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唐朝猛虎尚書左僕射兼中書令河北副元帥僕固懷恩生平概述

在平定安史之亂中,湧現出了許多將才,僕固懷恩是其中佼佼者,他勇冠三軍,戰功卓著。這樣一個人,為什麼最後竟然成為了大唐的叛臣?

這就是本文所要講述的內容。

僕固懷恩(?~765),鐵勒族人。646年,鐵勒九姓大首領率眾降,唐廷分置瀚海、燕然、金微、幽陵等九都督府,以僕骨歌濫拔延為右武衛大將軍、金微都督,後訛傳為僕固氏。僕固懷恩是其孫,世襲金微都督,自幼驍勇果敢。安史之亂爆發,他任朔方左武鋒使,跟隨郭子儀開始了平叛的戰鬥生涯。754年十一月,擊敗叛將高秀巖,收復了靜邊軍(山西右玉)。十二月十二日,叛將薛忠義率兵反撲,郭子儀派李光弼和僕固懷恩等人分兵進擊,大破薛忠義,斬殺叛將周萬頃,坑殺叛軍騎兵7000餘人,獲得了唐軍開戰以來的第一場勝利。756年,配合李光弼與史思明戰於常山、趙郡、沙河、嘉山等地,屢敗史思明。七月,唐肅宗李亨即位後,他隨郭子儀前往靈武,保衛李亨。九月,叛將阿史那從禮引誘各部蕃兵數萬人,集結於經略軍,準備進攻靈武,僕固懷恩隨郭子儀迎擊。初戰,其子僕固玢戰敗投降,隨後又逃回來。僕固懷恩將其子痛罵一頓後斬首示眾。將士們個個敬畏,作戰時人人奮勇,大破叛軍。李亨因兵力不足,派僕固懷恩和敦煌王李承寀使回紇借兵,僕固懷恩順利完成了使命。

757年二月,僕固懷恩隨郭子儀進取河東,在戰鬥中和郭子儀之子郭旰一起擔任先鋒,一路上攻取馮翊、河東,大敗叛軍猛將崔乾祐,襲取潼關。在進攻永豐倉的戰鬥中,唐軍以郭旰壯烈戰死的代價奪下了永豐倉,殲敵萬餘人。安慶緒派大軍來援,兩軍在潼關前展開激戰,唐軍戰敗,損失萬餘人,李韶光等人犧牲。僕固懷恩退至渭河邊,無船可渡,幾乎犧牲,急中生智抱著馬頭浮水而過,逃回河東。

四月,郭子儀率軍西渡黃河,經馮翊開赴鳳翔,十三日,叛將李歸仁率5000精銳騎兵前來截擊。郭子儀派僕固懷恩、王仲升、渾釋之、陳回光、李國貞五將埋伏在白渠,叛軍一到,僕固懷恩等伏兵齊發,幾乎全殲這支部隊,李歸仁鳧水逃走。郭子儀率軍進擊,五月,與李歸仁、安守忠、安太清戰於清渠,結果戰敗,退守武功。九月,回紇王子葉護、將軍帝得率領的4000精騎來到長安,這支部隊是李亨和郭子儀都盼望已久的。擅長指揮騎兵的僕固懷恩奉命率領這支精兵,隨唐軍元帥廣平王李俶(後更名李豫,即唐代宗)和副元帥郭子儀出戰。九月二十七日,唐軍15萬於長安西南的香積寺列陣,李嗣業為前軍,郭子儀為中軍,王思禮為後軍。長安的叛軍出兵10萬迎擊。叛將李歸仁首先衝鋒,唐前軍初戰不利,向後敗退,李嗣業見狀,瞪大眼睛怒吼道:“今天不拼命,就死無葬身之地了!”他脫去盔甲,手持他著名的大陌刀立於陣前,咆哮著衝鋒,手中陌刀到處,連人帶馬都被揮為幾段,一口氣砍倒幾十名叛軍,這才穩住陣腳。然後他率前軍排成橫隊,人人手持陌刀,猶如鐵牆般推進,所向披靡。都知兵馬使王難得為營救部下,被亂箭射中眼眉,肉皮下垂擋住了視線,他拔出箭頭,扯下肉皮,血流滿面,仍然拍馬舞刀奮戰。叛軍在戰前於東面埋伏了一支輕騎兵,準備突襲唐軍,但被唐軍偵察到了。李俶立刻命僕固懷恩率領回紇精騎投入戰鬥,一下子全殲了這支部隊。戰到酣處,懷恩脫去盔甲,挺矛直衝敵陣,連殺十餘人,嚇得叛軍連連後退。戰至正午,郭子儀命令中軍和後軍從正面全部投入戰鬥,前軍和回紇騎兵分頭繞到叛軍背後,形成夾擊之勢,戰至傍晚,叛軍終於全線崩潰,殘兵逃回長安城。唐軍此戰殲敵6萬餘人。叛將安守忠、李歸仁等見無法再在長安立足,只好倉皇逃走。獲勝後,僕固懷恩對李俶說:“叛軍一定會棄城逃走。請給我精騎200追擊,必能把安守忠、李歸仁綁來見您。”李俶說:“將軍已經很疲勞了,不如暫且休息,明天再戰。”僕固懷恩說:“安守忠、李歸仁都是賊中的勇將,現在一戰將他們擊敗,正是天賜良機,不可放虎歸山,否則他們等收集兵馬再來戰,後悔就晚了!”李俶始終不同意,僕固懷恩當晚竟然去勸了四五次。第二天早上,果然得到叛軍逃走的消息,李俶這才率軍進城,百姓列隊歡迎,很多人都感動得流下眼淚。

