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世界盃“死亡檔期”之下,暑期檔電視劇大盤的意外反彈

文|秦明(珞思影視研究組)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是球迷的盛事,某種程度上也被視作是影視圈的噩夢。撞上這個“死亡檔期”,對於很多電視劇而言意味著凶多吉少。2018年上半年略顯低迷的電視劇市場,在這個暑期檔愈顯動盪。

6月份的尾巴,伴隨世界盃收視率高奏凱歌,擁有陳坤、張魯一、佟麗婭、萬茜等實力派坐鎮的衛視黃金檔,電視劇收視率仍在為破1而奮力掙扎;到了7月的前奏,儘管法國和阿根廷一役以6.83%創造本屆賽事以來的最高紀錄,電視劇收視卻同時開始穩健回暖。

世界盃“死亡檔期”之下,暑期檔電視劇大盤的意外反彈

不僅步入收官階段的《愛國者》與《脫身》攜手破1,深夜十點播出,且還是“先網後臺”模式的《扶搖》也製造了大驚喜:上週播出期的收視率一路高漲至0.941%,不但是浙江衛視“中國藍周播劇場”今年到目前為止的最好成績,這個數據放在整個2018上半年的衛視十點檔,也是為數不多的種子選手。

世界盃“死亡檔期”之下,暑期檔電視劇大盤的意外反彈

世界盃“死亡檔期”之下,暑期檔電視劇大盤的意外反彈

電視劇大盤意外反彈

多部黃金檔劇集破1,周播劇《扶搖》逆風翻盤

在網絡平臺做強超級劇集、各大衛視向“現實題材”靠攏的整體思路下,2018年的電視劇大戰不知不覺進入下半場。上半年,觀眾用遙控器和點擊量為自己做出了選擇,收視率破1的電視劇只有8部,而在去年同期,這個數字是12,再往前推一年是25,可謂是行情一年不如一年。

不過,隨著暑期的開始以及《獵毒人》《面具》《新流星花園》幾部新劇接力上檔,電視劇大盤在7月這個月頭變得振奮起來。根據衛視小露電提供的CSM52城收視率,7月以來,進入尾聲的兩部諜戰劇《愛國者》和《脫身》雙雙收視率破1;主打現代科幻愛情元素的《一千零一夜》,也在開播後迅速突破1%大關;7月6日開播,祖峰、侯勇、梅婷主演的諜戰劇《面具》更以1.208%的成績取得開門紅,播出3天已上升到1.388%。

世界盃“死亡檔期”之下,暑期檔電視劇大盤的意外反彈

此外,在浙江衛視周播的古裝劇《扶搖》的收視率也在上週保持在0.9%以上,根據艾漫中國娛樂指數統計表明,《扶搖》自開播以來收視份額一直呈上升趨勢,從4.4%一路漲至8%。考慮到“先網後臺”、深夜十點播出等諸多影響收視的不利因素,這個成績相當“逆天”。

世界盃“死亡檔期”之下,暑期檔電視劇大盤的意外反彈

收視率風生水起,網播量也不遑多讓。據7月9日珞思影視研究組聯合艾漫數據發佈的“珞思熱榜”顯示,7月第一週,《扶搖》繼續蟬聯網臺劇播放量榜首,截至今日上午10點,總播放量已超56億。與此同時,《一千零一夜》《愛國者》《脫身》《獵毒人》四部黃金檔劇集分列二至五名,精品網臺劇再現收視與流量“兩手抓”。

世界盃“死亡檔期”之下,暑期檔電視劇大盤的意外反彈

隨著《愛國者》《脫身》均已完結,昨日在湖南衛視周播劇場開播的《新流星花園》流量潛力巨大,祖峰侯勇梅婷攜手的《面具》,已在收視率方面攻下一城,相信播放量上也不甘落後。經歷6月下旬被世界盃“束縛”的“死亡檔期”,電視劇整體市場在下半年伊始有開啟向上氣象的良好走勢。

