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李士傑書法:楷書豐肥,草書失法度 與其建樓,不如修煉碑帖

李士傑書法:楷書豐肥,草書失法度 與其建樓,不如修煉碑帖

李士傑書法:楷書豐肥,草書失法度。與其建樓,不如修煉碑帖。李士傑是安徽省書協主席,不妨先談談筆者對李士傑先生的書法造詣觀感。李士傑雖然身居一省書協主席的位置,但是書法的實際造詣與其職位並不完全相稱。說明一下,只談書法能力,領導能力不在討論之內。或許李士傑先生的書法水平還需要再進階,但是他書法團隊的領導能力應該是很好的水平吧。一位書法水平不濟的書法家,可能卻是一位富有行政才能的書法團體領導者。

李士傑書法:楷書豐肥,草書失法度 與其建樓,不如修煉碑帖

看李士傑的楷書,楷書豐肥。他的書法有柳楷與褚楷還有鍾楷的影子,在綜取多種楷體之法的同時,又融進了自己的楷書特點。不過李士傑所得的楷書特點與柳楷與褚楷、鍾楷的形態有些相反。柳楷與褚楷鍾楷都是瘦硬形態,而李士傑楷書就多了結體的豐肥形態,用古人的筆法結構出楷書的豐肥特色,顯得有點兒不倫不類。這就是觀看李士傑楷書,看某一筆畫還可以,但是整體來觀就顯得有點散漫豐肥的原因。換句說話,李士傑楷書本想師古而不拘泥於古,但是在創建自己楷書風格的過程中,卻因為結體的豐肥走偏了路,失去了楷書的精氣神。

李士傑書法:楷書豐肥,草書失法度 與其建樓,不如修煉碑帖

再看李士傑的草書,草書失度。李士傑草書無論用筆還是用墨,都是比較暢快的意境,筆墨無拘束,盡顯自由觀,猛然一看是非常瀟灑悅目。但是草書創作,就怕是有自由,而失法度。那麼李士傑的草書是不是失了法度呢?應該是有失法度的,結字有自由,字跡難得辨認,是過度追求自由而失規矩的現象。楷書走偏,草書失法度,所以李士傑的書法功力還有比較大的提質空間。

李士傑書法:楷書豐肥,草書失法度 與其建樓,不如修煉碑帖

在書法藝術界,李士傑是一位享有一定美譽度的書法家,但是所享美譽的來源與書法的功真力有些距離,提起李士傑的書法藝術貢獻,被人津津樂道的事大約有兩件,一是他不賣書法作品,二是建了一座書法大廈。但是在筆者眼裡,書法家的本職就是實實在在的“筆墨功力”,至於其他方面的工作成績與“書法家”距離有點兒不達邊界。

李士傑書法:楷書豐肥,草書失法度 與其建樓,不如修煉碑帖

一位書法家不賣書法作品,這事說是品修也行,如果說是有違常態也行。只要書法作品真的有藝術價值,有文化地位,莫說在賣上三兩張,就是賣上一火車,也會讓人服氣。書法家不僅僅是藝術的創造者,也應該是書法價格的創造者,書法自古可換金銀,鄭板橋以字畫為生,齊白石字畫明碼有價,少一分錢人家都不願意,這些可都是大師級別的人物,大師亦有書法生意,可見書法賣與不賣,與書法家的藝術修養並不相悖,只要不是憑藉權力強買強賣,君子賣書法,憑藉功夫和功力,別人不但無話可說,而且是藝術正道可得稱讚。所以李士傑憑藉從來不賣書法的非常態事成為美談,有違常態,這是有些沒有必有的。只要書法有價值,儘管賣,何妨?

李士傑書法:楷書豐肥,草書失法度 與其建樓,不如修煉碑帖

另外,李士傑曾經為書法大廈的建造有過不小的貢獻。但是筆者同樣感覺建造書法大廈與書法家的功力也不太相干。一位書法家,事實上沒有必要為建什麼書法大廈勞心費力,專心修煉碑帖才是正道。書法大廈建起來,有何用?無非就是個擺設,豪華而已。說到家,寫書法沒有必要非得鑽進大廈裡才過癮是吧,書法真正令人陶醉的東西還是潛入碑帖的實踐經歷,把修煉碑帖的時間去建書法大廈,是捨本求末,本末倒置了。所以作為書法家的李士傑與其建高樓大廈,不如修煉碑帖,把楷書和草書法的短處補過來,做一名純粹的書法家更有格調和價值。不知愛好書法的朋友們對李士傑的書法有什麼觀感?敬請留言分享吧。

李士傑書法:楷書豐肥,草書失法度 與其建樓,不如修煉碑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