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現代2000特種兵能否抵禦古代10萬大軍?

twinsing


我相信很多人都幻想著帶著軍隊穿越古代,體驗一把打仗的快感,這時,就有人問了,現代的2000特種兵與古代10萬大軍作戰,會有什麼後果。我們假設兩者可以,實際上,就是現代的槍械武器的火力投送與冷兵器之間的作戰。自動武器使得現代軍隊不會露出防線缺口,也就是說,就算現代軍隊不主動出擊,只是防守,也能夠做到滴水不漏。

如果現代軍隊主動出擊,以攻擊為主,我想古代軍隊會失敗的更快,不提原子彈之類的國家性武器,就是人手一把衝鋒槍再加上一些交通設備,也足夠了,古代的強弩也不一定能夠射穿坦克,運輸車輛和防彈衣。

如果這2000特種兵不能使用現代槍炮武器,也是使用古代冷兵器,那後果會不會有所不同。我認為還是特種兵會贏,因為作為特種兵,在平時的訓練中,會有一些冷兵器訓練,雖然沒有古人用起來那麼得心應手,但也不會太差。而且2000人更好管理,便於佈置戰術,特種兵都受過嚴格訓練,可以制定嚴密的作戰計劃,心理素質也很強,古代的10萬大軍可能更多的都是臨時徵召的遊民,戰鬥機較低,而且組織沒有那麼嚴明,文化水平不高導致作戰計劃不會特別有效嚴密,心理素質也會相對較差一點,不至於將10萬人趕盡殺絕,一部分人死亡就會使其他人潰軍,只是不使用現代武器會使古代軍隊的失敗延遲。


利刃號


1.看到了好多評論,說10萬大軍怎麼怎麼樣也能把2000人給滅了,如果讓我說的話,滅個鴨子。就算只按照正常彈藥計量來算的話,甚至我覺得現代化裝備的特戰部隊如果有人傷亡,那都應該算輸了!

2.我看過一篇關於血性的文章,在武器相當的情況下,也就是沒有出現代差的情況下,血性是很重要的,狹路相逢勇者勝。但是如果出現了代差,那麼血性也只能算是一場可泣的悲劇,連可歌都算不上。

3.舉個現代的例子,美國轟炸南聯盟,南聯盟的空軍司令維利科維奇也是血性十足,要駕駛戰機和美軍決一死戰,他帶著幾名飛行員升空了,結果是什麼樣呢,升空之後他根本看不到敵人在哪兒,反而一上天就被敵人鎖定,而後就被擊落了。

4.還有一個例子,在印加人對庫斯科戰鬥中,不到200人的穿戴重型甲冑的士兵,打敗了2萬人用石頭武裝起來的當地人,這也充分證明石器時代與鐵器時代的差距。

5.因此,別說2000個現代特種兵能夠打過10萬古代大軍,恐怕二戰時候就能夠達到這個水平了,有幾輛坦克、幾挺機槍備上足夠的彈藥,足夠了,更何況2000個訓練有素的特種兵,真的沒有辦法相提並論!

如有關於報考軍校、入伍參軍及後續發展相關的問題,歡迎關注諮詢。


起步一二一


看到各種回答不行的,我來說一說。

的確,一場戰役的勝負,決定因素有太多;但主要因素在於武器;我知道有些槓精又要抬槓說,我們小米加步槍打跑了日本侵略者;注意,我說的是一場戰役,不是一場戰爭,搞清楚兩者關係。

馬克沁機槍還未問世之時,槍械的普遍射速不高,填彈裝發效率低下。1893─1894年南中非洲羅得西亞英國軍隊與當地麥塔比利──蘇魯士人的戰爭中,在一次戰鬥中,一支50餘人的英國部隊僅憑4挺馬克沁重機槍打退了5000多麥塔比利人的幾十次衝鋒,打死了3000多人。值得一提的是英軍無一人傷亡。這是熱兵器對熱兵器;

一戰索姆河戰役德軍裝備的MG08式馬克沁重機槍,一天的工夫就打死60000名英軍,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從那以後,各國軍隊相繼裝備馬克沁重機槍,馬克沁由此成為聞名的殺人利器。

