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7 聚羧酸系減水劑七大應用誤區 看完受益匪淺!

供完混凝土不給錢?陳年舊賬怎麼辦?

專業建材欠款法律催收,和解調解快速回款!

“零風險、全墊資;先服務、後付款”

全國領軍建材行業法律服務機構:曠真法律集團


1減水率忽高忽低,工程中不易控制

聚羧酸系減水劑的宣傳材料中往往對其超強的減水效果進行了特意的宣傳,比如減水率達35%甚至40%等。有時實驗室檢測時減水率也確實很高,但到了工程現場,卻經常讓人大跌眼鏡,有時減水率只有不到20%。其實,減水率是一個十分嚴格的定義,僅是指按照《混凝土外加劑》GB8076標準,採用基準水泥、一定的配合比,一定的攪拌工藝、控制混凝土坍落度為(80+10)mm時測得的數據。但人們總是在很多不同場合借用這個詞語來表徵產品的減水效果,以致於經常產生誤會。聚羧酸系減水劑被證實在較低摻量情況下就具有較好的減水效果,其減水率比其它品種減水劑大得多,但必須注意的是,與其它減水劑相比,聚羧酸系減水劑的減水效果受試驗條件的影響更大。首先,聚羧酸系減水劑的減水效果與混凝土中水泥品種及用量的影響很大。曾經採用相同的摻量對同一種減水劑進行試驗,當基準混凝土水泥用量分別為330kg/m3、350kg/m3、380kg/m3和420kg/m3時,測得的“減水率”分別為18%、22%、28%和35%。而採用不同品種水泥進行檢驗時,減水率甚至可以達到10%的差異。其次,當砂子的含泥量較高時,聚羧酸系減水劑的減水率會明顯降低。使用萘系減水劑往往用增加一些摻量來解決。聚羧酸系減水劑在增加摻量時變化不明顯,很多的情況是流動度還沒有達到要求,混凝土已經開始泌水了。此時再用調砂率或是增加含氣量,或是加增稠劑效果都不會很好,最好的辦法還是降低含泥量。另外,聚羧酸系減水劑和其它減水劑一樣,“減水率”還取決於攪拌工藝,如果採用手工拌合,測得的“減水率”往往比機械攪拌低2-4個百分點。如果混凝土中摻加摻合料,減水率當然也取決於摻合料的品種和摻量。對於大摻量合料混凝土,聚羧酸系減水劑的減水效果更加優於萘系減水劑。

2

減水劑摻量越大,減水效果越好

為了配置高強混凝土,降低水灰比,工程技術人員經常要不斷加大聚羧酸減水劑的摻量,以期獲得良好的使用效果。然而聚羧酸系減水劑的減水效果對其摻量的依賴性很大,一般情況下隨著減水劑摻量增加,減水率增大。但到了一定摻量後甚至出現隨摻量增加,減水效果反而“降低”的現象。這並不是說摻量增加其減水作用反而下降了,而是因為此時混凝土出現嚴重的泌水現象,混凝土拌合料板結,流動性難以用坍落度法反映。為保證聚羧酸系減水劑產品的檢測結果全部達標,送檢時指定的產品摻量就不能過高。所以說,產品質量檢測報告上反映的只是一些基本的數據,而產品的應用效果要以工程實際的實驗結果為準。

3

聚羧酸減水劑配製的混凝土泌水嚴重

反映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指標通常有流動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使用聚羧酸系減水劑配製的混凝土並不總是完全滿足使用要求,經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目前在實際試驗時我們通常還用嚴重露石起堆、嚴重泌水離析起堆扒底等術語來形象地描述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採用大多數聚羧酸系減水劑製備的混土拌合物,其性狀對用水量十分敏感。有時用水量只增加(1-3)kg/m3,混凝土拌合物便嚴重泌水,採用這種拌合物無法保證澆注的均勻性,而易導致結構物表面出現麻面、起砂、孔洞等難以接受的缺陷,結構體強度和耐久性也下降。商品混凝土攪拌站由於對集料含水率檢測控制不嚴,很容易在生產中造成加水量過多而導致混凝土拌合物泌水、離析。

