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中芯國際天津廠擴產項目首臺設備搬入,產能將達到15萬片

集微網消息,近日中芯國際天津廠舉行了P2 Full Flow擴產項目首臺設備進駐儀式,其中,科天國際(KLA-Tencor China) 的檢測設備RS200也被中芯國際天津廠選為首臺進駐設備。

中芯國際天津公司成立於2003年,並於2004年1月收購了摩托羅拉(中國)電子有限公司天津西青芯片廠,主要生產8英寸成品晶圓,產品廣泛應用在指紋識別、電源管理、汽車電子、圖像傳感器等方面。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芯國際天津廠已經成為國內重要的8英寸集成電路生產基地。2015年,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7.6億人民幣,出口創匯2.5億美元,上交稅金3985萬元。

為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2016年的10月18日,中芯國際正式啟動中芯天津產能擴充項目,該項目預計投資額為15億美金。全面生產後,產能加上老廠將達到每月15萬片。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單體8英寸生產基地,年銷售收入超過10億美金,出口創匯超過5億美金,新增3500個勞動崗位。

毋庸置疑,天津廠項目也是中芯國際今年的重要佈局之一。此前中芯國際公佈的2017年年報中便曾對重大資本開支做了詳細規劃,預計資本開支約為19億美元,主要用於:1.擴充擁有大部分權益的北京300mm晶圓廠、北京300mm晶圓廠、上海200mm晶圓廠、上海300mm晶圓廠及江陰凸塊廠;2.天津的新項目;3.擁有大部分權益的附屬公司將聚焦於14納米FinFET技術的研發。

一直以來,中芯國際都在追趕與臺積電等巨頭間在先進工藝製程上的落差。中芯國際不但在 2017 年底延攬三星電子及臺積電的前高層梁孟松來擔任聯席首席執行長的職務,主要就是希望藉助他過去的經驗,指導中芯國際在發展 14 納米 FinFET 製程上的進程,使中芯國際的 14 納米 FinFET 製程能在 2019 年達成量產的目標。

除此之外,中芯國際在今年初還宣佈,將聯同兩大政府產業基金共同投資 102.4 億美元,以加快 14 納米及以下先進製程研發和量產計劃,最終達成每月量產 3.5 萬片的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國際目前最新的14納米FinFET製程已接近研發完成階段,其試產的良率已經可以達到95%。

中芯國際天津廠擴產項目首臺設備搬入,產能將達到15萬片/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