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存款30萬,先還房貸好還是做理財好?

A000LAN


1.銀行理財,常見的有存款,國債,保險等理財產品,眾所周知,現在存款利息一年期基本2%左右,一年的收益大概是2×30×100=6000,國債會高1到2個百分點,最高的理財產品是5%左右,收益相對來說還不錯,而且風險相對較小。

2.網絡理財,常見的有支付*,微,其他p2p等,支付寶現在收益還不到4%,一天大概一塊的收益,大概是銀行存款收益的2倍,微信相對支付寶稍微高一點,4.1%左右,總體來說也多不了多少錢。不過這兩個風險非常小,但p2p就不一樣了,收益非常高,一般最少的是5%,有的能達到10%,甚至更高,不過收益越高,風險也就越大,現在由於國家政策的相繼出臺,很多的p2p公司老闆都已經跑路,這樣的結果就是你投的的錢基本上是血本無歸了。所以不太建議投這些p2p。

3.炒股,股市的動盪最大,如果你有非常高的金融知識和敏銳的洞察力和判斷力,投資股市也能賺不少錢,但如果是一個新手,在千變萬化的股市想有收益基本上是天方夜譚。所以炒股也是不太推薦的。

因此,縱觀國內的理財投資來說,想要本金穩妥,風險小就只能接受這些低收益。而且隨著人民幣的貶值加快,你的收益有可能僅夠抵消通貨膨脹。

然後是投資房產,前幾年投資房地產的人基本上都賺了盆滿缽滿,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理念,政府也做出了政策也宏觀調控房價,所以房價也是相對穩定,不太可能出現前幾年瘋長的情況,不過房價下降基本上不可能的,只會保持健康的增長,所以如果投資房產的話,毫無疑問,收益會比保本的理財產品高的多。

以上是針對目前市場的客觀分析,當然還要加入你自己的主觀意願,如果你已經買過房了,就考慮理財吧,因為現在隨著二套房首付比例的增高,房產交易稅,空置稅的徵收勢在必行,可想而知,你在投資房子的話,如果找不到人接手,很可能就砸你手裡了,到時候你還需要還月供。

如果你還沒有房,建議你還是買房子,因為理財的收益真是少的可憐,你存款的收益最多也就能對抗個人民幣貶值,而房價肯定不會大落,所以今天還是一萬的房價,你30萬剛好夠首付,明年可能就是房價11000,首付就得33萬,試想一下你的理財產品一年能有3萬塊收益嗎?


小小youth


存款30萬元,當然是先還房貸了。


如今全國首套房的平均利率已經達到5.6%,並且利率還在不斷上漲,破六隻是時間問題。保本的理財,是不可能達到這個收益率的。


如今保本的理財選擇,只有部分地方銀行能達到5%以上的五年期存款利率,其他保本的方式能達到4.5%就已經很不錯了。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資管新規的實施,銀行理財產品不再保本保息,風險由投資人承擔。今後再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就要充分考慮風險,以免雞飛蛋打,銀行理財產品可不受存款保險制度保護的哦。


房貸,不僅僅數額大,關鍵週期還長,動輒20年以上。給貸款人帶來的不僅僅是相當高的利息,還有沉重的心理壓力。


按照最保守的方式計算,提前還款30萬元,也能節省十幾萬元利息。


如果真想理財,每個月存下來的錢去理財,會更加從容,沒有那麼大的心理壓力。


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經濟下行期間,每個人面臨的風險都會加大,降低負債,是最穩妥的選擇。


財智成功


每個人具體的情況不一樣,我從宏觀環境方面給大家分析,在得到個人的答案之前,首先要明確目前的每月房貸利息對家庭生活的影響程度,如果每月還貸利息佔比家庭總收入40%左右,那還是還房貸吧,畢竟生活的幸福指數還是最重要的,錢財乃身外之物,開心最重要。


如果每月房貸利息在可承受範圍內,那就妥妥地買理財、做投資吧:

首先,具體來看,2017年開始房地產市場開始強調控,“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習總書記做了明確的指示,目前房貸利率連續上漲,今年6月首套房平均利率在5.64%,還越來越難申請,有人排隊半年還不一定申請得下來,可見僧多粥少。再來看目前市場上的銀行理財產品總體的預期收益率在5%甚至更高,互聯網理財產品6%-10%的比比皆是,只要花點心思選個靠譜的理財,收益一樣可以持平貸款利息支出。


然後,這兩年央行的貨幣政策總體趨緊,供給側改革讓很多企業淘汰出局,市場流動性還是比較緊張,這個時代,現金為王,有流動性就有機會。目前互聯網高速發展帶來的投資機會還是非常多的,擁有現金就能夠隨時做出投資決策,萬一就財務自由了呢。


再者,房貸普遍的期限都在20年或者是30年,2017年CPI在3%左右,通脹壓力還是有的,房貸時間拉的越長,貶值的程度越大,你可以簡單的理解再過20年的100塊估計就相當於現在的1塊錢,錢是越還越少的,同時擁有30萬元的現金進行投資抵抗通脹,豈不更佳?


