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清朝有關這兩個案子,它的經過和結果,你知道多少呢?

古代歷史中出現過各式各樣的案件,而且經後人杜撰,成為了各式各樣的傳說。小編不敢胡編亂造就和大家聊一聊史料豐富的清朝晚清四大案。這四大案有的版本還不太一樣,這裡和大家聊的是對當時社會和政府影響較大的案件。

《刺馬案》

清朝有關這兩個案子,它的經過和結果,你知道多少呢?

這是晚清四大案中影響最大和最為詭異的案件,在四大案中它的結案也是最敷衍人的。案件的原始是這樣的,馬新貽是剛上任不久的兩江總督,而在他之前是曾國藩。此外當時剛剛鎮壓了太平天國運動,整個兩江地區是當時湘軍的主要活動地區,而湘軍的創始人就是曾國藩,這使得這個案子非常的棘手,一方面清政府想削弱湘軍的實力來穩定統治,另一方面就是敲打敲打曾國藩防止其功高蓋主。然而事與願違,清政府看好的馬新貽被暗殺之後,清政府十分震驚,明顯這是一樁有預謀的案件,但是審了好長時間都沒有結果,到最後主審官實在是沒有辦法,只能給出一個應付的結果,但是清政府不依不饒,就派曾國藩和鄭敦謹,都是經驗豐富的官員,然而對於這件事情曾國藩看得很清楚,這件案子牽扯的人員很多,做事也和之前的幾位一樣,但是這位鄭敦謹不一樣,他想把事情調查清楚,然而事情的複雜層度超出了他的想象,致使在敷衍了事之後就辭官回家,不再過問朝政之事。

在這件事情上,小編認為清政府急於處理湘軍,導致湘軍對整個清政府有抵抗心裡,而且雖然馬新貽出生湘軍,但是他和湘軍是有距離的,無法涉及到湘軍的核心,此外清政府雖然在用人上沒有太大問題,隨著時間的流逝馬新貽是可以解決湘軍,但是湘軍不可能坐以待斃,除了曾國藩,還有很多人支配著湘軍。所以這次刺殺也有可能是湘軍的一次示威,如果這件事情被徹底查清,整個兩江政軍平衡會被破壞直接,導致湘軍成為第二支他平均軍,屆時南方又會生靈塗炭。這些理論都有大量的奏章摺子來證明,而且據曾國藩的日記中的描述,這件案子想破是不可能的只能找一個折中的辦法,所以就有了後來的敷衍了事。

清朝有關這兩個案子,它的經過和結果,你知道多少呢?

說到這裡小編想起了美國著名“水門事件”,隨著時間的曝光多少人下臺;還有“薩拉熱窩事件”直接導致了一戰的爆發,這些事情一旦被查清就會引起慘烈的後果,有點像“蝴蝶效應”,所以為了避免一些事故的爆發,我們就會隱蓋一些事情。

《楊乃武冤獄案》

這個案件本身沒有什麼問題,然而就在審理的過程中的諸多紕漏導致了冤案的發生。讓我們先還原一下案件本身,楊乃武是浙江的一個舉人,而他們楊家人在本地也有一些勢力。而小白菜又叫葛畢氏,因為她本姓畢,後又嫁於葛品連,就稱為葛畢氏。他們的關係是房東和房客,楊乃武是房東,葛畢氏是房客。在同治年間十二年十月初七,葛畢氏的丈夫葛品連患病(小編認為這應該是一種急性病),過了一天就死了,對於葛品連的暴斃而亡,葛家人就認為其中有一些貓膩,就告官驗屍,當時是知縣劉錫彤審理此案,當仵作驗屍後,感覺到很奇怪,因為屍體的症狀很想毒死的但是又不能確定其就是被毒死。而劉錫彤就斷下決定葛品連是被毒死的,這可能是因為當時劉錫彤已經70多了,而且當時市井之言謠傳到楊乃武與葛畢氏不乾淨,一時的糊塗致使劉錫彤犯下了彌天大錯。

一審就開始了,劉錫彤先是將楊乃武和葛畢氏收監,先是審理葛畢氏,葛畢氏堅決否認,但是劉錫彤並不信,將其屈打成招。而楊乃武是個舉人,根據清朝法律規定,劉錫彤是無法對其用刑,為了對楊乃武用刑,劉錫彤開始動用關係,撤銷了楊乃武舉人的身份,對其大肆用刑,楊乃武不得不屈服。這樣一審結果很快就下來了,然而劉錫彤是不能結案的,因為這是一個嚴重的案件,通姦殺人是重罪,知縣是無權處理的,所以就上交於杭州知府陳魯受理,至此二審開始了。

二審主審官為杭州知府陳魯,而且在進一步審理中楊乃武的證詞出現了很多證人,雖然這些人和案件都沒有關係,在劉錫彤的遊說下以藥鋪老闆為首的錢坦等人就成了新的證人,而且劉錫彤給陳魯作保,這件案子已經坐實,不可能被翻。所以二審很快有了結果,葛畢氏被判凌遲,楊乃武斬立決。對於這樣的結果楊家人不服,因為當時楊家人提供了楊乃武的不在場證明,就是葛畢氏供詞中楊乃武給砒霜的這一天,楊乃武並不在杭州縣。但是知府陳魯不予理會,所以就開始上京告官,也是就京控,自此開始了此案更為複雜的篇章。

三審是個很複雜的過程,這個案子先是交由當時的浙江巡撫楊昌浚複審,但是他又不能作為主審,他就擔心是不是部下搗鬼使這個案子成為冤案,就讓監察史王昕回到杭州縣重新調查,然而劉錫彤再一次欺騙了楊昌浚,認為沒有問題昌浚就將重審的任務安排給湖州府。主審是湖州的主要官員,這次沒有動刑,而楊乃武和葛畢氏雙雙翻供。看到這樣的結果,湖州府很為難,就開始拖了。恰巧這時光緒帝登基了,所有的事情都被停滯,這個案子同樣也被拖了下來。

清朝有關這兩個案子,它的經過和結果,你知道多少呢?

四審是由於多方面的壓力導致案件又重新被擺到桌面上,一方面清朝認為你這樣的拖這個案子是不是有意在掩蓋一些真相,另一方面《申報》對這個案子進行了長期的跟蹤報道,使得在京的浙江籍的官員很在意這個案子。所以這個案子有交由浙江學政胡瑞瀾重審,但是學政是個搞教育的職位,對法律並不是很瞭解,而且劉錫彤有做了很多的工作,胡瑞瀾支持原判,楊乃武斬立決,葛畢氏凌遲。楊家又是不服,再次京控。

五審案子發展到這裡已經影響到了慈禧,慈禧就讓刑部來審核,後來在京的浙江籍官員聯名上奏,致使慈禧將審核,改為由刑部提審。在這次審理中,主審的是刑部主要官員,這次審理就是要將真個案件的始末查清,雖然問題重重,但還是將案件徹底調查清楚了,歷時四年的冤案就此得以昭雪,楊乃武和小白菜兩人也無罪釋放。

一個案子來來複復五次審理才得以真相大白,雖然案子結了但是對於案子本身的問題,才剛剛開始,清政府查處了相關人員三十多名,而這些都是左宗棠的”兩湖派”官員,打擊了左宗棠的勢力。

此外小編有個猜測,楊乃武是浙江舉人,代表了浙江文人,而劉錫彤玩命的誣陷他有可能是為了打擊浙江的在朝廷中的勢力,想不到此案被翻使得,以楊昌浚為代表的左宗棠的勢力反而得到打擊,從而反映出這可能一場政治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