳,可非要說出個子醜寅卯來,又悵然若失地陷入膚淺當中。

歷來大文大儒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難以蓋棺定論!
“格物”、“致知”,源自我國傳統哲學。出自《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可遺憾的是未給出解釋,從其他先秦古籍也難以嗅出蛛絲馬跡!這就不免要交付於文化歷史長河中名流地“答卷”了。


首位當提繼“孔子”
之後的又一教育大家‘朱子’(朱熹),集儒學以大成,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者,足見得其造詣!他提出了“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通事故”,是對格物致知的見解。‘天理’指‘仁、義、禮、智’等封建道德;‘人倫’、‘聖言’、‘事故’是天理的闡發應用。他認為“理是先於自然和社會現象、是事物規律、是倫理道德的基本準則、是人性”。從而認為只有“格物致知”,才能進入聖賢之域。其次,古今第一完人“王陽明”又在朱熹的基礎上,將‘格物致知’更加推進一步。提倡“致良知”,事理無窮無盡,要從內心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持其中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即“致理”為“致知”也;“致知”明瞭,“格物”則已現矣!

是故!“格物”則是對種種紛紜複雜的事物進行分類整理,讓它們各歸其位,構架一個有條有理的整體性知識。就像書架上有許多格子,把好多書整理好放在很多格子裡。

格物,謂之“認知的起點”!

猶如,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一切地一切的開端。


內求安己


格物到底是什麼意思?

格:從古字上看:左邊是一棵樹,長有很多枝條,右邊是一隻腳,通過枝條的空格垂下來。

由此可見,左邊的一棵樹,長有很多枝條,就代表這個表面看起來雜亂無章的現實世界;右邊的一隻腳,通過枝條垂下來,就代表人們通過不斷感知、實踐、攀登,終於認識了這個現實世界,把握了其規律,並能夠充分利用這個現實世界,從而獲得內心的悠閒、自在!

由此可見,格物就是指:通過認知世界,把握其規律,並改造世界,獲得內心的安寧、悠閒、自在!格物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太極,小至芒芥之內,大而八荒之表,無一物不需要格物,有些人看到這裡就會迷惑了,那麼多的東西需要格物,豈不窮盡一生都不夠用?多慮了,因為人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智慧,頭三腳難踢,通過實踐,慢漫地困難被克服的越來越多,人們就會得到經驗,很快人們就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一旦有了這種感覺,格物就進入了快車道!有一種輕車熟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感覺。

格物的過程就是: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由簡單到複雜,循序漸進,去粗取精,激濁揚清,除惡揚善,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過程。並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改造環境、利用環境的能力,遵道而行的能力,並與他人、與社會、與地球環境融合為一體,和諧相處。這就是格物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