由此,武器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更遑論熱兵器和冷兵器的對決了。

特種作戰有很多講究;2000人的特種部隊,從人數來說基本上是一個團;我軍基本以大隊為單位,正團建制,我算這兩千人都是作戰單位,大約相當於3-4個大隊。要知道我國特種作戰單位,根據估算總兵力也就6000-8000人左右。

特種兵不說萬里挑一,起碼也是千里挑一,軍事素質過硬,這是必備前提。特種作戰根據不同的要求,會有不同的打法。特種偵察,敵後滲透和反滲透,斬首行動,襲擾破壞,竊取情報……這都是家常便飯;



先不說別的,古人打仗講究虛虛實實之道;襲擾破壞,四處放煙這是特種部隊一貫的搞法;再伺機狙殺敵方主將,破壞敵人糧食物資儲備製造恐慌……不,我說的不對,我糾正下自己,這種恐慌不需要製作——單是硬剛打陣地戰,只要佔據有利地形,特種部隊按照我國常規軍隊標準每人攜帶5個彈藥基數的彈夾,以及散裝彈500發,不考慮其他武器的情況下,2000人特種部隊攜帶的彈藥數量為(5×30+500)×2000=130萬,如果算團滅十萬人,平均每13發子彈打死一個人,雖然這個數字在戰史上來看雖然很高,但特種部隊的命中率也是很高的;更何況面對的是冷兵器,不用考慮太多火力壓制的情況。而且,只需要打敗,不需要團滅,那麼只需要敵方傷亡過半就可以極大的打擊敵方士氣了。拿我國現役的95自動步槍來說,射程600米,而古代的弓箭最大射程不足300米,較量的後果大家心裡都有數了吧。

所以結論很顯而易見,不僅打得贏,還贏得毫無懸念。


吟遊詩人883


討論這個問題的前提還得看是有著什麼樣配置的特種兵,拋開這個前提的話,那這也就失去了討論的意義,那麼設定好幾個不同的前提條件下,2000特種兵是否能夠抵禦古代十萬大軍呢?


一,全副現代武裝的特種兵,這點毋庸置疑,無論面對的是古代哪種軍隊,都可以憑藉超遠程的射擊距離,以及現代軍人的強大實力來進行擊潰,畢竟2000對十萬也不過是以一敵五十罷了,而即便是再精銳的古代軍隊在戰損達到五成甚至更低的時候也會崩潰的吧,所以這種情況下擊潰十萬人馬不是很難。

二,2000特種兵拿的都是冷兵器,面對的是古代精銳的十萬人馬,如大秦銳士,最強盛的唐軍,北府軍等等精銳,那結果可想而知,個人實力上特種兵面對這些精銳其實也是佔不到多大優勢的,頂多一打三,而且體力的消耗也是致命的,而且對武器的掌握上說不定還可能不如這些古代軍隊,所以這種情況下,想要抵禦十萬大軍是極其困難的,基本上不可能。

三,面對的是那種起義軍,農民軍這種類型的,如果面對的是這樣的十萬大軍,那麼可能憑藉某種時機是有可能取勝的,但是不是一定,說他可能取勝是因為歷史上確實有過類似的以少勝多的案例,說他不一定是因為這也得要看機遇,和對時機的把握,畢竟單純靠2000對抗十萬即使是烏合之眾,那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只能靠一鼓作氣擊潰,一旦錯過好時機,可能就會就此陷進去,被烏合之眾也耗死。

所以說,分不同的情況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如果排除武器的優勢,其實兩千對十萬還是很難得,歷史上所謂的以少勝多其實也有一定的運氣成分在其中的,畢竟能以多打少誰會去以少勝多,畢竟韓信那麼厲害也說過,軍隊還是要多多益善。


歷史微探索


那麼我來說說個人的看法吧!現代特種兵能抵禦古代十萬大軍!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2000人的部隊,那是兩個團的編制,而且還是特種兵,那就更不得了了!如果你看過《我是特種兵》就知道特種兵的選拔制度,是非常嚴格的。



