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拒馬河畔的七彩藝術小鎮

進入野三坡的苟各莊天色已晚,儘管街道兩旁燈火輝煌,但拒馬河兩岸的山黑黢黢,讓初來乍到的我們有了一些陌生感。於是決定第二天早晨看看這個距京城百餘公里,名聲在外的旅遊景區。

拒馬河畔的七彩藝術小鎮

拒馬河畔的七彩藝術小鎮

當清晨一縷陽光照亮大山之中的小鎮時,我們已經用新奇的目光打量這裡的一切……

拒馬河畔的七彩藝術小鎮

拒馬河畔的七彩藝術小鎮

曾經多次在北京房山的拒馬河畔遊玩,今日才整明白它的由來:拒馬河原名淶水河,發源於河北省淶源縣西北太行山麓,流經河北、北京。相傳公元308年——318年,趙國石勒率十萬大軍從太行山區進犯河北內地。晉朝將領劉琨在拒馬河出山口張坊一帶駐守重兵抵禦。他在河水上游攔截蓄水,當石勒兵馬進入河中時突然放水,暴漲河水吞沒了石勒的入侵兵馬。由此這條河就被稱為“拒馬河”。突然間,河畔“百里峽藝術小鎮”幾個大字引起了我們的好奇心,循著山路拾階而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嶄新的苟各莊,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藝術小鎮,一個恍若異國他鄉充滿國際範兒的山村小鎮……

拒馬河畔的七彩藝術小鎮

拒馬河畔的七彩藝術小鎮

小鎮的最上方是百里峽火車站,那些南來北往的遊客,從火車站下車,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這個充盈著藝術氛圍的小鎮,她猶如群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閃爍著藝術的光芒。

拒馬河畔的七彩藝術小鎮

我們在春日的早晨,徘徊在七彩藝術小鎮,感受著小鎮的自然風光與精心設計、巧妙融合的藝術品的展現。農家土得掉渣的牆壁上可以有五彩斑斕,可以有抽象藝術,可以在班駁中勾勒出藝術的線條。原來不起眼的村莊,變得有色彩、有內容、有味道、有品位,這真有點出乎人們的想象。

拒馬河畔的七彩藝術小鎮

拒馬河畔的七彩藝術小鎮

拒馬河畔的七彩藝術小鎮

這裡的小院透出那麼一股古樸與時尚的融合:樹樁子成為桌腿,粗糙的石頭成為立面,再配上一塊玻璃桌面,結實且又有新意;山石壘砌的房屋彰顯著日式風格,讓你自覺不自覺地多看幾眼;而這個院落,茅草的門框、茅草的亭子,又讓你感受著原汁原味的農家院……

拒馬河畔的七彩藝術小鎮

這裡的酒坊散發著酒的醇香,酒缸比幌子還要醒目。就像這裡熱情的店家,敞開大門,迎接每一個真正能品出酒的醇厚,酒的芳香,酒的辛冽滋味的遊客。想必夜幕降臨時,這裡會有陣陣歡聲笑語、觥籌交錯的碰撞聲。

拒馬河畔的七彩藝術小鎮

拒馬河畔的七彩藝術小鎮

拒馬河畔的七彩藝術小鎮

這裡的店鋪,可以是就地取材的桌椅板凳,也可以是素面朝天中規中矩的農家店鋪,還可以是五彩繽紛的玻璃房。

拒馬河畔的七彩藝術小鎮

拒馬河畔的七彩藝術小鎮

拒馬河畔的七彩藝術小鎮

在小鎮上徘徊,目光所及之處,都會給你帶來意外的驚喜:長長的巷子裡,泥土牆上的五彩祈願牌點亮了整條巷子;院牆角落裡,稻草人憨態可掬的勞作,讓你情不自禁地綻放笑容;院子裡碾盤,提醒你這裡是農家院,而高山流水讓我恍惚又走進苗寨;山石壘的牆、砌的路伸向遠方,就連大樹底下的蘑菇都像這個小鎮一樣無拘無束地生長,伸展著自己美麗的腰身。

拒馬河畔的七彩藝術小鎮

在一個院落裡,我看到了一座白色的塑像,是野三坡景區的開拓者,淶水縣旅遊業的奠基人王寶義老先生。這個小院為人們講述他們的旅遊局長帶著村民發展旅遊事業的往事:上世紀80年代,野三坡雖然山青水綠,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但當地農民吃糧靠救濟,花錢靠貸款。王寶義率先勘察旅遊資源,帶領鄉親們白手起家,邊學邊幹,在上世紀80年代末,野三坡開始走進人們的視線,農民也從旅遊業的開發中得到了實惠。

這裡的百姓過上了好日子,但他們永遠忘不了老局長為野三坡景區做出的突出貢獻,他們用這種淳樸的方式永遠地紀念這位功勳者。

拒馬河畔的七彩藝術小鎮

拒馬河畔的七彩藝術小鎮

奪目的色彩,充滿鄉村故事的小鎮讓我們驚喜,讓我們興奮,七彩玻璃房前文采秀、高陽手工印染、拉洋片、糖畫、白溝泥塑、麵塑、米雕、晉柳園柳編、葫蘆烙畫、麻子石陶,民間手工藝在這裡通通都能欣賞到。我舉起相機,以玻璃房頂為畫框,留下了這幅“神往的小鎮”。

拒馬河畔的七彩藝術小鎮

溫馨提示:

交通信息:

自駕車:京港澳高速→廊涿高速→張涿高速→野三坡京昆高速→張涿高速→野三坡

公共交通:乘坐北京西到百里峽火車

門票信息:

百里峽藝術小鎮不收門票

百里峽景區:115元/人,魚谷洞泉景區65元/人,白草畔景區60元/人,龍門天關景區50元/人。

聯票:四個景區150元/人(兩日內有效)

網購聯票140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