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文化扶貧樂萬家——渭源縣草灘寺民俗文化旅遊節小記

夏日的渭源縣祁家廟鎮彷彿置身於綠色海洋之中,墨綠色的草灘寺松樹林顯得蓬勃而神秘,穿過鬆樹林密徑,突聞人聲鼎沸,眼前豁然開朗,人山人海,千年古剎草灘寺映入眼簾,一場村民翹首期盼的相遇在這裡如期而至,喬家溝村草灘寺一年一度的盛大廟會與夏日相約,文旅聯歡,娛樂鄉民。

這是草灘寺第15屆民俗文化旅遊節,盛況空前,到處人頭攢動,來自十里八鄉的人們,有的在欣賞文藝演出,有的在焚香許願,有的在談情說愛,有的在購物消費,有的在飲酒品茗……據不完全統計,4天累計人流量超過4萬人次,創歷史之最。

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為鄉親們送來了期盼已久的文化盛宴。《香山還願》《雙官告》《對銀盃》《出堂邑》等6部群眾喜聞樂見的秦腔劇讓鄉親們過足了戲癮。與大戲同臺匯演的還有來自煙霧溝、邊家堡等7個臨近村社的15個代表隊表演的廣場舞,表演者時而溫婉柔美,時而激越豪放,展示了新時代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精神風貌。更有耍把戲的、兒童蹦蹦床等項目前來助興,令人目不暇接。

鎮衛生院送健康活動和喬家溝駐村幫扶工作隊送科技下鄉活動為廟會增添了新的內容,工作人員在諮詢臺前拉起了橫幅、擺起了展板,發放宣傳資料,向群眾普及醫療、法律、安全、徵兵統戰等知識。盛大的廟會更是激發物資交流的活力,趕會客商沿通村公路兩側搭建帳篷商鋪300多家,餐飲、服裝、農具等物資應有盡有,貿易成交額近300萬元。

據當地民間傳說,草灘寺建寺歷史久遠,已無從考證。傳說建寺之初寺內喇嘛栽植白松9株,而草灘寺香火鼎盛時期駐有喇嘛300人,每人栽植白松一株共300株,形成古松林,後幾經戰亂及雷電大雪摧殘,現存留197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祁家廟鎮組織團員青年以古松林為中心栽植落葉松、雲杉和沙棘等樹種近千畝,形成草灘寺特有的風景。草灘寺廟會始於2004年,一年一屆,已先後承辦了15屆,成為當地群眾文化生活和物資交流的盛會,是藏傳佛教文化與道教文化、儒家文化融和發展的一個縮影。

扶貧更要重扶智,文化惠民樂萬家。草灘寺文化旅遊節和著煦煦暖陽、瀟瀟夏雨進行了4天,文化扶貧活動猶如春雨潤物,將健康、科技、文化送到了百姓身邊,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激發內生動力,滿懷信心闊步前行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陽光路上。(文/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 張安軍 王建軍 李虎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