唐朝猛虎尚書左僕射兼中書令河北副元帥僕固懷恩生平概述

進城後,回紇王子葉護等要求按照當時和唐廷的骯髒約定(收復京城後,土地和男子歸唐所有,金帛和女子歸回紇所有),進行搶掠,李俶拜於葉護馬前說:“現在剛剛收復長安,如果進行搶掠,那麼洛陽的百姓知道後就必然幫助叛軍死守。請等收復洛陽後再履行約定!”葉護忙跳下馬來,跪地回答:“我立刻率軍為殿下奪取洛陽。”這才避免了百姓的一場浩劫。後來收復洛陽後,是郭子儀通過組織百姓用羅錦萬匹酬謝回紇,才避免了洛陽慘遭回紇劫掠。長安和洛陽這次是避免了浩劫,可是其他很多城市的百姓則在剛慶祝完光復後馬上遭到和叛軍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搶掠,實在讓人廢卷長嘆。

十月十六日,郭子儀與叛軍在新店大戰,僕固懷恩率領的回紇精騎又一次在戰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此戰唐軍大勝,斬俘10萬餘人。收復洛陽後,僕固懷恩因戰功加開府儀同三司、鴻臚卿,封豐國公,食邑二百戶。758年八月,回紇可汗又派來3000騎兵,李亨又把他們交給懷恩指揮。十月,他隨郭子儀北渡黃河進擊,破叛將安太清,攻下懷州、衛州,在愁思岡擊敗安慶緒,常任先鋒,勇冠軍中。

僕固懷恩為人雄重寡言,應對舒緩,然而性情剛強,經常犯上,如果意有不合,即使對主將也敢頂撞。他部下都是蕃、漢精兵,常恃功而橫行不法。郭子儀遇事常從寬處理。759年五月二十三日,李亨下詔以李光弼代替郭子儀為副元帥後,僕固懷恩擔任他的副將。朔方軍習慣了郭子儀的寬厚,不喜歡李光弼的嚴正治軍。李光弼受命時怕事情有變,於夜間率500騎馳入營中,到達後立刻發號施令,第二天軍容就煥然一新。但左廂兵馬使張用濟對此非常不滿,想率兵驅逐李光弼,請回郭子儀,但被僕固懷恩和康元寶以“會連累郭公”為由勸阻。李光弼傳召張用濟,張用濟故意遲到,李光弼為整肅軍紀將其斬首。接著又傳召僕固懷恩,僕固懷恩心中害怕,提前到達,李光弼請他入帳談話。不一會,守門人報告李光弼說:“有500蕃兵來到營前。”李光弼大驚。這時僕固懷恩起身來到營門,責備部下說:“告訴你們別來,為什麼違抗命令?”李光弼明白他是有備而來,於是隨機應變說:“士卒跟隨主將,沒有過錯。”命令拿出酒肉分賞僕固懷恩的士卒。七月,僕固懷恩受封朔方節度副使、太常卿,進爵大寧郡王。他隨後一直跟隨李光弼作戰,參加了河陽之戰,進攻懷州,擒獲叛將安太清。其子僕固瑒,勇猛善戰,經常深入敵陣,叛軍對他非常忌憚。安太清的妻子有姿色,僕固瑒將她劫走。李光弼命令僕固瑒交出安妻,他不聽,派兵看守。李光弼將她奪回,射殺了七名看守的士兵。僕固懷恩大怒道:“您為叛賊殺官軍嗎?”761年二月,李亨在時機尚未成熟時命令李光弼進軍收復洛陽。李光弼上書朝廷,指出叛軍兵鋒尚銳,不可輕率進攻。僕固懷恩一直對李光弼的嚴正軍紀既厭煩又害怕,加上他對張用濟和僕固瑒的事一直耿耿於懷,想極力設法擺脫李光弼的管轄,因而附和,認為洛陽可取。李亨於是相繼遣使,催李光弼出兵。李光弼不得已,只好下令李抱玉守河陽,自與僕固懷恩會同魚朝恩及神策節度使衛伯玉進攻洛陽。李光弼命令僕固懷恩依託邙山據險佈陣,但他卻佈陣於平原。李光弼指出:“據險列陣,可進可退;若在平原列陣,一戰不利就會全軍覆沒。”命僕固懷恩移陣於險要之地,遭到拒絕。史思明乘唐軍列陣未定,突然發起攻擊。唐軍大敗,死傷數千人,河陽、懷州相繼失陷。李亨念他以往的功績,將他召回擔任工部尚書。唐代宗李豫(即原來的廣平王李俶)即位後,拜他為隴右節度使,未上任,又改封朔方行營節度,輔佐郭子儀。