而且都是全方位作戰能力超強。一個特種兵作戰小組配備的有:狙擊手,副狙擊手,突擊手,火力支援手,爆破手,偵查手,通訊。

現代戰爭中一小隊特種兵都能扭轉戰爭局勢,更不要說在古代了,還是2000人的特種兵!按照我剛才說的這個人員配置,那就有280多個特戰小組。



現代武器那就更沒法比了!古代都是冷兵器,弓箭的射程最多超過兩百米,而現代的突擊步槍有效射程是400米,超過400也有一定的殺傷力。

還有狙擊步槍1000以上的射程那就更不用說了,那是挨個點名都不用更換狙擊陣地。形成一個包圍圈那十萬人就是待宰的羔羊。

把什麼大將,軍師,一狙殺那十萬大軍就沒了主心骨,如果只傷不殺,人的慘叫聲會對周圍的人有很大的心裡創傷,軍心就會不穩。



現代的什麼炮彈也非常厲害,來一個全方位覆蓋,十萬大軍分分鐘滅掉!以上情況請大家自行腦補一下畫面。就可以得出結論。

綜上所述,古代戰爭跟現代戰爭是沒法比的。而且都不是一個概念。好了回答完畢,如有不到之處,歡迎來噴!


自由在自由


特種兵,在兵種上指執行特殊任務的兵種!通常執行的任務是敵後偵察、破壞地方重要目標、斬首行動(擊殺對方首腦);單兵作戰能力極強,適合在各種惡劣條件下,完成作戰任務。往往是戰爭中決定戰局的重要因素。

特種兵通常以小組的形式作戰,在兵員上指組成特種部隊的單位人員:狙擊手一名,狙擊手觀察員一名,兼任或獨立配備的副狙擊手一名,突擊隊員若干名,通信小組兩到三人,醫務人員一到兩名,班用機槍手兩名,炮兵或導彈引導人員一到兩名。執行時會根據任務以及人員具體情況會有縮減。

特種兵的日常訓練極其殘酷,絕非一般兵種所能承受,真正的特種兵訓練比你在電視劇裡看到的要殘酷十倍都不止,據說一些特種部隊甚至會有真槍實彈的交火:

特種兵選拔的比例也是極其嚴格,從士兵中選取後,經過訓練篩選,淘汰率高達70%,苛刻的要求,殘酷的訓練,凡是能通過的,各個都是以一當百的!特種兵的特點是在失去指揮官之後,不會像普通士兵一樣潰逃,而是由臨時指揮官立即頂上!

加第11屆“愛爾納·突擊”國際特種偵察兵大賽的一等功榮立者、連長吉松介紹說:“特種兵執行特殊任務,要求人人必須掌握飛車捕俘,攀登絕壁,擒拿格鬥,無人區生存,傘降、泅渡、駕駛坦克和掌握各種武器等技能訓練。”

特種兵的必備條件是:頑強的毅力、健壯的體力、持久的耐力。這三條看似平淡的描述,其實每一條都是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此外還要有:超凡的智力、超強的生存能力。這兩條子作戰中的要求相當的高,特種兵不但勇猛異常,更是戰鬥中的精英,軍事素養一流!

在特種兵的比賽以及訓練中中,特種兵要負重30多公斤的武器裝備以及生存用品,在前有堵截,後又追兵的情況下,在4天3夜內,奔襲200公里。特種兵除學會特種作戰本領外,還必須掌握生存本領,會檢驗水質是否有毒,能識別植物可否食用,還要學會抗擊兇猛野獸襲擊等生存技能。

特種部隊一般直接歸軍事最高系統直接指揮,是軍事作戰中的殺手鐧!

如果這2000特種部隊攜帶有現代化武器,那麼十萬大軍也是必敗無疑,單純的一個遠程狙擊手就能直接斬首十萬大軍的眾多將帥,讓大軍群龍無首。即使沒有配備現代化武器,十萬大軍也打不過2000名現代特種兵。

我國古代就已經有特種兵的身影,這些特種兵向來是戰無不勝。

如戰國時期的秦國鐵鷹銳士,可以以一敵十魏武卒,由上將司馬錯領導!

東漢的陷陣營,“將眾整齊,每戰必克”。其統帥為呂布帳下的中郎將高順

東晉的北府兵,東晉孝武帝初年謝玄組建訓練的軍隊,劉牢之為參軍領導,淝水之戰大破80秦軍

隋朝的燕雲十八騎,燕雲十八騎是由羅成父親靖邊侯羅藝率領的精銳騎兵,總共由十八個人組成

唐代的玄甲軍,虎牢關之戰,李世民率領數千唐軍與十幾萬夏軍對峙,用1000玄甲精兵大破王世充,斬俘6000餘人。

南宋岳飛的背嵬軍,在朱仙鎮500背嵬軍大敗金兀朮的精銳騎兵“柺子馬”,從無敗績!


