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胡大一:每天一萬步,護了心臟、傷了關節?沒這回事兒!

胡大一:每天一萬步,護了心臟、傷了關節?沒這回事兒!

▲胡大一,著名心血管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國家重點學科心血管內科負責人,中國控煙協會會長。

對很多人來說,步行應該算是最為普及的一種保健方法了。

不花錢,能結伴,而且隨時隨地就能來。多好!

步行可以強健心肺功能,保護心腦血管,這已經是醫學界的共識了。不過,走路多了肯定會傷膝,這似乎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現在,您不用糾結了,來自《美國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的研究發現,健身跑的人,其關節炎的發生率僅3.5%,而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卻為10.2%。

結論就是,步行有益於關節健康。

下面是權威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教授對於萬步走的經驗分享,一起學習學習。


1

萬步路一走就是17年

至今血壓正常,血糖正常了14年

胡大一:每天一萬步,護了心臟、傷了關節?沒這回事兒!

2000年元旦,意識到自己存在健康隱患:肥胖——身高1.78米、體重93公斤,餐後血糖高,甘油三酯高,脂肪肝,我下決心改變自己。

健康從我做起,醫生對公眾健康有示範作用。

萬步路一走就是17年,無一天懈怠。體重下降了22公斤。17年沒有大的反覆。至今血壓正常,血糖保持正常了14年,近三年有輕度升高。

萬步路代表的有氧運動,不僅對心血管疾病有預防作用。有氧運動能力的提升,對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吸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都有改善作用,不僅可改變化驗單上的相關指標,而且能夠顯著改變患者的生活質量。更為重要的是,可降低總死亡率,延長壽命。

2

萬步路保護心臟,傷害了關節?

健身跑的關節炎發生率僅3.5%

近年來,總會在朋友圈中不斷出現這樣的觀點——萬步路保護了心臟,傷害了關節。

2003年,我已經有膝關節病。醫院給我做過核磁,骨科醫生讓我看片子,膝關節膝蓋的軟骨已磨損嚴重,甚至有人說可以考慮換關節了。2004年,發現右跟骨骨刺,行走中右後腳跟有明顯疼痛感。

不光如此,還有椎間盤滑脫,偶爾會在行走中感覺右腿發麻。至今14年過去了,膝關節很少有不適,2005年右後腳跟骨刺引發的疼痛完全消失。腰椎間盤問題也沒有明顯加重的症狀。

我認為,堅持日行萬步路,尤其走平路,對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大多數人,膝關節是安全的。我分析,由於堅持運動,肌肉強有力了,對關節還有保護作用。跟骨骨刺隨著走路,也可以緩解疼痛症狀。

大家都知道,公立醫院門診人滿為患。我平時以走平路為主,但上班時,一是禮讓患者,二是給自己爭取運動機會,我3-4-5層都不乘電梯,自己步行上樓。最近,我重新把每日健步目標定位10公里(13000~18500步)。

今天,我從微信上看到了如下一段信息:《美國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2017年第六期的文章講一一健身跑的人們關節炎發生率僅3.5%,而選擇靜息生活方式,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卻為10.2%,競技體育的賽跑者的關節炎發生率13.3%。

結論是,健身跑有益於關節健康。

大眾健身跑的距離上限為每週92公里。何況,我提倡的是健步走,應既保護心臟,也保護關節。

胡大一:每天一萬步,護了心臟、傷了關節?沒這回事兒!

我把這段話發給了原廣東省衛生廳廖新波廳長,他馬上就轉發了。在廣州的康復大會上,廖廳長在大會致辭講到他堅持有氧運動後,原來的高血壓控制了,不再需降血壓藥。

白巖松也講過他到北醫三院,醫生說他血壓高了,要終生吃藥。他回答,可否給我三個月,如運動後血壓還高,再吃藥行不行?他堅持了3個月有氧運動後,血壓果然正常,不需用降壓藥。

我也曾在很長時間內,認為高血壓藥吃了不能停,還在健康講座中強調:寧肯忘了一頓飯,不要忘服降壓藥!在那些年代裡,我也不真正瞭解運動是良醫良藥。

但今天,我要強調,無論藥物、支架、手術多先進,有氧運動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附加的預防治療效果!

3

每天到底走多少步?

最好不要超過12000

01 什麼是有效步數?

各種有氧運動指南一致推薦,每日中等程度有氧運動30分種,高強度有氧運動每日15分鐘,每週五次。有效步數30分鐘應一次完成,而非“零敲碎打”,走走停停。老年人每分鐘100步,30分鐘3000步。中青年可走的更快些。

計步器僅將不間斷走10分鐘以上的步數,計錄為有效步數。連續完成的有效步數,才可實現有氧運動的效果——有利於減少體內過多的脂肪,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作用,控制緊張,減輕焦慮抑鬱症狀。

02 怎麼步行效果最好?

人的極量運動的最大心率是220減去年齡,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達到的心率是最大心率的60%-80%。也可“跟著感覺走”,快步走30分鐘時,會有適度心悸氣短,在適度氣溫下出微汗。

健步走時,上肢也應擺動,一方面可增加有氧運動量,更好體現有氧運動效果,二是有利於鍛鍊上肢與胸部肌肉。為更好做好上肢運動,也可用行走手仗。

手仗還可做為支撐,尤其對老人行走上下坡,成為安全輔助。還可用手杖編排各種動作,做為運動前的熱身,運動後的放鬆活動。

03 每日總步數應該是多少?

我每日不少於萬步路,近半年大多13000-15000步(約10公里)。一些國際心臟學術機構也推薦日行萬步路,中國膳食營養指南建議日行6000步。近又有一些說法15000步更好。我的理解是——有效步數之外的步數除增加運動效果外,更重要的是改變人的活法,即改變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

從前,見椅子就想坐下,現在,每次候機候車、茶歇、開會早到等情況,總會運用各種碎片時間累積步數,逐漸養成能站時不坐著,能走動,不靜著。

久而久之,形成“運動成癮”。把萬步路變成日常生活組成部分。大家每天工作學習節奏都很快,為提高效率,不開低效拖拉的長會,應大力提倡會站著開,課站著上,同事間談工作可邊走邊談。同時,家務勞動也有益於身體健康。

04 到底每天該走多少步?

我理解不必過於刻板。要個體化,循序漸進。兼顧有氧運動的安全與效果。不僅關注心血管,也要關注關節等。

我從有氧運動的17年收穫了健康與快樂。但我個人的經驗並非適用於大家。常翠青教授就多次勸導我,每天走路不要超過12000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