此前,回紇毘伽闕可汗娶唐寧國公主為妻後,又為小兒子求婚,李亨把僕固懷恩的女兒嫁給了他。後來這個小兒子繼承了汗位,號登裡可汗,而懷恩女為可敦(即皇后)。762年九月,登裡被史朝義所誘,以為中原無主,有機可乘,率眾十萬來犯,關中大震。僕固懷恩與其母奉命出使,化解了這次危機,登裡還自動請纓去助討史朝義。於是李豫命雍王李適(即後來的唐德宗)為行營元帥,僕固懷恩為副元帥,向洛陽進軍。十月二十八日,唐軍與史朝義在洛陽城外大戰,大勝,斬首6萬餘,俘獲2萬餘。此後回紇兵對洛陽大肆劫掠,火光數日不滅,百姓死傷數以萬計。叛軍在此戰後大勢已去,李適和僕固懷恩繼續進軍,勢如破竹,僕固瑒也屢立戰功,叛軍大多望風而降。史朝義走投無路,於763年正月自殺,安史之亂終於被平定。戰後他以功遷尚書左僕射兼中書令、河北副元帥、朔方節度使,加封戶四百。

李豫此前下詔只殺史朝義,其他人一律赦免。所以叛將薛嵩、張忠志、李懷仙、田承嗣見到僕固懷恩後都對他叩頭,表示願意為他效力。僕固懷恩認為自己功高,而且叛亂已經平定,害怕會就此失勢,於是請求朝廷以河北之地封給這四人,自己暗自聯結他們作為外援,從此造成了唐朝多年不能平定的四鎮之亂。不久,僕固懷恩受封太子少師,奉命送回紇兵返回,回紇兵沿途搜掠財物,州縣供給稍有不如意,立刻行兇殺人。當時擔任趙城縣尉的馬燧(後來成為唐朝一代名將)看見這種情況後對澤潞節度使李抱玉分析說懷恩有反意,應及早提防,李抱玉深以為然。回紇兵經過太原時,河東節度使辛雲京害怕懷恩和回紇兵合謀襲擊,於是閉門自守,不犒勞軍隊。懷恩父子往來經過都吃了閉門羹後,自然大怒,上書報告,也沒有得到答覆。他率朔方軍數萬人駐紮在汾州,等待朝廷命令。763年五月初,中使駱奉仙奉命路過太原,辛雲京熱情接待,並對他陳言懷恩有反狀。駱奉仙返京時路過僕固懷恩行營,懷恩當著母親的面設宴款待他。席間,其母多次責問駱奉仙:“你已經和我兒子結為兄弟,為什麼現在又和辛雲京接近,兩面結交呢?”懷恩在席間乘興起舞,駱奉仙以纏頭彩物相送(唐人飲宴時,如有人起舞,受到禮遇者應該贈給起舞者禮物,即所謂纏頭彩物),懷恩正在興頭上,留駱奉仙多住一天,駱奉仙堅持要走,懷恩就把他的坐騎藏了起來。駱奉仙很害怕,認為懷恩要殺他,於是乘夜翻牆逃走。懷恩聞訊大驚,急忙追上來將坐騎奉還。可是誤會已經造成,駱奉仙回京後一口咬定僕固懷恩要造反,懷恩也將情況上奏,請求殺掉辛雲京和駱奉仙,李豫想息事寧人,沒有追究任何人,只是下詔調解,僕固懷恩大失所望。懷恩經過潞州,李抱玉贈給他禮物,懷恩回禮,不久李抱玉又上告說懷恩想私下接納自己。