最後,祝賀你有存款30萬,未來不是夢。


90後財經


這其實還是一個資產配置的問題。

房產,是你的資產,屬於不動產,

現金,是你的資產,屬於流動資產,

房貸,是你的流動負債,

假如說房貸利率是4.9(當然現在應該高了),你的投資收益高於4.9,才能是正收益,才是看起來合算的。當然,能產生多少投資收益,跟個人能力也有關係。如果考慮銀行理財或者基金,不能忽略募集期,贖回期等不計息的天數,房貸是不考慮這些因素的,未到還款期限就一直有利息。

所以這個問題,還是跟自己的投資能力比較下做決定吧。


簡淨軒語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溪梅認為:剛剛看到下面的回覆很多人說還房貸好,也有很多人說做理財好。反正各說各的都挺有理的。每個人和每個人的選擇不一樣。最後還是取決於自己。要說30萬還房貸感覺有點少,真的還不如拿去做理財。

小編個認為還是做理財比較好。而且現在也流行投資理財。很多有經驗的投資者都會說,雞蛋別放在一個籃子裡。那存款30萬可以分開進行投資,留出一部分當備用金,可以存放在貨幣理財這樣的平臺中,收益會比較低但是隨時取隨時存還是比較方便的。在拿出來一部分可以做一些定投,算是一款長期的理財產品。每月存著一定的金額,日積月累的。錢生錢,到時候也可以用做理財賺取的收益來還房貸。


這樣的操作也是給自己養成一個會理財的好習慣。最後剩下的部分,可以找一個靠譜的平臺做個p2p,一般收益在7-15%,如果你看到的收益比這個高的話,你要謹慎投資了。畢竟有收益的理財都是會有一定的風險。


首席投資官


個人覺得:還房貸好。

主流的購房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全款;一種是按揭貸款。全款購房最大的好處是什麼?就是購房成本基本鎖定,假如一套房子50萬元全款購得,裝修15萬元,那麼這個房子的成本就是65萬元。房價下跌,我們虧錢,房價不漲不跌,我們的固定資產就是65萬元,房價上漲,我們還可以賺錢。

按揭貸款和全款購房不一樣。按揭貸款在房價款加上裝修款之外,還要承擔銀行的利息,無形中增加了購房的成本。

按照等額本息還款法,此套房增加成本16.1萬元,如果按照等額本金還款法,這套房增加成本14.22萬元。房價上漲,增加的成本可以從房價上漲賺回來。但是,一定要知道的是,如果房價穩定在購房時的水平,或者是因為國家調控、供過於求等不確定性因素,導致房價下跌,那麼無疑增加的購房成本是賣不出來的,那就得不償失了。

你也可以說,我可以購買理財來抵消成本。但是,理財市場的規則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最近,銀保監會、證監會、央行就下發了許多關於理財的一些意見和辦法。將來的理財產品是要淨值化管理的,也會投資股票、基金等高風險產品,打破剛性兌付的投資承諾,理財收益是會無保證的。

所以,理財市場的收益率目前是確定的,將來的確定性難以保證。有鑑於此,個人覺得還是把房貸還上為好。一是可以無負債過日子,無債一身輕鬆;二是可以不用再支付銀行的利息增加購房成本。您覺得呢?


財富滾雪球


還房貸?不可能的,按每個月繼續給吧。

把這些錢拿去做一些投資,然後把投資賺來的錢拿去還房貸不是更好嗎?

我們總是把每個月的工資,存款拿去買這個買那個,為什麼不先去拿這些錢投資,然後投資得來的錢再拿去買你喜歡的東西。

一輛車你開出廠就掉價了25%,可是你每個月就要多多少支出了。油費,修理費,車子的貸款。

我建議你去看一下《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


第99個窩窩頭


肯定先理財了,收益是實在的購買力價值

要先還房貸,看似完成了負債

其實你忽略了貨幣的貶值,如果加上通貨膨脹率

實際上是不划算的

要理財,可以關我私聊

競彩理財,幫你穩穩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