嘟嘟讀讀


現代軍隊的裝備水平與古代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在很多的穿越類作品中,主人公帶著現代化的軍隊吊打古代大軍。那麼今天我們就大開腦洞來討論一下,如果2000現代特種兵穿越到了古代,能否抵禦十萬大軍呢?

之所以選擇特種兵,無非還是看中了他們遠超於常規部隊的軍事技能。其實特種部隊除了在單兵作戰能力上超過一般士兵,最主要的是他們擁有了裝備和情報上的優勢。拋開這些,特種兵不過是體能好一些的兵而已。

當他們與十萬古代軍隊對抗,如果是面對面的硬抗,那這些特種兵走不過三招。都不用說對方用什麼計謀了,單單來一場鐵騎衝鋒他們就抵擋不住。在一開始這些特種兵可能會憑藉手中的火器給對方造成一定的恐慌,但只要對方將領不傻,這樣的打擊不會有什麼影響。

如果這些特種兵依據地形死守,那還有可能堅持的時間長一點。不過對方也不太可能送人頭,十萬大軍強攻他們或許吃力,但把他們圍起來還是很輕鬆的。陷入重重圍困後,在斷水斷糧的情況下就算是鐵人也受不了。

所以這些特種兵倒不如發揮一下自身的優勢,來一場斬首行動。古代軍隊對將領的依賴度很強,如果主將身亡,那麼這十萬大軍必將大亂,這時候雖然不能擊退,但是逃出生天還是很有可能的。拋開現代化作戰的空中支援和地面火力清場,單憑單打獨鬥,2000特種兵必然是要敗於十萬大軍的鐵蹄之下。


紫龍防務觀察


現代2000特種兵當然可以抵禦古代10萬大軍!

現在的特種兵擁有各種類似現代步槍、輕機槍、手雷、火箭炮、火炮、飛機、導彈等攻擊武器。還擁有衛星影像、遙感、紅外、無人機等等最先進的探測設備,以及基於衛星、移動通信等等最先進的通訊手段。這樣的作戰配備,是古代的軍隊沒有辦法去抵禦的。

比如特種兵可以先利用衛星影像、遙感、紅外、無人機等探測手段瞭解古代10萬大軍的分佈情況,指揮系統位置等等,就可以先用導彈進行精確打擊,從而使得10萬大軍遭遇突發的攻擊,從而陣腳大亂。甚至,失去包括主帥在內的指揮系統。接下來,現代特種兵可以用火炮繼續攻擊,從而使得這10萬古代軍隊繼續被蹂躪,從而完全失去戰鬥力。再然後,可以用飛機進行轟炸,完畢以後。特種兵可以全線出擊,利用類似AK47這樣的超強突擊步槍打掃戰場了。最終一定會使得古代軍隊全軍覆滅!


地震博士


二千現代特種兵足以屠戮古代十萬大軍(冷兵器部隊),豈止抵禦而已。

當然,這二千現代特種兵必須是裝備精良,彈藥充足,總不能直接從特種兵營房拖兩千個赤條條的人穿越到古代去扔到十萬大軍面前。而這十萬大軍,也必須是真正的古人組成的十萬大軍,不能把十萬現代軍隊分配古代兵器來扮演。

古代軍隊和現代軍隊在裝備上的差距,足以使得現代軍隊面臨古代軍隊,是神一樣的存在。步槍、機槍的射程可以達到一千米以外,而古代弩箭通常也就一百多米。對於古代軍隊而言,千步殺人的現代化武器與雷霆閃電有何區別?只怕前面死去幾千人,後面就自己崩潰了。就算在決戰開始前,向他們講明現代武器的特點,他們又如何在短時間內想到剋制的辦法?軍隊畢竟也是人,不是機器人和喪屍。明知突擊會死,看見同伴不明不白死去,會影響士氣的。

面對十萬古代大軍的衝擊,現代特種兵只需要用車輛排列成車牆,用輕機槍、重機槍、小型火炮組成分階層的遠程火網,便足以將大部分古代軍隊擊殺在二百米之外。至於少數漏網之魚,用衝鋒槍進行點名即可。如果有直升機、無人機等空中裝備,更能實現屠戮的立體化。如果有裝甲車輛,則迎頭嵌入衝鋒的浪潮中,簡直就是無敵的存在。

不要幻想用什麼大型槓桿機械去弄翻裝甲車。移動緩慢的機械只能成為炮擊的活靶子,甚至是固定靶。

如果十萬人是分散埋伏,倒是可能讓二千特種兵頭疼。集中進攻,就是幫助特種兵發揮火力優勢而已。


巴山夜雨涮鍋


這個得分兩種情況,其一是戰場在何處,其二是年代在何時?