世界盃“死亡檔期”之下,暑期檔電視劇大盤的意外反彈

言情、刑偵、諜戰三分黃金檔天下

《扶搖》打破古裝“水逆”魔咒,帶來周播劇新空間

所有人都期待著暑期檔的熱力能夠為沉悶半年的電視劇市場注入新鮮的活力,頂著收視壓力的電視臺更是蓄力待發,如果錯過暑期的黃金時段,2018年輸出爆款的希望可能會變得更渺茫了。

相比網劇主打年輕人的戰場,兼顧大眾口味和平臺特點的熒屏黃金檔,在這個暑假釋放出別樣風景。從TOP熱度的網臺劇分佈也能發現暑期的電視劇,基本被言情劇、刑偵劇、諜戰劇三分黃金檔天下。《愛國者》《脫身》前腳結束戰鬥,諜戰題材的《面具》又快馬殺到,且直接空降榜首。別出心裁打出現代科幻愛情旗幟,《一千零一夜》雖然在《面具》開播後收視率略有下降,但鄧倫與迪麗熱巴的偶像魅力,仍然保證了電視劇在播放量上披荊斬棘,緊跟在《扶搖》之後。

對比去年與今年的暑期檔電視劇,可以明顯看出電視臺選劇視角實現了進一步升級。去年,《楚喬傳》《醉玲瓏》《鬼吹燈》都有知名IP打底,擁有不少粉絲基礎;《夏至未至》和《我們的少年時代》則專門針對學生黨;古裝劇《軍師聯盟》和戰爭劇《決戰江橋》無疑更吸引男性受眾。

今年暑期檔,改編自網文的古裝IP劇明顯減少,從去年年末至今,受到史上最嚴電視劇限令的影響,一大波原本確定要在2018年衛視黃金檔播出的大製作古裝劇要麼被轉網播,要麼遲遲不能定檔。到目前為止,只有一部《扶搖》在周播劇場“絕處逢生”。

由楊冪和阮經天領銜主演,天下歸元原著小說《扶搖皇后》這一大IP打底,對於採取先網後臺、衛視晚間10點周播的《扶搖》來講,CSM52城0.655%的首播收視率,以及開播當天突破3.5億的上線播放量,雖然亮眼卻也不算意外。如何在政策對古裝劇收緊的大環境裡開墾全新的創作空間,是對《扶搖》創新能力的嚴峻考驗。

世界盃“死亡檔期”之下,暑期檔電視劇大盤的意外反彈

這種創新絕不是摸不著北的橫衝直撞,而是要結合目標受眾的各種亞文化興趣點。一眼望去,改編自網文的《扶搖》識別度頗高,從開播之前就備受期待的楊冪、阮經天新鮮組合,到後續傳播度極高的“五福CP”摸臉殺,再到“鴨頭”、“柿子”等詞彙的大力傳播,這些熱點都讓觀眾津津樂道。隨著劇集進度過半,劇情中所包含的“越是打壓越要變強”、“有想要的東西就自己爭取”等積極經典的臺詞和諸如奴鬥場的正能量劇情,也得了觀眾的熱烈討論。此外,觀眾對該劇音樂、導演、造型等幾大維度也報以較高評價,演員的精彩表演成為了提及率最高的話題。

世界盃“死亡檔期”之下,暑期檔電視劇大盤的意外反彈

不僅如此,該劇還圈粉圈到海外——據巴基斯坦主流媒體巴基斯坦日報網站中巴經濟走廊專區7月3日報道,巴基斯坦人民天天也都在追《扶搖》,空閒的時候也會一起討論人物和劇情。《扶搖》在YouTube華視TV頻道的總播放次數已經超過1200萬,VIKI平臺獲得9.7的評分,跟播期間粉絲累計增長居中國劇第一、全國第三。Astro VOD平臺的點播量甚至超越了同檔期《金秘書為什麼這樣》等韓劇。

