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亞運會往事之改變兩個冠軍的命運:張琳與孫楊八年前的地位轉換

最近亞運會快開始了,雖然不如世界盃、f1、大滿貫那樣受關注,不如奧運會那麼頂尖、不如全運會那麼利益紛爭,但是亞運會也有他特別的地方,也許是因為不是國際頂尖賽事、也沒有那麼多的利益捆綁,亞運會通常是能沉下心練就不少新人的舞臺,也讓我打開了許多關於亞運會的記憶。

雖然中國還不算是游泳強國,但是在亞運會,中國游泳無疑是金牌大戶。哪怕是傳統弱項男子游泳,亞運會上也有好幾個爭金點。記得五年前我問學生們誰是中國第一位男子游泳的世界冠軍?不出所料,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孫楊”。的確,孫楊那幾年確實是火爆,他也的確是中國第一個男子游泳的奧運冠軍,但是第一個世界冠軍另有其人,他就是張琳。

亞運會往事之改變兩個冠軍的命運:張琳與孫楊八年前的地位轉換

張琳在體育迷的圈子裡有個不太好聽的綽號叫“張曇花”,原因就是張琳巔峰的時期太短了。張琳年少成名,是個地道的北京男孩。但是在張琳之前,中國男子游泳的第一人是與張琳同齡、孫楊的師兄吳鵬。08年家門口舉行的奧運會上,張琳拿到了400米自由泳亞軍,差一點點就創造了中國男子游泳的歷史了,也是從那時起他成為了中國男子游泳的第一人。2009年世界游泳錦標賽,“中國造的張琳”拿下了800米自由泳金牌+世界紀錄(到現在都沒破),成為了中國男子游泳的歷史第一人。一時間,張琳的風光無限斬獲了當年cctv最佳男運動員,終於,中國男子體育的主流項目不再只有姚明劉翔了。因為那個時候中國的女子游泳選手也沒有一個人能拿多枚金牌的,所以把張琳稱之為當時的中國游泳第一人一點都不為過。

亞運會往事之改變兩個冠軍的命運:張琳與孫楊八年前的地位轉換

張琳就是頂著這個頭銜開始了2010年廣州亞運會,當所有人都認為他應該包攬全部他所參加項目的金牌時,這屆亞運會卻成為了他職業生涯的滑鐵盧。取而代之的是差點破了1500自由泳世界紀錄的孫楊,“大白楊”也是從那時起一路開掛的。當時分析張琳為什麼會突然不行的熱度,比孫楊的冉冉升起還高。當時的一種說法是國外訓練改技術動作的陣痛期,另一種是他的教練說的“深層次疲勞”。但是我們體育迷普遍分析出來的原因是:2010年亞運會是禁止“鯊魚皮”後的首屆大賽,很多穿特製泳衣出成績的,換普通泳衣都不行了。在08、09年的“快皮時代”,由於科技發展太快,在泳池中世界紀錄成了易碎品。記得當年有個德國的游泳運動員把幾個世界紀錄提高得特別恐怖,因為德國的工業好高科技泳衣做得好。

亞運會往事之改變兩個冠軍的命運:張琳與孫楊八年前的地位轉換

總而言之,這屆亞運會成了這兩位優秀的職業運動員的命運分叉點。說起來張琳也是下滑得有點早,2010年亞運會他才23歲,雖然說游泳是個出成績年齡比較小的項目,但也犯不著23歲就走下坡路。也許作為中國男子游泳的探路者,張琳犧牲的比我們想像得要多得多。他的職業生涯是中國游泳發展史寶貴的財富。也是那屆亞運會,是以孫楊為首的90後運動員冒頭的大賽,他們也是現在中國體育的中流砥柱。不知道今年亞運會,會不會有00後的希望之星給我們帶來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