朝廷不久又封懷恩為太保,增封五百戶,賜以鐵券,在凌煙閣上放上他的畫像。但僕固懷恩認為自己有大功,現在遭人誣陷,朝廷又不為自己雪冤,就再次上書,言詞激烈,把自己的六項功勞反說為六大罪以責問朝廷。九月,李豫派裴遵慶前往河東宣慰,僕固懷恩抱著裴遵慶的腳哭訴,同意入朝。但後來在副將範志誠的勸說下又改變了主意,堅持不願入朝。御史大夫王翊出使回紇返回,經過河東,懷恩擔心他洩露自己和回紇往來之事,就將他扣留下來。十月,吐蕃入侵,攻佔長安,李豫撤往陝州,徵召懷恩,但他既不奉詔,也不出兵勤王。764年正月,李豫返回長安後,對僕固懷恩的情況大為憂慮,想讓顏真卿去勸他入朝。顏真卿回答:“當初陛下在陝州時如果派臣去,臣以《春秋》大義相責,他就可以順理成章前來。現在陛下已經回京,他進不是赴國難,沒有理由,退又不願放棄兵權,肯定不會再來了!現在說僕固懷恩造反的,不過辛雲京、李抱玉、駱奉先、魚朝恩四人。其他人都說他冤枉。懷恩部下將士都是郭子儀舊部,不如以郭子儀代之,對他曉以順逆之理,一定可以解決問題。”李豫同意。但此時僕固懷恩已經決定反叛,他派兒子僕固瑒進攻辛雲宗,被擊敗,僕固瑒轉而攻擊榆次。正月二十日,李豫召見郭子儀,命他去解決河東的問題,消息一到河東,懷恩部下將士相互感嘆道:“我們跟隨僕固懷恩父子行不義之事,有和麵目再見汾陽王!”僕固瑒圍攻榆次十餘日不下,結果發生兵變被殺。僕固懷恩聽到噩耗後去報告母親,其母責問他:“我早就和你說不能謀反,朝廷對你不薄。現在眾心已變,將要殃及我了,怎麼辦?”提著刀說:“我要為國家殺了你這個叛賊,然後取你的心以謝三軍!”懷恩慌忙逃走,倉促率領300騎兵逃往靈武。二月十日,郭子儀抵達汾州,剩下的朔方軍全都來歸附。群臣聞訊向李豫道賀,李豫並不高興,說:“我的誠意不能使人相信,致使功臣生變,深感慚愧,有什麼值得慶賀的!”命令用輦車將懷恩之母接到長安,優禮相待,後來其母壽終正寢。李豫又下詔拜懷恩太保兼中書令、大寧郡王,罷免了他其餘的官職,招他入朝,懷恩仍不從命。

764年八月,僕固懷恩靠哄騙和利誘,招引回紇、吐蕃聯軍10萬人進擾唐邊,郭子儀前往抵禦。九月,郭子儀聞吐蕃軍進逼邠州,即派長子、朔方兵馬使郭晞率軍萬人前去救援。僕固懷恩前軍進至宜祿,被邠寧節度使白孝德擊敗。十月,僕固懷恩引回紇、吐蕃軍進逼奉天,郭子儀嚴陣以待,回紇、吐蕃軍見無機可乘,遂不戰而退。765年九月,僕固懷恩再次引誘回紇、吐蕃、党項、吐谷渾、奴剌等部聯軍號稱30萬,命吐蕃軍從北道進攻奉天,党項軍從東道進攻同州,吐谷渾、奴刺從西道進攻盩厔,回紇軍跟隨吐蕃軍,僕固懷恩的部眾又緊隨其後。僕固懷恩在進軍途中突然身染急病,只好退兵,初八,行至鳴沙時病死。郭子儀得知剩下的蕃軍內部不和,於是單騎入回紇遊說,利用他崇高的威望成功勸說回紇與唐言和盟誓,並且轉而攻擊吐蕃軍,獲勝。僕固懷恩死後,大將張詔代領其眾,被別將徐璜玉所殺;徐璜玉又被範志誠所殺,懷恩部下隨後也相繼歸降唐廷,持續三年的僕固懷恩叛亂終於被平息下來。李豫一直沒有在詔書中稱僕固懷恩“謀反”,得知他的死訊後惻然道:“懷恩沒有謀反,只不過被左右之人所誤罷了。”赦免了僕固懷恩所有有功於國家的舊將。十月二十四日,僕固懷恩的侄子僕固名臣率1000騎歸順,和其他僕固懷恩的部將一樣獲得赦免。

769年,李豫還冊封懷恩幼女為崇徽公主,出嫁回紇和親。

僕固懷恩是當時的虎將,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戰鬥中,他家族中戰死沙場者有46人之多。他自己每戰都奮勇拼殺,女兒也為國家遠嫁回紇和親。他擅長指揮騎兵的本領和回紇精騎是一個完美結合,在戰爭中後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令叛軍聞風喪膽。他的赫赫戰功在中興諸將中僅次於郭子儀、李光弼而已。後來反叛,三年中兩次引蕃兵大規模進犯,又對國家和百姓犯下了大罪。他的反叛雖有別人誣陷的因素,可是他自己的性格和所作所為也確實有許多可以指摘之處。所謂“性格決定命運”,用來形容他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