世界盃“死亡檔期”之下,暑期檔電視劇大盤的意外反彈

大眾爆款的時代已經過去

創作內容是否具備長跑能力,成撐住長期競爭的關鍵

很顯然,不論是快速佔據收視率榜首的《面具》,抑或是“逆風翻盤”的《扶搖》,它們都在目標圈層內撬動了巨大關注能量。大眾爆款的時代已經過去,在既定題材、有限圈層內做足創新,讓創作內容具備長跑能力,成為撐住長期競爭的關鍵。去年的幾部重頭爆款,如《軍師聯盟》《白夜追兇》等,更能讓人看到創作精細化的可能性。

首先,作為IP改編的這類作品,如何在平面(文字或漫畫)創作和影視化呈現上達到足夠的平衡,這本身對於影視創作團隊來說,就是需要創新的考驗。電視劇勢必要在情節和人物塑造上作出取捨,不可能將原作洋洋灑灑照搬到鏡頭表達之中。否則不僅會讓敘事節奏完全混亂,還會讓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碎片化,無法讓觀眾形成足夠強的觀感。以《扶搖》為例,其在改編裡作出的最大調整,就是關於男主角長孫無極的設定和故事再造。

世界盃“死亡檔期”之下,暑期檔電視劇大盤的意外反彈

小說採取線型敘事,女主扶搖是故事發展的絕對核心,作為男主角的長孫無極,在部分章節和分卷,長期處於“下線”或“隱身”狀態。文字寫作如此佈線當然沒問題,但對於講求人物關係閉環和敘事衝突集中的電視劇而言,男主或女主一方角色缺席時間太長,勢必會影響觀眾代入情感,不利於故事發力。

所以電視劇大大增加長孫無極與扶搖兩條故事線的交集,拿掉小說中出現過的軒轅國,將宗越、無痕等角色合併到太淵一國的皇權顛覆鬥爭中,進行人物關係重組。如此一來,部分原著黨可能感覺“面目全非”,但對更多沒有看過小說的普通觀眾來說,敘事節奏相對明快許多,減少出場人物後,觀眾能夠將代入情緒集中投射到主要角色身上。利落的劇情、明快的節奏讓觀眾更好地跟隨劇中主人公一同拼博與成長。同時,頗具現代感的故事表達,也帶給了觀眾更多的共鳴感。

世界盃“死亡檔期”之下,暑期檔電視劇大盤的意外反彈

其次,近年大火的熒屏爆款大多有一個共同特點:主角自有光芒,配角也不落下風。《古劍奇譚》、《花千骨》……先後幾部古裝現象級,紅了主角之外,人設不乏亮點、演繹精準到位的配角也紛紛上位,一朝擁有自己的姓名。這些都還是要歸功於作品裡角色的創作,以及演員精準的演繹,這些都可以支撐觀眾養成追劇慣性。比如《花千骨》中風流不羈,為人精於謀算卻又為愛付出生命的東方彧卿;《琅琊榜》裡看似玩世不恭在關鍵時刻深明大義的言豫津;《偽裝者》心機頗深,心狠手辣但為了抗日大業可以犧牲自己的王天風……他們雖然只是配角,但是對角色入木三分的演繹,至今還讓許多觀眾念念不忘。

最近恰逢“叔圈101”搞得風風火火,《扶搖》中擔綱重要反派角色齊震的劉奕君,也趕上了中年男愛豆流量崛起的風口。微博上心疼國公、要為國公爺眾籌王座的呼聲一片。艾漫數據統計的對劇集收視率貢獻排名中,劉奕君僅位於楊冪、阮經天和高偉光之後,甚至領先於賴藝、黃宥明等年輕小生。

世界盃“死亡檔期”之下,暑期檔電視劇大盤的意外反彈

網友用表情包表達對國公這一角色的喜愛

影視劇品質和觀眾審美的雙向升級,促成大眾日益看重角色創作與精準演繹,而不再輕易被所謂人氣、流量所裹挾。最近幾部成功突圍的作品在收視率和播放量上取得的雙贏已很能說明問題。始終以創作內容為電視劇“加碼”,好劇的影響力和商業價值才經得起長期競爭的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