4

大流動性混凝土容易分層離析

大部分情況下,採用聚羧酸系減水劑配製的大流動性混凝土,即使減水劑摻量、用水量控制都是最佳的,混凝土拌合物也不泌水,但卻非常容易出現分層、離析現象,具體的表現是粗集料下沉,砂漿或淨漿上浮。採用這種混凝土拌合物進行澆注,即使不振動,分層、離析也明顯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摻加這種聚羧酸系減水劑的混凝土在流動性較大時,漿體的粘度急劇減小所致。適當復配增稠組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此問題,而且復配增稠組分往往導致減水效果嚴重降低的反作用。

5

與其它品種減水劑配合使用,無疊加的效果

過去製備混凝土時,可隨意更換泵送劑品種,也不會出現混凝土拌合物性狀與實驗室結果相差很懸殊的現象,更不會出現混凝土拌合物性狀的突變。但自從攪拌站開始根據用戶需要製備摻聚羧酸系減水劑的混凝土後,就經常出現一些令人十分費解的問題:設備中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嚴重偏離預先的實驗結果,有時加水量已經很大,混凝土仍然很乾澀,有時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損失比摻加普通泵送劑的還快,有時混凝土拌合物根本無法卸料,而取樣測得的混凝土試件強度則更是低得無法令人相信!我們都知道,傳統的減水劑,如木質素磺酸鹽減水劑、萘系高效減水劑、密胺系高效減水劑、脂肪族系高效減水劑以及氨基磺酸鹽高效減水劑,可以任何比例複合摻加,以滿足不同工程的特殊配製要求,或獲得更好的經濟性。這些減水劑復配使用都能得到疊加的(大多數情況下優於單摻)使用效果,且這些減水劑的溶液都可以互溶(除了木質素磺酸鹽減水劑與萘系減水劑互溶產生部分沉澱但並不影響使用效果外)。但聚羧酸系減水劑與其它品種減水劑複合使用,卻不易得到疊加的效果,且聚羧酸系減水劑溶液與其它品種減水劑溶液的互溶性本身就很差。

6

加入常用改性組分後沒有改性效果

目前對聚羧酸系減水劑科研方面的投入較少,大部分情況下,科研工作的目標只在於進一步提高其塑化減水效果方面,很難做到按照不同工程需要,通過分子結構設計合成出具有不同緩凝促凝效果、不引氣或不同引氣性、不同粘度的聚羧酸系減水劑系列產品。工程中水泥、摻合料、集料的多樣性和不穩定性,外加劑生產供應者如何根據工程需要對聚羧酸系減水劑產品進行復配改性非常重要。目前減水劑的復配改性技術措施,基本上都建立在對木質素磺酸鹽系、萘系高效減水劑等傳統減水劑改性措施的基礎上的。試驗證明,過去的改性技術措施不一定適合於聚羧酸系減水劑。如對萘系減水劑進行改性的緩凝成分中,檸檬酸鈉就不適合聚羧酸系減水劑,它不僅起不到緩凝作用,反而有可能促凝,且檸檬酸鈉溶液和聚羧酸系減水劑的互溶性也很差。再者,許多品種的消泡劑、引氣劑和增稠劑也不適合於聚羧酸系減水劑。通過上面的試驗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因為聚羧酸系減水劑分子結構的特殊性,就現階段的科研深度和工程應用經驗的積累來說,通過其它化學組分對聚羧酸系減水劑進行改性的手段不多,而且由於過去針對其它品種減水劑改性所建立起的理論和標準規範,對於聚羧酸系減水劑來說,可能需要更深層次的探索研究進行修正和補充。

7

產品的性能穩定性太差

混凝土減水劑合成企業真正算得上精細化工企業的不多,很多企業僅僅停留在混料機加包裝機的初級生產階段,產品質量受限於母料的質量優劣。就生產控制來說,原材料來源和品質的不穩定一直是困擾聚羧酸系減水劑性能的一大因素。眾所周知,萘系高效減水劑的原材料之一工業萘的幾度供求矛盾緊張導致萘系高效減水劑產品價格和產品質量出現波動,對預拌混凝土企業的生產控制及混凝土工程質量的影響不小,但萘系高效減水劑的質量波動大多還僅表現在塑化效果和增強效果方面。聚羧酸系減水劑產品從一開始的主要原材料從德國、韓國進口,到現在的全部採用國產原材料,其產品性能和質量已經出現很大波動,這不僅表現在塑化效果方面,還有引氣性、氣泡結構、緩凝效果、坍落度保持性和粘度等多方面。個別生產單位為了提高利潤,隨意改變母料的固含量或主要成分的摻量,更是導致聚羧酸減水劑市場魚目混珠,令人防不勝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