假設特種兵穿越到古代,在沒有補給,僅憑手中步槍等武器的情況下,根本無法取勝,只能被碾壓。

但如果是古代士兵穿越到現代,在如今的信息化戰場上,也是被全部碾壓的命運。

古代的人海戰術講究陣法,哪怕特種兵攜帶的槍支能在戰鬥初期造成較大殺傷,那也不會削弱對方的戰鬥力,畢竟兩千人的彈藥有限,補給也有限,打個比方,古代軍隊一看這些特種兵如此驍勇,乾脆靠著人數優勢把陣地一圍,斷水斷糧的情況下,特種兵恐怕堅持不了多久便不戰而潰。

況且古代軍隊也有遠程作戰,甚至還有工程投石機等大型器械,在面對2000人的武裝部隊時,完全有能力進行一定程度的遠程打擊,雖然弓箭的殺傷力不如現代熱兵器,但如果是萬箭齊發呢?在平原等廣闊地帶的遭遇戰,根本無處可躲。

另外再加上部隊的意志,古代士兵都是近身廝殺為主,從疆場上活下來的,都有一股血性,前線部隊當成炮灰去填子彈,後邊的士氣並不會因此而減弱,甚至有可能越戰越勇,幾萬人的衝鋒假使給你重火力也未必擋得住,一旦貼身肉搏,遠程打擊就失去了優勢,兩千人打光槍裡的子彈,也只能跟古代士兵赤手空拳的近身廝殺,或許短時間內能佔上風,但隨著體力的耗盡,對方的人流越來越密集,逐漸的就會被瓦解,到最後還是難逃被人海戰術碾壓的結局。

當然以上只是放在古代的例子,如果是現代,那特種兵根本不用動手,只需要遠遠的站在山頭上,用各種遠程火力進行精準打擊就可以了,而且各種炮彈毀天滅地的爆炸性威力,是超出古代士兵心理承受範圍的,因為他們從來沒見過炮彈,古代拿個投石機砸城牆就足以稱為石破天驚了,何況能夠產生衝擊波甚至極高殺傷力的現代導彈呢?

首先在心理上就足以瓦解古代軍隊,如下圖這種場面,估計很多古代人窮極一生也看不到,當直面現代化武器所帶來的破壞效果時,很多人將產生戰鬥意志上的恐懼與動搖。

所以,這個問題應當確立多個前提條件,即時空背景與武器裝備,假設是現代,還是古代,如果是在古代,那古代軍隊依託戰鬥統籌,後勤補給,人海戰術等多方面優勢,足以打敗2000人組成的現代化特種部隊,而如果特種兵攜帶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或許可以對十萬人的軍隊造成一定程度的殺傷,但我個人估計並不會影響最終結果,因為彈藥遲早會有打完的那一天,對於古代人來說,這2000人就是異己,是外來者,不同服飾穿著,甚至連持有的武器都不同,很可能會激起更大範圍的仇恨,促使更多的古代軍隊參戰,到時候恐怕就不是面臨十萬人這麼簡單了,很可能是對戰數十萬人甚至上百萬人的局面。

另外,如果將這個假設條件反過來,十萬古代士兵穿越到現代,在僅有刀槍弓箭等冷兵器的情況下,對戰滿編制且擁有遠程打擊能力的特種兵,幾乎就是以卵擊石,不堪一擊。

最後再補充一點,戰爭勝利的決定因素並不只有武器,而是戰術與策略,當年抗美援朝,我方誌願軍裝備大大落後美帝國主義,最後也通過戰術取得了勝利,更何況歷史上以少勝多的例子數不勝數,足以可見裝備與人員數量並不是取勝的關鍵,戰術才是王道。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